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肿瘤细胞监测与鼻咽癌适形放疗后复发转移预测的作用
2022-10-21黎彩霞李焕庭陈登源
黎彩霞,李焕庭,陈登源
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 肿瘤放射科,广东 罗定 527200
0 引言
CTCs监测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提取其中由实体瘤脱落进入外周循环系统的肿瘤细胞,在通过基因分析、抗体检测等方式来判断患者的肿瘤发展、转归情况,该方式在多种肿瘤疾病(肺癌、乳腺癌、胃癌等)监测研究中均有良好的反馈,相关的报道表示多种实体肿瘤的复发转移与CTCs监测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被认为可有效监测原发灶、转移灶之间的活动,无论是对于肿瘤早期检测,还是复发转移预测,CTCs监测对于肿瘤复发的预测性优于常规影像学检查,但当前对于鼻咽癌适形放疗后进行CTCs监测的研究相对较少[1-2]。本次研究旨在了解CTCs监测与鼻咽癌适形放疗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作用,以帮助患者早发现、早治疗,更好地带瘤生存并降低其经济负担,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选取广东省罗定市人民医院2020年6月-2022年4月间收诊的50例III期至Ⅳa期的鼻咽癌患者,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22~79岁,平均(49.02±2.25)岁;III期、IVa期患者分别有28、22例。
入组患者均已按照UICC(2008年)[3]标准进行分期,均执行了根治性适形放疗或诱导化疗+根治性适形放疗。本次研究最后1例患者出组时间2022年4月,期间入组患者在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2个月、术后24个月行CTCs检测,每次检测均在清晨取患者的肘后静脉血5~10mL,并送至检验室进行相应的CTCs检测。
纳入标准:①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②按照UICC(2008年)分期为III期至Ⅳa期且执行了根治性适形放疗或诱导化疗+根治性适形放疗;③预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KPS评分≥70分;④自愿加入本研究,依从性好,配合随访复查。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危害患者安全或影响患者完成研究的伴随疾病;②既往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且接受过放化疗治疗;③原发灶和颈部转移病灶接受过手术治疗;④鼻咽癌为复发[4]。
1.2 方法
患者均接受执行了根治性适形放疗或诱导化疗+根治性适形放疗,在各节点进行CTCs监测时,取晨间肘中静脉血约5mL,以真空抗凝管(ACD管)放置并迅速送检验室,采用益善生物CanPatrol分型检测技术检测。研究所用的多项分离液、缓冲液、单克隆抗体(抗CD45、抗Epcam)荧光剂,血样采集容器等均由益善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进行CTCs检测时,抽取血样均需先放置抗凝管,离心处理两次,转速为2.5r/min,7min后将上清与下沉物分离,将下沉物再次离心处理2min,加入红细胞裂解液等待15min,裂解液去除红细胞,磁珠孵育混匀去除白细胞,待完全分离后分离上清与下沉物,之后相继以0.4%浓度Tween20、2%浓度胎牛血清液进行离心分离后取沉淀,分离液(或再次离心)分离富集肿瘤细胞,加入CD45-PE、Epcam-APC,避光孵育半小时后加入缓冲液,取沉淀物进行监测,以相应的试剂盒观察3项单克隆抗体的情况,以Epcam阳性、CD45阴性为CTCs,数量超过<2为阴性,≥2为阳性。
1.3 观察标准
本次研究,通过CTCs监测,比较:①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CTCs阳性率;②术后3个月,阳性、阴性患者的总缓解率(完全缓解:病灶完全消失、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正常。部分缓解:病灶直径缩小>30%。稳定:无显著变化。总缓解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③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CTCs检测阳性患者无新增转移率[5-6]。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F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术后3个月内阳性率及CTCs数目比较
通过术后适形放疗,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降低,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CTCs阳性率降低,同阶段患者的CTCs数目持续减少,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 患者术后3 个月内阳性率及CTCs 数目比较
2.2 患者术后3个月总缓解率比较
术后3个月,CTCs检测为阳性有13例,阴性为37例,阳性患者的总缓解率低于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 患者术后3 个月总缓解率比较 [n(%)]
2.3 患者术后24个月内的无新增转移率比较
术后6个月CTCs阳性患者无新增转移率与阴性患者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4个月,CTCs检测阳性患者无新增转移率均低于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术后24 个月内的无新增转移率比较[n(%)]
3 讨论
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原发于鼻咽黏膜被覆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于3mm以上的肿瘤,常规影像检查能取得较高的检测率,但对于3mm以下的肿瘤组织,当前的影像检测效果并不理想,血清标志物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也相对较差,CTCs监测在肺癌、乳腺癌、胃癌等多种实体肿瘤中均有良好的反馈,相关的报道均表示肿瘤的复发转移与CTCs密切相关,早于常规影像学检查手段预估肿瘤复发风险,CTCs监测是一种效果极佳的肿瘤复发监测方法[7-8]。
鼻咽癌患者在术后进行适形放疗是最常见的治疗方法,研究结果显示,50例患者术后、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CTCs阳性率降低,且同节点患者的CTCs数目持续减少,分析认为,适形放疗对于原病灶肿瘤具有良好的灭活效果,而CTCs监测能够有效的观察患者肿瘤微小病灶在血液循环中的活动情况,通过CTCs监测结果的变化情况,可发现患者的复发转移倾向,明确微小肿瘤病灶阳性情况,这利于临床医师制定科学合理的化疗方案,而患者在根据检测结果执行针对性的适形放疗后,原病灶肿瘤细胞得到针对性的抑制,进入外周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因此减少,患者的CTCs数目和阳性率因此不断下降[9-11]。
另外原发灶经淋巴系统进入外周循环是远处复发、恶性增殖的重要原因,因此术后适形放疗效果的优劣关系到患者有无新增转移[12],而CTCs监测能辅助医师开展针对性化疗,彭政[13]、杨健筌[14]等学者指出外周CTCs在鼻咽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病情发展预测和疗效评估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早期连续检测CTCs,能有效抑制原发灶的发展和转移,因此术后6个月CTCs阳性患者无新增转移率与阴性患者差异较小,但术后12个月、24个月,CTCs检测阳性患者无新增转移率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分析认为这说明CTCs阳性患者的总生存期更短,可见CTCs对患者预后预测作用显著。
在术后3个月,CTCs检测为阳性有13例,阴性为37例,阳性患者的总缓解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分析认为CTCs的变化与疗效有关,通过更具有针对性的放疗措施,原病灶术后残余肿瘤细胞清除效果良好,可见CTCs的监测结果也可作用鼻咽癌病情转归的有效参考与补充,但本次研究未对术后3个月之后的缓解情况进行统计,这可能对研究结果造成一定的偏畸,还需要增大样本量,延长观察时间,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鼻咽癌患者在进行适形放疗后,采用CTCs监测能够有效的检测患者的CTCs阳性情况,辅助医师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诊治,从而帮助患者早发现、早治疗,进而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可见联合CTCs监测的随诊复查效果优于单纯传统肿瘤复诊检测项目,具有较高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