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农村流通体系现代化进程

2022-10-26徐振宇

中国商界 2022年10期
关键词:冷链短板流通

徐振宇

南京审计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教授

江苏省政府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副院长

商务部经贸政策咨询委员会内贸流通专家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专题研究了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和现代流通体系建设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对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做出了全面部署。近年来,各地加大了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力度。但是,常住人口超过7亿的农村(或者叫“县域”,包括行政村、乡镇和县城)仍然是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短板,亟待加快其现代化进程。

补齐农村流通体系短板是扩大消费的基础

当前,我国农村流通体系的短板与弱项全面体现在商业、物流、交通运输领域,以及金融、信用等领域,在流通环境营造、流通空间优化、主体培育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未来若干年内,农村流通体系必须在“上行”和“下沉”两个重点方向下功夫。正是由于“上行”受阻,“下行”不畅,极大地影响了消费扩容提质——不仅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潜力释放,也直接影响到了广大城镇居民对优质农产品和加工食品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

国务院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指出,2022年,中央财政在服务业发展资金中安排约25亿元,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安排约38亿元支持实施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统筹财政、商务、发改、农业农村、工信、市监、交通运输、邮政、人民银行等部门与市场主体的力量,突出“上行”和“下沉”,加快补齐短板,既能带动相关基础设施投资,也有助于推动城乡居民消费扩容提质。

将农产品“上行”作为农村流通建设的重点领域

首先,加快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一是加强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升级,提升服务功能。依托农产品主产地、主销区、集散地,支持全国骨干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重点加快欠发达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全国性、区域性产地市场和田头市场建设。聚焦重要流通节点和优势农产品产区,完善农产品集散中心和物流加工配送中心。促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数字化、智能化建设,推动农产品生产、运输、仓储、消费数据互联互通、设施共用共享。二是稳步提升农产品商品化处理能力。加快推动农业标准化、品牌化进程,加大对市场主体在产地就近建设改造产地市场(包括田头市场)、集配中心、产地仓和低温加工处理中心的财政补贴力度,引导配备清洗、杀菌、加工、包装、分拣、分级、仓储保鲜等设备,加快农产品运输、仓储设施专业化改造。三是依托“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和“数商兴农”行动,培育农产品网络品牌与电商主体,加快农产品电商发展。四是着力打通农村公路“最后一公里”,加快通村畅乡农村公路建设,支持村内道路建设与改造,有效串接田头市场、住户与邮政快递网点。

其次,加快补齐农产品冷链设施短板。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快建设覆盖农产品加工、运输、存储、销售的冷链网络,提高农产品冷链流通能力,降低生鲜农产品流通领域损耗。聚焦农产品主产区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面推进包括田头小型冷藏保鲜设施在内的农产品产地冷链保鲜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产销冷链集配中心。加强农产品产地预冷、分拣包装、移动冷库等设施建设,发展产地低温直销配送中心,高度重视补齐生鲜农产品流通“最先一公里”短板。加强销地和集散地冷链分拨配送设施建设,推动农产品批发市场及部分零售网点冷链物流设施改造升级,支持其配备农产品预冷、保鲜、温控、移动冷藏车等设备,引导电商、快递等市场主体建设配备冷藏、低温配送设备的前置仓与分拨仓,建设“中央厨房”等设施,提高“最后一公里”冷链物流的服务效率。

将县城作为流通体系下沉的重点地区

近年来,县域常住人口呈下降趋势,但很多县城的常住人口在稳步上升。在大多数省份,县城仍是很多农民子女入学、就医、务工的首选和置业兴业的重要选择。在我们调研的部分沿海发达地区,部分县城常住人口已超过全县常住总人口的50%,甚至更高,且比例仍在稳步提升。在中部地区的很多县域,虽然县城常住人口占比相对较低,但比例同样呈持续提升趋势。在大量人口、产业、就业机会和教育、医疗、居住功能向县城加快集聚的背景下,积极推进县城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政等领域设施提级扩能,让更多农民在享受更好的教育、医疗服务和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还能产生大量兴业创业就业的机会,并为扩大县域消费与搞活流通夯实基础。因此,面向未来,考虑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的方向与重点地区,县城应该是首选。

首先,以县城为中心促进商业网络下沉。鼓励流通企业通过数字化、连锁化等手段,以县城为中心,对购物中心、综合商贸中心、连锁商超等商业网点进行改造升级,强化数字赋能,加快打造消费新模式新场景,推动商旅文体多种业态加快集聚,提升县城商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将县城打造成农村消费升级的“排头兵”,助力释放消费潜力。以县城为基础,引导大型连锁流通企业下沉,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改造购物、娱乐、休闲等多业态融合的乡镇商贸中心,在提升商品品类品质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各种生活服务与便民服务。

其次,以县城为关键节点推动农村物流体系下沉。在有条件的地区,以县城为关键节点,以布局建设物流配送中心为基础,完善县域物流配送体系,补齐仓储、配送等基础设施短板。适应农村网点分散、订单量少、频次低、物流半径大等市场特点,支持相关市场主体在仓储、分拣、揽件、运输与配送方面开展合作,加快推动统仓共配。推进“快递进村”工程,鼓励农村电商服务站点、村邮站、供销社、便民店、农村运输站场、乡镇综合运输服务站等多站合一、服务共享,提升末端网络服务能力。扩大电商进村覆盖面,推动电商与快递物流协同发展,并且引导电商平台投放更多适应农村消费特点的工业品。

猜你喜欢

冷链短板流通
聚焦短板弱项 精准发力施策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木桶短板理论”更具人生价值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