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护理在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心脏康复干预中的效果研究
2022-10-26吴南南
吴南南
(济宁市鱼台县人民医院康复科,山东 济宁,272300)
冠心病作为我国发病率较高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为机体内大量脂质沉积在动脉内膜形成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冠状动脉血管腔狭窄,患者心脏负荷一旦增加,将会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甚至坏死,患者通常主诉为胸部疼痛、胸闷等不适,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作为首要的治疗方法,它可以使患者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使心肌得到再灌注,改善心肌缺氧,挽救患者生命。但研究发现,PCI介入治疗在再灌注心肌的同时,会损伤患者的血管内皮结构,并对其功能造成影响,导致患者术后再狭窄的风险增加,影响患者病情恢复。因此,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针对2020年1月~2021年4月在济宁市鱼台县人民医院接受PCI手术治疗的1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心脏康复护理的实施措施与效果,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在济宁市鱼台县人民医院接受PCI手术治疗的1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80例。对照组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58.26±4.53)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51±0.29)年;心功能分级:Ⅱ级49例,Ⅲ级31例。研究组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58.91±4.87)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76±0.28)年;心功能分级:Ⅱ级48例,Ⅲ级3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知情同意后自愿参加此次研究,同时研究获得济宁市鱼台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②均首次行PCI手术治疗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类型心脏病者;②合并其他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③精神类疾病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⑤依从性不佳,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从入院至出院行常规护理干预。①术后24 h内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的意识和精神状态,尽早发现患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发生并及时处理。②术后拔除鞘管后做好穿刺口的护理,穿刺处加压包扎6 h,观察穿刺部位敷料有无渗血、渗液,观察患者穿刺肢体血液循环情况,使弹力绷带松紧度适宜。③术后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对患者进行活动、饮食指导;指导患者安全正确用药,发现异常及时就诊。护理干预时间为半个月。
研究组患者从入院至出院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护理干预。①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目前自身病情及主要治疗护理方法,告知患者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②心理护理。护士应与患者多沟通交流,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惑,及时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为患者介绍一些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告知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对治疗的重要性;同时,护士应与家属多沟通交流,告知家属多安慰、鼓励患者,为患者提供充足的情感,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③心脏康复护理。设计心脏康复方案,从被动运动逐渐过度到坐立、床边站立、病房中行走、上下楼梯等。运动量控制:运动强度(靶心率)=静息时心率+(6 min最大心率-静息心率)×80%,即在此基础上增加10~20次/min,以患者感觉不费力为宜。出院之后患者在无监护的情况下可进行渐进式运动锻炼,具体包括热身运动 (5 min)、有氧运动(15~30 min)、缓解运动(5 min)。④用药护理。指导患者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少服、漏服或停用药物,告知患者相关用药注意事项,指导患者观察自身病情和用药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就诊。⑤康复训练。术后早期,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主、被动活动,再指导患者进行坐位、站立训练,逐步过渡到床边活动,再逐步增加运动强度指导患者进行原地踏步、蹲起、慢走活动。在每次训练完成后,护理人员需对肢体关节给予放松护理,其中上肢关节需在屈肘抱拳的状态下按揉放松肌肉、关节;肩关节则需在耸肩的状态下放松周围肌肉和韧带;下肢关节则需在屈膝、踝关节内旋状态下放松。所有放松护理均需在护理人员辅助下完成,叮嘱患者放松时无需自身用力,也可指导家属掌握相关技巧,以便配合患者的康复训练。呼吸过程中指导患者深呼吸,呼吸节奏需和肢体按摩相互配合,以便更好地达到放松的目的。在按摩过程中也需借助体位调节的方式增加舒适度,确保放松到位的同时,提高放松效率,确保患者对该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另外活动过程中注意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变化,若发现异常,应及时停止或减少活动量;通过进行6 min步行试验等方法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情况,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运动强度应适宜,循序渐进进行锻炼。⑥出院指导。护理人员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对患者定期随访,监督患者的实施情况,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疑惑,告知患者定期复诊。护理干预时间为半个月。
1.4 观察指标
①心功能情况:测定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心功能指标。LVEF正常值在50%以上,数值越高说明患者的心功能越好,LVEDD正常值35~50 mm,数值越大说明患者的心功能越差,CI正常值3.0~3.5 L/(min·m),数值越低说明患者的心功能越差。②运动耐力情况:采用6 min步行试验(6 Minute Walking Test,6MWT)进行评估,患者沿指定标记路线行走,记录患者6 min内的最长步行距离,行走的距离越长说明患者的运动耐力越好。③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进行评估,在进行干预前后由护士打印健康调查表并向患者发放调查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表内分为36项,8个维度,包括心理健康70分、躯体健康105分,患者生活指标越优则分数就越高。④焦虑、抑郁心理评估: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百分制,50分为临界值,50~60分为轻度焦虑、61~70分为中度焦虑,71分及以上为重度焦虑,评分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程度,量表分界值为53分,其中轻度抑郁为53~62分,中度抑郁为63~72分,重度抑郁为>72分。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情况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LVEF、CI指标均升高,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LVEDD指标均下降,研究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的心功能情况比较 ()
2.2 两组护理前后的运动耐力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步行距离均增长,且研究组患者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动耐力情况比较 (,m)
2.3 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分)
2.4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心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比较 (,分)
3 讨论
冠心病属于典型心血管意外病变,指的是在冠状动脉血管内皮组织上产生了粥样硬化斑块,随着硬化斑块体积的增加,会导致冠脉血流量下降或完全阻塞,此时便会引发下游心肌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严重时可会引发心肌坏死。冠心病发病时起病急、进展快,严重威胁患者生命,PCI介入治疗可以使冠状动脉再通,使缺血、缺氧的心肌得到再灌注,改善患者心脏功能。由于PCI介入治疗存在有不稳定斑块破裂和再狭窄的风险,术后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尤为重要。心脏康复护理干预通过加强患者的基础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行为干预及运动、出院指导,以帮助患者合理作息,逐步提高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
本研究中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干预,具体包括在术后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帮助患者了解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及术后主要治疗护理方法,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治疗信心;对患者进行饮食、用药指导,确保患者合理饮食、准确安全用药;对患者的运动锻炼进行指导,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患者循序渐进开展运动锻炼;通过微信、电话等对患者随访,监督患者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告知患者定期到医院复诊。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LVEF、LVEDD、CI等心功能指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说明,通过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通过对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同时有效调节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态,加速患者的康复进程,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