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野马轩的踪迹
——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王亚南旧居 “坪石野马轩” 的发现、保护和利用
2022-10-25张羽
张 羽
(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广东 广州 510080)
王亚南(1901-1969),湖北黄冈人,我国现代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第一批学部委员(院士)。王亚南先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中国经济学研究领域的先行者。他与郭大力先生历经十年完成的三卷本《资本论》译著,是中国第一部《资本论》全译本,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启了新的篇章。王亚南是声名卓著的教育家,曾执教国立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校,并出任建国后厦门大学首任校长。
一、抗战时期王亚南在韶关乐昌坪石的执教经历
抗战时期,国立中山大学迁至粤北乐昌坪石办学,王亚南于1940 年夏至1944 年夏担任法学院经济学系主任,将马克思主义带到战火中的高校课堂。
在坪石,王亚南讲授高等经济学课程的底本为李嘉图的《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但学生反响并不积极。他认识到,学生关切中国命运,艰深的经济理论是否能解释中国经济的现状,并指导改革实践才是关键——要站在中国人的立场研究政治经济学[1]2。他开始指导青年学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观点研究中国经济,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出发,将一般经济理论延伸入中国的商品价值、货币、地租、利息等诸多方面,探索中国经济问题的根源,寻找改造与发展的路径,从而深受学生欢迎。
(左)1935 年翻译《资本论》时期的王亚南先生; (右)中国第一部《资本论》中文全译本,1938 年由读书 生活出版社出版
结合 “高等经济学” 的讲义,王亚南在课堂之外笔耕不辍,将教学与科研的思想凝结为一系列学术成果发表。《中国工资总论》[2]《中国货币总论》[3]《中国的商品与商品价值形态》[4]等文章撰写于坪石野马轩,最终汇集成《中国经济原论》这一影响深远的著作。《中国经济原论》创造性地用《资本论》的理论和方法,对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旧中国经济关系进行系统研究,揭示其经济规律[5],是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重要尝试[6]。
坪石的执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对王亚南自身的学术生涯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野马轩前的圆桌上,师生围坐研讨学问,经常一谈便至半夜。王亚南称自己为 “被考试者” ,正是这群学生 “考试者” 关于中国经济的不断追问,促成了他研究的深入和系统化,渐渐形成了 “中国经济学” 的理论框架[1]4。王亚南在坪石培养了大量人才,当年出入坪石野马轩的廖建祥、余志宏、涂西畴和陈其人等学生,日后都成为了经济学研究和教育领域的栋梁。
1944 年王亚南先生在车田坝与法学院经社师友合照,前排中间三张椅子上,从左到右依次为章振乾、王亚南和梅龚彬先生
二、坪石野马轩的调查与发现
坪石野马轩是抗战办学历史的见证,中国经济学理论诞生地,如能找到它,将成为华南研学基地一处新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纪念地。2020 年底,我们通过前期广泛研读文献,根据历史线索,到乐昌寻找 “坪石野马轩” 的遗迹。
(一)寻找野马轩
广东省档案馆藏有一份坪石时期法学院教职员住址登记表:王亚南先生在 “莲塘乡第三保第五甲观音堂左边” 租住了三小间房,房东为 “何文标、何第乡” ,档案成文时间为1941 年。
1941 年国立中山大学法学院教职员租住民房名表 (广东省档案馆藏)
抗战时期,广东省实行保甲制度,乐昌坪石曾分为九个保,其中第三保为肖家湾村。走访今日坪石肖家湾村,得知此地确曾有一座观音堂,当地人习惯称之为 “经堂” 。观音堂始建年代不详,原址附近发现一块 “创建观音堂签助芳名碑” ,但关于年代的字迹风化磨损无法辨识。建筑本体在 “破四旧” 时期拆毁,基址处已成为一座水泥地面的小广场,留下一块残破的石匾额,被村民安放在两棵百年古树之下。
走访村中高龄老人得知:历史上的观音堂坐南朝北,东侧一直都是菜地,西侧水塘南岸原先就是一排房屋。抗战时期,紧邻观音堂西侧的是两间泥砖房和数间青砖房,在解放后曾用作牛棚,1987 年改建为私人建筑,2006 年被洪水淹毁,后来重建成今天的砖混小楼,成为肖家湾村民的住房。几经辗转,调查小组找到了当年屋主的后人,今年72 岁的何老先生。
何姓为当地旺族,抗战时期是坪石商业大户。何老先生介绍,观音堂为其先人建造,左侧几间青砖房是 “一层半” 的形式,头上楼板隔出半层,可以放置杂物。房屋的面宽较窄,又因背靠将军山,进深也短,因此屋内较为局促。何老先生无法记清祖辈中是否有叫 “文标” “第乡” 的人,但提供了族谱供我们查证。族谱中记有一位 “第卿” ,抗战时年值花甲,繁体 “乡” 与 “卿” 二字极为相似,是否为1941 年登记教员住址时的笔误,抑或是族谱在近年重修时的误读,已无法考证,但 “第卿” 的发现增加了野马轩位置推测的可能性。
国立中山大学在坪石办学时,校本部及总务处等重要职能部门都设在坪石老街上,观音堂的位置就在老街背后,步行十分钟路程,来往学校办事应是非常便利。
结合研读史料、田野踏查及走访村民,分析观音堂周边的历史地理环境,综合以上获得的线索,基本能判断现肖家湾村观音堂旧址西侧的小楼,今天的民居,为王亚南抗战时期居所的位置,也即坪石野马轩所在之地。
(二)重走先师路
张家湾渡口(左)和塘口的上渡渡口(右),二者隔江相望
经济学家陈其人抗战时期曾在坪石就读,他回忆:他(指王亚南先生)住在坪石镇上或附近,是极其普通的民房,同经济系所在地隔一条江,交通不便。他当时40 多岁,到经济系参加种种活动来回都要过江,还要上下山岗,颇费时间和劳力[7]。
国立中山大学在坪石办学,坪石老街是镇的中心,也是大学的枢纽;各个学院沿蜿蜒的武江分布在两岸的山村中,法学院最初位于靠近湖南宜章的武阳司村,1941 年暑假后搬到车田坝村,与坪石老街隔着江。
中山大学建工系虞炳烈教授手绘的各学院分布图
今日从观音堂遗址出发,重走王亚南先生当年上课往返的路线,依旧颇费时间和劳力。观音堂背靠将军山,沿石级上山岗,顺着村中小路南行,可以到达张家湾渡口。从张家湾渡口过江,便是对岸塘口村的上渡渡口。两座渡口彼此相望,规模都比较大,延伸到水面的红砂岩台阶依旧规整。两处渡口也都曾建有亭子,但现在只剩下散落在周边草丛和竹林中的旧石柱,上渡渡口的荒草中还留存一块亭碑,上书 “谩言亭” 。
抗战时期法学院的学生龙志善在《我记忆中的车田坝》一文中写道: “车田坝去坪石先后有两个渡口:一个渡口在沿河前行约1 公里的亭子下,是公渡;另一个在厨房后面的河边,由学校管理,一般少有人走,公渡停运后才从此渡过。”[8]这里的 “公渡” 应是指塘口村的上渡渡口,是车田坝村民以前去往老坪石、水牛湾的重要渡口。
车田坝沿江分为上下两段,中山大学法学院在这里办学时,部分教职员在东边上车田坝的村里居住,学生的课室、宿舍、膳堂等设施则主要分布于西边的下车田坝,竹织批荡的简易建筑如今都不存在了。上渡渡口位于上车田坝东部,调查小组从这里一直往西,经过一公里多的路程过后,便能到达下车田坝,当年学生课室集中的区域。遥想这是王亚南先生当年上课最常走的路线,曾经的小路今天已淹没于村民的菜田中,红砂岩石板在田埂处忽隐忽现。
龙志善回忆中的另一个渡口,当地人称为 “泥巴渡” ,位于下车田坝曲江转弯处,本是一处简陋的临时渡口,现在已经没有遗迹留存。若是从 “泥巴渡” 上岸,便要在过江前走一段很长的山路,这条路线不如前一条便利,但这是王亚南先生晚间来学院上课的路径。
推测王亚南先生往返车田坝上课的路径(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制)
三、坪石野马轩的保护和利用
为保护和利用坪石野马轩这样一处具有重要价值的抗战办学旧址,让社会公众了解野马轩的故事,纪念抗战时期在此执教、生活过的先辈学人,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合作进行规划设计,在地方政府部门的支持配合下,进行了野马轩纪念园地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工作。
(一)纪念园地的规划设计
坪石野马轩的面貌与周边环境在数十年城乡建设中发生了很大改变。观音堂的建筑本体已经不存,原址地面经过了水泥硬化,周围安置了健身器材,成为村中一处小广场。野马轩的原有青砖房已经推倒重建为砖混结构小楼,现在是村民的自用住宅。见证野马轩历史的实物遗存,只有两棵参天古树,和树下的一口古井,及一块残损的观音堂石匾额。
规划设计遵循对遗址原状保护的原则,不去复建已经消失的历史建筑,而是充分保护和利用现存的价值要素,结合周边地理环境,通过历史信息空间化表达的方式,对野马轩及抗战办学历史进行价值阐释和展示。同时,规划设计也尊重乡村生态景观及村民日常生活需要,延续并提升场所的现有使用功能,整治周边环境,增加文化内涵,将助力乡村振兴的愿景落实在纪念园地的建设中。
观音堂遗址所在地小广场
野马轩纪念园鸟瞰图(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制)
规划设计之初首先对观音堂原址后的古树进行了调查。经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鉴定,一棵为朴树,树龄约155 年,另一棵为贵州石楠,树龄约135 年。经历百年风雨,两棵树依然枝繁叶茂,抗战年代,它们曾俯视着野马轩深夜不灭的灯火,倾听树下石桌前师生围坐的对谈。如今,两棵古树已经被挂牌保护,它们是坪石野马轩故事的亲历者,石匾额仍安放树下,成为一段历史的空间坐标。
考古调查发现,观音堂周边地层中留存着红砂岩条石等基础构件,这成为纪念园地面铺装材料选取的依据。通过走访年长村民了解观音堂的旧貌,并结合岭南地区乡村庙宇的传统形制,在建筑原址以嵌入地面的红砂岩砖块标识出原来的建筑基础,还原观音堂的旧有格局。在它旁边,则以地面微浮雕的形式呈现观音堂及野马轩的历史地理环境。时过境迁,今天人们站在此处仍能在脑海中想像出当年的情境。
地面对观音堂格局的复原展示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规划设计中保留了观音堂原址小广场的健身器材,并增加了阅读角等适宜的休憩设施,以方便村民休息、交谈,延续此处体育健身和公共交往的空间功能。广场周边的环境现状较为杂乱,规划建设中对周边残损脏污的民居立面和围墙进行了修整粉刷,呈现整洁外观,采用红砂岩等石材重整周边进出通道及上山小路的步级,增加交通便利的同时也考虑到了与历史风貌的协调。水塘岸边杂物堆积、荒草丛生,建设中对水岸环境进行了整治,修建滨水景观步道,补充绿化植被,并重整村民日常挑水洗菜的临水平台。广场角落原先废弃的旧式旱厕改造成为了生态厕所,恢复了原有使用功能。纪念园地的规划建设为周边居住环境带来改善,增强了村民日常生活的便利,并且为研学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了硬件条件。
建设后的坪石野马轩纪念园地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二)抗战办学历史的展示设计
在建设基础之上,进一步是丰富历史文化内涵,讲好抗战办学故事。展示设计延续了历史信息空间化表达的做法,将历史信息融入室外文化景观的营造,还原办学旧址的历史地理环境与氛围,让到访者置身于 “开放的博物馆” 中边游边读。
在野马轩的展示设计中,结合场地空间条件与规划设计目标,对历史文化内容进行了因地制宜的安排。首先是树立纪念柱,这是华南研学基地各个纪念节点的标志性设施,同时也是纪念主题的凝练。其次是充分利用广场地面、公共围墙、水岸等处的平面空间,根据场地出入动线划分为不同区域布置展示内容。在前期充分的历史研究基础上,组织叙事主题和语言,选取易读性强、视觉效果较好的史料素材,以瓷砖这种抗风雨、耐老化的材质为载体呈现在户外景观之中。
展示内容分为五个主题版块: “寻找坪石野马轩” 讲述了遗址的探索和发现过程; “以中国人的立场研究政治经济学” 追溯了王亚南在坪石的执教经历及重要学术成果的诞生; “考试者和被考试者” 介绍了抗战时期从这里走出去的青年经济学人才; “往复山水间” 还原了王亚南上课的路径,关联了更大范围的抗战办学历史空间; “栖栖羁旅 笔墨生涯” 则回顾了王亚南生平及伴随其一生的 “野马轩” 的轨迹。纪念园位于村落之中,是当地村民日常生活环境中的一部分,也是社会公众到访进行研学旅游活动的场所,利用室外空间的呈现方式将历史信息融合进自然与生活场景,人们或坐或行,移步换景,随时置身于坪石野马轩的故事之中。
四、结语
利用室外空间进行历史信息的展示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2019 年以来,粤北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在省委省政府重视下积极开展,以抗战时期广东院校迁徙办学历史为依托,寻找办学旧址,进行保护利用,至今已形成规模化的研学、旅游目的地。在此过程中,留存历史文化肌理,改善乡村环境,以文旅融合促进乡村振兴也是重要的价值诉求。今天, “野马轩” 的名字重现于坪石,希望让人们了解,80年前的抗战烽烟中,曾有一些不平凡的人活跃在这里,留下宝贵的精神和学术遗产,也希望纪念园的落成,能吸引更多社会公众到访,在历史的追忆中行走粤北山水,感受风土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