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创新研究
2022-05-10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若垚傅锁根
◇ 文/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若垚 傅锁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是民族文化的血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由之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丰富时代内涵,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自觉坚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一、深刻认识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基本遵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古圣先贤的思想,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体现了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承载着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我们生而为中国人,最根本的是有我们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只有全社会都坚守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中华民族才能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担负着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责任和使命,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扛重责、担使命的切入点和落脚点,必须做实做细做好。当前,我国正处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新时代大学生建功立业的舞台空前广阔、梦想成真的前景无比光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教育广大学生把个人的青春奋斗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中,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就是要引导广大学生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立志养大德、踏实修公德、严格守私德,为明大志、建大功、成大业打好思想道德基础;就是要培养广大学生守正笃实、知行合一,让广大学生知道我们国家、我们民族的历史渊源、文化脉络,知道我们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萃取思想精华、汲取精神智慧、凝聚磅礴力量。
二、深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涵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历史必然,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思想深邃、立意高远,阐述了“源”和“流”的关系,指明了文化上的“既往”与“开来”,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前进方向,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提供了实践指南。
由于时代的发展变化,当代大学生从心理认知上或多或少地会对传统文化产生一定的隔阂。比如认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已经过时,和现代生活格格不入。针对学生的片面认识,我们引导学生:传统文化讲求的“修己以安人”(《论语·宪问》)的思想,不仅有其存在的历史价值,而且对当代大学生提升思想修养、塑造完美人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具有积极作用。要给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赋予时代的内涵:作为学生就应该多读书、读好书、求真知、明是非、守诚信、尚正义、修品行,这是全方位的“修己”,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涵养和动力源泉。从社会层面上,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既需要继承古圣先贤“齐家”思想,更需要赋予其更广阔的视角,对其进行完善和超越。从国家层面上讲,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理想,是“治国”的目标。在这个目标下,实现各民族人民的大团结,寻求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相处,探索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平天下”,平视天下,天下平等。“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多维度的“安人”。当代大学生要时时有“修己”之行、处处存“安人”之想,深刻认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为社会服务、为祖国奉献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坚定爱国情怀,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根植最深、影响最久的精神品质。远有司马迁“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的担当,近有陈毅“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的气概。我们鼓励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古圣先贤胸怀家国、心系故土的足迹: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体现了儒家思想强调以平治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表现了中华儿女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第一位,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为国家大计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甚至宝贵的生命。这种真挚的爱国情怀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也深深印刻在当代大学生的内心深处。在这个基础上,要引导启发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爱国”,不但秉承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同时也被赋予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时代特征,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是紧密结合的。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互动对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培育有显著效果。
2.体悟至真至善,宽广仁爱胸襟。“博爱之谓仁”(《韩昌黎集·原道》),“仁爱”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孔子主张“仁者爱人”;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宋代儒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在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中,“仁爱”的内涵越来越厚重。“仁爱”缘于亲缘关系,又超越了亲缘关系,广泛延伸到人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仁爱”表露出至真至善的包容,表明天、地、人、物、我之间的情感相通、痛痒相关,表达了一种普遍的同情心、爱心和正义感,体现了大爱无疆的宽广胸襟。“仁爱”以“爱人”“成己成人成物”(《礼记·中庸》)为目的,对我们构建文明和谐社会和自由平等的人际关系具有深刻的启迪。
3.常思正心明德,坚守诚信准则。诚信是为人之本、立国之本。诚信具有丰富的内涵。诚,既有外在的“真实无妄”(《朱子语类》),又有内心的真诚、忠实、专一;信,既讲外在的“言中信”(《论语·卫灵公》),又有内心的信任、守信、不欺。“诚则信矣,信则诚矣”(《河南程氏遗书》),诚信相通,诚信合一,形神兼备,立德立人。诚信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根本,要“身致其诚信”“守之以信,守之以礼”(《左传》);同时强调“信,国之本也”(《左传》),为政者要明白“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谋大局者必须“言而有信”(《论语·学而》)。面对当今世界的社会巨变、文化转型,继承中华民族的诚信美德,发展、创新诚信文化,是建设诚信社会的根本,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要求。
4.笃行进德修业,铸牢正义之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正义,由“正”与“义”两个词意组成。“正”具有正当、合适和公正之意,如“名不正,则言不顺”(《论语·子路》)中的“正”,即强调名分的正当性、恰当性。“义”含有正当、应当和适宜等多重意思,如“义者,宜也”(《中庸》)“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正义是人之为人的社会要求,是社会伦理的责任担当,也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保障。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就是至大至刚的正义之气,由仁、义、礼、智、信等优秀传统价值观在人们内心长期积累而成。历史实践证明,一个民族有正义之气,才有强大的凝聚力,才能不畏强暴、团结奋进;一个社会有正义之气,才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一个公民有正义之气,才能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只有教育和引导人们讲正气、尚正义,充分发挥正能量,才能抵制歪风邪气,砥砺优良道德品格;才能加快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步伐。
三、坚持守正创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了这把总钥匙,再来看社会万象、人生历程,一切是非、正误、主次,一切真假、善恶、美丑,自然洞若观火,清澈明了,自然就能作出正确判断、作出正确选择。”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尽早掌握这把总钥匙,做到是非明、方向清、路子正,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要旗帜鲜明地教育学生: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各国民主植根于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成长于本国人民的实践探索和智慧创造,民主道路不同,民主形态各异。”大约成书于3000多年前的《尚书》就强调“民惟邦本”,后世还有“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天地之大、黎元为先”等民本思想。民主不是个别国家的专利。美国民主制度是美国一国实践的结果,具有独特性,不具普遍性,更远非尽善尽美。民主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的民主是人民民主,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民主的本质和核心。”“中国的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就是对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好的诠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绝不是西方价值观的自由,更不是自私自利、任性胡为的自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以诚信、正义为内涵;兼容并蓄,与时俱进,以平等、公正、法治为保障;源于自我,又超越小我,伴随着民主与文明的进程,以社会和谐为最终目标。我们倡导自由,但不能单纯追求个体的绝对自由,更要强调对他人、对社会,甚至对自然所赋有的责任和义务,正所谓“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倡导自由,以人为本,尊重个人的权利,但不能单纯以个人为本,更要以群体为本。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有“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胸襟和情怀。我们倡导自由,但决不允许为了个人的私欲而胡作非为,自身的自由必须以尊重他人的自由为前提,必须符合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必须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我们倡导自由,不能局限于个体的我,还应该站在社会民主、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待民族和宗教问题,看待国家与国家的关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各国都要尊重其他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完整,尊重不同形式的民主政治,尊重不同文化和价值观。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场变局不限于一时一事、一国一域,而是深刻而宏阔的时代之变。时代之变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面对各种挑战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独立地解决世界问题,应寻求合作发展以共同应对全球化难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一种全球价值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理念。其中蕴涵了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价值遵循,“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融合精神,“以义为上、重义轻利”的义利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自然观、宇宙观,为包容互信、求同存异、共生共存的“和”文化赋予了时代内涵和世界价值,是当今世界处理国家利益关系、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科学发展观念的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内涵,深深打上了中华文明的烙印。“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征程中,我们一定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一定能够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