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核查表单在急诊患者安全转运交接管理中的应用
2022-10-21张珍华
张珍华
江门市新会区第二人民医院 急诊科,广东 江门 529100
0 引言
由于急诊患者生理状况下降,对环境改变的耐受性较差,转运过程通常对患者不利[1]。临床研究[2]证明,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与多方面因素有关,如患者自身身体状况、转运组织因素、技术因素、人为因素以及集体因素等。此外,还可能与转运持续的时间、转运的协调、转运的紧迫等有关[3]。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急诊患者在转运过程中意外情况的出现,评估转运中的风险-效益比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4]显示,对转运风险的预见性在转运管理急诊患者中起到积极作用,目前应用较多的为院内转运核查单[5]。为证实以上说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急诊科105例需转运的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转运方式不同将患者为两组,分析采用安全核查表单方式转运的应用效果,进而优化转运方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急诊科2019年3月-2021年3月105例需转运的急诊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52例患者采用传统转运方式,研究组53例患者采用安全核查表单方式转运。对照组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34~77岁,平均(50.07±4.18)岁;BMI为21~31kg/m2,平均(23.87±2.76)kg/m2;其中急腹症12例,脑外伤13例,多发伤17例,消化道出血8例,其他2例。研究组中,男27例,女26例;年龄26~79岁,平均(50.12±4.20)岁;BMI为20~31kg/m2,平均(25.73±2.41)kg/m2;其中急腹症12例,脑外伤15例,多发伤16例,消化道出血9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18岁;②医嘱病危或病重;③患者及家属对转运过程知情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依从性差,中途退出研究;②无家属陪同者;③合并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转运方式,由急诊科护士准备转运所需物品,在责任医生做出转运决定后,转运护士进行转运工作交接,在值班医生的陪同下将患者护送至目标科室。研究组患者采用安全核查表单方式转运,内容包括:①转运前:评估转运护士的资质、转运车辆是否存在故障、转运前所需物品是否准备充足、接诊科室沟通情况是否良好以及病人身体状况是否符合要求。②转运中:为患者创造舒适体位,各种导管、引流瓶/袋固定,完善生命体征监测设施,并密切关注患者病情。③转运后:转运交接单填写齐全无缺/漏项,交接双方有签字。④转运管理:转运安全有培训记录,有完善的转运流程和管理制度,若转运途中发生意外必须采取提前备好的应急预案措施。安全核查表单的应用:由急诊科主管护师培训填写方法,目的在于提高填写效率。当医生做出转运决策后,由责任护士与医生确认需要准备的相关物品,应用核查单逐条核查,做好风险识别,若发现存在任一风险时,应立即告知责任医生,在医生陪同下完成转运。
1.3 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患者转运期间转运设备故障、导管/管路阻塞、心律失常等病情变化、组织管理有物品遗漏、转运延误等情况。
(2)记录两组急救物品准备齐全率。是否齐全标准如下:医护人员在转运前根据患者病情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准备转运相关物品,若在转运过程出现紧急事件时缺少相应的急救物品,则将此次视为准备不齐全。
(3)记录两组患者转运后交接合格率。是否合格标准如下:在对患者进行转运交接结束30min内,若接收科室存在疑问,需询问转运科室时,此次交接即为不合格。
(4)评价家属转运流程满意度情况。包括转运服务态度、沟通技巧、专业技能等方面,总分100分。非常满意:得分≥90分,满意:80~89分,不满意:<80分。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正态分布的计量数据表示公式为(),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转运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急救物品准备齐全率对比
研究组转运急救物品准备齐全率为98.11%(52/53),高于对照组的88.46%(46/52),数据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χ2=5.128,P=0.019<0.05)。
2.3 两组患者转运后交接合格率对比
研究组转运后交接合格率为96.23%(51/53),高于对照组的84.62%(44/52),数据比较有统计学的意义(χ2=4.239,P=0.028<0.05)。
2.4 两组患者转运过程家属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转运过程家属满意度94.34%显著高于对照组82.69%(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转运过程家属满意度[n(%)]
3 讨论
急诊患者的转运过程存在诸多风险因素,可能与转运设备、转运团队以及转运组织协调有很大的相关性,相反与患者自身病情的严重程度关系较小[6]。患者病情严重时自身会给予足够的重视,恰恰不易出现不良事件。在转运途中,患者的体位改变可能导致体液分布以及药物分布出现变动[7];另外,静脉导管的连接断开、拔管和呼吸机使用故障可能导致病人呼吸困难,甚至死亡[8]。研究[9]显示:急诊患者转运过程中应用院内转运核查单后,保证了转运过程中相关人员对安全转运的依从性,有效减少了转运中的危险事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整个转运过程中,研究组患者出现设备故障、输液或者药量不足、导管或管路阻塞、滑脱、患者意识不清、心律失常,以及物品遗漏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66%,低于对照组的17.31%,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χ2=6.208,P=0.013<0.05)。此外,研究组转运急救物品准备齐全率为98.11%(52/53),转运后交接合格率为96.23%(51/53),对照组分别为88.46%(46/52),84.62%(44/52)。组间比较,研究组的急救物品准备齐全率和转运后交接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χ2=5.128,4.239,P=0.019,0.028,<0.05)。最后,研究组转运过程家属对转运人员的服务态度、组织协调能力、沟通技巧、专业技能等满意度为94.34%(50/53),高于对照组的82.69%(43/52)(χ2=5.756,P=0.016<0.05)。分析数据认为,急诊患者的转运过程需十分注意规范及安全性。本次研究提供的传统转运方式以及安全核查表单方式转运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通过两种方式进行转运的急诊患者,整个过程所涉及的指标均为理想状态。本次研究通过组间比较两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转运过程急救物品准备情况以及转运后交接是否合格以及家属满意度,旨在选取更为合适的转运方式,结果表明,通过安全核查表单方式转运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更少,并且急救物品准备更为齐全,转运后交接合格率更高、家属更加满意。这与封晓燕等[10]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在神经外科ICU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安全核查表单价值更高,通过此方式进行转运的患者,院内转运中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1.36%、转运死亡率为1.13%、护理纠纷率为2.17%,均明显低于常规转运(P<0.05);而且此方式的转运时间为(13.08±2.49)min,低于另一组的(23.31±5.17)min。
综上所述,在急诊患者的安全转运交接管理过程中应用安全核查表单的效果达到预期,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更低,交接合格率、转运家属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