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摘掉有色眼镜
——高一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2022-10-23史芙蓉

江苏教育 2022年72期
关键词:消极影响刻板心理健康

史芙蓉

【设计理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 年修订)》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包括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人际交往”课题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德育与家庭教育重点关注的内容。

本课以人际交往中的“刻板印象”为教学内容,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学会规避刻板印象带来的不利影响,培养他们独立、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初识“刻板印象”

PPT展示2张人物图片。

教师邀请学生猜猜图中人物的身份或职业。

学生1:图1中的是商人,图2中的是演员。

学生2:图1 中的是律师,图2 中的是保险销售员。

教师:图1 中的人物是交流电之父尼古拉·特斯拉,被称为“最接近神的男人”;图2 中的人物是贾斯廷·特鲁多,现任加拿大总理。这一结果是不是出乎同学们的意料?不过,仅靠1 张人物图片就想判断出他们的所有信息,是不可能的。老师刚刚用图片误导了你们。这样的误导也时常会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像人们戴上了“有色眼镜”评价人和事时会以偏概全,从而对人际关系造成不良影响。我们如何摘掉这副“有色眼镜”,还原事物本来的面貌呢?这就是本节课要探讨的内容——摘掉有色眼镜。

设计意图:通过人物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自然引出课题。

二、走近“刻板印象”

教师:“有色眼镜”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心理学上,我们称其为“刻板印象”。

PPT 展示:“刻板印象”指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教师:刻板印象的发生对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其一旦形成,将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我们的判断。今天,我们主要讨论刻板印象的发生对象为“人”时,它会对我们自身及人际关系造成怎样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名词解释,使学生了解“刻板印象”的含义,并将教学重点进一步指向“刻板印象”的发生对象为“人”时所带来的影响。

三、鉴别“刻板印象”

教师:“刻板印象”带来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学生1:积极的。

学生2:消极的。

学生3: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教师:同学们的答案存在争议。我们先来玩个游戏“我说你猜”。

教师请一个学生上台,并向他展示事先写好的小纸条。纸条内容为数学老师。请他用3个形容词形容这位老师,不直接说出老师的名字。台下的学生猜猜是哪位老师。

学生根据台上同学的描述说出正确答案。

教师:我们仅凭3 个形容词就猜到了是哪位老师,这给我们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学生1:节省思考时间。

学生2:迅速找到答案。

教师:我们如果仅凭3 个词就对这位老师下定论,那么这个定论有可能是片面的。这是“刻板印象”给我们带来的什么影响?

学生:消极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突破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刻板印象”带来的影响。

四、规避“消极”影响

教师:“刻板印象”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会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请大家思考,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刻板印象”会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1:职业。

学生2:性别。

学生3:地域。

教师:当刻板印象的积极影响体现在这些方面时,我们受到的影响也会是积极的,反之亦然。在人际交往时,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人会阻碍我们的思维。我们应该尝试规避它。

教师:下面,我们通过一个活动来探讨如何规避和消除消极的刻板印象。

PPT展示活动规则(见图1)。

图1 活动规则

教师将学生分为6 组,组织学生抽签;各组抽到的均为不同的词语,如女司机、黑人、教师、博士、艺术家、男生、女生等。

教师:请同学们根据任务单(见图2)中的要求展开讨论,并记录。

图2 任务单

学生组内活动,并派代表在班级内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讨论与分享,培养学生客观、全面的思维模式,为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奠定基础。

五、课堂总结

教师:同学们找到了不少规避消极刻板印象的方法,也因此树立了不用“有色眼镜”看待他人的意识。其实,孔子就曾用一段话总结了我们今天探讨的内容。

PPT 展示: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学生齐读。

教师布置课后探究作业:“刻板印象”的积极影响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帮助?

学生课后独立思考。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知识点以及课后探究作业,拓展学生思维,延伸知识。

【教学反思】

首先,课堂教学目标落实情况。笔者对“刻板印象”含义的讲解以及学生在活动中对“刻板印象”含义的落实、自主探索规避“刻板印象”消极影响的方法,这2 个教学步骤有较高的完成度,有助于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顺利达成。

其次,学生课堂表现。在课上,笔者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师生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选择的活动形式及活动素材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在整节课中,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都很高,也能够充分体会到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最后,本课的不足。由于学生分组较多,在分享环节时间稍显紧张,导致有的小组分享得不充分,学生也表现出遗憾。今后,可以通过只选择部分小组进行分享的方式,或加快课堂导入节奏的方式有效解决这个问题。

【点评】

这节课的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主题鲜明,立意新颖。“人际交往”课题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值得探讨的问题,也是德育与家庭教育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本课选题立意新颖,在“人际交往”大板块下选择“刻板印象”作为理论支撑,以小见大,教学重难点凸显。

2.环节清晰,层次分明。通过4 个步骤使课程层层递进,教学目标逐步达成。初识“刻板印象”环节,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感受人际交往中存在“刻板印象”现象;走近“刻板印象”环节,帮助学生了解“刻板印象”的含义;鉴别“刻板印象”环节,与学生共同探讨“刻板印象”的两面性;远离“刻板印象”环节,以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规避“刻板印象”消极影响的方法。整节课,无论是活动的设计,还是教学素材的选择,都较为符合高一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3.效果凸显,生成性强。本节课充分体现出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上,授课教师采用小组讨论、生生互评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探究—讨论—互动—评价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总体来说,整节课课堂氛围活跃,师生相互信任,洋溢着心理健康课应有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消极影响刻板心理健康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心理健康
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
中性自由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浅谈微信红包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论基尼系数降低的法律完善
商业银行受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