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练、赛”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2022-10-23陈庆明

新教师 2022年9期
关键词:上下肢口令弹力

陈庆明

“教会、勤练、常赛”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具体要求和重点工作,也是评价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和工作绩效的重要指标。三年级《立定跳远》是笔者在2021年宁德市小学体育与健康学科优质课评选活动所上的一节课。现结合这节课,笔者从学有所乐、练有所向、赛有所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谈谈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学、练、赛(评)”一体化的体育课堂。

一、学有所乐

“学”是根据学生情况制定的教学策略,是一个从不知到知的过程,主体是学生。如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体育教师需要思考的。教师要从“教什么、怎么教”向“学什么、怎么学”进行转变,让学生乐于学习,做到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

立定跳遠是三年级必修课,教学重点是弹性屈伸和快速有力起跳相结合,难点是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运用正确的技术动作完成,对起跳的远度具有决定性作用。教学中,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及教师的示范讲解,通过观察、模仿动物起跳的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立定跳远的四个环节,再结合重难点的讲解,使学生更容易掌握该技术动作要领。而后,笔者对立定跳远动作进行分解,首先引导学生学习上肢摆臂、下肢弹性屈伸、上下肢协调配合摆动、空中展体落地等分解动作,并根据练习内容提出练习要求,让学生不断重复练习。但是在练习过程中,仍然会有学生存在上下肢不协调、蹬地展体不充分、起跳发力不充分等问题。此时,笔者通过弹力带作为辅助,用以下几种练习方法解决上述问题:(1)双脚踩弹力带,双手用力向前上方拉弹力带,有利于学生掌握上下肢协调弹性屈伸。(2)两人一组,一人站后面辅助拉带子,一人将带子放在髋关节部位,进行蹬地起跳展体的练习,让学生感受充分展髋的动作。(3)将弹力带拉直并放置在一定高度,让学生挑战跳过弹力带,这样能够解决学生蹬摆不充分、起跳高度不够等问题。(4)将弹力带作为刻度尺,摆放在地上,学生通过完整的立定跳远动作,不断挑战远度,提高自信心。

在教学的过程中,笔者对学情和内容进行分析,认为三年级学生已有较好的学习习惯,爱表现自己,活泼好动,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但身体各机能还未完全发育,体质稍差,运动能力一般。因此本课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通过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策略,设计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和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运动激情。

二、练有所向

“练”是发展能力的手段,是对技术动作进行长期、反复的练习,对技术动作形成记忆,进而掌握和运用技术。如何进行有目标的练习,练什么、怎么练、练多少,怎么抓住运动技能的动作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会直接影响到课堂练习的质量和效果。本次优质课展示要求体能练习约为10分钟,意味着学习提高部分时间大约只有20分钟。因此,怎么在一节课中,安排好短暂的技术动作练习和体能练习时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教学中,笔者针对该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重难点,根据学情,发挥“一材多用”的功能,利用弹力带做热身操、立定跳远辅助练习、体能练习、放松操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在准备热身环节,笔者引导学生结合立定跳远的动作进行热身操,利用弹力带进行专项准备活动。如让学生双脚踩在弹力带上,进行跳跃追逐及有节奏的弹性拉伸等,让学生提前感受立定跳远技术中弹性屈伸、上下肢协调配合的动作,通过技术动作的迁移原理,提高后续的练习效果。在学习提高部分,为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笔者根据不同的练习内容,通过有节奏的口令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如在进行上肢摆动练习时,配合“1、2、摆”的口令,体验手臂上摆的发力;在蹬地练习环节,配合“1、2、蹬”的口令,体会下肢蹬地的力量;在立定跳远完整动作环节,通过“1、2、跳;1、2、加油”等口令,提高学生练习的激情和积极性,营造课堂学习氛围。如此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利用口令帮助学生更快地掌握技术动作。

体育课堂的练习方法和形式直接影响练习的密度和效果。本次课,笔者采用每人一条弹力带,采用集体练习与自主练习的形式,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练习难度和练习量,在保障学生练习的次数足够多、练习密度足够大的同时,又兼顾学生身体承受足够的运动负荷刺激和学生能力差异化。

三、赛有所获

“(赛)评”是通过游戏或比赛来展示评价动作技能的常用方法,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常用的一种组织方式。通过游戏或比赛的活动形式,能使学生学会运用技能、增强体能、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积极进取、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的优良品质。同时,比赛还能反复地巩固和运用学生已学的运动技能,进而提高动作技能质量,充分发挥体育的独特育人价值。笔者在课堂中设计了比动作质量、比身体姿态、比练习完成快慢、比激励、比速度等游戏比赛,来展示评价练习效果。例如,在练习蹬摆动作时,笔者让学生完成起跳前的伸展动作,用“高人矮人”的游戏比谁的反应快,解决弹性屈伸不协调问题;面对面比一比谁的身体又高又直,解决了蹬摆不充分的问题。在练习时,笔者发现个别学生存在起跳时手臂向后摆及手臂上摆不充分等不规范动作,于是笔者引导学生通过快速向前上方拉弹力带的练习,模拟划船的动作,比一比谁摆臂弧度大,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次数多。通过游戏和比赛,不仅提高了练习的乐趣,同时也练习了蹬摆动作、提高了爆发力。

为了发挥学生自主练习的积极性,笔者还通过集体练习、分组练习、个人展示、两人比赛的方法,利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的手段,让学生做课堂的小主人,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效果。在课中每个环节,笔者都设计了学生之间的比赛评价活动。比如在进行完整动作练习时,同伴动作既规范又跳得远的,给两个赞;如果同伴动作不规范,则对其进行纠错,并击掌鼓励。此外,笔者还让两名学生同时进行展示,其他学生对其动作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通过各种口令对自己的动作进行激励,提高动作的规范性。如此,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突破自己,有所进步,树立信心,检验自己的技术动作。

综上所述,体育课堂的“学、练、赛(评)”环节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学是基础,练是提升,赛是检验评价。各个环节密不可分,形成了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学会了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享受了学习的乐趣,同学之间共同进步,达成了体育课堂的目标任务。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

猜你喜欢

上下肢口令弹力
巧用弹力带防治颈肩痛
Trendelenburg体位不同通气模式对直肠癌患者上下肢动脉血PaO2及乳酸的影响
高矮胖瘦
口 令
基本力量 上、下肢的教学与练习方法
好玩的“反口令”游戏
跳绳运动提高小学生上下肢协调能力的研究
SNMP服务弱口令安全漏洞防范
弹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