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华“和”文化的当代阐释

2022-10-26山西社会主义学院

内蒙古统战理论研究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生共同体命运

◇ 文/山西社会主义学院 李 娜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历史时期,人类的发展和命运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人类命运息息相关,休戚与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被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多次被写进联合国决议和相关国际组织文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关乎全人类的共同福祉,为在动荡世界中团结正义和进步力量、弘扬人类共同价值、减少矛盾与冲突、维护世界和平、实现人类的更好发展贡献了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为人类文明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涵丰富,体系科学,意义深远,它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以中华“和”文化为根脉源流,与“和”文化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和一脉相承性,是中华“和”文化在当代的最新延展和阐释。

一、中华“和”文化的多维度解析

“和”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概念,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所体现的价值就是“和”。“和”是宇宙万物的相处之道,是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是世间万物兴盛的法则,是中国人的根与魂。“和”寓意和谐、和美,多元的调和、异质的协调以及对立的消融,追求万事万物的和谐共生和美美与共。中华“和”文化是中华文明精神的内核体现,源远流长,意蕴丰厚,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国与国之间等多层次系统的整体和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追求的是全人类之“和”,是对中华“和”文化进一步扩充和丰富。

(一)人与自然之和

“和”的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表现为人在大自然中生存、与大自然形成的关系,人类敬畏自然,顺应自然,期望在大自然的庇佑下更好地生存。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探索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最初试探,它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根本基因,是中华文化产生发展的基础因素。中国人自古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天人合一理念是中华“和”文化意识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和”文化意识形成的标志,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人与自然之和是中华文化的内核基础和先决条件。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朴素追求,由此衍生出儒家的“三纲八目”体系,构建了儒家文化的基本框架,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在此基础上有了“大同”世界的理想目标,奠定了儒家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中的主导地位,推动中华文化不断丰富扩展,发展前行。

(二)人与人之和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中国人对“和”理念的最早探索。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之上,进一步追求人与人之和,是中国人对“和”理念探索的扩展和延伸。中华民族深受“和”文化熏陶,在五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思维模式和处事之道。中国人自古主张与人相处“以和为贵”,并在“和”理念的影响下制定出一系列引导人际关系的礼仪和规范。比如“仁义礼智信”,这个观念出现很早,我们较为熟悉的,从《论语》可明显看出孔子特别看重“仁”与“礼”,而孟子则以“义”为先,还有《老子》中《三十八章》云:“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些论述都是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探索和规范,体现出中国人从古至今对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关系的不懈追求。除此之外,还有“温良恭俭让、忠恕孝悌廉、恭宽信惠敏”等观念也都是在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追求人际关系的和谐和美。

(三)人与社会之和

人与社会之和也是中华“和”文化的重要维度。中华“和”文化从人与人之和进一步扩展到人与社会之和,是“和”文化内涵在深度和广度上的不断扩充和延展。个体组成群体,群体组成社会。因为个体之间差异化的存在,社会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所以中华“和”文化在包含了人与人之和后,继而又拓展到人与社会之和。“和”文化承认矛盾多样性的存在,不单一强调一致性和趋同性,提倡对立与矛盾的消融与化解,倡导“和而不同”“和实生物”的社会观,认为万事万物都是“和而不同”地存在发展着,互相依赖共生、互相促进共长。人当然也不例外。人与人的和谐自然延展至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尊重差异、包容他人,在多样中寻求一致,在一致中尊重多样,在矛盾中走向统一,在自身的不断发展中与他人共享利益与权利,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分担、合作共赢,在人与人的和谐共生中达到人与社会之和。

(四)国与国之和

人与社会和谐共生后,中华“和”文化进一步扩展至国与国之和。国与国之和是中华“和”文化倡导的重要方面。《尚书·尧典》有云:“克民俊德,以亲九族;九族即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说的是从家族之和到九族和睦,再到全体百姓和谐相处,最后达到万邦皆和谐。《易传》亦云:“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这些经典阐释都是对国与国之和的追求和表达。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和”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处理邦与邦之间关系的重要指导,主张国家之间和合共生、和谐互助,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信奉以和为贵的“和”文化观,包容共进,海纳百川,爱好和平,提倡和谐,和平基因早已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在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对外鲜少表现出侵略性和攻击性,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的人民,一直努力追求协和万邦、四海一家的大同世界。

(五)全人类之和

中华文化是与时俱进、不断彰显活力的文化。中华“和”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不断创新,持续发展,其精神内涵一直得到丰富和扩展,使其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当今时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成为全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华文化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对人类发展这一重大课题贡献中国思维和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就是对这一世界性问题提供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议全世界人民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它追求的是全人类和谐共生,全世界共同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追求的全人类之和是中华“和”文化继人与自然之和、人与人之和、人与社会之和、国与国之和后在维度上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它在深度和广度上进一步丰富了“和”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中华“和”文化在当代世界的最新阐释,展现出中华“和”文化与时俱进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和”文化的同理性探析

(一)中华“和”文化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根脉源泉

“和”字由来已久,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已经出现,最早是一种乐器,后引申发展为“和睦”“和谐”“协和”“调和”之意。《说文·口部》有:“和,相应也。”《易·中孚》有:“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糜之。”《道德经》中有:“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国语·周语》有:“乐和则谐、政和则平。”音声相和谓之谐,政治相和谓之平。“不和”则会引起社会动荡、人心混乱、人伦纷杂、道德沦丧。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治理社会,和谐最为宝贵。社会和谐则政治稳定,人心安定,礼乐文明。范仲淹《岳阳楼记》有:“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可见,从先秦开始,“和”就已经成为中国人关注的重点内容,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历代思想家的不断丰富阐释下,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寓意深邃的中华“和”文化。“和”文化因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涵和广泛的影响力,从“和”意识产生以来就一直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中华“和”文化倡导“和谐共生”“和睦共融”“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价值理念,遵循“和而不同”“和衷共济”的相处之道,追求“协和万邦”“大同世界”“四海一家”的理想目标。“和”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供了广阔的思想源泉和理论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和解决人类共有难题所贡献的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真诚希望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和”文化具有一脉相承性

融合性是中华文化的一个显著特性。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特别善于吸纳外来文化或一些异样的新鲜的所见所识,把它们中优秀的精华吸收到自身中来,融会协调,和凝为一,不断丰富自身,促进自我发展。中华“和”文化源远流长,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意蕴丰厚,经久不息,其内涵在融合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精华中不断丰富和扩展,一直闪烁着独特光芒,成为整个中华文明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文化内容。万事万物和谐相生、共生共荣、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中华“和”文化的主要精神内涵。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在继承中华“和”文化精神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当今时代的发展特点和现实需要,对“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与中华“和”文化具有一脉相承性,是为促进人类更好发展提供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华“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华“和”文化在当代的最新诠释与拓展。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和”文化具有内在契合性

《易经》有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真。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意思是世间万物如都能保持和谐、和美,则万邦安宁,天下太和,强调的是“和”对天下万物的影响。《论语》有“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儒家把“和”作为其行事的基本准则和人文精神的核心。《老子》有“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和”是世间万物生根的基础和发展的本质因素。正所谓和则生,不和则凋。中国人对“和”的不懈追求自古延续至今,从未改变。崇尚和平、追求和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更改的历史现实。中华民族天然具有和平基因,是最热爱和平的民族,自古就追求“协和万邦”“四海一家”“天下大同”的理想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倡导国与国之间平等互助、和谐共生、美美与共,在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互助,经济上互相帮助、合作互利,安全上互相信任、依赖共生,文化上美美与共、共存共生,环境上互相配合、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受益,与“和”文化具有高度的内在契合性,是对“和”文化内涵的再丰富和再拓展,是“和”文化在当代的最新发展成果。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华“和”文化在当代的最新延展和阐释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把博大精深的中华“和”文化展现到世界舞台,是中华文明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

中华“和”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历程中对社会稳定、邦际和谐、发展共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和”文化所蕴含的和谐共生、和衷共济、美美与共、天下一家等文化理念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发展已渗入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烙印在中国人的思想观念里,成为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文化印记。中华民族对“和”的尊崇和追求自古有之,传承至今,成为中国民族的一个显著特征。中华民族的和平基因与生俱来,从来没有侵略、奴役过他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外交场合多次提到中华“和”文化,宣扬中华“和”文化理念,倡导全世界要走和平发展道路,一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以其深厚的国学功底,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人类情怀以及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将中华“和”文化展现到世界舞台,让全世界人民了解并接纳中华“和”文化,从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以此实现全人类的和谐共进,是中华文明对人类社会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二)中华“和”文化的丰富内涵对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更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世界文明形式多样。任何文明都是本国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发展创造出的属于全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每一种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客观存在。中华“和”文化所蕴含的“和谐共生”“包容共济”“求同存异”“多元调和”“和而不同”等理念对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实现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景具有重要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中华“和”文化同根同源,积极倡导构建世界文明共存、世界人民共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但是,当今国际社会有个别国家大肆鼓吹“文明优越论”,认为自己国家的文明高人一等,可以统领世界,向全世界输出自己的文化观和价值观,贬低甚至不承认其他文明;看到别国文明与自己文明不同时,采取打击、诋毁,甚至消灭的态度。这种思想显然是错误的。中国人追求的是“和而不同”的状态,“和”对于事物来说是指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价值,对待不同文明应该秉承“和而不同”的“和”文化理念,融合共生,包容共存,正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历史证明,任何企图破坏甚至消灭他国文明的行为都是行不通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尊重丰富多样的各种形式的文明,倡导世界各种文明互学互鉴、互融互通、共存共生,对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实现人类更好发展提供中国方案,是中华“和”文化内涵的再丰富和外延的新扩展

当今时代,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样,变幻莫测,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剧,文化多元化发展,国家之间的依存度不断加深,贫富悬差、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病毒侵害、恐怖主义、资源枯竭、粮食安全、人口老龄、生态失衡、金融危机等问题正日益成为人类社会所共同面临的挑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发展,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大大增加,世界各国都在想办法积极应对。比如美国采取国际联合救助行动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发达国家通过鼓励生育、增加就业等措施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等等,但始终缺少系统的、全面的和普世的解决方案,收效甚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不乏蕴含着解决之道的重要启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和”文化包含的协和共生、和而不同、联合圆融、多元调和、万物应和的思想,可以为人类发展和解决全球问题提供有益借鉴。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有责任也有能力为人类实现更好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就是旨在攻克人类共有难题,为人类携手共进、实现更好发展提供的中国方案,是意蕴丰厚的中华“和”文化在当代的最新延展和阐释。各国携手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全球意识,不断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是应对人类共同难题的必然选择。我们相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一定会实现更高水平的全球互利共赢,让全世界人民共享和平与发展的福祉。

猜你喜欢

共生共同体命运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共同体的目标向度与实践进路
爱的共同体
被命运“扼住”的小意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论命运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进化决定恐龙的命运
命运是否掌控在你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