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会理某多金属矿选铜工艺研究

2022-10-24

矿业工程 2022年5期
关键词:磷酸钠乙基铅锌

何 翔 杨 雪

(四川会理铅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会理 615100)

0 引言

随着铜资源不断被开采,相对易选的铜矿资源逐年减少,复杂难选矿石已成为当今铜资源利用的重要来源[1],提高低品位资源的利用率显得越来越重要。铜铅锌矿是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资源,但由于金属种类繁多、矿物组成复杂,并常伴有贵金属等特点,一直是选矿的技术难题[2-3]。四川会理某铜铅锌矿性质复杂,需回收有价金属有铜、铅、锌、银。在工业生产实践中通过选用新型高效硫化铜矿捕收剂A3,取得了铜精矿主品位20.26%,回收率80.36%选矿指标。

1 原矿性质

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1,原矿矿物组成分析结果见表2。

表1 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 %

表2 原矿矿物组成 %

由表1、2可知,矿石中有价金属主要以铜、铅、锌为主,银可作为综合回收的伴生金属,脉石主要以石英、方解石和黄铁矿为主,原矿中铜、铅、锌主要以硫化矿的形式存在,少量以氧化矿形式存在,有用金属矿物以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为主。铜矿物嵌布特征复杂,与闪锌矿和方铅矿互相包裹,三者呈固溶体分离结构较为普遍,这也是铜铅锌难以分离的主要原因。

2 试验研究

2.1 试验流程的确定

铜铅锌多金属矿的选别工艺流程主要分为3种:优先浮选,混合浮选-分离浮选和部分混合浮选-分离浮选[4],现场工业生产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为了更好的实现工业化,故试验采用优先浮选工艺流程,主要研究铜金属选别工艺。考察磨矿细度、调整剂种类及用量、硫化钠用量、抑制剂用量、捕收剂种类及用量对铜浮选的影响。

2.2 浮选条件试验

2.2.1 磨矿细度试验

由于目前现场生产工艺流程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0%~85%,为验证现场磨矿细度的合理性,进行粗选磨矿细度试验,确定硫化钠用量1 000 g/t、六偏磷酸钠用量为500 g/t,硫酸锌+亚硫酸钠用量为1 000+1 000 g/t,A3+乙基黄药用量为200+10 g/t,试验流程如图1,试验结果见图2。

图1 试验流程

图2 磨矿细度指标

从图2可知,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铜粗精矿回收率呈上升趋势,当磨矿细度达到-0.074 mm占90%时,铜粗精矿回收率达到77.32%,但由于磨矿细度的增加,铜粗精矿中铅锌杂质含量上升,综合考虑到实际生产,磨矿细度-0.074 mm占85%为最优条件,铜粗精矿回收率达到75.90%,故磨矿细度确定为-0.074 mm占85%。

2.2.2 调整剂种类选择试验

由于该矿石含泥较重,不利于金属元素回收,铜粗选加入矿泥分散剂有利于改善浮选作业环境。选择常见的矿泥分散剂水玻璃、CMC和六偏磷酸钠进行了试验对比,3种药剂用量都为500 g/t,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5%,硫化钠用量1 000 g/t,硫酸锌+亚硫酸钠用量为1 000+1 000 g/t,A3+乙基黄药用量为200+10 g/t,试验流程如图1,试验结果见图3。

图3 调整剂种类指标

从图3可得,使用水玻璃和CMC作分散剂,铜回收率较低,而使用六偏磷酸钠作为分散剂,铜粗精矿中铅锌杂质有所下降,铜回收率达到了77.64%,故确定六偏磷酸钠为矿泥分散剂。

2.2.3 六偏磷酸钠用量试验

六偏磷酸钠是方解石等碳酸盐的有效抑制剂[5]。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5%,硫化钠用量1 000 g/t,硫酸锌+亚硫酸钠用量为1 000+1 000 g/t,A3+乙基黄药用量为200+10 g/t的条件下进行了六偏磷酸钠用量试验,试验流程如图1,试验结果见图4。

图4 六偏磷酸钠用量对浮选指标的影响

图4表明,当六偏磷酸钠用量为1 000 g/t时,铜粗选指标最优,继续增加六偏磷酸钠用量,铜粗精矿回收率无较大变化,因此,六偏磷酸钠的最佳用量为1 000 g/t。

2.2.4 硫化钠用量试验

硫化钠是有色金属氧化矿的活化剂,又是硫化矿的抑制剂[6]。由于该矿石中铅锌存在氧化,现场生产该类型矿石时,为了延长硫化时间,在磨矿作业中添加硫化钠。对于部分氧化铜矿需要添加硫化钠进行活化[7],再使用捕收剂进行浮选。试验主要考察硫化钠对铜回收率的影响,试验条件为: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5%,硫酸锌+亚硫酸钠用量为1 000+1 000 g/t,A3+乙基黄药用量为200+10 g/t,六偏磷酸钠用量为1 000 g/t,试验流程如图1,试验结果见图5。

图5 Na2S用量对浮选结果的影响

图5可知,随着硫化钠用量的增加,铜回收率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硫化钠用量为200 g/t时,铜回收率达到了81.97%,获得了铅锌杂质含量10.56%的最佳指标,硫化钠用量增加,对硫化铜产生了抑制作用,故回收率下降,综合考虑,硫化钠用量为200 g/t合适。

2.2.5 抑制剂ZnSO4和Na2SO3用量试验

ZnSO4与Na2SO3联合使用对闪锌矿的抑制作用明显增强[8],Na2SO3对方铅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改变ZnSO4与Na2SO3的用量,考察其联合用药的抑制效果,试验条件为: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5%,A3+乙基黄药用量为200+10 g/t,六偏磷酸钠用量为1 000 g/t,硫化钠用量为200 g/t,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图6。

图6 ZnSO4和Na2SO3用量对浮选结果的影响

由图6可知,随着Na2SO3和ZnSO4用量的增加,铜精矿主品位基本保持不变,铅锌杂质含量呈下降趋势,而铜回收率随之增加,在Na2SO3和ZnSO4用量各1 000 g/t时最高。综合考虑Na2SO3和ZnSO4用量各1 000g/t时,铜精矿回收率82.05%,铅锌杂质含量9.57%,达到了最佳效果。

2.2.6 捕收剂种类选择试验

捕收剂种类试验目的是筛选出该矿石最优铜捕收剂,既要使得铜回收率达到最优,也要使铜粗精矿中铅锌杂质含量最低,选取了7种捕收剂进行筛选对比,试验条件为: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5%,硫酸锌+亚硫酸钠用量为1 000+1 000 g/t,六偏磷酸钠用量为1 000 g/t,硫化钠用量为200 g/t,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图7。

图7 捕收剂种类对浮选结果的影响

图7表明,Z-200对铜的捕收效果最好,回收率最高,但铜粗精矿中铅锌杂质达到了20.23%,Z-200作为铜捕收剂选择性较差,43#对铜的捕收力较弱,A3、A6、A8主成分类似,但A3得到的选矿指标最佳,铜回收率达到了82.09%,铅锌杂质降到了9.42%。因此,适合该矿石的捕收剂为A3。

2.2.7 捕收剂用量试验

在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5%,硫酸锌+亚硫酸钠用量为1 000+1 000 g/t,六偏磷酸钠用量为1 000 g/t,硫化钠用量为200 g/t,乙基黄药用量为10 g/t的条件下对进行 A3用量试验,试验流程见图1,试验结果见图8。

由图8可得,当A3+乙基黄药的用量为200+10 g/t时,得到了铜粗精矿主品位7.57%,铅锌杂质10.69%,回收率82.47%的最佳选矿指标,综合考虑A3+乙基黄药的用量为200+10g/t。

图8 捕收剂用量试验

3 工业生产实践

在实验室试验基础上,将其工艺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在两个月的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铜的回收率由原来的50.35%提高到了80.36%,铜精矿铜品位基本保持不变,铜精矿铅锌杂质含量由原来的19.24%降到了10.42%,下降了8.82个百分点,技改前后生产指标对照见表3。

表3 技改前后生产指标对照表 %

4 结语

在现有流程不变的情况下进行铜矿选别试验。分别对磨矿细度、矿泥分散剂、硫化钠、捕收剂和抑制剂进行了试验,试验得出如下结论:

1)目前现场的磨矿细度完全符合选矿指标要求。

2)硫化钠活化了部分氧化铜,提高了铜的回收率。

3)采用硫化钠用量200 g/t,六偏磷酸钠用量1 000 g/t,亚硫酸钠+硫酸锌用量1 000+1 000 g/t,A3+乙基黄药用量200+10 g/t时,获得了最佳的选矿指标。

通过技改,在两个月的工业生产中多回收了50.94 t铜金属量(银品位3.87 kg/t)损失到铜精矿中的铅金属量减少2.34 t,锌金属量29.63 t,为公司创造了大约400万元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磷酸钠乙基铅锌
外源磷酸钠对三季梨果实储藏品质的影响
N-(1’-苯乙基)-吩嗪-1-酰胺对H129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乙基多杀菌素的液相色谱分析
我国铅锌矿床的共伴生矿综合勘查评价指标探讨
贵州五指山地区铅锌矿找矿模型初探
广东省溪山铅锌多金属矿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晋祠金人台铁人保护修复研究
乌拉特前旗刘西沟铅锌多金属矿地球物理特征分析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对大鼠睾丸和卵巢组织激素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湖北药企召回近6.8万盒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