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在五年制高职助产综合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2022-10-25徐秀芝俞茹云杨成芬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21期
关键词:助产士助产保健

陆 娴,徐秀芝*,俞茹云,黄 伟,杨成芬

(1.无锡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无锡 214028;2.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23)

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背景下,随着生育政策的调整,人们对分娩要求的提高,妇幼健康服务的数量、质量和资源的缺乏对助产教育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助产综合实训是助产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重要的实践能力训练课程,是培养学生专业操作能力、评判性思维、评估及解决问题能力的核心课程[1]。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背景下,互联网、信息技术同医学、护理、助产教育融合,其作用已得到了充分的实践与认可[2-4]。我校将基于标准化病人的模拟教学与基于网络平台的线上教学相结合应用于高职助产综合实训,开展混合式教学,现介绍相关教学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我校五年制高职助产专业2016、2017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级助产专业学生106名,纳入对照组;2017级学生100名,纳入实验组。两组均为女生。对照组年龄17~21岁,平均(18.39±2.11)岁,公共课平均成绩(76.59±15.81)分;实验组年龄17~21岁,平均(18.15±1.99)岁,公共课平均成绩(77.14±13.26)分。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公共课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授课教师、实训教师、授课地点及实训地点相同。

1.2 教学方法

以校本教材《助产综合仿真实训》作为课程实训教材,实训课时48学时,包括实训示教、练习及考核环节,实训内容以国际助产士联盟发布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指标[5]为基础,设置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分娩期保健、产后保健、新生儿保健、公共卫生保健6个项目。

1.2.1 标准化病人模拟教学 具体实施步骤:(1)标准化病人选择与培训:遵循自愿原则,在我校标准化病人社团招募10名学生,作为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对象,授课前进行相关培训,要求标准化病人能够流畅复述病史,并配合案例教学。(2)实训教师培训:对实训教师进行培训,统一其专业知识表述方法、教学指导方法及考核标准,从而确保考核评价标准、评价尺度的一致性。(3)教学实施:课前教师向标准化病人发放案例脚本,标准化病人结合脚本配合学生小组开展实训。

1.2.2 混合式教学 实验组实施标准化病人与网络学习平台、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1)课前导学:①课前一周,教师将课程资料上传至助产综合实训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通过手机端、电脑端浏览课程资料,完成导学任务并反馈问题;②教师开放助产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相关实训的初级模拟演练权限,学生登录系统,熟悉操作流程和步骤,并获得平台实时反馈。(2)课中助学:①教师开放助产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相关实训的中级模拟演练权限,学生登录后进行仿真实训,教师通过系统后台监测学生完成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介绍实训重难点及注意事项;②学生掌握操作流程及要点后,结合标准化病人开展团队模拟实训,教师对模拟实训过程全程录像;③实训后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实训录像进行引导性反馈。(3)课后反馈:①教师将各小组实训录像上传网络学习平台,供校外导师及学生课后查看、复盘;②教师在网络学习平台发布课后测试,对学生实训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考核评估;③作为课后拓展,教师开放助产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相关实训的高级模拟演练权限,学有余力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模拟演练;④教师根据学生课后考核及拓展情况,适当调整下一次课前导学内容,实现正向循环。(4)全程、全方位、立体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基于本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及虚拟仿真实训平台,教师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学生提问进行及时解答;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协作学习、互助互动(见图1)。

1.3 评估方法

1.3.1 教学效果评估 课程学习结束后,利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中文版护理模拟教学评价工具(Creighton Competency Evaluation Instrument,CCEI);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评估两组教学效果。(1)OSCE评分:OSCE设置6个考站,即孕期、产前、产时、产后、新生儿、公共卫生考站,各考站均分为理论考试、实践考核两部分,其中理论考试占30%,实践考核占70%,各考站满分100分,OSCE评分以各考站平均分计算。(2)CCEI得分:采用中文版CCEI[6],该量表总体Cronbach's α系数为0.94,各维度Cronbach's α 系数为 0.85~0.95,各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I-CVI)为0.88~1.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S-CVI)为0.98,总体信效度较好。量表包括4个维度,即评估、交流、临床判断、患者安全,共23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2级评分法,没有该能力计0分,具有该能力计1分,总分0~23分,得分越高则学生综合能力越强。(3)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得分:采用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7]进行评估,量表内容效度为0.95,Cronbach's α系数为0.95,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为0.84~0.96。该量表包括6个维度,即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分娩期保健、产后保健、新生儿保健、公共卫生保健,共54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没有该能力计1分,完全具有该能力计5分,计算各维度得分及总均分(各维度总分/各维度条目数),得分范围1~5分,得分越高则学生助产士核心胜任力越强。

1.3.2 教学体系评估 邀请3名外校助产专业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专家和3名副高级及以上职称临床助产专家,对我校两种助产综合实训教学体系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实训基地建设(18分)、教学模式(16分)、实训内容(48分)、考核体系(18分),满分100分,得分越高则该教学体系越完善。最终得分以6名专家的平均分计算。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性别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方差齐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若方差不齐则采用校正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OSCE评分比较

实验组OSCE各考站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OSCE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OSCE评分比较(±s)

组别n 孕期考站 产前考站实验组对照组P 100 106 87.19±11.26 81.26±10.65 0.000 85.44±10.95 79.65±9.74 0.000产时考站84.12±8.47 77.33±7.59 0.000产后考站88.06±6.95 83.89±6.82 0.000新生儿考站86.17±10.14 82.47±9.47 0.007公共卫生考站86.25±9.91 80.11±9.26 0.000总分86.21±9.60 80.76±9.14 0.000

2.2 两组CCEI得分比较

实验组CCEI各维度得分及总均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CCEI得分比较(±s)

表2 两组CCEI得分比较(±s)

组别 临床判断3.15±0.67 2.91±0.44 0.003 n实验组对照组P 100 106评估3.71±0.26 3.54±0.19 0.000交流3.36±0.51 3.14±0.35 0.000患者安全2.73±0.27 2.55±0.13 0.000总均分3.16±0.46 2.95±0.34 0.000

2.3 两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得分比较

实验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各维度得分及总均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得分比较(±s)

表3 两组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得分比较(±s)

组别n 孕前保健 孕期保健实验组对照组P 100 106 3.71±0.49 2.91±0.38 0.000 3.28±0.52 2.16±0.31 0.000分娩期保健3.15±0.48 2.05±0.40 0.000产后保健3.36±0.39 2.51±0.35 0.000新生儿保健3.42±0.40 2.43±0.26 0.000公共卫生保健3.45±0.37 3.12±0.41 0.000总均分3.36±0.48 2.49±0.56 0.000

2.4 两种教学体系的校外专家评估得分比较

混合式教学的校外专家评估各维度得分(除考核体系外)及总分均高于标准化病人模拟教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种教学体系的校外专家评估得分比较(±s)

表4 两种教学体系的校外专家评估得分比较(±s)

混合式教学标准化病人模拟教学P实训基地建设15.91±2.01 12.29±2.45 0.000教学模式13.82±1.95 9.46±1.19 0.000实训内容44.71±2.34 39.52±5.78 0.000考核体系15.26±1.95 15.03±2.24 0.432总分89.70±9.81 76.30±7.95 0.000

3 讨论

3.1 混合式教学在高职助产综合实训中的应用效果

将混合式教学与传统的标准化病人模拟教学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实验组OSCE各考站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OSCE具有较好的效度、信度及区分度,能够覆盖助产学知识体系与专业特色[8-9]。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CCEI各维度得分及总均分均更高。CCEI可反映学生了解病人病情的能力、沟通环节语言和非语言表达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以及数据分析、模拟、决策能力[10],实验组学生更高的CCEI得分说明其相关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是指在助产教育背景下,助产士能够胜任助产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专业行为和专科技能的综合能力[11],与标准化病人模拟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助产士核心胜任力。混合式教学既强调线下课堂“创设情境、仿真操作”,又强调线上平台“模拟实训、实时反馈”,线上、线下联动,做到课前有所备,课中有所练,课后有所思,提高实训教学效率,促进师生互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提升了助产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

3.2 混合式教学“上下贯通、虚实结合”,深化助产教育内涵

受传统观念、尊重服务对象隐私权以及学生自身技能水平影响,助产专业学生实习期间无法充分进行临床实践。混合式教学能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训教学,实现实训教学“上下贯通”;打破现有仪器设备和教学资源的限制,将标准化病人与虚拟现实(VR)技术、增强现实(AR)技术、高仿真模拟器、力反馈技术等相结合,拓展助产综合实训的展现层次,实现实训教学“虚实结合”[12-13]。此外,本研究采用第三方评估形式,由外校专家对我校教学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与标准化病人模拟教学相比,混合式教学的评分达(89.70±9.81)分,说明后者受到了众多专家的认可,符合助产教学改革趋势,也有助于实现助产专业与产科临床无缝对接。助产专业强调“以孕产妇及其家庭为中心,以助产士为主导,开展个体化、连续性、家庭群组式服务”[14],而校企合作编制的模拟案例以及网络平台的定期更新、实时推送功能,对于现代助产理念的推广也有着重要意义。

3.3 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的开发与应用

2020年起,为减轻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影响,线上教学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代,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将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通过混合式教学还可实现职业技能认证、继续教育等,推动无边界职业教育发展。护理、助产教育正在从传统的教学和学习向更加自主的学习转变,与本科学生相比,职业教育阶段的学生信息素养相对不足。信息素养是在护理中实施循证实践的要求之一,线上教学对学生信息检索技能和检索知识有显著影响[15]。开展混合式教学不是线下学习内容与在线资源的简单合成,更重要的是对人才培养、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资源媒介的总体把控。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合理设计学习任务、把握学习内容的难易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在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应通过网络学习平台的相关数据,持续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混合式教学对教育者提出较高的要求,需要其不断丰富信息化教学知识,进行教学手段创新,探索互联网、智能技术与助产教育的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助产士助产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研究分娩室助产士职业暴露的易感染因素及护理措施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产妇助产士护理预防产后出血的干预效果分析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