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2-10-26周红玲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8期
关键词:下肢麻醉研究组

周红玲

(薛城区中医院麻醉科,山东 枣庄,277000)

老年下肢骨折属于骨科常见骨折类型。下肢骨折后患者需要尽快接受麻醉以及手术治疗。然而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麻醉风险较高,尤其是常用的硬膜外麻醉或腰麻,易引起循环障碍,导致患者心血管代偿功能失调。相比于传统麻醉,神经阻滞麻醉可以准确地将麻醉剂注射到患者需要麻醉干预的神经,通过麻醉患者特定的神经,达到降低患者神经质传递速度的效果,经此抑制手术创伤操作造成的疼痛感。为验证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在薛城区中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传统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4月薛城区中医院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1.89±1.25)岁;膝部骨折18例,胫骨骨折10例,足部骨折12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2.47±1.36)岁,其中膝部骨折16例,胫骨骨折12例,足部骨折12例。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薛城区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和家属均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与中华医学委员会制定的下肢骨折诊断标准符合,患者经过下肢血管超声、X线检查诊断为骨折;②患者均可进行神经阻滞操作;③患者均大于60岁;④未发生下肢静脉血栓,首次发生下肢骨折者。

排除标准:①存在器质性病变、神经阻滞失败者;②精神障碍患者;③交流障碍患者;④对本研究所需药物过敏者;⑤不愿配合本研究者;⑥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进行全身检查。对照组实施传统全麻。注射用苯磺顺阿曲库铵[生产企业:东英(江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332,规格:10 mg],剂量0.2 mg/kg,静脉注射。依托咪酯(生产企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20511,规格:10 mL∶20 mg),剂量 0.2 μg/kg,静脉注射。舒芬太尼(生产企业: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国药准字 H20150126,规格:50 μg/支),剂量 0.2 μg/kg,静脉注射。咪达唑仑[生产企业:东英(江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143222,规格:2 mg/支 ],剂量 0.06 mg/kg,静脉注射。之后为患者行全身气管插管,手术过程中使用1 mg/kg丙泊酚(生产企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38,规格:500 mg/支)和1 g/kg瑞芬太尼(生产企业: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国药准字H20143314,规格:1 mg/支)进行麻醉维持。

研究组患者实施超声引导辅助下神经阻滞麻醉。在麻醉开始前首先对患者麻醉点进行确定,患者棘突中点和髂嵴中间最高点之间作为麻醉点。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将患者臀大肌外缘作为麻醉穿刺点,观察患者机体对于电流的反应,若患者肌肉对于电流没有反应,说明定位准确,确定定位点后,将电流参数设置为1 mA,之后将量为20.00%,15 mL的罗哌卡因(生产企业:济川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095,规格:100 mg/支)注入患者腰丛,手术过程中,视患者实际情况将小剂量的咪唑注入起安定镇静作用。

1.4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评分,选择薛城区中医院自制评分量表实施评价,分值越高则表明患者疼痛越明显。②术中麻醉效果:优为患者麻醉后15 min开始产生麻醉效果;良好为患者麻醉后30 min产生麻醉效果;较差为患者麻醉30 min后产生麻醉效果。麻醉优良率=(优+良好)例数/总例数×100%,详细记录相关数据并比较。③临床指标:包括脑氧代谢率(CM-RO)、冠脉血流量(CBF)、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等,术中持续监测。④镇静效果通过镇静评分系统(Ramsay)进行评估,共有6分,分值高即镇静效果好。⑤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估麻醉前、麻醉后6、12、24、72 h患者认知功能,最高得分为30分,27~30为正常,27以下为认知功能障碍。⑥血流动力学指征包括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等。⑦比较两组麻醉前、麻醉后1、12、24 h凝血指标,包括患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评分比较

研究组术后12 h和24 h术后镇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评分比较 (,分)

2.2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研究组麻醉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评分比较 [n(%)]

2.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研究组CM-RO、CBF、ICP以及平均动脉压恢复自主呼吸时间均比对照组低,恢复自主呼吸时间短于对照组,镇静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2.4 麻醉前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

在麻醉前、麻醉后6 h、麻醉后12 h和麻醉后72 h,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后24 h,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高于研究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麻醉前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 (,分)

2.5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麻醉前,两组患者的HR和M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拔管后5 min,研究组患者的HR水平以及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5。

表5 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比较 ()

2.6 两组凝血指标水平比较

术前,研究组与对照组aPTT、TT、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 h、12 h、24 h,研究组 aPTT、TT、Fb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凝血指标水平比较()

3 讨论

老年人常有骨质疏松等问题,如果生活当中稍不注意,即会增加骨折风险,跌倒是老人下肢骨折的主要原因。下肢骨折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受疼痛、体位等因素影响,患者的周围静脉会发生舒张,降低下肢肌肉松弛程度,患者的血流速度也会变缓,且外伤手术会使得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治疗极为困难。由于老年群体疼痛敏感度高,既往在实施下肢骨折手术时常实施全麻,此方案能彻底阻滞感觉传导,可抑制体动反应,帮助患者顺利完成骨折复位手术。但老人体征波动幅度大,全麻方案会增加药物用量,可能会造成苏醒延迟等问题,安全性欠佳。近年来,神经阻滞麻醉得到应用,该麻醉为局部麻醉方案,仅需在局部实施麻醉药物的注射,即可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然而机体内神经组织分布较复杂,既往常通过经验完成麻醉药物的穿刺,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不高可能会造成神经损伤,增加老人的不满。近年来,超声引导被重视,经其辅助能观察到神经组织以及血管组织的走形,经其引导实施药物穿刺,能保证穿刺准确性,提高一次性穿刺麻醉成功率,减轻老人机体损伤。而且在超声辅助下能观察到各药物的弥散情况,经此可判断麻醉效果,便于调整麻醉药物用量,精准把控麻醉深度,降低老人麻醉风险,保证下肢骨折手术的顺利实施。合理、科学地使用麻醉药物,并选择高效便捷且安全性的麻醉方案,可规避心血管患者手术期间的安全事件。详细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机体、年龄等因素,针对普外科内的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手术实施期间,选择合理、科学的麻醉药物,选择精准的麻醉方案,可实现麻醉效果的提升。

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对应方案为超声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方案为全麻干预,结果显示,术后12 h和术后1 d,研究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效果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麻醉效果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24 h,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时、拔管后5 min,研究组患者的HR水平以及MAP水平均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h、12 h、24 h,研究组aPTT、TT、Fbg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M-RO2、CBF、ICP、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老年下肢骨折后通过超声引导下采取神经阻滞麻醉,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麻醉效果,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下肢麻醉研究组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全凭静脉麻醉与吸入麻醉在老年腹部手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七氟烷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麻醉中的效果研究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下肢最怕“凉、麻、痛”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