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2022-10-23杨大威
杨大威
自从新冠肺炎疫情2019年末发生并迅速席卷全球以来,我国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行各业、各族人民的积极配合、不懈努力下,经受住了病毒肆虐的考验,并很快恢复了生产生活,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胜利。其中,一线医护工作者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经受了巨大冲击,医务人员不畏艰险、不计个人安危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使命,践行了作为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面对如此疫情的大考,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提醒我们更新认识、深入研究、积极应对,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从而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乃至后疫情时代,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医疗健康事业服务。
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生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并以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是国家整体卫生服务体系的基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逐步形成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卫生服务网络。”
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起始于1996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国家首次正式提出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1997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作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在全国实施社区卫生服务;同年底,国家在济南市召开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会议,由此开始了全面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进程。此后,中央在不断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实国情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需求,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政策文件,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蓬勃发展。至今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统计信息中心数据,截至2021年3月底,我国共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421个,与2020年3月底比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加了512个。2021年1—3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诊疗人次为17883.5万人次,同比增长35.4%;出院人数为74.5万人,同比增长30.6%。2021年1—3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床使用率为42.5%,同比上升3.3个百分点;平均住院日为8.9日,同比下降0.8日。2010—2019年中国社区医疗机构人员总数逐年增加,2019年增幅为4.7%,人员总数约61.1万人。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48.8万人,平均每个中心51人;社区卫生服务站工作人员12.3万人,平均每站5人。社区医疗机构人员数比2018年增加约 2.7万人,增长4.7%。
二、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国际上社区卫生服务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尤其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之下,一些发展中的短板和不足被放大了,亟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加以妥善解决。
1.公共卫生制度不健全。 以“预防为主”是我国医疗卫生工作的出发点。尤其是疫情防控的早期,如果能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大提升疫情防控的成效、节约防控的成本。但在目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还存在“重治疗轻预防”的情况,医疗卫生资源向治疗倾斜,使得基层医疗单位没有很好地起到“守门人”和“吹哨人”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具有公共卫生专业资质的医师比例较低,许多与公共卫生相关的诸如慢性病防治、预防接种等工作都是由其他专业资质的医师来完成,再加上基层卫生服务单位对公共卫生领域投入较少,使得公共卫生工作开展缓慢、层次较低。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没有足够的专业人员进行早期筛查和预防,使得社区居民的健康安全防线比较容易突破,发生系统性疾病传播的风险大大增加。二是疫情防控方面的物资储备不足。在经济比较发达、医疗资源丰富的北京市、广州市、上海浦东新区等各地市所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均存在应急体系建设不足的情况,其他欠发达和边远地区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就更加滞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普遍缺乏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疫情突发的应对管理部门、专业人员和必要的物资储备,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早期疫情筛查、诊治、留观等工作很难开展,筑起上游防线,要想第一时间做到早发现、早隔离往往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2.硬软件设施不完善。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硬件设施主要有房屋、设备、床位等,目前均存在数量和质量不足的情况。一是很多房屋比较老旧,办公面积不足。许多社区医疗机构用的都是多年的老房子,甚至是租来的房子,房屋的设计功能、布局结构、办公面积达不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标准化建设指标要求。医疗机构在此办公无法进行标准化科室建设、诊疗流程开展等方面工作。二是医疗设备储备不足。其中,既包括必备药品、防护用具、检验检疫设备、消毒杀菌用品等防疫设备,也包括诸如彩超、数码X光机、红外线治疗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凝仪、十二导联心电图机、心电监测仪、除颤仪等日常诊疗设备,它们既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工具,也是确保医护人员自身安全的防护装备。医疗设备储备不足不仅当发生公共卫生事件时,不能很好地早发现、早甄别,筑牢前沿关口防线,而且在辖区百姓来就医时,不能进行相应的仪器检查,使他们不得不去二级以上的大医院检查、治疗,既费时又费事,分级诊疗的初衷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三是医疗床位配置不足。2018 年我国医院合计床位数 651.97 万张(包含综合医院、中医医院、专科医院),基层医疗机构合计床位数 158.36 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6.03张,其中城市为 8.70 张,农村为 4.56 张。本次疫情严重的湖北省每千人口床位数为 6.65 张,已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而作为人口大省的广东省,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仅为 4.56 张,床位数与人口数供求矛盾严重。医疗床位配备不足使得疫情早期的筛查、留观、隔离工作很难开展,这又导致了社区感染的风险大大增加。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软件设施是指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居民的健康档案信息只在建档的社区卫生机构留存和使用,还没有达到在不同医疗机构的调阅、使用、更新和管理;不同地区的健康信息没有联网、无法共享,流动人口的健康信息更是难以统计和追踪,这些都对持续、稳定地向居民提供健康管理服务造成了阻碍。
3.全科医生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基层医疗机构作为离百姓最近的医疗服务单位不但能够方便百姓就医,而且能有效缓解大型综合医疗机构的就诊压力,使小病、常见病在社区范围内就得到妥善解决。其中,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是医疗服务的主要操作者和实施者。我国2018年获得全科医师培训合格证者约15万人,现有全科医师约30万人,平均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2.22人。从床位数构成比来看,全科医学科床位数占总床位数的5.41%,全科医学科床位数较高的多为经济条件好的省份/市,如浙江省、山东省、北京市。想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实行严格的三级转诊制度,就需要充实基层全科医师数量,尽管我国全科医师培养人数逐年增加,但其缺口仍很大。调查发现,大部分全科医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就职意向为城市一、二、三级医院,仅有少部分愿意在基层医疗机构就职。
在我国目前的全科医学教育和培训中,对公共卫生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相对欠缺,导致全科医生的公共卫生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因而缺乏相应的应急与应对能力,一旦出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难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从而容易错失第一时间处置和应对的时机。同时,基层医务人员的收入待遇普遍低于大型医院的医务人员,晋升机会和职业发展空间也不如大型医院的医务人员,就导致部分医务人员虽然接受过全科医生培训,但不愿意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生岗位缺乏吸引力,使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才引进难、留不住的局面长期存在,从而制约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壮大和业务开展。
4.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繁杂多样,医务人员数量不足。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病毒陆续出现新的变异,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存在。广大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已经在抗疫一线连续奋战了两年多时间,而且疫苗接种的任务又落在他们身上,难免会压力陡增、身心疲惫。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不但守卫着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而且承担着老年人健康管理、健康教育、慢性病健康管理、妇幼卫生、康复服务、传染病防治等多重工作,内容庞杂琐碎且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息息相关。有的医护人员在社区医疗机构工作多年,本身家庭负担也很重,在大疫面前舍小家、顾大家,很是不容易。为保证疫苗接种的快速推进,照顾到大多数人的接种时间,他们往往要延长工作时间,加班加点已是常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对目前的薪酬收入、工作环境、职业前景等不甚满意,导致专业人才引进难、留住难。有调查研究显示,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外聘人员占比较多,而且具有从业资质的医务人员数量明显不足。由于外聘人员没有相应的岗位编制,福利待遇得不到有效保障,导致人员流动比较频繁,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比照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需要已然滞后,不利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业务开展和长远发展。
三、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方向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胜利。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挥了重大作用,基层的医务工作者们承担了很大风险、肩负着繁重任务,但他们不辱使命,圆满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不懈努力,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会更加高效、完善,真正成为人民群众身边健康的维护者和“守护神”。具体而言,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
1.加强公共卫生制度建设。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制定详尽科学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加强预案的日常培训和演练,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熟知流程和各自职责,当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物资储备,设立专用仓库、专人负责,并做好物资登记和更新管理工作。完善发热门诊的建设,设立单独的筛查、留观区域,加强医护人员疾病防控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训,提高自身防护意识和能力,落实首诊负责制,对疑似患者和可疑情况及时上报或者转诊,担负起疫情防控“吹哨人”的责任。并且,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加强群众的健康卫生宣传和教育,普及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常识,加强群众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知识和能力,使每个公民都能养成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做好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应急管理人才的培训和储备。通过此次疫情可以发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缺乏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有许多涉及公共卫生方面的工作都是由全科医生或者其他人员来兼职完成,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尤为突出。应该加大引进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力度,加强最新疫情防控标准、操作流程、流行病学调查、集中隔离点建设标准的培训,建立标准科学的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面对突如其来的公共卫生事件,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社区网格化管理有机结合,无疑是最佳的防控方案。在疫情防控初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街道办事处、社区组织因为属于不同性质的机构,隶属于不同部门管理,在网格化操作过程中存在事务界限不清晰、职责分工不明确的问题,而不同社区、不同网格间,不同的职能部门间如果沟通不及时、不顺畅,又会造成信息传递不准确、指令下达滞后的问题,影响疫情防控工作快速、有效的展开。应当以人民的生命健康为首要目标,从顶层设计入手,建立科学有效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通过相关部门配合、信息平台共享等渠道,整合政府各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相关职能,不断推进公共卫生网格化管理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此外,还可以吸纳社会工作者特别是医务社会工作者参与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来,发挥他们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为群众提供健康宣传,组织疫情筛查、疫苗接种、心理辅导等相关服务,把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防控网织密、筑牢。
2.加强硬软件设施建设。 围绕我国城市化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以提升群众医疗卫生服务的便捷性、可及性,完善“15分钟健康服务圈”建设的发展目标,每个城市街道办事处辖区或3~5万名服务人口应设立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辖区居民提供综合性的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建设,对于原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逐步提升办公用房、医疗床位和专业设备等硬件条件,新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按照各地区制定的标准化医疗建设指标完成。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照社区医院或者二级医院的标准建设,配置各种常规检查仪器,如检验、放射、B超、CT、核磁和简单急救设备等,使患者可以方便、就近地进行检查,不用再舍近求远往大医院跑,既方便了病人同时也留住了病人。如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暂时不能解决此类问题,可以在医联体范围内,社区医生能够直接开具各项需要检查的单据,患者拿着单据就可以去对口的三甲医院进行缴费然后检查,而不是重复预约、挂号,再开检查单据。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医疗卫生健康管理信息化程度较高,“互联网+医疗健康”的服务模式在快速推进。但大多数地区包括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健康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各级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全国基层卫生机构的信息化软硬件建设以及人力资源培训,切实提高基层卫生健康服务的便捷化、智能化水平。依托各地市的全民健康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涵盖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服务的基层医疗信息化体系,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科学管理水平。注重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疾病尤其是传染病防控,建立各级各类卫生医疗机构健康信息有机融合的统一平台,方便快捷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获取居民健康重要信息。推动社区居民全员健康管理信息化,建立全国联网的居民医疗卫生健康信息平台,加强疾病防控知识普及和健康宣传教育,提供远程健康咨询和相应诊疗指导服务,实现辖区内患者的精准有效管理,提高诊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效率。积极推行家庭医生签约、诊疗服务预约、双向转诊、健康档案开放查询等信息化服务,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健康服务。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医务人员专业素养。 全科医生是经过范围宽泛的医学基础训练和培养的医学人才,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人民群众提供疾病治疗、健康服务的主要操作者和承担者,是人民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的第一道把关人。目前,我国各地方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普遍缺少全科医生,平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工作许多是由专科医生来替代完成的,他们缺乏健康管理和公共卫生方面的理论储备和实践技能,从而影响了基层卫生服务工作的输出效能。因此,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已刻不容缓。
首先,应在培养产出的源头上即大学学习期间,鼓励学生们尽早参与全科医学的教育,参加全科医学的临床实习,并且在大学设立全科医学系或者全科医学学院,建立一支高水平、专业化的全科医生培养师资队伍,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全科医生培养方案和实施办法,多出全科医学方面的人才、出好人才。
其次,人才是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生命线,留住有能力、有水平、负责任、肯担当的全科医生,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此,应通过招聘、引进、培养等多种途径,增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的数量,加快配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完善相关政策,吸引医学院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实施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体制,出台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措施办法,鼓励离退休职工继续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途径、多手段地解决现实的医护人员短缺问题。
最后,加强岗位职业培训,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的专业能力、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培训机制,通过学习培训既能满足医务人员不断发展自身技能、拓展专业知识的需求,又能使医务人员了解到岗位发展的前景和潜力,对留住人才也会产生助益。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互动,邀请专家进行讲解,鼓励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对口进行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应当与优秀的医疗机构进行合作,制定长期稳定的医疗卫生人员培养培训规划,通过定向培养培训、高水平人才培养、在岗培训等多种方式,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护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此外,在全科医生的教育培训内容设置方面,要强化公共卫生管理尤其是疫情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增强对重大传染病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切实提升基层卫生机构疫情防控处置水平。
4.提高医务人员的晋升机会和福利待遇。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引进人才难、留住人才难是不争的事实。人员流失严重、医护人员短缺、诊疗压力大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面临的共性问题。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医护人员的薪酬福利待遇就显得越发重要。
首先,应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拥有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是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稳定、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调动医务工作者工作积极性的有力措施。比起医疗卫生服务先进的国家和地区,我国对于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研究尚不丰富和完整,起步也较晚,考核机制和考核体系的研究相较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和医务人员的需求显得滞后,因此就需要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卫生事业的发展,建立一个更加完善规范、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大力推进基层卫生健康制度改革,建立稳定有效、切实可行的人才聘用与培养激励机制,应充分考虑到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环境的艰苦性、复杂性,需要从鼓励基层卫生健康技术人员的角度出发制定积极的激励性工作制度。一是要善于挖掘医务人员的潜力,制定有挑战性、激励性的目标任务,鼓励他们大胆创新,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事业。社区卫生服务工作量较大,工作往往比较单调乏味,应避免医务人员因职业倦怠感而出现离职、人才流失的情况发生。制定并赋予医务人员有挑战性、激励性的目标任务是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和开拓创新的有效办法。二是社区和上级主管部门可以定期开展评优活动,对工作突出的个人提出表扬或者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奖励,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务人员体验到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荣誉感和自信心。对工作业绩突出的医务人员进行表彰和奖励,能够起到榜样的示范效应,对其他员工是很好的激励和促进。并且,绩效考核也是医务人员晋级晋升和职业发展的最主要指标之一,能够督促医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和职业修养,为群众看好病、服好务。三是建立绩效考核评价的反馈机制,吸纳医务人员参与到卫生政策制定和考核评价工作中来。对考核评价过程中呈现出来的问题,及时向医务人员进行说明和反馈,使他们了解到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到原因并加以改正,使下一步的工作更加流畅和高效。积极鼓励医务人员了解、参与考核管理工作,既培养了他们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主体意识,提升了他们参与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也便于倾听医务人员的意见建议,发现问题及时修正,使绩效考核更加公平、合理。同时,使决策者和管理者能够客观、准确地了解绩效考核的进展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及时应对,对潜在的管理风险及早化解。
其次,应搭建起科学合理的晋级晋升通道。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务人员工作琐碎、劳动强度大,尤其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尤其如此,身为一线的卫生工作者他们的晋级晋升机会却没有二、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多,感到职业前景渺茫、不能安心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这就难免会造成新的人才招不来、原来的人员流失掉的情况。因此,在晋级晋升方面加强工作激励,给予基层卫生工作者合理的政策惠利就成为当务之急。可以针对基层医务人员设置独立的职称评审体系,在政策上给予倾斜;适当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高级职称岗位比例,对取得全科医学专业高级职称的人员,不受髙级岗位编制数量的限制,可按实际人数进行聘用。简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招聘程序,优先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才引进,对引进的紧缺型人才和特殊人才,设立特设岗位,不受招聘计划和岗位结构比例的限制;设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引进和培养专项资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引进人才给予一次性的补助和奖励。对于优秀人才更应从薪酬福利、工作环境、情感关怀等方面给予优待,形成配置合理的社区卫生人才队伍。
5.加强医务人员精神心理状态的监控与关爱。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基层医务人员作为防控的一线工作者工作强度大、被感染风险高,同时可能不被患者所理解,还要担心家人,压力非常大。过度疲劳和紧张会导致焦虑、抑郁、悲伤、委屈、无助、压抑等情绪,不能很好地保证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研究结果显示,基层医务人员SAS和SDS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正常人常模,说明基层医务人员普遍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且发生率比全国常模高。而疫情暴发初期,四川基层精防医护人员中的59.03%睡眠受到影响,6.39%的医护人员表示需要防护物资,72.91%表示需要适当休假,而在出现心理危机时,50.00%选择自我调节,表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防控任务紧张,心理调适能力不足,并未积极寻求专业的心理干预。基层医务人员长期奋战在临床工作一线,工作任务繁重,疫情期间与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及其他患者直接或者间接接触,心理负担较重。但是,种种原因导致对基层医务人员的精神和心理状态重视程度不够,不能及时化解他们因精神和心理状态不佳导致工作效率降低,生活质量受影响,因此,适时对基层医务人员的焦虑、抑郁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估,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和调整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组织基层医务人员参加卫生健康管理部门组织的应激心理能力培训,邀请心理、精神方面的专家、医生,通过线下授课、线上讲座等方式介绍心理保健知识。或者建议有需要的基层医务人员通过专科医院、心理科、心理健康服务机构获得更专业的疏导和帮助。也可以采取政府采购的方式,由专业机构对医务人员进行心理辅导,提升医务人员心理素养和创伤性应激能力。各级政府、社会和基层医疗机构要时时关心医务人员,特别是工作、家庭负担较重的中青年医务人员的生活状况,切实帮助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使医务人员能够无负担、全身心地投入到医疗工作中去。广开渠道、倾听他们的心声,使医务人员的意见建议能够得以表达、感受情绪能够得到疏解。在带薪休假、轮换休息、职称评定、薪酬发放、后勤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和支持,使他们安心做好疫情防控的“吹哨人”、人民群众健康的“守护神”的角色。
在全球生态环境改变和人类生活方式变化的双重作用下,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一次次向人类发起了挑战。从SARS、H7N9 型禽流感再到 COVID-19,从AIDS到埃博拉病毒无不如此。这类事件具有突发性和公共属性的特点,对人类的生命健康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作为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道防线也是最为有力的防线,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最近因而肩负着重要责任。如何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作用,御病毒于外,治病救人,守住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防线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本文初步探讨了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境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期待着有更多的专家学者、业内人士能够对此集思广益、深入研究,使得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境下乃至后新冠肺炎疫情时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能够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服务,为党和国家的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