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实叙事、影像修辞与文化认同:纪录片《大地情书》的人文价值

2022-10-21陈家骥魏志宇

戏剧之家 2022年29期
关键词:观赏者黑土地东北

陈家骥,魏志宇

(1.吉林艺术学院 艺术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2.吉林艺术学院 东北民间艺术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12)

人文纪录片《大地情书》的主要拍摄地点为黑龙江绥化,影片以一年四季为时间线,讲述了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十则故事,运用影像修辞手法塑造了“大时代”下淳朴、平凡的“小人物”形象,表现了东北地区普通人民的精神面貌,实现了人文纪录片的跨地域性共鸣。

一、真实叙事的人物塑造

真实叙事是纪录片塑造人物形象的核心。《大地情书》中,创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始终贯彻视角与人物优先,故事情节次之的理念,将重点落在人物与视角上,使主人翁积极主动、目标清晰地在乡土故事中发现线索并作出行动。纪录片通过多元叙事手法展开具有乡土风情的故事情节,并结合地域特征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进行二次塑造。

(一)全知视角塑造故事情节

根据热拉尔·热奈特的叙事学理论,视角可分为三种:叙述者大于人物为零聚焦,又称“全能视角”或“全知视角”;叙述者等于人物为内聚焦;叙述者小于人物为外聚焦。叙事角度是纪录片的重要艺术特征,本片采用全知视角,使叙事者的视角大于故事人物的视角,赋予影片中的物象更深的含义。影片运用上帝视角,使观众置身于黑暗的房间里,看这些人物在命运的漩涡里打转。上帝视角给予了观赏者“全知全能”的身份,使观赏者的精神对立于故事中的人物的精神,进而产生非特定情节达到共鸣。同时,《大地情书》以独特、亲切的“朋友视角”展开叙事,体现东北平凡人物的两面性。“朋友视角”体现出叙述者的语气和立场,加强了纪录片对剧情故事的概述能力,达到了塑造故事情节和升华主旨的目的。

(二)多元叙事塑造乡土风情

创作者以故事为灵魂,以叙事结构为骨架,以情感为主线,将精心编织的故事结构、故事内容以及乡土风情融入故事主体,把事件与情感融合在一起,同时,采用正叙、倒叙等多种叙事结构讲述故事、表达情感。《生死二人转》中,创作者运用倒叙的方式呈现了二人转演员为了梦想的舞台即使病魔缠身依旧保持坚强乐观的内心独白。同时,本片采用多元叙事表现东北地域的乡土风情、民风民俗等内容,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满足了观赏者的需求,达到了传承东北地域文化、传递东北乡土风情的目的。

纪录片的人文性是透过人的本质力量和生存状态、人的生存方式和文化积淀、人的性格和命运、人与自然的关系来体现的。纪录片作为大众媒介中最基本的节目形式之一,有其专属叙事方式,这种方式基于创作者和观赏者双方的需求,这种叙事方式的突出表现便是纪录片叙事时的情感流露。纪录片的情感流露是抽象的,往往通过单一故事进行展现,因表达需求不同,部分纪录片会采用多元化的叙事方式达到流露情感、升华主题的目的。

(三)人物形象塑造地域特点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地域是影响人类社会的生活形态和人们的性格特征的最大因素之一。《寻宝小兴安岭》中,王桂英说“守山靠山,守海靠海”,说明了地域与环境的差异导致会生活方式的不同,同时,环境、地理等因素也会对人的性格产生巨大影响。本质上来看,地域人群的性格是地域文化特质的表征,也是地域文化模式的外在显现。地域的文化因素是刻在生于斯长于斯的东北人骨子里的文化符号,具有极其深远的人文价值。创作者对东北民间习俗、仪式活动等内容的记录,展现了淳朴百姓的形象与沿袭至今的东北地域文化。《冬季的馈赠》中,创作者描绘了松花江流域的冬捕仪式,讲述了邵把头在初次打鱼失败后反复敲定下网地点,与团队成员加强合作最终收网成功的故事。冬捕仪式使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加强大,团队成员的感情也更加深厚,表现了东北人重感情、大度与包容性强的性格特点。《寻宝小兴安岭》中,范长江父子面对高耸的松树勇于攀至顶峰摘取果实,在每次跑山后都会祭山,并留出部分果实给动物以反哺山林。东北人懂得珍惜自己赖以生存的资源,这种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世代相传,他们所表现的性格是东北地区的人所独有的,正是地理环境塑造了东北人独特的美。

二、影像修辞的情感表达

镜头语言是画面和声音的结合。在纪录片创作中,镜头语言是叙事的基础,所有故事的叙述、人物的刻画、创作者想要传达的思想内涵,都需要通过合适的镜头语言来传达。优秀的创作者会采用恰到好处的镜头语言进行立意,而非直白地向观赏者讲述内容。本片擅长运用多种镜头语言记录黑土地,第一和第三人称的视角与对白更能使观赏者融入其中。本片从黑土地、小人物、大时代的背景出发,穿插经过艺术加工的生活片段,充分表现了新时代下东北人民乐观向上、顽强拼搏的生活状态。

(一)关心黑土地:地域的“情书”

在纪录片中,黑土地的人文价值和土地上的风俗文化都被镜头赋予了深厚的情感。本片共五集,讲述了十个人的故事,具有饱满、厚实的情感基调。本片以时间线为逻辑(春耕、夏耘、秋收、冬藏),附带表现东北地域的特色生产活动(采冰、冬捕等)、民间习俗(二人转、皮影等),表现了东北地域的人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表现了东北乡土文化的人文价值。创作者善于运用远景和特写两种方式表现黑土地,将各种充满烟火气息的人间景象展现给观众,使观众沉浸其中。纪录片开始以全景方式拍摄跑山人浩荡的队伍、一望无垠的稻田与收获的场景,通过鸟瞰角度体现自然界的伟大壮丽,然后,镜头层层拉近,将视角从客观的地理地貌转向人间烟火,为下一集作铺垫。本片充分利用影像修辞的情感表达,通过不同的镜头来表述不同的人物景象,表达对黑土地的深厚情感。

(二)关怀小人物:平凡而不平庸

创作者通过十位人物表现了生活在这片黑土地上的平凡而不平庸的百姓的生活,表现了文化传承和技艺传承的现状,同时,体现了“小人物”与命运拼搏的顽强意志,并进一步从宏观视角对乡土文化的价值进行追溯与拓展。纪录片一方面记录了东北人的生活日常,一方面邀请当地人坐到摄影机前做独白,这种方式生动地刻画了朴实无华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展现着精神力量,彰显着人性之美。《生死二人转》中,创作者将诙谐幽默的二人转与生死联系一起,宫颈癌患者赵晓敏、肠癌患者马三……一群癌症患者常年下乡义演,二人转这一传统艺术成了他们的精神支柱。这些小人物被困在命运中,却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他们的行为既体现了东北二人转的艺术魅力,也体现了演员们不畏命运、顽强拼搏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的皮影戏》同样采用把人的命运与人文精神相互交融的方式,表现了许多非遗缺乏传承人的现实困境,创作者通过镜头展现了老艺术家们的演出中台下空无一人的场景,空荡荡的观众席体现了创作者对娱乐时代下民俗技艺、非遗文化传承的担忧——娱乐方式日新月异,传统民间艺术是否能够得到年轻人的喜爱与认可?这是创作者人文关怀的标志性体现。创作者通过对小人物生活方式的刻画,让观众透过人物看到艺术本身,全方位展现民俗艺术的传承、发展与革新现状。

(三)关照大时代:看见东方之美

黑土地上的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追求淳朴的幸福,他们与这个时代携手共进。《大地情书》以生活为基点,向外延伸至乡村振兴、传统手艺、文化传承等时代议题。《“宅男”老丁的故事》中,老丁积极响应科技兴农的战略号召,培育生态稻米,实现乡村振兴。《“酱人”老赵》中,老赵用味觉传达东北汉子的温柔与细腻的感情,凭借匠心精神赢得顾客的喜爱。《我们的皮影戏》中,创作者以望奎皮影为例,台上老一辈艺术家倾情表演而台下空无一人,表现了民间文化的传承现状。本片通过细腻的镜头记录黑土地上的人物和故事,展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体现出当今时代下的东方之美。

三、文化认同的价值构建

中国文化的根基在乡村,在本片中,每位观赏者都可以体会到浓厚的乡土文化氛围。创作者在文化认同中将东北地域的民风民俗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相互关联,让人们通过影片重新认识这片黑土地,实现文化认同的价值构建。

(一)乡土文化的价值构建

纪实性是纪录片的根本特性之一,这使纪录片成为构建乡土文化价值的首选媒介。创作者通过若干镜头的衔接更加真实地展现民俗文化,记录乡愁与乡土社会。创作者以乡愁为载体,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观赏者的文化认同,实现乡土文化价值的构建。《寻宝小兴安岭》中,王桂英操着东北口音说:“中国人的美德是必须孝敬老人,你不孝敬老人都不发财。”孝的观念是中华儿女对家最深刻的记忆,本片通过家庭伦理的展现激发每一位观赏者的归属感,从而产生对家的思念。《“酱人”老赵》中,创作者通过味觉激活观赏者对家乡美食的思念,老赵是下酱的好手,他通过挑选优质黄豆,采用老式制作方式调制味道香醇的豆酱。味觉经常容易被人们忽视,而创作者通过表现味觉的镜头来传递家乡的味道,勾起人们心中的乡愁,实现乡土文化的价值构建。

乡土文化的传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民俗文化传承的基础。在乡村振兴视域下实现乡土文化价值构建的重点在于促进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风民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的人们历代相承的行为模式,是一个地域的人们的行为准则,是刻在乡土文化里的基因。《大地情书》中,每个人都遵循着该地域的民风民俗,观众通过镜头可以深入了解乡土文化的价值,“跑山人”父子在采集完松塔后,会把足够多的果实放在地上留给动物们享用。民俗刻在民众的骨子里,它是乡土文化的一部分,是乡土文化价值的具体体现。乡村振兴需要乡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型发展,创作者结合乡土价值与现代传播方式,在传统民俗内容的传播中融入现代社会的元素,推动乡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发展,更好地展现了乡土文化的价值。

(二)受众认同的文化内涵

《大地情书》为了表现东北地区的人民的生活,深入贯彻纪录片的宗旨,以真实生活为题材,以真实人物为对象,赋予琐碎的生活点滴以艺术内涵,刻画平凡人物和日常生活,给人们带来艺术的享受。真实的农村题材纪录片会与一般人想象的农村社会有些偏差,在受众的影响下,许多纪录片选择以艺术的“滤镜”美化乡土。《大地情书》的创作者对乡土文化的价值内涵进行二次挖掘,不论是“酱人”老赵,还是望奎皮影戏,都在现实问题中展开他们的故事,使人们对民间手艺和民间文化的传承问题进行反思。同时,创作者通过“跑山人”、冬捕、安达草原骏马等元素刻画了农村优质的生态环境,从受众的文化认同需求层面定义乡土文化的内涵。相较于城市人而言,乡村人群更能体会本片中的乡土风情,乡土风情的表达不仅阐释了乡土文化的价值,而且表现了农民心中的乡愁,在描述农村面貌和农民生活的同时,展现了真实生动的乡土文化与民风民俗。

四、结语

纪录片《大地情书》以东北地域文化贯穿全片,透过人物形象和地域特点解读人与黑土地之间的情感,表现东北人民的幸福生活与乡土情怀。同时,本片利用大众媒介进行传播,使东北的乡土文化被有温度地记录下来,并传播至千家万户,在当今娱乐至死的时代背景下,凸显东北地域文化的人文价值。

猜你喜欢

观赏者黑土地东北
保护黑土地刻不容缓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基于VR技术的电影交互性与设计方法探究
注重形体艺术表达,塑造全新唱歌表演氛围
大东北的春节
浅谈舞蹈中编导、演员与观赏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阿荣旗保护黑土地的做法
摘取黑土地上黄金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