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22-10-21姜梦琳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第二中心小学
姜梦琳 北京市大兴区庞各庄镇第二中心小学
合唱是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它以声部之间和谐的完美音色震撼人心,突出表达人们的感情、思想,加以丰富的旋律来引起人们的共鸣。在音乐教学中,合唱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且也是音乐课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著名的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合唱教学是将广大群众引向音乐的最有效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这样说过:“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因此,推行班级合唱,并把班级合唱教学作为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树立集体主义观念、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要手段,是面向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班级合唱作为常规音乐课堂内容以及合唱教学的基础,如何培养和提高班级的合唱能力,改进班级合唱的方式方法,是我们一直在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小学班级合唱的有利条件
班级合唱教学是基于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进行的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教材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合唱教学与训练。这种方式不仅便于组织管理,还有利于教师基于平时的课堂学习,准确地找到每个学生的问题所在,再根据学生的声音特点分配声部,进行合理分工,进而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合唱练习。
班级合唱教学与校级合唱团相比,班级合唱的时间和机会较多,它借助每周两节的常态音乐课进行训练,让班级合唱训练变成常态化练习。在完成常规欣赏或歌唱作品的基础上,再进行班级合唱训练的提升。具体教学时,可以带领学生通过欣赏同类型的合唱作品或编创简单的二声部乐句来进行班级合唱训练,这样不仅能丰富音乐课堂的内容,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喜爱之情,在聆听和练习中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同时对于学生乐感的培养与音乐素养的提高也有明显效果。
从新课改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音乐教材不难看出,合唱的欣赏作品与歌唱作品相较之前的比例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从一年级开始就出现了合唱欣赏作品;升入三年级,合唱欣赏作品逐渐增加,并涉及少量简单的合唱歌曲的学习;到四年级,歌唱类合唱作品数量逐步上升;直至五年级下册教学内容中,有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教学内容都是围绕合唱歌曲或合唱欣赏进行的。可见,合唱教学在整个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小学班级合唱训练的教学策略
充分掌握班级学习情况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不难发现,农村学生对于音乐的感觉相对缺乏,往往难以准确表达对于音乐的感知,音乐基础相对薄弱。班级学生的音准情况也是参差不齐,音准好的学生占比相对少,这也直接给班级合唱训练增加了一定难度。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合唱需要相互的配合,以及大量的练习,而枯燥无味的音准练习很有可能导致小学生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此外,小学生的乐理知识相对匮乏,他们往往难以对乐谱进行透彻的解读,难以准确掌握合唱歌曲时需要运用的气口、强弱及间断点等,这些问题也会让学生在合唱的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
夯实班级合唱训练基础 一是激发学生对于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虽然小学生的注意力不能保持长时间的高度集中,但只要在音乐课堂上加入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就能将他们学习音乐的热情和兴趣激发起来。例如,三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中有两首简单的合唱歌曲——《虫儿飞》和《春晓》。以教学《虫儿飞》为例,教师可以播放有关歌曲内容的画面,让学生能直观体会虫儿飞的场景,从而加深对音乐内容的理解,这样在歌唱时就能更好地带入情感。
二是优化班级合唱训练结构。要全面掌握和分析班级合唱训练存在的不足,就需要音乐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观察、多聆听。由于班级合唱与校队合唱团最主要的区别就在于学生主体不同,水平参差不齐,音准、表现力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主体差异,因此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班级合唱训练结构。此外,在开展小学班级合唱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找到合唱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增强学生对作品的感知,从中找出适合的解决方法。例如,在进行班级合唱训练的过程中,部分学生在声部配合时,会沉浸在自我的歌唱世界中,这样就容易出现声部失衡的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聆听训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聆听习惯,避免出现一听音乐就着急张嘴唱,导致音准、节奏无法完美掌握的情况。
三是引导学生掌握合唱技巧。合唱的技巧是合唱最难也是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教师要利用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帮助学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声部。在此基础上,在提升班级的合唱默契时,要注重针对气息、呼吸和合唱音准的技巧对学生开展训练,从而逐渐引导学生了解合唱教学模式,掌握合唱技巧。
制定合理的班级合唱训练计划 在每节课合唱歌曲之前,除了常规的气息训练、发声练习,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和声训练。从三年级开始,教材中的二声部合唱作品就成了班级合唱的常规内容之一。而精确的音准是顺利进行作品演绎的基础,也是团队协作的基本保证。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和可塑性,因此在低年级的常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固定音高的音阶训练。从标准音“la”着手,找到“do mi sol”等音高的相应位置。从演唱自然音阶到建立简单的音程概念,看似不容易的过程,实际只需要每堂课3~5 分钟的训练时间。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展开训练,就能使班级合唱水平有一个稳步的提升。
班级合唱的教学方法
节奏二声部练习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音乐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识读乐谱,同时也要求能够掌握歌曲基本的节奏型。因此,在常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建立简短的四小节节奏卡农训练,还可以分组以稳定拍和节奏相互配合的形式进行节奏二声部练习。低年级学生在进入声乐作品训练之前,以节奏多声部训练为契机进入声部感知练习是对声乐作品练习的一个很好的过渡。经过这样的练习,低年级学生能够建立起纵向的听觉感受,在今后加入简单的二声部旋律练习时,就能做到声部间的互相倾听。
声部长的引领带头作用 在实际的班级合唱训练时,声部的音准是最重要的,但也是最头疼的问题。合唱歌曲如果连最基本的音准都保证不了,那更没办法进行音色的美化和情感的表达。因此,分声部的音准以及配合和声的部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班级合唱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分声部唱准了,但合起来却不准”“为了不被其他声部‘带跑’而捂着耳朵唱”等情况,这样往往连最基本的音准都没办法保证。如果教师一味地纠正学生唱好音准,在进行艺术处理时又容易顾此失彼。针对这样的情况,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是根据学生的歌唱水平、音准情况以及声音特点,进行合理的声部分配。然后,在班级中选出声部长,由声部长带领组员进行声部练习,声部长还要对负责的声部进行管理,督促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纪律较差的学生,让声部长充分发挥其管理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让整个班级合唱进步得更快。
建立声部层次感 合唱教学中另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声部层次感,才不容易出现为了不被其他声部带偏而声音失衡的现象,才能在合唱中坚定自己的声部立场。通过对比,不难发现:城市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接受多声部音乐熏陶的环境和条件相对充足,如周末参加的声乐、器乐课程;去剧院观看儿童音乐剧;参加合唱节、音乐节等,都给予了他们欣赏和学习多声部音乐的机会。而在农村,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这些机会,家长对孩子也没有这样的培养意识。因此,在农村小学的班级合唱教学中,学生对于多声部音乐氛围的感知,主要需要在平时的音乐课堂中来完成。对此,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声部层次感。一是适当加入和声训练。将三度音程与和弦引入课前发声练习。让学生在唱之前先多聆听几遍音程,找准自己的声部,看着教师的指挥手势,先进高声部,稳定后低声部再进入,最后调整和声的和谐度。这样的学习方式,比较容易让小学生感受声部的和谐,了解什么是声部训练。这种练习要从小学中低段开始入手,在每堂课的开始时利用2~3 分钟时间进行训练,学生的听觉逐渐敏锐,音高、节奏的把握能力就会悄然提升。二是在合唱作品中体会多声部配合。唱好合唱的前提是对音准有敏锐的感知。所以在合唱中要培养学生的纵向听觉习惯,“耳朵”是“嘴巴”的先知,它是歌唱的领路者。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的班级合唱曲目《小纸船的梦》时,第一遍聆听可以让学生感知和声的音色与力度的层次对比;复听时,让学生自主选择聆听的声部,有意识地将两个声部按层次分离开来,达到能自主哼唱出二声部的旋律。如果在班级合唱训练中从低年级开始就进行和声训练的话,到四年级的时候,聆听三度音程的合唱歌曲对于班级合唱教学来说,难度就不是特别大。不仅可以用课堂歌曲作为聆听内容,还可以多聆听一些国内外有名的童声合唱的歌曲,慢慢培养学生的和声层次感。
“以多带少”强化音准 以班级为合唱团体来看,天生音乐素质好的学生是少数的,这也是和校队合唱团最本质的差异。所以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出现部分学生唱歌跑调的情况比较频繁。最初认为“五音不全”是天生差异、无法调整,但通过教学中的细致观察发现,适当调整学生的气息、音量,加强学生的视唱练耳训练后,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的音准改善不少。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编排班级的位置,让两个音准好的同学,包夹一个唱歌爱跑调的同学。这样长期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让音准弱的同学受到良好的熏陶,从而坚定自己的声部立场,慢慢改进自己的音准。
情境教学法 在班级合唱中,虽然学生的歌唱水平参差不齐,但班级合唱的优势在于这个集体相互非常熟悉,有一定的默契,学生之间的配合紧密性较好,这也对合唱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可以通过反复聆听、剖析歌曲、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歌曲所表达的情感,让学生对歌曲充分了解,进而产生共鸣,强化合唱效果。例如,三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中的合唱歌曲《春晓》,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古诗词为基点,进入歌曲学习,通过创设合理的教学情景,让学生能够准确理解歌曲的情感,加大学生对歌曲的共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合唱准确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教师的自我提升
要使小学班级合唱教学真正深入课堂,还需要音乐教师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多阅读关于音乐教育方面的书籍,提高自身的合唱素养,学习多样化的合唱教学方法。一方面要强化合唱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要了解国内外先进的合唱教学理论和方法,从而让学生从小能接触先进的合唱理论知识和专业的班级合唱指导,这样才能实时跟上新时代发展的脚步。
义务教育阶段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因此,开展班级合唱教学是对歌唱作品的深入学习与训练,还能够真正普及合唱艺术,从而整体提高新时代小学生的音乐素质,继而推动小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