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本职”相得益彰
2022-10-25金银淑
上海人大月刊 2022年10期
文/金银淑
代表履职和本职工作可以相得益彰。作为一名连任两届的代表,我始终认为,把履行代表职责与自己从事的工作和关注的领域结合起来,真实地反映民情民意,适时提出意见和建议,是最好的履职。反过来,代表履职需要的系统思维、全局思维和调研方式方法又对本职工作有所助益。
我曾在嘉定区农委工作过十余年,对“三农”有深入的了解,也有特殊的感情。成为市人大代表后,我一直把关注点聚焦在乡村和“三农”领域立法方面。法律和经济的专业背景又让我在看待上述问题时有了相对专业的视角。
在市人大常委会试点推广不驻会委员工作制后,我加入了市人大农业和农村委,拥有了更多“接地气”的调研机会。从立法调研到执法检查,一次次基层走访、一场场恳切座谈,我在专业领域“钻”得更深的同时,履职目标也日渐清晰。
通过到长三角其他城市考察调研,我发现上海农村农民收入相对较低。有一组直观的数据:2020年,上海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4911元,这一收入水平在全国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排名第一,但低于周边嘉兴、杭州、苏州等城市。我认为,集体经济拉动效应不明显是主因。现如今,不少国家创新性地开辟出“小而精”的乡村经济发展模式,这值得上海进一步借鉴思考。相当一部分乡村并非自身动力不足,而是受限于水源保护地等规划,在大量远郊纯农地区,“三低”现象依然突出——村级资产低、村级收入低、农民收入低。如何避免“穷村更穷”?关键就是要为这些远郊纯农乡村提供资金资源支持、产业空间支撑,帮助其寻到驱动发展的突破口。
身为农业和农村委不驻会委员,今后我会持续关注这一领域,同时在相关工作领域进行更多创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