区域设计视角下的山海型城市景观体系方法范式研究
2022-10-26杨俊宴
杨俊宴 朱 骁
城市景观是自然要素与人文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综合体[1],是自然、历史与人类活动综合影响下的特征表达,它不仅展现了所在城市的自然生态特征,也体现出了城市的人文特征[2]。中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山海型城市作为海岸线上典型的城市类型[3],其山-海-城-林等不同要素相互融合,形成了文化多元的山海特色城市景观[4]。然而在快速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山海型城市景观特色丧失、风貌千城一面等问题愈发凸显[5]。因此从区域视角出发,挖掘不同城市景观特色中自然要素与人文因素的双重特征,从而建立山海型城市景观体系方法范式,是彰显山海型城市景观特色的重要途径[6]。
在山海型城市景观研究方面,相关学者主要通过解读山海型城市景观的文化内涵,研究如何将人文因素符号化地应用在城市景观空间设计中。史曼菲[7]提取自然风貌和海洋文化历史要素并运用于城市小品设计上,以营造具有舟山城市特色的山海城市景观空间;孙翔等[8]运用符号学理论,通过研究海洋文化多样化的空间表达形式,营造北方山海城市景观;刘泉等[9]则对日本的山海眺望景观规划控制进行了分析。目前山海型城市景观研究成果颇丰,但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城市中观尺度及城市小品等微观景观空间设计上,缺乏针对区域尺度下山海型城市景观体系的研究与方法引导。
针对区域尺度下的山海型城市景观体系,需要深入研究其所依托的营城机制与山海格局本底,并结合城市设计数字化技术识别与分析自然-人文等城市景观要素的量化特征,从而作为优化区域山海型城市景观体系的依据。在区域城市景观要素量化研究方面,已有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区域城市景观并进行整合。刘滨谊等[10]从街道景观的功能性出发,提出“把个体或整体景观建设与更大范围内的城市综合发展紧密联系”的观点,对道路景观进行了系统整合与量化评价;王建国等[11]基于GPS和GIS技术研究西湖随机视点下的景观优化方法,为西湖景观环境的提升和整治提供了关键科学依据;杨俊宴等[12]从城市眺望系统的角度研究了城市整体景观形象的影响因素;成实等[13]延续“景-观”互动的双向规划理念,提出了动态观览评价的视觉景观研究新方法;赵亮等[14]则概述了山水营城的视觉空间溯源、山水文化的视觉意境传承和山水城市的视觉界面演替,提出了“临水望山”地段的空间界面量化评价方法。
在此基础上,为更好地营造山海型城市景观体系,彰显山海型城市的城市景观空间特色,在区域设计视角下结合数字技术提出了应对山海型城市景观体系的系列技术簇群,包括势·区域数字山水格局、境·区域数字生境网络、文·区域数字山海文脉、貌·区域数字山海风貌。通过“势-境-文-貌”四位一体的城市设计数字化分析方法,在区域层面对山海型城市景观体系进行优化与设计。选择典型山海型城市山东省威海市作为实践案例,结合威海自身的特色景观资源及城市发展需求,对山海型城市景观体系的数字构建进行实践。
1 山海型城市景观空间的共性问题与挑战
人文景观鲜明、自然风景优美的山海型城市会令人流连忘返。山海型城市的整体空间形态与山海自然景观相协调,同时由于其独特的营城机制更容易孕育出文化多元的人文景象,进而形成城市特色提名景观。因此,自然和人文景观要素的相互交融是山海型城市景观特色的共性特征。
1.1 我国山海型城市的营城机制
1)滨海卫城模式。我国滨海卫城多分布于东部沿海与大河河口。明代以降伴随海权意识的兴起,开始将海防线作为军事部署与设施建设的重要地理节点,以防御和对外交流为目的设卫建城。“卫所”是明代在总结前代边疆治理与兵制的基础上创建的空间类型,是地方行政与军事管理在地理上结合的产物。滨海卫城模式的代表城市包括威海卫、天津卫、旅顺卫、长淮卫、金山卫、温州卫和福州卫等(图1)。
图1 我国典型山海型城市——滨海卫城模式[底图引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照片引自fotoe图片库(中国城市旧影系列)]
2)租界城市模式。租界城市模式往往是在滨海卫城模式的基础上叠加形成,是近代外国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以租界的名义在中国暂时取得使用权和管理权的地区。租界城市多设在海港、要塞地区,代表城市包括威海、烟台、香港岛、九龙半岛、澳门、青岛和广州等(图2)。
图2 我国典型山海型城市——租界城市模式[底图引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照片引自fotoe图片库(中国城市旧影系列)]
3)港埠城市模式。港埠城市在19世纪末均有开埠经历,在当时以开放口岸的形式发展了商贸,也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具备成为现代沿海开放城市的经济文化基础。依托经济特区等国家政策扶持,早期的开埠城市进一步发展形成现代沿海开放城市,代表城市包括秦皇岛、大连、威海、青岛、南通、宁波和温州等。
1.2 山海型城市的案例特征与共性问题
本次实证探索的研究范围为威海市域与中心城区2个尺度。其中,市域尺度为威海市域,总面积约5 797km2;中心城区尺度包含环翠区、火炬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及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约992km2(图3)。
图3 威海市域尺度(3-1)与中心城区尺度(3-2)范围
以典型的山海型城市威海作为案例样本,考虑到其在城市演进过程中经历了滨水卫城-近代军港-英占租界-开放港口的不同营城发展阶段,具备山海型城市空间的典型代表性(图4):一方面,威海作为亚洲乃至世界著名的军港城市,既是中华民族第一个近代军港的选址处,也经历过英占租界时期,加上其曾被作为重要卫城的历史,使得这座城市至今仍呈现出不同时期自然-人文景观要素叠合沉淀的空间特征。
图4 山海型城市威海的营城机制演进脉络[照片引自fotoe图片库(中国城市旧影系列)]
另一方面,威海也面临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骨架急剧拓展所带来的普遍问题,亟待结合区域设计视角实现城市空间形态塑造及城市景观特色彰显。因此以下4个层面的问题不仅存在于案例城市威海,更是山海型城市景观空间的共性问题与挑战。
1)在山水格局层面,城市的平面延展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原有的山海城格局。在城市快速扩张的过程中,极易对原有山海生态格局造成破坏,因此需要在区域视角下挖掘山海格局特色本底,并结合城市营城机制脉络中的空间演进规律,引导区域城市景观空间结构,构建整体性的山海特色景观风貌。
2)在生境网络层面,山海生境网络呈现出破碎化倾向,需构建生态安全基底。保护山海型城市生态廊道和物种资源库,维系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是山海城市景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需要确定所在城市的生态关键要素。
3)在山海文脉层面,人文景观空间的分布与城市格局缺乏联系。山海型城市人文景观空间往往依托海岸、山地及老城布点,但缺乏梳理与整合,未能形成结构性城市历史骨架,也缺乏提名景观的塑造,导致人文景观淹没在城市建设中。
4)在山海风貌层面,山海型城市风貌难以辨识。山海型城市旧城、都市、滨海、森林等多样城市风貌类型特征不明显,空间分布混杂,未能形成清晰辨识度;缺乏区域范围内的观景廊道,影响市民对城市总体风貌特色的感知。
2 多源数据支持下的山海型城市景观体系规划设计方法范式
为更好地营造山海型城市景观,彰显山海型城市的自然-人文景观特色,在区域设计视角下结合多源数据的城市设计数字化分析技术簇群(图5),包括势·区域数字山水格局、境·区域数字生境网络、文·区域数字山海文脉、貌·区域数字山海风貌,通过“势-境-文-貌”的数字化分析方法,对山海型城市景观体系进行优化与设计(图6)。
图5 多源数据支持下的数字化分析技术簇群
图6 山海型城市景观体系规划设计方法范式
2.1 势·区域山水格局数字化分析与优化
当前山海城市景观往往缺少文化内涵与特色,与城市发展不相协调。通过历史数字地图解析城市发展变迁格局特征,建立城市格局与山水格局互动平台,并通过区域山水形胜的耦合分析,将山海城内涵逐层叠加,共同构成城市空间的结构性要素,进而优化未来区域山海城市景观空间形态格局。
2.2 境·区域生境网络数字化分析与优化
如何在山海格局基础上保护生态廊道和物种资源库,并维系江海流域的生物多样性是山海城市面临的共性问题。通过对区域层面整体山水结构进行系统控制及形态优化,建立城市生境网络体系,营造城市核心保护区、廊道结构、生境斑块和跳板结构等,使城市发展在形态上与山水骨架相适应,并进一步确定区域层面的生境网络位置与生境网络等级。
2.3 文·区域山海文脉数字化分析与优化
城市人文景观空间作为承载人群活动的重要载体,除了延续现状连续观山望海的特征外,还重点考虑在重要节点处塑造山海名片场景。运用城市历史资源点包络分析法,构建城市文化标志网络,确定城市文化资源点空间集中区域,结合城市山海形态特征将城市历史文化资源点与城市景观骨架相耦合,进而通过特色雷达模型分析,营造山海城市文化提名景观。
2.4 貌·区域山海风貌数字化分析与优化
采集山海型城市街景大数据,对城市风貌数据中包含树木、绿化、道路、机动车、天空和人行道等的多类场景要素进行识别,进一步从区域层面对山海城市空间意象分布进行分析,包括山海边界感知分析、建成环境感知分析和地标视廊感知分析等。并结合市民画像分析加强人对于山海的感知,使市民在城市中感受见山望海之美。
3 山海型城市景观体系方法范式的本土实证探索
3.1 威海山水格局数字化分析与优化
对于山海型城市而言,其城市结构骨架是与更大范围内的自然山水格局发生紧密联系的。借山海之势而理城市结构骨架,从城市的演替过程中找寻其中相对稳定的基因成分,进而搭建其城市结构骨架。
在威海实践中,通过胶东半岛山水特征梳理,运用“形胜”环境分析法对威海市域范围内的山水特征进行总结,得出其属起伏缓和、谷宽坡缓的波状丘陵地区,具有两分山、三分平原、五分丘陵的地貌特征。进一步运用形态分类分析法对威海市中心城区尺度地貌、水系形态进行量化分析(图7),发现其地势主峰受地质构造影响,大部呈北西向延伸,形成了海岬和岛屿的特色景观。
图7 威海中心城区尺度地貌特征量化分析
在数字山水格局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山、岬、岛、河、湖、港、湾等山海景观要素叠合,提出“双脉入海、托城守珠、拥湾发展、环山发展”的区域山水格局优化策略(图8)。进而在设计策略上营造山簇入海,岛岬成链,城拥山环海的城市景观空间骨架,新增城市组团延续该趋势发展,并进一步强化山-城-岬-海的空间序列。
图8 威海山水格局数字化分析与优化全息图
3.2 威海生境网络数字化分析与优化
威海市域尺度下的廊道较为完善,网络结构清晰;中心城区尺度下次级廊道结构断裂,形成若干孤立的小型跳板(图9)。浅海和潮间带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应加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吸引更多鸟类在此越冬。
图9 威海市域尺度下生境结构分析
在数字生境网络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山、水、公园绿地、植被、动物等生态要素叠合,形成中心城区的“两区五核三带十廊多点”生境网络结构,并提升两大核心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使城市与绿楔有机融合;增加跳板结构的数量和面积,使其满足鸟类迁徙需求,并使纤维状网络覆盖全城(图10)。通过用地调整、格局优化、生态提升和景观组织等策略,营造系统完整的生境网络。
依托生境网络优化策略,在景观体系设计上营造“花化”景观道,对主要特色植被的类型、高度、色彩等进行控制。滨海景观大道以市花桂花和市树合欢为主要植被,在城区中垂海及临山花径道路上结合景观树种,形成“十花十径”的景观效果。
3.3 威海山海文脉数字化分析与优化
在市域尺度下,分别对自然历史遗迹、历史街区及保护区等各类型城市文化景观资源点作包络线,形成现有历史文化资源点包络范围,发现威海历史资源点的分布较为集中,呈现“弓”字形结构。其中近代和明清资源点空间关系较强,且与海洋要素关系密切;明清以前的资源点则多沿山体分布(图11)。
图11 威海中心城区尺度山海人文景观资源空间包络分析
在数字山海文脉分析的基础上,将威海的城市历史空间发展脉络进行梳理,发现其发展规律均为沿海跃湾寻求发展锚点,在沿海与内陆呈“T”字形发展并最终连绵成片。通过城市历史空间发展脉络演绎,双岛湾与铁底湾应成为威海城市发展的下一个锚点(图12)。在设计策略上拟选取“海疆文化展示”作为威海的历史主题,凸显“一轴一带”的城市文化景观空间体系,连缀已有的历史资源点遗存,增补形式多样的展示节点,结合城市公共空间系统与山海自然景观格局,多维度地呈现“海疆文化”的丰富内涵。
图12 威海山海文脉数字化分析与优化全息图
3.4 威海山海风貌数字化分析与优化
威海环山而建,市域范围内能感知到山的区域主要在城市周边,其中主要的山体强感知点是棉花山东侧、远遥墩、塔山等处,结合街景大数据分析发现城市内部对于山体的感知普遍偏弱。其沿山有大量高层建筑,破坏山体感知;工业粗放布局,导致山城隔离;沿山村落肌理杂乱,破坏临山的美学感受。
中心城区尺度下,威海的都市建成感知强弱两极分化严重,强感知区域主要分布在高区火炬、主城政府、威高广场、金线顶区域、经区世纪大厦和韩乐坊区域。强感知点多且均质分布于城市东侧,核心感知的首位度不够明显,易出现城市景观风貌意象分散问题(图13)。依据威海城市景观风貌意象特色,将威海地标门户按功能分为山海标志类、都市标志类和人文标志类3种类型。通过街景数据核密度分析发现,3类地标门户在城市空间分布上较为零散,其中都市类及人文类地标门户与城市自然要素结合弱,山海感知度不强。
图13 威海中心城区尺度街景大数据分析
在数字山海风貌分析的基础上,构建视线通廊连接区域各城市景观空间要素。视觉通廊的正确引导有利于促进城市景观与建设发展的融合,展现城市特色风貌。采用不同的建设方式与建筑布局模式,对建筑尺度与体量进行控制(图14)。进而在设计策略上形成山海夹城景观特色与组团发展的城市形态,并利用城市景观特色资源点,实现景观与廊道的联动整合,构建山山互望、山海通透、标志引领的全域景观眺望体系。
图14 威海山海风貌数字化分析与优化全息图
4 山海型城市景观体系方法范式下的区域设计
在山海型城市景观体系方法范式下,充分遵循生态设计理念进行区域总体结构设计与区域体系设计,从而保护山脉海势,促进山海城有机发展与城市景观特色彰显。
4.1 区域总体结构设计
总体上延续山体脉络,禁止破坏和阻隔山体,形成两脉交汇的区域山海格局。加强威海与周边烟台、青岛的区域联系,削弱大陆尖端区位因素带来的与大陆内部联系弱的问题,利用海这一城市发展的起源要素,串联市域历史文脉,以卫城与刘公岛为核心,形成向海而生又向海延伸的城市自然-人文景观核心骨架(图15、16)。
图15 区域总体结构下的威海山海城关系
图16 中心城区核心区自然-人文景观骨架性结构引导
4.2 区域山体景观体系设计
山势引导设计,城市建成区顺应区域整体山脉,特别是由南向北的两大山脉:双角山-里口山-棉花山、正棋山-摩天岭,形成两脉并行的格局。低山景点依托2条山脉的沿山低密带,构建若干都市区外围的山体景观节点。城丘景点依托都市区内部的山体和附近的孤残山丘,构建簇群式的山丘景观节点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市区山体体系。
4.3 区域水系景观体系设计
滨海岸线利用沿海打造的岛屿塑造景观节点,打造29.2km长的岛岸线,形成市域海岸景观体系;利用威海“水系顺着山脊流泄入海”的河流现状,梳理大小河流1 000余条,构成市域水系的水网骨架;利用市域内的湖泊、湿地等资源打造水系节点。
4.4 区域城市门户体系设计
根据进入方式的不同确立门户标志。门户标志应设置在人们对城市感知频率高的路径和区域中,特别是核心标志,不仅要靠近主要路径,更要处在城市的各级中心位置,以发挥其作用。中心城区完善环翠区传统综合核心城市职能、打造经开区为商务商业中心,形成老城双主核心,同时打造临港区制造中心、东部滨海新城中心和双岛湾高新产业中心三大副中心,最终形成两主三副的多组团中心城区。新市区组团打造文登与南海新区两大新市区,与中心城一体化发展。市域新城组团则依托乳山、荣城等发展成为区域城镇化中心。
5 结语
本研究从山海型城市的营城机制与城市景观共性问题入手,结合区域尺度城市设计数字技术,依托威海案例,分析凝练了威海城市景观的核心特征,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山海型城市景观体系数字分析与优化流程。针对山海型城市普遍面临的山海城整体格局保护、山海流域生境保护、山海人文景观提名景观、山海特色风貌空间彰显等现实需求,提出并构建了“势-境-文-貌”的山海型城市景观体系方法范式。
此外,不论是多源数据,还是多样的数字技术,其目的都是通过解析山海型城市景观空间中的自然-人文要素特征,系统整合并转化山海型城市景观体系。
最后,由于研究尺度较大,如何将区域尺度山海人文景观要素进一步管控落实,以及不同尺度城市景观要素间的衔接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绘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