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队之力 荣誉之光
—— 记“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浙江音乐学院代表队

2022-10-23马亚囡

歌唱艺术 2022年6期
关键词:王博金钟金钟奖

马亚囡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于2021年10月在四川成都落下帷幕。“中国音乐金钟奖”是由中共中央批准设立、全国唯一常设的音乐综合性大奖,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代表着中国音乐各专业的最高水平。第十三届“金钟奖”设钢琴、声乐(美声)、声乐(民族)、古筝四个项目,每个项目前五名获该项目的“金钟奖”。

浙江音乐学院作为一所成立不久的音乐学院,学校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此次比赛。经过两轮激烈的校内选拔,选出20名选手角逐“金钟奖”,其中15人获得复赛资格,8人获得半决赛资格,3人获得决赛资格。最终,声乐歌剧系青年教师刘涛摘得声乐(美声)第一名,本科四年级学生王博获第四名,“浙音”选手在“美声”组的五名获奖选手中占据两席,引起了全国声乐界的极大关注。浙江音乐学院如何能在建校短短几年内冲击“金钟奖”并取得全国瞩目的成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事必尽善”的荣誉团队。

一、传承与开拓的“浙音人”

对于浙江这样一个经济和文化大省,在杭州建立一所音乐学院一直是浙江人民的梦想。早在2000年1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浙江建设文化大省纲要(2001——2020年)》做出了要兴办音乐学院的决定。2013年1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982年建立,当时地处玉皇山路77号,现为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成建制划转到浙江音乐学院。2014年1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浙江音乐学院正式筹建,并于2016年3月1日正式成立。

自“浙音”筹建之日开始,当时的“杭师大”音乐学院师生们就举办了一系列的“‘望象山·恋玉皇’音乐会”,表达对音乐学院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新音乐学院的展望与憧憬。这批学院筹建之初的师生成了开辟象山校区的第一代“浙音人”,之后,学院又以“整合一批、引进一批、招聘一批、共享一批”的人才政策,以各种方式和途径向全球招募精英人才,构筑了“浙音”的师资队伍。作为一所新建的音乐学院,“浙音人”有着一种奋进向上的拼搏劲头,又有着海纳百川的品质,并逐渐形成了“事必尽善”的校训校风。“浙音人”的实干与拼搏甚至让兄弟院校感到“不可思议”:正式建校第二年获批成为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与世界著名音乐学院签订校际合作协议,构建李叔同学院、五大学院等符合高层次人才发展的个性化培养模式,连续两届获得“中国好声音”冠军。短短几年,师生共同排演或参演经典歌剧和原创歌剧、室内乐歌剧等十几部,如今又敲响“中国音乐金钟奖”……“浙音人”的奋进之路仍在继续。

二、团队之力绽放“金钟”之光

比赛犹如上战场,如果说一个人是孤军作战,那么团队的力量则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这高高的火焰最终点燃了“金钟”的荣誉之光。

1. 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浙江音乐学院探索构建李叔同学院、五大学院等符合高层次专业音乐艺术人才成长规律的多元化、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将人才培养分为:本科与研究生人才培养、分类人才培养和拔尖人才培养等。其中李叔同学院秉承李叔同先生“促社会之健全”“感精神之粹美”的音乐教育理想,遵循“事必尽善”之校训精神,秉持宁缺毋滥的选拔原则,按照量体裁衣的个性化培养方案,采用“立足校内、联合校外”的会课式集体教学,在浙江音乐学院推行人才分类培养教学改革中主要担负拔尖人才的培养工作,助推学生早日成名成家。本届“金钟奖”获奖选手王博和入围选手楼琳、吴亚合、董静怡、应金苡、赵书行,均为各系入选李叔同学院的学生。其中,王博是本届“金钟奖”获奖选手中唯一一位本科学生。

2. 细致周密的参赛机制

自本届比赛筹备初期,学校便将比赛定位为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配备了专项经费支持,并决定由教务处、李叔同学院负责2021年浙江音乐学院参加“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参赛工作,统筹各系部力量,制订周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表,积极开展学院“金钟奖”选手的选拔、培养、集训、实践、备赛等各项具体工作。

2020年12月,中国音乐家协会发布《关于举办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通知》之后,浙江音乐学院便在第一时间组织了公开选拔。2021年1月是面向全校师生的第一次海选,选出了备选选手26人,建立了参赛选手的“蓄水池”,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对这批备选选手进行第一阶段的集训培养。同时,以“金钟奖”为契机,积极备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赛教联合,不断提高备选选手的专业水平。经过第一阶段集训培养,2021年4月,学校又以校内、校外专家联合评分的方式组织了第二次公开选拔赛,择优确定正式选手,组建参加“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浙江音乐学院代表队:声乐(美声)6人、声乐(民族)6人、钢琴4人、古筝4人,合计20人。

正式选手选拔产生后,又紧锣密鼓地组织第二阶段集训培养。这次集训采取训练方式有:校内外专家课、会诊式讲座、系列音乐会、专题音乐会、赛前音乐会。受“疫情”防控限制,学校还通过远程视频的方式,邀请国外艺术家对选手进行指导、培训。选手们倾听来自各方的声音,并与自己的专业教师一起消化吸收对自己有帮助的意见和建议。这种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提高了选手的专业技能,更让选手从不同的视角审视自己的音乐诠释方式,提高了音乐审美(比赛不仅仅是音乐技能技巧的比拼,更是选手音乐审美、文学修养等各方面的较量)。2021年5月、6月,“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全国选拔赛在浙江音乐学院和西安音乐学院举行,这也为“浙音”选手和在校学子提供了近距离向全国选手学习的平台。经过激烈角逐,20名参赛选手有15人顺利获得复赛资格。

为了提高进入复赛阶段选手的专业水平和竞技能力,除各指导教师专门辅导外,学校还积极开展第三阶段集训备赛工作。集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方式进行。一边聘请校内外专家给选手会诊、集训;一边为选手搭建舞台实践平台。先后在校内外举办了11场备赛实践音乐会,这一系列的实践音乐会让选手的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历练。每次演出的影像资料都会第一时间交给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采用个别和集体研讨的方式研究每一次演唱(奏)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对个别种子选手在人力、物力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

浙江音乐学院正是依托“两次选拔、三段集训、四轮比赛”这种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步步为营的细致周密的赛事工作策略与机制,最终助力选手敲响“金钟”。下表1为“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浙江音乐学院成绩统计。

表1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浙江音乐学院成绩统计表

3. 全方位后勤保障服务

此次浙江音乐学院参赛的后勤保障也可谓是全方位的服务。选手及指导教师赴成都参赛的衣食住行等各方面都由学校相关部门全程安排,甚至连选手的乐谱都由教务处统一印制、装订,以解决选手的后顾之忧,使选手集中精力在作品诠释和舞台表演的每一个细节上。所有这些工作细节都让参赛选手倍感温暖,更进一步坚定了他们为“浙音”而战、为荣誉而战的决心和信心。

“金钟奖”比赛结束后,微信等媒体一度被“浙音”获得“金钟奖”双雄的消息刷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爱校、爱艺术的热情。学校以最高规格迎接载誉而归的选手和指导教师,并以各种方式嘉奖获奖师生。刘涛老师还被评为浙江省第二届“最美浙江人·最美文旅人”称号;获奖选手王博的指导老师陶维龙教授被评为浙江音乐学院第一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三、“金钟之星”“金钟新星”熠熠生辉

1. “金钟之星”——刘涛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每一位获奖、入围选手背后都是汗水浇筑的结果。刘涛老师五次冲击,用十年的努力才最终摘得“金钟奖”。

在获得“金钟奖”之前,刘涛已在国内外各级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他曾获“2019黄龙音乐季声乐比赛(美声组)”巅峰对决特等奖和教师演员组金奖;“第四届‘孔雀杯’全国高等院校声乐大赛”综合院校教师组一等奖;“亚洲青年歌唱家比赛”第一名;意大利“2012威尔第国际声乐比赛”第三名等。还曾出演上海歌剧院原创歌剧《晨钟》(扮演白坚武)、《风在哪一个方向吹》(扮演徐志摩),浙江音乐学院歌剧《党的女儿》(扮演七叔公)、原创歌剧《国之歌》(扮演田汉),浙江传媒学院排演音乐剧《红船往事》(扮演黑暗者),浙江省原创大型歌剧《红船》(扮演李大钊)等。

比赛和参演歌剧为刘涛积累了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但是他的“金钟”之路并不平坦。经过数十年的不断追求,刘涛在2017年“第十一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中获得“美声组”第七名,这是他第三次参加“金钟奖”比赛。2019年,他再次出征“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没想到在比赛之前在歌剧《国之歌》的演出中摔伤膝盖,极大影响了比赛的发挥,最终还是第七名,又一次与奖项失之交臂。按照“金钟奖”对选手的参赛年龄要求,这届是刘涛最后一次参加“金钟奖”,他破釜沉舟、志在必得,可比赛同样不是一帆风顺。由于大量的演出教学任务和最后一次参赛机会的压力,2021年4月,刘涛的声带出现了一些状况,在浙江省选拔赛中“浙音”学生王博的成绩超过了他。师生同台比赛且又在选拔赛中落后于学生选手的情况,给刘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尽管他努力调整,但是5月的全国选拔赛成绩仍在王博之后。那场比赛,所有的观众,尤其“浙音”的师生们都非常关注两位选手的表现,刘涛的现场演唱可用“壮烈”来形容,舞台上的他拼尽全力,在场的观众都深深为之感动!

参加高规格比赛对选手的专业水平和心理素质都是极大的考验。全国选拔赛结束后,刘涛一方面积极治疗声带,另一方面调整自己的心态,并进一步在语言、声音、呼吸和表现力等方面不断打磨。当我们看到自信满满的刘涛走上决赛舞台开口演唱《忆秦娥·恒山月》(范曾词,徐沛东曲)的第一句时,我们知道,这次成功属于他!所以,人生中受到一些挫折或磨难有时可能会成为你的财富,要是没有全国赛前的一波三折与咬牙坚持,可能也就没有后来“金钟奖”决赛舞台上熠熠生辉的“金钟之星”。

2. “金钟新星”——王博

在本届“金钟奖”比赛中,“浙音”还有一位年轻选手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他就是浙江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大四的学生王博,也是本届“金钟奖”唯一一位本科学生的获奖选手。

王博在“浙音”声歌系的“双馨奖”比赛上开始崭露头角,那时候的他才大二,那台上的气场和自信根本不像是一位大二的学生。这底气的背后可以看出他对声音技巧的把控能力和音乐、语言各方面的熟识程度。后来,我们从王博的指导教师陶维龙教授和艺术指导金麦克老师的口中得知,王博的确是一位极其热爱声乐、极其有想法、极其努力、极其自律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可谓是“百年一遇”。

学校领导、老师迎接“金钟奖”参赛师生凯旋

王博说:“学习声乐的学生每天在琴房面对一架钢琴,探索看不见摸不到的声音,很艰难、很孤独。但是,我从来不觉得枯燥,因为我热爱声乐事业。音乐带给我的舞台享受是无价的。”参加“金钟奖”这样的全国专业赛事,紧张和压力是每一位选手都会有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他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敲响“金钟”,这也已是超出了他和陶维龙老师的预期。也正是由于这种坚持对音乐的专注、坚持唱适合自己的作品、坚持表现音乐作品本身的美,而不是一味追求“大”(大作品、大声音),最终成就了年轻的王博。

“金钟奖”不是他专业发展的最终目标,王博说,未来他会时刻保持清醒、鞭策自己朝着最终的目标前行。愿未来的某一天,能在世界的舞台上唱响自己的声音,唱响浙音的声音。

结 语

“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比赛已经结束,留给我们的思考很多。如何培养年轻的声乐学子?如何指导学生根据比赛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如何用团队的力量去成就选手?浙江音乐学院建校短短几年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是偶然还是必然?学校从上到下敢为人先的开拓创新精神、教师的敬业精神,还有人才培养模式、赛事组织工作及参赛选手的拼搏精神是否可以给大家一些启迪?

路漫漫其修远兮,比赛不是终极目标,追求真善美的艺术才是初心所在。正如一直在“浙音”参赛选手身边保驾护航的艺术指导金麦克老师所说,要想成为一名艺术家必须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挫折,捧得住鲜花”。愿我们的“金钟之星”们道路越走越宽,愿世界舞台上有更多来自中国的声音。

注 释

①相关资料来自浙江音乐学院教务处。

②卢 《独家专访“金钟之星”——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美声)比赛获奖选手访谈》,《音乐周报》2021年11月18日刊。

③《取得重大突破 浙音教师刘涛、学生王博双双斩获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国教育在线浙江站。详见:https://www.eol.cn/zhejiang/zhejiang_news/202111/t20211101_2170427.shtml?ivk_sa=1023197a,2021年11月1日。

猜你喜欢

王博金钟金钟奖
冷冻断裂带储层预测研究
民航空中交通管制进近程序间隔安全性评估模型
学院师生喜获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韩正义党党首骚扰同僚被解职
韩偶像歌手在酒店自杀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品赏析
京剧舞台演绎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