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临床治疗及效果观察
2022-10-21李丽
李丽
北京市昌平区北七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全科,北京 102209
0 引言
高血压是当前临床常见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可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肾脏病等多种心脑血管经及脏器衰竭,具有较高的致残和致死率,是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疾病[1]。高血压主要分为继发性高血压及原发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较为常见,当前尚未明确主要病因,但有研究显示,其与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及遗传等因素有关[2]。高尿酸血症与原发性高血压为两种独立疾病,但两者可相互影响、关联,因此高尿酸血症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常见合并症,这种情况在老年群体中较为常见,主要与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统动脉硬化及机体代谢、排泄等功能减弱有关[3]。当前临床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常用降压药为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其中厄贝沙坦与氯沙坦均为常用药物,均具有显著降压效果,但氯沙坦的分子结构具有特异的咪唑-5-羧酸,具有促进尿酸排泄的显著降尿酸作用,将其用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为进一步证实氯沙坦在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临床治疗及效果,本文就对此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24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治疗方案差异分为两组。厄贝沙坦组男69例,女51例;年龄65~90岁,平均(75.98±5.11)岁;高血压病程5~15年,平均(10.03±3.32)年;体重46~85kg,平均(63.17±3.05)kg;高血压分级[4]:Ⅱ级53例(160~179mmHg/100~109mmHg)、Ⅲ级67例(≥180mmHg/≥110mmHg)。氯沙坦组男70例,女50例;年龄65~90岁,平均(75.47±5.73)岁;高血压病程5~15年,平均(10.02±3.18)年;体重45~85kg,平均(62.94±2.88)kg;高血压分级:Ⅱ级52例(160~179mmHg/100~109mmHg)、Ⅲ级68例(≥180mmHg/≥110mmHg)。所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同时所有患者及直系亲属均详细了解本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订相关协议,本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5]中关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且均经血清检查存在高尿酸血症(男≥390μmol/L,女≥310μmol/L);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无免疫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④均有1年以上持续降压药治疗史。
排除标准:①存在脑出血史、肝脏代谢异常、凝血功能障碍及精神病史患者;②对本研究所用药物存在过敏症患者;③研究期间需接受其他治疗患者;④入组前半年存在重大手术史患者。
1.2 方法
对厄贝沙坦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49;规格:0.15g×7s/盒]口服治疗。使用剂量:初始剂量和维持剂量为每日75mg,1天1次,在患者耐受范围内加量,在2周内达到每天150mg。
对氯沙坦组患者给予氯沙坦钾片(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80054;规格:50mg×7s/盒)口服治疗。使用剂量:1天1次,1次1片。
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1)以北京东华原医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YXY-61电子血压仪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指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
(2)采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晨起空腹静脉血3mL,常规离心处理后,取上层清液为血清标本,以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American全自动生化仪(AU5800)检测其血尿酸水平(正常值:200~300μmol/L)。
(3)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判断标准:患者经治疗后体征与临床症状消失,血压明显降低,舒张压降低程度超过10mmHg、收缩压降低程度超过20mmHg及血尿酸水平降低程度超过120μmol/L,则视为显效;患者经治疗后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血压有所降低,舒张压降低程度在10~20mmHg及血尿酸水平降低程度超过70μmol/L,则视为有效;患者经治疗后血压无变化,则视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4)统计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头痛、失眠、心悸、纳差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Excel2010中予以校对,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处理,用()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及血尿酸水平变化分析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均无对比差异(P>0.05),但治疗后的氯沙坦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厄贝沙坦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及心率变化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水平及心率变化对比()
注:*表示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
2.2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析
厄贝沙坦组和氯沙坦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33%(106/120)、95.83%(115/120),氯沙坦组显著高于厄贝沙坦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厄贝沙坦组和氯沙坦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33%(16/120)、5.83%(7/120),氯沙坦组显著低于厄贝沙坦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若血压控制不佳,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则较易引起肾功能损伤以及肾小动脉硬化等症状,进而导致尿酸排泄障碍及尿酸生成量增多,引起高尿酸血症,因此高尿酸血症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常见并发症[6]。高尿酸血症不仅可引起患者痛风,其血尿酸水平与患者血压水平成正比,且可诱发患者代谢功能障碍,增加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进而增加患者短期死亡率[7-8]。
氯沙坦与厄贝沙坦同为血管紧张素受体Ⅱ拮抗剂药物,均具有长效降压效果,且均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血管收缩、水钠潴留以及重构作用起到显著降压疗效[9]。但对于合并高尿酸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厄贝沙坦缺乏降酸疗效,且具有较高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这对患者的治疗信心与治疗依从性存在负面影响[10]。氯沙坦的降压机制虽与厄贝沙坦一致,但作为当前临床唯一被循证医学证实兼具降尿酸药物的降压药,用于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可通过调控尿酸盐转运蛋白对尿酸的转运,减少蛋白尿,促进尿钠以及尿酸排出,并通过减少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碱化尿酸,从而起到理想的降尿酸作用[11-12]。本研究结果也表明,以治疗氯沙坦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以厄贝沙坦治疗的患者,提示氯沙坦确有显著降酸疗效。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以氯沙坦治疗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厄贝沙坦治疗的患者,提示氯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可取得理想疗效。最后本研究结果显示,氯沙坦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厄贝沙坦治疗的患者,提示氯沙坦对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而言,属于安全高效的治疗药物。
综上所述,在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以氯沙坦进行治疗,可有效起到降压、降脂及降低血尿酸水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