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 “续译” 教学与评估研究

2022-10-25胡海峰

韶关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译文语篇协同

胡海峰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续论” 是王初明教授提出的关于语言习得的理论。高效的语言学习者能够利用对话过程中存在的不完整语段,在理解的同时对其进行创造性的补全和拓展。在交际过程中,人们理解的是来自他人的表达, “续” 的是自己在理解上下文之后的创造(即产出),理解与产出因水平高低不同而产生拉平效应。拉平效应能够提升语言使用者重复运用上下文的几率,从而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运用水平[1]。 “续译” 是 “在翻译的理解与产出之间注入‘续’以促学译技的方法”[2]。 “续译” 具备两个促学特征:(1)前文能够为译者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和语境支撑,有益于译者对后文的正确理解和续译语言的得体使用。(2)译者在研读他人优秀译作之后,能够强化差距意识,以优秀的他译为样板,受制于优秀译文的题材和体裁的制约进行自译,近距离模仿他译,强力拉升翻译水平。之所以具有这两个促学特征,是因为翻译也是一种 “再创作” 的过程,译者在表达新内容时,需要反复斟酌词语的使用,这其实是一种强化词语加工深度的过程,能够加深译者对于词语的记忆;而且,续译的译文表达方式需要切合原作所创设的语境,粘上语境标识[2]。本研究拟考察 “续译” 对于大学英语专业学生的协同促学作用及对学生翻译水平的提升效果。

一、大学英语 “续译” 教学目标与方法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目标之一是为了帮助学生习得交际翻译能力(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al competence)。 “交际翻译” 的目的是与目标语言的读者进行交流,即为了在目标语文化中达成某项交际目标,例如通知、指导说明或者说服等[3]。《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将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之一[4]。交际翻译能力也是《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笔译能力量表研究》中对于笔译能力项的子项 “双语交际能力” 的要求[5]。

利用大学英语的教学语篇(主要是课文)进行续译教学,符合 “交际翻译” 的理念。与传统的以句子为单位的翻译教学模式相比,以语篇为依托的翻译教学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语言输入和交际场景,有利于学生自然地习得语言。以提升学生的翻译水平为直接教学目标的 “续译” 教学,最终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

在 “续译” 教学实践中,大学英语课文将被用作为译文范本,这些英语课文无疑是优秀的译文范本。译者通过研读前文,获得丰富的背景知识和语境,并掌握对语篇的体裁类型、主旨大意、文体风格;学习者在续译后文时,就可以对后文有更好的理解,并且在语言的使用上更得体,以保证译文的体裁、文体风格与前文一致。这样,学习者的翻译水平就得到了强力拉升。

受王初明续译方法的启发,结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本研究采用以下 “续译” 教学方法:(1)教师选取一篇大学英语课文的汉语译文,确定总字数三分之二左右的段落用于学生的英汉对照阅读,剩下的三分之一用于学生的续译。英语课文的汉语译文采用出版社提供的译文。(2)教师要求学生对汉语部分进行默译。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三分之二课文的英汉对照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认为比较新颖的、好的语言表达形式做标记。对照阅读结束之后,教师要求学生将剩下的三分之一汉语译成英语。在翻译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参考读过的英汉双语,使译文的文体风格尽可能与前文一致,努力保持自己的译文与前文连贯。(3)学生将自译与英语原文进行对比,找出二者的差距,拉升翻译水平。

二、大学英语 “续译” 教学的评估

本课程教学评估以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具体评估方式包括 “续译” 前测与后测、实验前后翻译水平测试、学生访谈、教师访谈等。

(一) “续译” 前测与后测

1.测试形式。本测试包括 “续译前” 组与 “续译后” 两个部分,均在学生拿到大学英语课本之前完成。测试内容为南京大学出版社的《新时代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第1 册第6 单元Passage A 和出版社提供的课文汉语译文[6]。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 “续译前” 测试。教师选取出版社提供的该课文汉语译文的第二自然段(字数约占全篇文章总字数的三分之一)呈现给学生阅读,然后要求学生翻译成英语,并对学生译作进行评分。

一周之后,对学生进行 “续译后” 测试。首先,提供英语课文及全部汉语译文,要求学生进行英汉对照阅读,教师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认为文章中比较新的或者比较好的语言表达进行标记,允许学生就新单词或词组查词典。然后,要求学生将汉语第二自然段翻译成英语。翻译结束后,教师提供答案,要求学生对自译和英语课文第二自然段(答案)进行对比,找出差距。

2.测试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参照黄洁、肖娴的协同分类[7]进行分析:(1)协同的具体表现形式分为直接协同和间接协同;(2)直接协同是对作为范本的译文的部分词汇或者句子结构的直接借用,间接协同主体是指通过语义联想、功能转换和形态派生等手段对范文译文中词汇、短语和句子结构等语言形式的间接使用。

测试结果表明: “续译” 对于学生的词汇协同效果明显,其中又以直接协同最为突出。例如,大部分受试学生在续译前都将原文中的 “购物” 译成buy(或buying),只有极少数学生译为shopping。在经过英汉对照这一步骤之后,大部分受试学生在续译中使用了shop(shopping),因为shop 在英语课文第一自然段出现过。其他的词汇直接协同,见表1。

表1 词汇直接协同举例

至于原文的 “智力特征” (第二句)的英译,续译前,大部分受试使用的是intelligent features(characteristics,trait),续译后,他们给出的答案是intellectual traits。这是一个典型的词汇间接协同的例子。教师询问学生 “为什么这样翻译” ,他们回答是受到第一段英汉阅读材料的影响,见例1:

原文(大学英语课文的汉译文本,由出版社提供,下同):现在,该考虑他们未来孩子的智力了。他们是想要一个智力上有天赋的小孩呢,还是可以接受一个智力一般的小孩呢?

英译范文(大学英语课文,以下同):Now,it is time to consider their future child’s intellect. Do they want an intellectually gifted child,or would a child with an average level of intelligence be acceptable?

学生表示,以前的词汇储备中只有intelligence(intelligent)表示 “智力” ,在这篇新的课文中学到了 intellect 和 intellectually,而 且 trait(traits)在 课文中多次出现,所以,就选择了intellectual traits 这个表达方式。

测验结果在结构协同方面也有所发现。下面是一个直接结构协同的例子,见例2。

原文:有些科学家相信,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各种遗传特征的基因——艺术天赋、勇气、抑郁倾向、身体外貌——几乎是你能想象到的任何东西。

英译范文:And there are scientists who are convinced that very soon they will find the genes for a wide variety of traits—artistic talent,courage,a tendency toward depression,physical appearance—just about anything you can imagine.

“续译后” 受试使用 “be convinced that” 从句来表达 “相信” 受试学生数量明显增加。此结构直接借用课文第三段,见例3。

原文:其他人根本不相信我们的基因控制着智力和个性等特征。

英译范文:Others are not at all convinced that our genes contro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intelligence and personality.

下面是一个间接结构协同的例子,见例4。

原文:据报道,一位科学家甚至说要利用基因工程让未来的人类拥有现在只有动物才具备的理想特征——例如,狗的强大嗅觉,或者猫头鹰的夜视能力。

英译范文:Reportedly,one scientist has even spoken of using genetic engineering to give future humans desirable traits that only animals have now—for example,a dog’s powerful sense of smell,or an owl’s ability to see at night.

英语中,用副词做状语来修饰整个句子或者动词或者形容词的语法现象,突显了英语简练经济的原则。而这篇英语课文中存在几处这种语法现象,如例1,其他的例子如:

例5

原文:别忘了,历史上,每当曾经无法想象的东西变得可能(想想汽车、飞机和互联网),它很快就会普及。

英译范文:And it is instructive to remember that historically,whenever the once unimaginable has become possible (think about cars,airplanes,and the Internet),it soon becomes common.

例6

原文:如果父母负担不起基因选择,他们的孩子没能获得同龄人经过基因 “设计” 而享有的身体和智力优势,这些孩子会怎么样?

英译范文:What will happen to children whose parents cannot afford to give them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advantages enjoyed by their genetically “designed” peers?

教师在指导学生英汉对比阅读过程中,刻意提醒了学生注意这几处副词作状语的语法现象, 所以, “续译后” 在翻译 “据报道” 时使用reportedly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加。结构协同很多时候涉及语法现象,因此,也可以称作语法协同。

该英语课文体裁属于说明文(exposition),讲述的是基因工程技术的进步带来的关于伦理和道德的思考,用词正式,包括一些基因遗传学和社会学的专业词汇;并列句和复合句比重较大,从句较多,尤其是宾语从句和定语从句。通过续译,受试学生能够将专业词汇应用于续译后译文,续译后呈现的译文从句比重明显多于续译前译文,且语法更为规范。词汇协同和结构协同也保证了译文的风格文体的协同。

3.讨论。语篇的连贯是通过指称、省略、替代、连接和词汇衔接等五种衔接方式建构起来的功能[8];前面四种被学界称为语法衔接,由于语法衔接在英汉转换中的程序化和机械化特征,语法衔接不构成汉英翻译中的困难[9]103。词汇衔接是一种词语之间的语义关联,是一种语义上的连贯,其衔接方式包括复现(reiteration)与同现(collocation)。复现关系是指某一词项的重复使用或者回指,也包括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和上下位词的使用[10]331-333。以上讨论的词汇的直接协同和间接协同无疑都是词汇衔接的形式。

“续译” 中的译文范文保证了复现项之间的同源性关系,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和上下位词的输入和输出机会。同现关系取决于词项之间的一种特定的联系——一种同现的趋势[10]333,这些词项属于同一认知图式,所以他们的同现就会很自然,实现的意义也是连贯的。例如, “书本” 与 “学生” 、 “炎热” 与 “夏天” 等。

“续译” 中的译文范文也为译者提供了发现同现关系的可能性。用于本测试的大学英语课文围绕genetic engineering 这个话题展开,与这个话题相关的词项与genetic engineering 自然呈现出同现关系,例如 inherit,fetus,gender,intelligence,physical,moral,humanity。同理,词汇的这种复现和同现关系也可以延伸到结构协同上,最终实现译文风格文体的连贯。

连贯是语篇必不可少的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讲,翻译就是连贯重构;对于语篇而言,由连贯所构成的意义网络是语篇意义得以生成的依据,翻译就是要重建或体现原文语言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语篇内和语篇外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9]30。协同就是一种连贯,续译有助于译者实现连贯。这种连贯不仅存在于译文与范文之间,更存在于译文自身。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这种发现关系和同现关系,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在进行 “续译” 时,学生如果能主动发掘并应用自译和他译之间的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势必会提升翻译效率和翻译水平。

(二) “续译组” 与 “非续译组” 的翻译水平测试与评估

本项目的研究对象为研究者任教的某省属公办高校大学一年级的60 名学生,他们被分为 “续译组” 和 “非续译组” 各30 名。研究时间12 周。在实验前,教师对 “续译组” 学生和 “非续译组” 学生进行一次翻译水平测试,并对测试得分进行了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发现 “续译组” 前测得分和 “非续译组” 前测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他们的翻译水平是相当的。

按照授课计划,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对 “续译组” 学生进行 “续译” 教学。教学材料为《新时代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第1 册(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1 年 4 月出版,第 2 版)。该教材包括 6 个单元,每篇英语课文的词汇难度在大学英语六级范围之内,单词数量600 左右。这些教学语篇体裁多样,涵盖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教师每两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 “续译” 材料包括一篇完整英语课文的三分之二左右单词量的片段(前译)、完整课文的汉语译文;英语课文三分之一词汇量的汉译部分用于学生的回译(自译)。教师在学生完成翻译任务后公布答案,供学生进行自译与他译的对比与学习。12 周结束之后,教师对 “续译组” 和 “非续译组” 学生进行翻译水平测试;对 “续译组” 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放 30 份,回收有效问卷30 份,回收率100% 。同时,还邀请4 名 “续译组” 的学生和任课教师进行单独访谈,并对访谈内容进行记录和整理。

研究数据包括 “续译组” 和 “非续译组” 学生翻译水平测试总分的独立样本t 检验、对 “续译组” 学生的问卷调查、以及4 名 “续译组” 学生和他们任课教师的单独访谈。

1.翻译水平测试总分的独立样本t 检验。翻译水平测试题目采用2017 年6 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中的翻译题。该次考试包括三套真题,每套题目的题型和难度一致,能保证测试前后结果的效度。实验开始前采用其中的A 卷翻译题对 “续译组” 和 “非续译组” 进行测试,项目实验结束后采用其中的B卷翻译题对 “续译组” 和 “非续译组” 进行测试。评分标准参考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考试评分标准。对两次测试得分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结果发现: “续译组” 前后测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01); “非续译组” 前后测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续译组” 后测得分和 “非续译组” 后测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具体检测结果,见表2:

表2 T 检验结果

“续译组” 在进行为期12 周的续译训练之后,翻译水平有显著提高,而 “非续译组” 的翻译水平提高不显著;与 “非续译组” 相比, “续译组” 翻译水平提高显著。这证明续译对于大学英语学生翻译水平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80%的学生认为 “续译” 能够激发自己对翻译的兴趣,70%的学生表示不再惧怕汉译英练习,9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汉译英能力得到了提高,80%的学生表示在续译过程中,会有意识使用课文里出现的单词、词组、句型结构等,70% 的学生表示通过续译练习学到了新的英语知识,包括单词、词组、句子结构等。

3.学生访谈。4 名接受访问的学生均表示:在接受此轮续译训练之前,接受过一定的翻译教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翻译技巧(直译与意译)的讲解,教师讲解翻译技巧时主要以句子为单位,这是与 “续译” 训练不一样的地方。受访学生均表示续译能够激发自己对翻译的兴趣,其中学生A 和B 表示,由于 “续译” 以语篇为单位,感觉语篇的意义相对完整连贯,所以翻译起来更顺畅;学生C 和D 表示:因为在 “续译” 过程中可以参考英语的范文,本来在翻译时有些表达不知如何用英语来翻译,但是,可以从范文中找到相应的表达,所以,翻译的困难减少了很多。学生C 认为, “续译” 更像写一篇小作文,涉及的翻译技巧不是很明显,希望今后能够增加翻译技巧的专门讲解。

4.教师访谈。受访教师A 表示,一直觉得以句子为单位进行翻译教学比较枯燥乏味,此次的 “续译” 教学,趣味性更强;教师B 表示,续译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语言输入,使翻译变得更简单,翻译教学的过程中也帮助学生习得了一部分英语单词和句型。两位教师均表示, “续译” 后学生呈现的译文连贯性更强。因此,两位受访教师都倾向于 “续译” 的教学方式。

教师A 表示, “续译” 虽然与大学英语教学存在协同作用,但是教师既要兼顾大学英语教学,又要兼顾翻译教学,有点手忙脚乱。教师B 表示, “续译” 教学还是以学生的外语习得为主,翻译技巧的讲解不是很充分,所以今后要努力探讨翻译技巧、续译与大学英语教学更有效的融合方式。

三、结语

本文探讨 “续译”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效果。在续论和 “交际翻译” 的理论框架之上,尝试建立大学英语 “续译” 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估方法。研究证实了 “续译” 教学对于大学英语学生英语学习的协同作用: “续译” 练习提供的篇章所具备的衔接与连贯的属性,使得学生在进行翻译训练的同时习得英语词汇、语法、文体风格等知识。同时,续译能激发大学英语学生对于翻译的兴趣,并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从而促进大学英语交际能力的提升。 “续译” 将大学英语教学与翻译教学有机融合在一起,有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热情和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译文语篇协同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弟子规
京津冀协同发展
弟子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