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建设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2022-10-26安徽省亳州市委党校刘华景
◇ 文/安徽省亳州市委党校 刘华景
政党政治学原理表明,政治属性是政党的第一属性。坚持不懈地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永恒话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回溯党的政治建设的百年源流,全面总结党的政治建设的内在机理和历史经验,对于增强全党拒腐防变和长期执政的能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无疑具有巨大的政治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百年发展历程
一部中国共产党百年成长史就是一部党的政治建设发展史。1921年7月,党的一大《党纲》中规定了党的名称、理想目标、纪律、革命手段等。1922年7月,党的二大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科学研判,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制定出台了党的历史上兼具形式与内容的首部党章,初步构建起关涉党的政治纪律的框架结构。另外,党的二大党章对党的领导机关、组织运作体系、组织生活制度等问题作出规定,促进了党组织的成长发展。为了批判各种非无产阶级错误思想,1929年12月,古田会议上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核心原则,提出了加强红军政治工作的方针、制度,特别是要加强军队的政治教育的重要论断。1939年10月,毛泽东提出党的建设具有全国性、群众性、巩固性的特征,并明确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三位一体”党的建设宏大格局,“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尤其是遵义会议之后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党的政治建设有了快速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认真剖析中国的社会性质,全面地深刻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基本方向,谋制并描绘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目标和状态,指引中国革命继续向前发展。1945年4月,党的七大确立了党的指导思想,最终确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标志着党的政治体制和政治领导核心真正成熟起来。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两个务必”思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特色和作风要求。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被赋予更大的使命担当。1956年,党在政治建设上进一步探索,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上提出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是党的政治建设的最重要问题之一,并重申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其重要政治保证。1962年,毛泽东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在党内外开创“六个又有”的党内政治生活新局面。此外,针对党内存在思想不纯、政治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党中央开展了一系列的整风、整党和“三反”运动,党在自我革命中得到了自我净化,清正党风、健康社风蔚然形成。然而,遗憾的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政治路线占据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地位,正确的政治航向出现了偏离,党和国家的事业遇到史无前例的挫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工作重心及时转移的正确的历史性决策。党的十三大,在统筹把握基本国情的前提下,正式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此后,党的政治建设主要任务是坚持不懈地贯彻落实这个基本路线,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从世情看,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西方反共敌对势力企图颠覆社会主义制度;从国情看,西方各种错误思潮汹涌而至,加之经济社会长期积累的弊端也开始展现出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逐渐影响到党群干部关系,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泛滥,党面临着新的考验和新的问题。针对这些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江泽民对政治是什么、讲政治的重大意义是什么、领导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措施方法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论述。此时,党的政治建设的关键核心内容是培养和锤炼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党员领导干部。进入新世纪,胡锦涛多次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注重增强政治意识,围绕执政党的能力提升和先进性教育两个主线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向全党提出了“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政治要求。强国必须强党,强党为强国提供政治保证。党的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因而要推动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务必要把党的政治建设高质量发展作为立足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把“党的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的基本格局,置于党的建设总布局的首要位置、统领地位。2018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七个方面举措,尤其强调要增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坚定性和自觉性。其后,为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现实针对性、战略指导性,2019年1月,中共中央专门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强调抓好党的政治建设,把贯彻“两个维护”当作首要任务,并部署了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基本方略,这是百年党史上第一个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纲领性文献,也是新时代我们党加强政治建设的最新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
二、中国共产党百年政治建设的基本经验
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理论不是臆造出来的,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对中国共产党一百年管党治党的实践总结和经验概括,是无数中国共产党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实践的逻辑延展。
(一)始终贯彻和坚持“党是领导一切的”根本政治原则
“党是领导一切的”政治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实践过程中取得成功的政治密码。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创造性地提出了“支部建在连上”的政治建设思想。抗日战争时期,正是因为党的坚强的政治领导才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938年9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党的一切工作由中央集中领导,在组织上实行民主集中制基本原则”。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2月,《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要求全党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统一领导。1962年1月,毛泽东正式提出了“工、农、商、学、兵、政、党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改革开放初期,党政分开、以党代政、政企不分等突出问题在党内长期存在,邓小平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提出党的领导体制下实行一元化领导的思想。1989年6月,邓小平同党中央几位负责同志谈话时提到,选出并形成新的领袖核心有利于真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他说“党一定要有领袖,有领导核心”。1994年,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用中央文件的形式把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对于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确定下来,并且重申了“四个服从”最核心的是全党服从中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制定和修颁一系列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方面的党内法规,筑牢了“党是领导一切的”的制度保障。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被置于第一位,明确“党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
(二)正确制定和贯彻执行党的政治路线的根本生命线
党的政治路线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基本路线、基本政策、基本方略的集中性阐述,与党的中心任务和重点任务紧密相连。历史实践证明,科学制定和全面贯彻党的政治路线,关系党的生存发展和永续向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正是有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正确制定和严格执行,我们党才完成了反帝反封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真正实现了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的地位。1937年8月,毛泽东提出党取得革命成功的先决条件必须是依靠正确的政治路线,他指出,一个政党依靠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一定能够引导革命取得胜利。1948年4月,毛泽东阐明了政治路线与政策和策略之间的相互关系,制定政策和策略必须把党的政治路线作为根本根据,党的总路线和总政策是政治路线,政治路线对党的一切工作起到总揽、统领的全局作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正是因为制定并在执行中逐步完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的八大作出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判断以及制定和坚持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总方针,才为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基本政治基础。然而,党的八大制定的正确政治路线执行过程中却出现了失误,给党和国家事业带来了一定程度挫折。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正式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此后,邓小平为维护贯彻落实好这条基本路线,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等论断。2002年11月,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提出要按照党的政治路线、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来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观点。2012年11月,胡锦涛旗帜鲜明地阐明了“党的路线是党和国家生命线”这一重大论断的意义所在,并进一步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要贯彻好“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基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最新判断以及我国国情的变与不变特征,丰富了党的基本路线内涵,提出了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使命。
(三)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主线
所谓主线就是起主导作用的“线索”。就党的政治建设而言,所有影响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都是党的政治建设直接指向的问题。要抓住党的政治建设的“关键命脉”,必须从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做起。一百年来,党的政治建设发展的主线,围绕严格遵守党的各项政治纪律,不断强化并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而展开。1927年4月,党的五大第一次提出了“政治纪律”这个范畴,首次创设了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监察委员会,揭开了中国共产党执纪监督的新篇章。1927年11月,《政治纪律决议案》制定出台,这是中共党史上严明政治纪律的党内文件。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严厉批评红军中出现的目无纪律、组织松散的行为,提出“军队严明的政治纪律决定着政治任务的完成和质量”。后来,毛泽东正式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纪律要求。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政治纪律的方向和内涵开始发生转变,逐渐过渡到重视党内政治生活、解决党内突出政治问题上来。全党开始依托整风整党,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进行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有效地遏制了党员干部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特别是查处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大贪腐案——刘青山、张子善贪污案,宣示着中国共产党毫不姑息贪污腐败的坚决态度,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基因、维护纯洁党性的决心。不幸的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党的政治纪律被严重扭曲。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带领全党对党纪国法进行拨乱反正,重塑党的政治纪律权威。1980年2月,党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全面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风,增强和巩固了全党团结统一的政治基础。1992年10月,江泽民指出:“讲政治纪律,首要的一条,就是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保证中央政令畅通。”2009年9月,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鲜明地提出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之间的密切关系,“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重要性。2013年1月,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正式明确了政治纪律的首要地位、基础地位、核心地位。另外,习近平总书记把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当作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作为百年大党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回答好、解决好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这个根本问题。可以说,能不能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衡量党的政治建设实效的政治前提。
三、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现实着力点
(一)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最有影响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只有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统一全党的意志,聚合全党的共识,为完成新时代党的使命奋斗。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理应把握好以下四点:一是政治立场和政治纪律上,必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严格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信仰、原则、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政治生态和政治生活上,必须严格执行党章党规,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四性”,即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自觉抵制封建腐朽思想对党内政治生活的侵蚀,共同营造海晏河清的政治生态。三是政治领导和组织原则上,必须完善和落实组织领导的各项制度,坚持民主与集中的有机结合,坚持党内民主和党外民主的统一,集中党内外的一切智慧力量,进行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四是要突出领导干部这个关键。领导干部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核心主体,要牢牢抓住高级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两类“关键少数”,带动全体党员参与到政治建设中来,培养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厚植党的政治建设基础,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
(二)建立系统科学、完备有效的政治规范体系,是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保障
制度规范具有根本性作用。党的政治建设需要建立健全党内法规体系,真正实现党的政治建设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党的政治建设要善于利用特定的原则工具,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坚持“立改废释”原则,从整体上对党内法规制度体系进行完善。对不适应党的政治建设方面的法规内容,该修改完善的必须修改完善,该废止的必须立即废止,该制定新的必须立即启动、研究、制定新的制度。二是坚持问题导向,推动党的政治建设靶向治疗。比如,针对党的政治生活方面存在的娱乐化、庸俗化、随意化、形式化问题,党员和党组织违反“六大纪律”的突出现象和行为问题。还有党内存在的理想信念动摇、政治目的不纯、政治言行不当、政治领导弱化、政治能力不足等严重问题,认真研究制度治党、把制度治党贯穿党的政治建设始终的方法,规范政治建设制度的各种程序,缩小党内法规失位空间,填补突出问题解决的相关制度漏洞。此外,可以把吸纳党的政治建设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升华到制度层面,进一步推动党的政治建设的制度建设,不断拓展政治制度的内涵和外延。三是坚持执规必严,强化监督问责,增强制度执行力度,确保全党能够把政治规范刻印在心上。一方面,强化政治监督,针对政治监督中发现的淡化政治、忽视政治乃至不讲政治等突出问题,明确责任主体,进行追责问责,层层传导压力,保证党的政治建设责任人履职尽职并担负起主体责任。另一方面,要加大政治建设工作的监督检查,把质量评估与目标考核、追责问责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党的政治建设责任主体的内生动力,产生执纪问责的强大震慑,促使党员干部始终严守讲政治这根红线,恪守讲政治的底线。
(三)紧扣民心这个最大政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石
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取决于人心向背,民心是党内最大的政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中学习时强调:“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聚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人民群众永远是党的根基血脉,群众路线永远是党的生命线,有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党才有蓬勃的生命力。切实解决党的政治建设的重大政治课题,必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这内在地要求:其一,党的政治建设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好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问题,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其二,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从根本上解决好为了谁的问题,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能否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从群众的现实需要出发,优先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各种利益问题,努力提高全体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其三,党的政治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群众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从根本上解决好依靠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过程中要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始终遵循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最高衡量评价标准。中国共产党一定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政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系着党面临执政“历史周期率”的能否出走、执政地位能否长久巩固,这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