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食品仪器分析技术”课程思政设计与实践

2022-10-21孔令鸟

食品工业 2022年9期
关键词:仪器思政食品

孔令鸟

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鉴湖学院(绍兴 312000)

教育部在2020年5月发布《关于高校课程思想政治建设的指导意见》,并得到各高校的全面推动[1]。此外,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程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布,“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专业课程作为高校“三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培训体系的组成部分,发挥着知识转移和价值导向的双重作用[3]。

食品专业的核心学科包括工程技术、职业道德、生命健康和安全、政策法规等。在教育过程中可以使用的思想政治因素很多[4]。如张薄博等[5]通过在“发酵食品工艺学”课程中推广我国知名品牌,学生可以增强对国货的认同感。万婕等[6]以工匠精神为内涵,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面对“食品质量控制与管理”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改革。蓝蔚青等[7]在“食品添加剂”课程中,它蕴含着食品生产者的真诚,一丝不苟的工作理念,以及敬业的工作态度。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和呈现的思想政治因素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食品仪器分析技术”课程是高职食品检验检测专业主干核心课,是以“分析原理—仪器结构—仪器分析方法的应用”为主线,全面系统地介绍食品检测相关的仪器分析技术,课程理论性强,实践性强,思想政治元素丰富。它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创新精神、职业道德和价值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该课程存在内容多,信息量大,知识点分散,理论知识抽象,课时不足等问题[8-9],学生普遍觉得课程内容抽象,较难理解和掌握,这给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因此,许多学校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如虚拟仿真教学[10]、BOPPPS教学模式[11]、CDIO教学模式[12]、线上线下教学模式[13]、案例教学[14]等。然而,在课程思政方面的研究较少。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深入研究该课程的思政要素,并结合各部分的教育内容,包括各种实例和思政内容,推进该课程的思政改革。

1 “食品仪器分析技术”课程定位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1—2020年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提出设立科研基金,支持中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一批检验检测专业人员[15]。食品检验检测是食品生产经营和食品法律执法的重要技术支撑,对准确判断和评价食品质量、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具有重要作用[16]。食品仪器分析技术又是食品检验检测专业人员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该课程在食品检验检测专业的定位,对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高职大专院校进行调研,收回有效问卷63份,通过调查发现,开设“食品仪器分析技术”课程的学校中,有82.5%的学校将被列入核心专业课程清单,其中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检验技术、食品理化分析技术和食品微生素检验技术相当,见图1。此外,还有7.1%的学校将该课程列为专业基础课。由此可见,“食品仪器分析技术”课程在食品检验检测专业人才培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图1 各校开设专业核心课程情况

2 “食品仪器分析技术”课程目标

食品仪器分析技术内容抽象,难以理解,教师要按照教育部提出的新要求,科学明晰课程的教学目标,重视知识与能力的结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真实需求,从知识结构入手,增加知识的相通性,并契合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提升授课质量[17]。2020—2021年,围绕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化学检验员职业标准、农产品食品检测员职业标准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赛项内容,将食品仪器分析技术课程培养目标进行改革,总体目标由培养技能型人才修改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课程目标不仅包括知识和能力的教育目标,而且还充分融合思想政治目标,即素质目标,如表1所示。

表1 食品仪器分析技术课程目标设置

3 “食品仪器分析技术”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3.1 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

尽管近年来食品行业保持快速发展,但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接踵而至,其中就包括2021年“3·15”晚会上曝光的瘦肉精事件,这些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从事食品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缺失。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食品专业课程尤为重要[18]。但专业性仍是食品专业课本的主要素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还比较匮乏[19],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逐步渗透到教学中。

根据每章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在“食品仪器分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深度提取各种德育内容及思政资源,进一步拓展学习内容,将无形的价值教育和有形的专业知识结合,达到教育的总目标。思想政治元素融入课程知识的设计表如表2所示。

表2 “食品仪器分析技术”中所包含的知识内容和思政教育材料

3.2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以项目五综合实训——茶叶中铅含量的测定为例,介绍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在制定项目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质量目标时,主要依据“1+X”食品农业安全评估要求和食品检验管理专业技能证书要求,以及全国大赛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技能测试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并结合农业食品检验员专业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第二课堂、网络学习平台学习情况进行学情分析,进而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式教学,概况为“两课堂三阶段六环节”。两课堂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三阶段指课前、课中和课后;六环节指教学活动设计中的“导—思—学—做—评—汇”。课前,“导”基于学习平台和第二课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发布铅中毒的教学视频,增强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课中,“思”即发布GB 5009.1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铅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按照标准规范介绍测定流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选择合适的茶叶的预处理方法及测定方法?锻炼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学、做”即了解如何操作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通过教师示范引导,学生反复操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工作精神、严谨的实验态度和精益求精的主人翁精神;“评”即使用教师反馈、自我评估和同行评审进行评估。强调操作过程中的问题、数据的处理和实训报告的填写,培养学生准确、严谨的职业精神。课后,“汇”即融会贯通,推送课后作业及拓展任务单,小组设计实验,第二课堂完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刻苦专研精神。具体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如图2所示。

图2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茶叶中铅含量的测定为例)

3.3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建立新的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因素的权重,特别是增设思想政治评价一票否决权,如有弄虚作假或材料造假等问题,该科目成绩将被取消。通过改变考核标准,引导学生树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食品仪器分析技术”课程的评价方法和评分结构如图3所示。增加过程评价占比,占60%,其中4个方面包括:智慧树平台占5%、雨课堂占5%、课程作业占30%(实训课程以检测报告代替)、思政考核占20%。实训课采用综合评价法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并根据每个实验的情况,从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检查报告和预习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以检测报告取代实训报告[20],能够帮助学生对检测岗位的进一步理解,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图3 “食品仪器分析技术”课程考核方法和成绩构成

期末考试成绩占40%,试题中增加结合当前流行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案例设计题,增强学生的赋能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与此同时,为了体现个性化,主观题可以给出多题供学生选做。

4 “食品仪器分析技术”课程思政实施成效

为了解课程思政改革成效,对食品检验检测和酿造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一项调查。学生对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反馈如图4所示。只有3名学生表示这样做是浪费时间,超过70%的学生认为他们的专业知识会得到更好理解,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整体素质和职业认同。同时,得益于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对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图4 学生对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反馈

此外,通过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食品仪器分析技术课程学生评教分数为99.1分,远高于学校平均水平。学生动手能力大幅提高,科研能力增强,2021年学生参加校技能文化节化学实验技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项目人数增加100%,第二课堂创新实验室使用频率也大幅提高。

5 结语

食品仪器分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既要注重指导理论过程,又要加强学生实践教育。同时,食品行业直接关系到民生,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更要有责任承担意识。为此,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食品仪器分析技术课程的整个过程,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引领,进行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优化,并进一步拓展现有的德育教育内容。同时,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增强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仪器思政食品
《现代仪器与医疗》约稿函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约稿函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不可忽视的化学仪器的创新使用
危险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