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带针语言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语言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2022-10-26杨红燕刘朝朋
杨红燕 刘朝朋
(德州市中医院脑病科,山东 德州,253000)
小儿脑性瘫痪是较为常见的疾病,由于胎儿、婴儿、儿童时期等发育阶段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引发的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有着较高的残疾率、病死率,可导致患儿出现姿势异常、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等情况,且同时伴有听觉、视觉、语言、智力障碍等表现。经调查,70%~80%的小儿脑性瘫痪者,同时存在一定程度的语言障碍,对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严重的影响,损伤机体健康,降低患儿以及家庭的生活质量。强化患儿的治疗,干预改善病情十分必要。目前,临床主要是采用语言疗法、物理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患儿,效果并不理想。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中医疗法可更好地促进患儿病情的改善。针灸是中医疗法的一种,其中头针带针可起到调理气血、醒脑健脑的作用,与语言训练联合应用,能激发思维、语言交往等潜能,对患儿语言障碍的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为探究头针带针语言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语言功能障碍的疗效,本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脑性瘫痪语言功能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分组实施常规功能康复与语言治疗干预,以及头针带针语言训练治疗干预,分析治疗效果,总结头针带针语言训练的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德州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脑性瘫痪语言功能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试验组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6个月~11岁,平均年龄(3.98±0.51)岁;病例分型:混合型3例,共济失调型5例,肌张力低下型10例,手足徐动型13例,痉挛型19例。对照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6个月~12岁,平均年龄(4.01±0.63)岁;病例分型:混合型4例,共济失调型6例,肌张力低下型11例,手足徐动型11例,痉挛型18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患儿家属对研究知情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德州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2015)》小儿脑性瘫痪诊断标准;②存在语言功能障碍;③肝肾心等功能基本正常。
排除标准:①进行性疾病所引发的中枢性瘫痪者;②一过性运动发育滞后者;③疾病加重者;④难以对本研究积极配合者。
1.3 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功能康复与语言治疗干预。①总体功能康复,包括感知游戏训练、神经发育促通法、认知教育干预以及日常生活技能训练等。由专业康复治疗师实施操作,20 min/次,2次/d,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月。同时在日常训练教育、起居生活中充分贯彻日常生活技能训练。②语言治疗,包括身体姿势控制训练、呼吸和发声训练、应用辅助语言表达和沟通系统、实施构音器官运动训练、语言理解发展学习训练,由语言治疗师实施训练,20 min/次,2次/d,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月。
试验组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头针带针语言训练治疗,选择足运感区,同时选择患儿的语言区以及运动区,智力障碍者加用智三针,平衡障碍者增加平衡区用针。以3.3~5.0 cm的30号毫针,于头顶刺激区域实施针刺,快速进针,当针尖抵至帽状腱膜下层,之后针平行于头皮推进一定深度后,3.3~4.0 cm的留针。带针训练时间为1~2 h,在留针的过程中,进行3~5次捻针。1次/d,连续治疗5 d,休息2 d,以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治疗3个月后的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语言功能改变情况及格塞尔婴幼儿发展量表(Gesell)评分的差异性。
治疗效果评价:显效为治疗后病情改善明显,Gesell智测法显示智力水平提高>20分,即通过图形推理判断儿童逻辑推理、计算等多方面智力水平;有效为治疗后,病情有所改善,智力水平提高10分以上;无效为未能达到以上标准。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语言功能指标:主要为构音障碍评定,以弗朗蔡(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法进行评价,1~5分,分数越高,代表障碍越严重。Gesell量表评价表达语言能力(0~6分,分数越高,即代表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越强)与接受语言能力(0~6分,分数越高,即代表语言接受能力越好)。
Gesell评分:包括应人能、语言能、应物能、运动能,可评估患儿的智力水平,每项0~100分,分数越高,代表智力水平越高。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n(%)]
2.2 两组患儿语言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儿构音障碍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表达语言能力、接受语言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构音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表达语言能力、接受语言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语言功能指标比较(,分)
2.3 两组患儿Gesell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儿应人能、语言能、应物能、运动能等Gesel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应人能、语言能、应物能、运动能等Gesel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Gesell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小儿脑性瘫痪是儿童、婴儿、胎儿时期等脑部发育阶段,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引发的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可导致患儿出现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姿势异常等,且常伴有不同程度听觉障碍、视觉障碍、语言障碍及智力障碍。现代医学表明,脑性瘫痪的病理变化是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发生变性坏死、纤维化、软化、萎缩,脑白质丧失,脑沟增宽,神经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且胶质细胞增生,可有多个变性区、坏死区以及囊腔形成的情况。若累及双侧皮质脑干束,则可导致面神经、三叉神经、迷走神经、舌咽神经、副神经以及舌下神经等颅神经受损,出现功能障碍,特别是对头面部、咽喉部、口腔、舌等支配的肌肉发生痉挛,若与发音相关的肌肉痉挛,会使呼吸运动方式出现异常,患儿气息失控,导致患儿难以发音,或发音含糊、低哑、鼻音过重,音质、音调异常等构音障碍,对患儿的正常交流与交往造成影响。小儿脑性瘫痪患儿语言障碍,会对患儿的正常生活质量造成影响,临床应积极采取有效治疗干预来改善患儿的病情。
中医将脑性瘫痪划分为五硬、五软、五迟等范畴,认为脑性瘫痪的发生与气血亏虚、肝肾不足、痰瘀交阻有关,且与脑髓失养有关。中医治疗脑性竣痪应疏经通络,并进行醒脑开窍、补脑益髓等。同时,中医认为语言行为属于“脑病”的范畴,脑主视、行、思、言、听,脑损伤可致语言障碍。头属于诸阳之会,而脑则为髓海、元神之府,能够主宰脏腑经络功能有关的活动,调节全身气血。头针带针语言训练治疗,通过干预脑功能在患儿体表投影部位,可发挥气血调理的作用,且能够达到醒脑健脑的效果,通调督脉,更好分泌神经递质,促进脑电活动,改善脑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增加病变部位的营养水平,从而改善脑细胞功能。头针带针语言训练能够针对头部语言区以及运动区施以干预,发挥针刺与康复的作用,激发患儿的思维、语言交往潜能,且可激活认知功能、感知觉功能、运动功能、社会适应功能、学习功能等潜能,促进左右脑的协调,更好地学习语言,以此改善患儿的语言、智力障碍。同时头针带针语言训练能增加患儿的脑部供氧量,改善血流灌注,促进脑组织代谢,使得神经细胞更好的再生,重建感觉、运动神经网络,以此恢复语言功能。头针带针语言训练能刺激患儿的头部穴位,其中头部腧穴能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刺激脑部相应的功能区,可促进脑部新陈代谢,激活大脑皮质功能,抑制神经细胞凋亡,刺激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神经再生细胞增多,以改善语言障碍。实践证实,综合技术的应用相较于单一康复模式,作用更加显著,且能够体现头针带针语言训练于小儿脑性瘫痪康复的主导作用。本研究中,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构音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表达语言能力评分、接受语言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应人能、语言能、应物能、运动能等Gesel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应人能、语言能、应物能、运动能等Gesel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头针带针语言训练可提高小儿脑性瘫痪患儿的治疗效果,更好促进其语言、智力障碍的改善。冯欣欣等研究显示,小儿脑性瘫痪患儿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头针带针语言训练,可更好促进患儿语言功能、运动功能的改善,提高治疗的效果,可改善患儿的内皮素、生长因子的水平。本研究结果与冯欣欣等研究一致。但是本研究未进行内皮素、生长因子的研究,在后续的研究中,应增加观察指标,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小儿脑性瘫痪会对患儿的身心健康水平和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影响,强化患儿的有效治疗干预十分必要。头针带针语言训练应用在小儿脑性瘫痪患儿中,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语言功能障碍,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