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面管教”研习工作坊的操作模式与活动内容

2022-10-23陈晓玲

江苏教育 2022年72期
关键词:正面管教研习管教

陈晓玲

一、正面管教研习工作坊的理论基石

正面管教研习工作坊是福建省泉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洪慧芳老师组织的家庭教育主题研究研习工作坊之一,旨在为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家庭正面管教课程培训,协助他们更好地执教家长课程,拓宽专业成长之路。

正面管教是美国教育学博士简·尼尔森创立的一种教育方法,以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和鲁道夫·德雷克斯的个体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正面管教研习工作坊的设计与开展都以正面管教理论为指导,即“一个核心理念,三个原则,五个标准”。一个核心理念指“不惩罚、不娇纵,和善而坚定”。三个原则指“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每个人都需要归属感和价值感;每个人都需要鼓励”。五个标准指“帮助孩子感觉到联结,即归属感和意义;相互尊重和鼓励,即和善与坚定并行;长期有效,即考虑孩子对于自己和周围世界是如何思考、感受、学习和做决定的,以及未来将如何生存;培养孩子重要的社会和生活技能,即尊重、共情、解决问题、合作,以及为家庭、学校和社会做贡献的技能;帮助孩子发现他们的能力,即鼓励个人权力和自主权的建设性使用”。[1]

二、正面管教研习工作坊的操作模式

(一)理念渗透式进行

正面管教研习工作坊的研习重点在于解析日常的家庭教育困惑并寻找对策。研习中不但有专门的、碎片化的理论讲解,而且将正面管教理论的精髓渗透到研习互动的每一个细节。如笔者在研习中将晦涩的理念转化成一句句典型的话术,通过“家长”与“孩子”的角色扮演,水到渠成地引导学员感悟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与良好的亲子互动方式。

(二)过程体验式推进

为了更好地走进孩子的世界,笔者在研习中启用较多的体验式教学,充分调动学员的身体感受参与体验式学习。为了加强学员的体验感,整个研习过程没有采用多媒体,全程使用大挂纸,为的是将学员的所思所想即刻书写在大挂纸上。在研习活动中,没有对错与评判,有的只是尊重、平等地把大家的感受与见解呈现出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三)形式多样化开展

研习活动采用头脑风暴、情景再现、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员多维、切身地体验孩子的感受、想法和决定,深入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不合理信念,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教学模块化设计

每次研习活动进行半天,时间较长,为了让体验式教学更为科学系统、有章可循,活动设置结构基本一致。每次活动的大致结构见表1。

表1 正面管教研习工作坊活动结构设置

其中,热身活动旨在营造安全的心理氛围,帮助教师打开心扉,促进交流。“停车场”活动指当学员有较多疑问、带领者无法在课堂上一一回复时,学员可以把问题暂时搁置在“停车场”,带领者整合后在下次课堂中解答。“亲子教育信息”环节集中于理论学习,它与“育儿工具体验”环节交替出现,劳逸结合。“家长帮助家长解决问题”环节指学员演示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家庭教育问题,其他学员充分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这一活动能让大家看到一个问题的多种处理方法。“总结致谢”环节里的“致谢”指向正面管教强调的正向、温馨、积极的家庭或教室氛围。最后的“学员反馈”也是研习工作坊的亮点之一,学员与带领者一起谈论整个研习过程的设置与互动过程的得与失,为下次研习做准备。

三、正面管教研习工作坊的活动设计

(一)研习的活动主题及流程

从兴趣教研走到研习工作坊,参加的成员主要是对家长课程感兴趣的心理健康教师。基于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背景与“最近发展区”理论,笔者设计了6 次比较贴近家庭教育实际的研习活动。[2]具体活动主题及内容见下页表2。

表2 正面管教研习工作坊历次活动设计

(二)研习中如何让活动“落地”

现实生活中,多数家长懂得很多家庭教育的道理,但在面对孩子的实际问题时,往往下意识地用传统方法加以应对,经常导致事与愿违的结果。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家长通常站在自己的立场思考与应对孩子的问题。如何让家长感同身受地接受新理念并用上新方法呢?这也是研习小组的学员平时在与家长交流时感到困惑的地方。下面以正面管教研习工作坊第一次活动的第5 个环节“请跟我做,请听我说”与第6个环节“命令式与启发式”加以说明。

1.充分结合心理学知识加以引导

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拖拉、哭闹、吵架等问题时,经常说“不要拖拉”“不要哭闹”“不要吵架”。针对这一现象,笔者邀请学员体验“请跟我做,请听我说”活动。首先,笔者逐一出示“请跟我做”的指令:“不要坐着”“不要把手放两边”“不要笑”“不要总站着”。其次,笔者请学员跟着指令做,并询问学员的感受。学员表示,听到这些指令的感受或想法是不知所措,有些烦躁,不想跟着做。最后,笔者逐一出示“请听我说”的指令:“不要想老虎”“不要想狮子”“不要想粉红色的大象”。学员的反应是:脑海里都是老虎、狮子、大象的图像。

经过这两个活动,学员恍然大悟:所有的“不要”句式,在潜意识里都变成了“要”。此时,再反观“不要拖拉”“不要哭闹”“不要吵架”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是在教育孩子的话语,恰恰起到了反教育的效果。学员在此次活动中的感悟是:大家可以发挥心理健康教师的优势,深入浅出地运用心理学知识,将家庭教育理念转化为家长更容易接受的内容,引导家长认识自己的育儿盲区,并将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应用于实际。

2.充分运用角色扮演体验孩子的感受

家长面对孩子的诸多问题时,经常不由自主地“告诉”或“命令”孩子该怎么做。当孩子没有照做时,家长就会怪孩子不听话,全然不考虑这种说话方式带来的效果。如何让家长看到“告诉式”或“命令式”说话方式的弊端?

研习中,笔者运用“命令式与启发式”体验活动进行了2轮不同的角色扮演:请1名学员扮演孩子,8 名学员扮演家长。第1 轮活动中,当“家长”命令“孩子”——“去刷牙”“去做作业”“别和弟弟吵架”时,笔者询问“孩子”当下的想法、感受与决定。“孩子”表示:“感觉家长不可理喻,内心很挫败,决定不照做,想反抗。”这时,成员感受到了“命令式”的说话方式是不可取的。第二轮活动中,笔者请8 名“家长”换用启发式的语气对“孩子”说:“想让牙齿亮晶晶,你该做什么?”“关于作业,你的计划是什么?”“你和弟弟打算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孩子”表示:“感觉家长是尊重自己的,感到很舒服,决定思考这些事情该怎么做。”

两个体验活动前后相差不到5 分钟,有着同样问题的“孩子”却做出截然相反的决定。学员觉得这样的角色扮演方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同时,学员也深刻地感受到:只有让家长切身体验,他们才能对孩子的感受感同身受,教师才能更顺畅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

四、正面管教研习工作坊的实践反思

(一)教学相长

正面管教研习工作坊并不要求带领者以“教”的身份出现在工作坊,只需要带着自己的课程经验开展体验式活动,引导学员共同感受如何更好地带领家长课程。活动结束后,带领者还可以与学员共同探讨此次工作坊的优缺点,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二)关注学员

以学员为中心的研习工作坊经常会被一些积极发言的学员主导,而一些不善表达的学员的需求就会被忽视。因此,在活动中,带领者要关注每一位学员,尽可能地让每位学员都学有所得。

(三)学以致用

正面管教研习工作坊针对的是家庭教育中面临的各类问题。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形式与实际的家庭教育情境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在研习过程中,带领者经常要面对学员随时抛出的困惑与问题,正是在这样来回不断的思维碰撞中,研习工作坊的活动才越来越逼近实际的育儿生活,实现心理健康教师动态的专业成长。

猜你喜欢

正面管教研习管教
坚持“五结合”,创新学校安全管教模式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本科课堂中的正面管教策略研究
管教权,让教育更有力
“正面管教”教师培训的本土化实践探索
美国“正面管教”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
如何在课堂中正确的培养教师角色的领导力
如何运用“正面管教”处理小学生的不良行为
司法改革背景下民法实例研习课程设置构想
WHERE ARE WE GOING, D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