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的论视角下浅析《简爱》汉译本

2022-10-22吕正雄

作家天地 2022年24期
关键词:简爱对比分析目的论

摘 要:《简爱》是英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小说,是英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作者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独立自主,执着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的坚强女性形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该部小说可以说是作者的真实写照。在我国,该部小说的汉译本不胜枚举,本文主要选取四个具有代表性的译本,并从翻译目的论的视角对其词汇和句法层面进行较为简单的对比分析,以期寻找到最贴近原作的译文,从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品味其心路历程。

关键词:目的论 《简爱》 汉译本 对比分析

一、前言

本文是针对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简爱》的四个中文译本的翻译简评,选取的英文版本为南京译林出版社2016年版,四个中文译本分别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宋兆霖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黄源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版(祝庆英译)和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版(伍厚恺译)。

选取《简爱》一书作为分析对象,是因为该书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简爱》自一八四七年问世以来,至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历史。时间的尘埃丝毫没有淹没这部小说的光芒。时至今日,它仍然是一部伟大的作品,为大多数读者所喜爱与珍惜。年少的时候读《简爱》,只因它是世界名著。今时今日读《简爱》,发现它毫不过时,书中描述的个人经历、人情世故、感情纠葛,当代读者完全能够体会和理解,仍会为书中人物的命运感同身受。因此,浅析这一不朽名著,对翻译学习、心灵成长固然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基础,对《简爱》的四个译本进行分析比较,分析标准为:

第一,译文是否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在语言形式上是否充分考虑到译文读者的阅读感受;

第二,译文是否传递出原文中的所有信息和事实;

第三,译文是否在形式和内容上实现目的论原则。

二、《简爱》汉译本简介

《简爱》是由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现实主义小说,它有着深远的启迪意义和迷人的浪漫主义色彩,在英国文学史甚至在世界文学史上都可以被称为经典。作品运用了对话形式塑造了一个面对命运的桎梏敢于斗争、敢于追求自由解放和新生活的一位独立女性的生动形象(邓甜甜&韦储学,2019)。而且《简爱》被普遍认为是夏洛蒂·勃朗特“诗意的生平”的写照(李明,2010)。

宋兆霖的《简爱》译本于1996年首次出版。90年代中期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时期,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提高,中国文化也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中国的民族文化比翻译文化处于更主要的地位。处于该时期的宋兆霖译本采用归化(意译)的翻译方法(钱妍,2011)。宋兆霖的《简爱》译文语言流利通顺,容易理解,贴近现实生活。

黄源深的《简爱》译本于2010年出版,是国内公认影响最大的译本。黄源深认为,翻译的实质是对原作内涵以及原作风格的阐释,提倡对原作进行深入探究,比较侧重于意译,译文比较富于文采,讲究修饰,用词造句较多地使用描写性较浓的文学词汇。黄源深(1992)认为,翻译要“谋求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的统一即译者既要表达原作风格,又要具有自己独特风格。”

祝庆英的《简爱》译本完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当时,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翻译事业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译者在从事翻译工作时,都希望译出优秀的、忠实反映原作风貌的作品(钱妍,2011)。翻译家杨静远曾评论祝庆英,“她是个朴实无华、书生气十足、把翻译看得无比神圣、孜孜不倦十年磨一剑的女翻译家,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读者留下了可贵的文学精品。”

伍厚恺的《简爱》译本于2018年出版。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快速发展,伍译本更具有新意与新时代气息,美感与艺术性更加浓厚。

三、理论框架

目的论最早起源于上个世纪的德国,由翻译理论中杰出的代表人物汉斯·弗米尔和克里斯汀·诺德提出,强调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其以翻译行为的目的为指导对原文进行整体性翻译。通常情况下,“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因此,译者应该在给定的翻译语境中确定其特定目的,并根据这一目的来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至于翻译的标准,目的论用充分性(adequacy)而非等值(equivalence)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在目的论理论框架下,充分性指译文要符合翻译目的的要求,“在翻译过程中以目标为基础选择实现目的的符号。”这是一个与翻译行为相关的动态概念。目的论与等值翻译理论不同,其认为所有的翻译活动都应该将目的原则作为首要的任务,翻译行为必须要考虑人员的基本目的,不能盲目地进行翻译。同传统的等值理论相比,目的论翻译理念是处理不同语境情况下翻译行为的最佳选择,翻译人员可以自行地从目的功能角度对其贴切性翻译。

四、词汇层面对比分析

单词和短语是一部作品中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单词和短语的翻译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整个句子和整部作品的翻译水平。为了实现准确通顺的翻译,译者要考虑如何找到一个能够最贴切地表达本意的字或词。

例1:She lay reclined on a sofa by the fireside, and with her darlings about her(for the time neither quarreling nor crying)looked perfectly happy.

里德太太斜靠在炉边的沙发上,让几个宝贝女儿簇拥着(这会儿既没有争吵,也没哭闹),看上去十分快活。(宋译)

她则斜倚在沙发上,身旁坐着自己的小宝贝们(眼下既未争吵也未哭叫),十分惬意的样子。(黄译)

她斜靠在爐边的沙发上,心爱的女儿都在身旁(这会儿既不争吵,又不哭闹),看上去很是快活。(祝译)

她斜靠在炉边的沙发上,她的心肝宝贝们围在身边(暂时没有吵架,也没有哭闹),一副快乐至极的样子。(伍译)

简评:通过百度汉语进行检索,“快活”一词是指提前完成了任务,有点小开心的,故用于此较为不符,而且即便未经查阅工具,以常人自身理解能力进行分析,“快活”尤指无所事事,带有一种“又去哪儿消遣了”的韵味,所以和原文想要表达出那种幸福感与惬意的状态是不相符合的,黄的版本和伍的版本译成“惬意”,“快乐至极”则更贴切原文的意思,也符合目的论的原则。

例2:I was glad of it : I never liked long walks, especially on chilly afternoons.

这倒让我高兴,我一向不喜欢远出散步,尤其是在寒冷的下午。(宋译)

我倒是求之不得,我向来不喜欢远距离散步,尤其是在冷飕飕的下午。(黄译)

这倒正合我的心意,我一向不喜欢漫长的散步,尤其是在午后寒冷的天气里。(祝译)

这样我倒挺高兴,我从来不喜欢做长时间的散步,尤其是在冷飕飕的下午。(伍译)

简评:首先,“I was glad of it”,黄译的有点过头了,笔者认为作者只是想表达其不用再在午后寒冷的天气散步,那真是太好了,没有“求之不得”这么强烈的意味,“求之不得”暗示着其接下来干的事是去受苦难了,其实原文说的只是散步而已,没有那么严重的程度可言;其次“long walks”,翻译成“远距离散步”,一方面过于直译,另一方面不符合中文表达习惯,还有伍译的版本,“做长时间的散步”,很明显这里添加了一个动词“做”,但是中文表达中不会用“做”来搭配散步,即便用,一般也是用来搭配做家务和做作业,故宋的版本更偏理解性,符合目的论原则。

例3:She really must exclude me from privileges intended only for contented , happy , little children.

她說什么也不能让我享受到只有那些知足快乐的小孩才配享受的待遇的。(宋译)

那她当真不让我享受那些配给予快乐知足的孩子们的特权了。(黄译)

她真的不能把至给知足快乐的小孩的特权给我。(祝译)

只打算给予知足和快乐的小孩们享受的特别的好事儿,她实在是只能把我排除在外了。(伍译)

简评:“privileges”意为“特权”,但详看此句话,享受快乐真的是小孩子的特权吗?这显然不符合常理,每个人都有享受快乐的权利,故翻译成“特权”有失偏颇,宋译的“待遇”和伍译的“好事儿”更符合常理,利于目的语读者接受。

例4:I felt it a misfortune that I was so little, so pale, and had features so irregular and so marked.

可是我感到不幸的是,我竟长得这么矮小,这么苍白,五官这么的不端正,特征又这么显著。(宋译)

我觉得很不幸,长得这么小,这么苍白,五官那么不端正而又那么显眼。(黄译)

我觉得自己长得那么矮小,那么苍白,五官长得那么不端庄、那么特征显著,真是一种不幸。(祝译)

我觉得自己这样瘦小,这样苍白,面容这样不端正,又长着雀斑,真是一种不幸。(伍译)

简评:特征显著和显眼不是好事吗,为什么说是不幸,所以原文想表达的意思并不真的是“特征显著”。众所周知,英国人大多是高加索人种,俗称白种人。因纬度较高,肤色苍白,身高较高,眼睛大,眼睛颜色浅,面部有立体感,嘴唇薄,毛发茂盛。仅凭肤色苍白一点,便可断定其想表达的是脸上长了什么东西,从而影响美观,故伍译的版本中直接点明脸上“又长着雀斑”,直截了当,不带半点含糊之意,更具有可读性和可接受性,有利于目的语读者吸收。

例5:She made reasonable progress, entertained for me a vivacious, though perhaps not very profound affection.

她已有了一定的进步,对我怀有一种虽说也许不算深,但也堪称热烈的爱。(宋译)

她取得了差强人意的进步,对我怀有一种也许并不是很深却十分热烈的感情。(黄译)

她有了适当的进步,对我怀着一种虽不深却还热烈的爱。(祝译)

她取得了合情合理的进步,对我也怀着尽管不太深厚,却也难以消除的感情。(伍译)

简评:首先根据上下文理解,“reasonable progress”是真的想表达其学生取得了进步,故黄译的版本“差强人意的进步”有失偏颇。其次“entertained for me a vivacious , though perhaps not very profound affection”,除了伍的译本,其他三个译本都译成了不算深,但十分热烈的感情,这本身就自相矛盾,伍译为成“不算深厚,但却难以消除的感情”,笔者认为其译本更符合语境。

例6:Mrs. Fairfax turned out to be what she appeared, a placid-tempered, kind-natured woman, of competent education and average intelligence.

费尔法克斯太太果然像她的外表那样,是位性情平和、心地善良的女人,受过一定的教育,有着常人的聪慧。(宋译)

费尔法克斯太太果然与她当初给人的印象相符,性格温和,心地善良,受过足够的教育,具有中等的智力。(黄译)

菲尔费克斯太太果真像她外表所显示的,是个性情温和、心地善良的女人,受过足够教育,具有一般智力。(祝译)

费尔法克斯太太实际上和他看起来意义,诗歌性情温和、天性仁慈的女人,受过相当的教育并具有通常的智力。(伍译)

简评:“average intelligence”一词除了宋的译本,其余三个译本意思上都直译成了“一般的智力”,我觉得宋的译本中“常人的聪慧”更好,一方面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另一方面更具体的表达出“average intelligence”到底是怎样的聪慧,宋译本点出这样的聪慧是属于常人的聪慧,故对于目的语读者来说就更易理解与吸收,从而符合目的论原则。

五、句法层面对比分析

句子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它由词、词组(短语)构成,能表达完整的意思。汉语与英语句子有许多区别,比如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在翻译中,为了将英语句子译成地道的汉语句子,译者应充分考虑汉语表达的习惯。

例7: There was no possibility of taking a walk that day.

那天,再出去散步是不可能的了。(宋译)

那天,出去散步是不可能了。(黄译)

那一天不可能去散步了。(祝译)

那天不可能再去散步了。(伍译)

简评:这是《简爱》全书的第一句话。表面看来,原句意思就是“那天不可能去散步了”,但这一段后面写到“we had been wandering, indeed, in the leafless shrubbery an hour in the morning; but since dinner the cold winter wind had brought with it clouds so somber, and a rain so penetrating, that further outdoor exercise was now out of the question.”可见简爱早晨已经出去溜达了一个小时,因此,虽然原文中没有again这样的詞,宋译“再出去散步是不可能的了”比较符合原文信息和事实,“再”字正好与原文中的had been wandering和further相呼应。从形式上看,祝译,伍译和黄译都是完全的对等,但翻译中的对等不是词与词之间的机械对等,而是整句或整段译文给读者的感受和原文给读者的感受之间的对等。如果只译为“出去散步不可能了”,读者肯定以为当天的天气不适宜散步或者因为其他原因不能出去散步,而随后作者就写到,“早上我们在光秃秃的灌木林中溜达了一个小时,”这样前后两句的逻辑就出现了矛盾。因为简爱之前已经出门散过步,译文添加一个“再”字更符合逻辑更利于目的语读者接受和理解。

例8:On the contrary , I ever wished to look as well as I could , and to please as much as my want of beauty would permit.

正相反,尽管我长得并不漂亮,但总希望自己尽可能显得好看一点,尽可能得到别人的好感。(宋译)

相反,我一向希望自己的外观尽可能标致一些,并希望在我平庸的外貌所允许的情况下,得到别人的好感。(黄译)

相反,我一直希望:尽可能使自己显得好看些,在缺少美貌所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使自己讨人喜欢。(祝译)

相反,我从来都希望尽自己所能显得好看一些,在我美貌不足所限制的范围内尽量博得别人的喜爱。(伍译)

简评:“as much as my want of beauty would permit”,除了宋的译本,其它三个版本都直译成在外貌所允许的范围内或情况下,中文中很少使用“外貌”一词来搭配所允许的情况,一般“经济”才会和其搭配,如果想表达外貌不行,又想更多地获得别人的喜爱,应该像宋的版本那样,使用“尽管怎么样,我总希望能怎么样”的结构来表达,这样才符合语境,利于读者接受。

六、结语

本文介绍了弗米尔的目的论翻译理论,从词汇和句法层面对比分析了四个《简爱》译本,并探析译本是否实现目的论原则。毋庸置疑,不同译者通常会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其译文风格也会有所不同。从全文的实例分析看,祝庆英在翻译《简爱》时更倾向于采取直译的策略,她保留了原作中的大部分句子结构,对词汇的翻译也是尽量保持原意。祝译虽然在形式上是最为对等的译本,但很多时候为了追求形式上的机械对等,牺牲了译语的通顺流畅,翻译痕迹明显。黄源深,宋兆霖和伍厚恺充分考虑到接受者的感受,相比较之下,伍厚恺的译文更好地传递了原作的主要精神、作者的意图以及原文的意境气氛、美感和艺术性,在追求等效方面做得更好;黄源深以精致的遣词造句、深厚的艺术表现力,将汉语语言结构精简、意境丰富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宋兆霖则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将译本表达的更为读者所接受,堪称翻译的佳作。

参考文献:

[1]Charlotte Bronte. Jane Eyre [M]. Jiangsu:Nanjing Yilin Press,2016.

[2]邓甜甜,韦储学. 连贯性和忠实性原则下《简·爱》汉译本的对比分析——以祝庆英和吴钧燮的译本为例[J].长江丛刊,2019(22).

[3]黄源深. 时代呼唤具有独特风格的翻译家[J]. 中国翻译,1992(2).

[4]黄源深. 简爱[M]. 南京: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

[5]李明. 翻译评论与赏析[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6]钱妍. 《简爱》不同时期重要译本述评[J]. 长江学术,2011(4).

[7]宋兆霖. 简爱[M].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8]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A].王力文集[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

[9]伍厚恺. 简爱[M]. 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

[10]祝庆英. 简爱[M].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作者简介:吕正雄(1998-),男,汉族,江西玉山人,在读硕士,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简爱对比分析目的论
目的论视角下的宜兴特产翻译实践研究
从“目的论”三大法则谈外宣中古诗修辞的翻译
女性主义批评之《简?爱》译文比析
浅析《简爱》中的女权主义
成渝经济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研究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中外优秀网球运动员比赛技术的对比与分析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简?爱》和《呼啸山庄》叙事模式比较
英语文学的艺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