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 避免异物梗阻致命

2022-10-22王继超亳州市利辛县人民医院儿科主治医师

食品与健康 2022年9期
关键词:海姆异物气管

■王继超 亳州市利辛县人民医院儿科 主治医师

气管异物梗阻的发生患者中儿童占60%~70%。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因气道异物梗阻导致死亡的儿童人数近3000人。当发现儿童气道进入异物后,正确、快速开展急救,有可能挽回一条幼小的生命。

-气道发生异物梗阻的原因-

食物和空气都会通过咽部,空气进入气管,食物进入食道。一般情况下,人能很好地协调呼吸与吞咽。吃饭饮水时,软腭上抬,咽后壁向前突出,封闭鼻咽通道,阻止食物进入鼻腔;声带内收,舌骨和喉部上抬并贴近会厌,封闭咽与气管的通路;呼吸暂时停止,食物通过咽;喉部前移,食管上括约肌打开,食团从咽进入食管;最后,重新恢复的呼吸过程由呼气开始。

有的人一边吃饭一边说笑,食物就会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严重的则会造成气道异物梗阻。小儿牙齿发育不全,不易将食物咬碎;喉的防御反射功能不全;气管的位置比成人高,右侧比左侧大3倍,与总气管交角小,右肺吸气量大,故更易发生气道异物梗阻。

另一个原因是,低龄儿童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但认知能力低,喜欢将玩具等小物品放进口中、鼻中,且容易哭笑或摔跤,进一步提高了发生异物梗阻的风险。此外,不少成年人以用食物逗哄婴儿为乐趣,甚至是“表演项目”,如用糖果、花生、瓜子这类细碎、易引起呛咳的食物喂食孩子。不少难以挽回的悲剧便是成年人的一时兴起引发的。

-幼儿气道异物梗阻的表现-

1.剧烈呛咳

若进入气道的是少量液体,只是轻度梗阻,幼儿一般表现为剧烈咳嗽、哭闹。液体异物一般可通过咳嗽排出。

2.呼吸困难

如果异物是较小的固体,未完全梗阻气道,幼儿一般表现为呼吸困难、憋气,甚至在张口呼吸时,发出尖锐的哮鸣音。

3.窒息

如果固体异物完全梗阻了气道,幼儿一般表现为满脸通红、口唇发绀,情况十分危急。

4.海姆立克手势

成年人或儿童出现气道异物梗阻时常会出现“海姆立克手势”,即手呈V字状紧贴于颈部,以示痛苦和求救。

-保持冷静 正确施救-

1.让幼儿尝试咳出异物

家长发现幼儿出现气道异物梗阻后,应保持冷静不要慌乱。若幼儿呼吸处于平稳状态且意识清醒,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可鼓励孩子尝试通过咳嗽将异物排出。切记在此过程中,不可以用力去拍打孩子的后背和胸口,或是将手伸入口腔中,试图用手将异物取出。若孩子无法咳出异物,应及时将其送到医院接受治疗。若患儿出现明显的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采取现场急救措施。常用的、效果最理想的急救措施为海姆立克急救法。

2.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实施

(1)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美国医生海姆立克发明的。1974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梗阻呼吸道引发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海姆立克急救法主要是对腹部及膈肌下软组织进行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由于胸腔是密闭的,只有气管一个“出口”,故胸腔(气管和肺)内的气体会在压力的作用下自然地涌向气管,有可能将堵在气管或喉咙处的异物排出,达到救治患者的目的。

(2)对于意识清醒的婴幼儿

▲背部拍击法:

施救者站立,呈马步半蹲装,一只手托住患儿头颈,使患儿头部、面部朝向施救者的一条腿,确保患儿呼吸、头部转动自由,另一只手用力拍打冲击患儿背部两肩胛骨之间的位置。以倾斜向下的力,反复拍打患儿5次。

此法的作用是通过拍击背部使呼吸道内压力骤然升高,形成气流推挤气道异物,使异物松动继而排出体外。

▲胸部冲击法:

将患儿翻正,患儿体位依然是头下脚上。一只手托住孩子,另一只手的中指与食指对患儿胸骨下方进行垂直式重击按压。按压的深度需达到4厘米,按压的频率为1次/秒,连续按压5次。根据病情,必要时此法可与背部拍击法交替使用,直到气道内异物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在急救期间,应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如呼吸、脉搏等进行监测,若发现异常,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抢救。若救治后患儿出现咳嗽、哭泣,呼吸状况有改善,表示救治成功,否则需要多次重复操作。同时,应拨打120急救电话。

(3)对于意识清醒的儿童

▲腹部冲击法:

患儿站立,施救者站于患儿身后,并将前脚放在患儿的双脚间做弓步,将患者背部向前推,让患儿处于前倾的姿势。患儿保持头部微低,张开嘴巴,利于异物排出。施救者一只手握空拳状,用大拇指内侧与食指对准患者腹部,具体位置在肚脐的上方两横指处,即剑突和肚脐之间。另一只手将握拳的手握紧,双手快速地向后上方冲击1~5次,利用冲击力压迫腹部。若异物排出则停止,否则应反复多次进行,直至异物排出。

注释1.剑突:位于胸骨体的下端,上端与胸骨体相连,下端游离,约平对第九胸椎。

需要注意的是,冲击用力应避免击打剑突。冲击力度不可过大,以免导致腹部、胸腔等内脏出现破裂或撕裂。不可对幼儿后背进行拍打,以免将异物震到更深的地方。

(4)对于昏迷的患儿

若幼儿已经失去意识,应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检查患儿是否发生气道梗阻。具体方法是,对患儿进行2次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观察胸壁起伏情况。如果胸壁上下起伏,说明气道通畅,昏迷可能是其他疾病、外伤引起的,否则说明患儿发生了气道梗阻。施救者可应用上述方法对患儿进行抢救,并进行人工呼吸。

(5)较大的儿童可以进行自救

患儿若发现自己发生气道异物梗阻,且附近没有成年人,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自救:一手握空心拳,另一只手抱住握拳的手,双手快速、反复挤压上腹部,用力方向为后上方,促使气流将异物排出。也可将腰向下弯,将腹部靠在相对稳定的物体如椅背、桌子等。对受力物体斜向下发力,利用反作用力对腹部进行快速地向上挤压。重复多次,直到异物排出为止。

-紧急情况的救命手段-

对低幼儿童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很可能由于施救者用力过大,导致患儿发生肋骨骨折、腹部内脏破裂等并发症。因此,若情况不紧急,患儿呼吸正常、生命体征稳定,可尽快带其就医。尤其是对于呼吸道未完全被梗阻的患儿,施救者可鼓励患儿咳嗽,主动排出异物。

无论现场急救是否成功,异物是否排出,家长均应立刻带患儿到医院进行诊疗,一是检查患儿是否将异物全部排出,二是明确异物气道梗阻是否对组织器官造成了伤害。

-容易引发异物梗阻的食物-

日常生活中,幼儿在进食以下食物时,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气道梗阻,家长应避免为3岁以下幼儿提供这些食物。

1.果冻、布丁

这类食物呈胶冻状,相对滑软、富有弹性、不易咀嚼,幼儿食用时极容易发生误吸,堵住气管,引发窒息。

2.糖果、坚果

这类食物质地坚硬,体积相对较小且表面光滑,食用时极容易整颗吞食,导致气管梗阻。

3.鱿鱼丝、牛肉干

鱿鱼丝和牛肉干的纤维相对较长,低幼儿童不容易将其嚼烂,食用时整个吞下的可能性较大。

4.花生酱

花生酱黏稠度过大,低幼儿童吞咽功能发育不完全,且容易发生过敏,应谨慎食用。

5.体积较小的水果

葡萄、樱桃等水果表面光滑、体积相对较小,且果内有核,极易造成果核或果肉误吸,导致气道梗阻。

6.过长的面条

低幼儿童食用长面条,容易将其误吸入气管,导致气管异物梗阻。

-避免异物梗阻的注意事项-

1.进食情绪应平稳

幼儿进食的环境应安静,应避免播放视频,分散其注意力。孩子如果出现哭闹、激动等情绪,家长应暂停进食过程,待其情绪稳定再继续用餐。

2.选择适合的食物

不可将上文提到的食品喂食给低龄儿童,不可将“给孩子喂食”当做“游戏项目”。对于能够自主进餐的幼儿,应随时提醒细嚼慢咽。

3.选择合适的玩具

不可给3岁以下的幼儿玩有小配件的玩具。应定期对幼儿的玩具进行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松动的情况。婴儿在玩玩具的时候,家长要注意监护,避免幼儿将玩具放入口、鼻中。

4.看护幼儿应专心

看护低幼儿童,尤其是婴儿时,家长要专心,不能同时看手机、做家务。

5.加强对儿童的教育

培养儿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将橡皮、笔帽等体积较小的物品放入鼻子、嘴巴。平时应加强与孩子沟通,如果因贪玩将异物放入鼻腔,或是因为咀嚼不充分、饮食时大笑发生严重呛咳,一定不要因为怕挨批评而隐瞒,应第一时间告诉家长。

猜你喜欢

海姆异物气管
早期气管切开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体会
如何处理异物进入眼睛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眼耳鼻进异物咋处理
气管支架助儿童畅快呼吸
“海姆立克急救法”发明者病逝
“急救之父”海姆立克辞世,世上救人最多的医生走了
“正当红”的德国赛道霍根海姆
经皮气管切开术在ICU应用价值探讨
超声定位诊治非金属微小异物嵌入伤的临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