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石疗法联合无菌5/6号乳管扩张器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深部乳栓阻塞乳腺导管1例的护理体会
2022-10-24周慧,唐玲,陈宏
周 慧,唐 玲,陈 宏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外二乳腺科,北京, 100078;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护理部,北京, 100078;3.北京市中医护理能力提升工程办公室,北京, 100029)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是产后哺乳期妇女常见疾病,尤以初产妇多见,多在产后3~4周发生,通常表现为乳房局部红、肿、热、痛,及乳汁排出不畅,严重者会出现畏寒、高热等全身症状,甚至可能因为治疗不及时形成脓肿,导致治疗时间延长,一定程度上影响正常母乳喂养[1]。急性乳腺炎属中医“乳痈”范畴,情志不畅,肝气郁结,胃热壅滞为病因,引起植物神经系统调节机能障碍,致乳腺导管痉挛、乳汁排泄受阻,气血瘀滞,痰湿内生[2]。其中,乳腺导管阻塞是指乳腺导管内乳汁淤积于局部区域,乳腺组织肿胀,出现可触及包块。在治疗上,西医对症使用抗生素,中医则多种治疗方案,优势在于无需中断哺乳[3],排开积乳,利于炎症消散。科室开展特色中医治疗方法,运用砭石疗法联合无菌5/6号乳管扩张器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深部乳栓阻塞乳腺导管,直达病处,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将治疗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28岁,产后22天,主因“左乳乳房疼痛2天”于2022年2月20日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乳腺科门诊。患者刻下症:全身乏力、全身酸痛,左乳小硬块持续4 d,患者未觉乳汁不畅,期间疼痛感不显,未给予重视。2月18日患者因一次长时间未吸奶,导致原本的小硬块迅速进展为单侧乳房的乳汁淤积,并伴随乳房变硬疼痛。患者既往体健,入院当天伴发热,最高体温38.2℃。无过敏史,纳差,眠差,小便调。患者舌质淡红,苔薄黄微腻,脉弦。专科检查:左乳外侧可见红肿硬块范围6 cm×6 cm。B超结果显示:双乳呈哺乳期表现,左乳淤积性乳腺炎。中医诊断为乳痈,辨证分型:气滞热壅证;西医诊断为:左乳淤积性乳腺炎。建议给予患者乳腺专科中医护理技术。
患者在乳腺手法治疗室接受砭石联合无菌5/6号乳管扩张器治疗。1个治疗周期后,患者自诉疼痛缓解,症状减轻,诉可坚定哺乳信心。
2 护理
2.1 护理评估
2.1.1 疼痛评估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估患者疼痛。用10 cm长刻度尺量化评估患者的主观疼痛程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表示难以忍受的最剧烈的疼痛,评分越高,代表疼痛程度越重。本例患者VAS评分为5分,属于中度疼痛。
2.1.2 身体状况
为患者进行生命体征测量,患者体温(T)38.2℃,心率(P)72次/min,呼吸(R)18次/分。体温评分标准:<37.3℃计0分;37.3~39.0℃计2分;>39.0℃计4分。患者得分为2分。望诊舌质淡红,苔薄黄微腻,脉弦。自感全身乏力、全身酸痛、纳差、眠差。患者平素饮食偏好辛辣,无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初产妇,顺产转剖宫产,产中出血量800 mL。
2.1.3 肿块大小评估
肿块大小评估标准:无肿块计0分;肿块最大直径<3cm计3分;肿块最大直径3~6 cm计6分;肿块最大直径>6 cm计9分。患者视诊可见左乳积乳致肿块,使用医用测量尺测量该肿块最长直径,数值显示6 cm,评分为6分。
2.1.4 红肿范围评估
红肿范围评估标准:无皮肤发红计0分;红肿范围<3 cm计3分;红肿范围3~6 cm计6分;红肿范围>6 cm计9分。区域皮肤温度高于正常皮温,使用同一医用测量尺测量该红肿范围,数值显示6 cm×6 cm,评分为6分。
2.1.5 心理状况评估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患者焦虑程度。SAS总分<50分为正常;50~60分为轻度焦虑;61~70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患者因疼痛症状导致紧张焦虑,向患者介绍SAS焦虑评分量表,患者SAS总分60分,评估为中度焦虑。
2.2 护理措施
2.2.1 护理常规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测量体温做并好记录。嘱患者掌握正确的哺乳技巧,如哺乳后及时排空乳汁,做到按需哺乳、避免过度产乳、避免乳汁淤积、避免乳房压迫,及时处理乳房问题。对于较大婴儿要避免婴儿的“拳打脚踢”。保持心情愉悦,调节作息时间,充分休息,避免疲劳。积极响应婴儿的“觅乳信号”,尽量不使用瓶喂。日常生活佩戴宽松胸罩,避免乳房下垂的同时还可避免乳汁淤积。鼓励患者及家庭成员积极储备母乳喂养知识。对于先天乳腺导管发育不良者,鼓励患者或家属积极学习手法疏通方法,以便及时疏通,减少乳腺炎的发生。
2.2.2 中西医结合护理
与西医护理常规相比,中医护理方面更重视饮食护理与情志调摄。指导患者饮用萝卜丝汤,也可用厚朴花3~5 g泡水代茶饮以行气消肿止痛[4]。产后注意饮食调护,宜食用清淡、易消化食物,切勿饮食偏嗜,如甜食、坚果等,尽量少食或不食肥甘厚腻的食物。乳少患者可多饮水,保证乳腺导管通畅的同时,适量食用催乳汤,如猪蹄汤、鲫鱼汤等。乳少且乳腺导管欠通畅患者可指导适量食用丝瓜鸡蛋汤,以疏通乳络,增加乳汁。指导患者“饮”“食”均衡适度。鼓励家属多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心理,并给予支持。鼓励患者间互相鼓励,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指导患者放松心情,积极面对疾病,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乳腺导管的畅通,从而缓解由于乳汁淤积导致的焦虑情绪,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
2.2.3 中医特色护理
2.2.3.1 中医辨病辨证分析:患者乳房内出现界限不明显的肿块,气血与乳汁凝滞则排乳不畅,肿胀疼痛。邪热内盛,营卫失和,则出现恶寒发热。患者口渴,脉数表现为热象[5]。治疗原则为开放阻塞的乳腺导管,并引流阻塞后方的区域。
2.2.3.2 砭石治疗联合5/6无菌乳管扩张器治疗:核对医嘱,评估患者,确定左侧为患侧乳房,并选择消毒后的砭石用具(温热40~42℃),其砭石用具特点是两边的厚度不一样[6],可利用极宽的远红外辐射波谱,于摩擦中产生密集的超声脉冲等独特的生物物理效应[7]。确定施术方法和治疗时间,为患者测量体温,并记录。嘱患者放松,暴露双乳和肩部,在对应穴位涂抹适量的润肤油。运用温热砭石在大椎、肩井处感、压、滚、擦、刺、划、振、刮,乳根、膻中穴位感、压、振、旋、刮,期门、库房、屋翳穴位扭、旋、振、拔,点按刺激乳房周边穴位以促进经络通畅。
乳头是乳汁排出的唯一道路。先用75%医用酒精棉球清洁乳头,擦去乳头表面奶垢。再用清洁的棉球清理乳头,轻揉擦拭乳头缝隙里的奶垢和死皮。使用提捏手法反复刺激乳晕,引起排乳反射[8]。用乳汁润滑乳房及砭石,运用砭石感、擦、温、压、凉、拔等手法,先健侧后患侧将乳头乳晕区域的淤积乳汁排出,后顺着导管分布的方向,逐级排出乳汁。处理原则是从乳房表层到深层,从靠近乳头的一端到远离乳头的一端,操作过程中观察乳腺导管开口处有无奶栓。
患者乳头及乳晕部位均匀、松软,但左乳房外侧可摸到一个小结节,对应乳腺导管开口处,乳汁粘稠合并絮状物,考虑为乳腺导管深部乳栓阻塞乳腺导管。戴无菌手套,用75%酒精以乳头为中心常规消毒乳房,提起乳头,根据患者乳腺导管、乳孔粗细,选用5/6号、7/8及9/10号乳管扩张器,该患者适用于5/6号乳管扩张器。找到乳腺导管阻塞的乳孔,插入乳管扩张器逐级的扩张乳腺导管,过程顺利无明显阻力,后应用秃头针插入阻塞的乳孔内,用生理盐水分次冲洗,稀释乳腺导管内粘稠乳汁,再配合砭石手法沿乳腺导管方向按摩治疗,使粘附于导管壁的乳栓和分泌物排出,时间以15~20 min为宜。最后实施全包围式的乳腺疏通,排除淤积乳汁。根据患者病情应用砭石连续治疗2 d,以改善症状。
2.3 干预效果观察
经治疗后患者左乳外侧红肿消失,硬块明显减小,VAS评分降至1分,体温降至36.4℃,SAS评分降至30分。见表1。
表1 干预效果观察
3 讨论
母乳喂养可给婴儿提供全面的营养和充分的肌肤接触,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对母亲而言,能够促进子宫恢复,减少产后出血,降低罹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对婴儿而言,母乳含有大量营养物质,易被吸收消化,保证其健康发育[9],对于新生儿而言是无法替代的天然补品[10]。
母乳喂养时产妇可能会遇到乳腺导管被阻塞情况,导致出现急性乳腺炎。砭石治疗联合5/6号乳管扩张器的使用在方法和作用上发挥相互协同作用。砭石治疗主要适用于乳汁淤积、乳头破损、乳房结块、肿胀疼痛等情况以及存在发热体温高于38.5℃的情况;5/6号乳管扩张器适用于奶栓阻塞乳腺导管或者乳孔出口处,可以直接直达患处,迅速缓解症状。乳管扩张器行乳管扩张,配合生理盐水冲洗及手法乳腺疏通对早期哺乳期乳腺炎的治疗应用,以证明其在快速无痛治疗、减少抗生素使用及避免母乳喂养中断等方面的优势[11]。本例患者经砭石治疗联合5/6号乳管扩张器的使用后,因乳腺导管阻塞引起的乳腺炎而导致的疼痛得到有效缓解,有效减少焦虑症状,提升母乳喂养信息,顺利行母乳喂养。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