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升级、金融深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10-21张玉智

关东学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

张玉智

一、引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已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其中产业升级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十四五”规划对产业升级提出了明确要求:构建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金融深化无疑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金融深化在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主要动力的同时,作为重要保障,强化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融合。与此同时,金融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深化其本身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会产生影响。因此,研究产业升级、金融深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产业升级、金融深化分别如何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过程中是否会产生中介效应,或者产业升级是否通过影响金融深化进而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随着金融深化的不断加强,是否形成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门限效应?产业升级、金融深化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区域性差异?

本文以研究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核心问题,参考已有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通过金融深化的中介效应、门限效应,重点分析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进一步分区域研究我国东部、中部以及西部区域的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不同影响。其中产业升级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两个方面;金融深化包括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三个方面。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在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之上引入金融深化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第二,金融深化中的金融结构变量不同于以往的研究从金融市场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角度,而是从与产业升级有关的经济货币化角度来构建;第三,在分析金融深化受产业结构影响的中介效应之后,进一步研究随着金融深化的不断深入,金融深化在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过程中的门限效应。

二、文献综述

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为导向,以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以金融深化和创新为主要抓手,实现有限资源下的最优配置,即实现产出效率最大化。目前国内外学者对经济发展质量的研究集中在内涵、评价体系、影响因素和实现路径四个方面。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二)评价体系

(三)影响因素

(四)实现路径

三、理论分析

整理已有学者的学术研究成果,从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金融深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和产业升级与金融深化的理论三个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假设。

(一)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假设

产业升级指的是生产要素从低生产率部门向高生产率部门转移,促进整个社会生产率的提高,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持续性“结构红利”的过程。产业升级从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来源。供给侧的外生动力主要是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三个方面,劳动力的流转和价格市场化提升了劳动生产率,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促进了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劳动力的调整和升级,形成资源的高效配置,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需求侧的内生动力主要是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个方面,消费水平和结构的不断提高与升级,资本的不断积累、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出口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升级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动力来源。

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如图1所示。

图1 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

基于上述理论提出以下基本假设:

H1:产业结构越高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

H2:产业结构越合理,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

(二)金融深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与假设

基于上述理论提出以下基本假设:

H3:金融规模越大,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

H4:金融效率越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

H5:金融结构越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

(三)产业升级与金融深化理论与假设

基于上述理论提出以下基本假设:

H6:金融深化在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效应。

H7:资本积累的不断增加,金融规模过大会抑制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H8:由于金融资本的边际效率递减,金融效率会影响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H9:产业升级会带来较高的经济货币化,但过高的经济货币化会影响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一)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经济高质量发展(GRO)。

(1)指标体系构建。选取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已有的研究中单变量通常选取人均GDP为代理变量,但单变量不能全面衡量和分析经济发展质量高低,因此采取构建指标体系的方法选择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参考宫汝娜、张涛(2021)构建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中的经济范畴,从经济效率、经济活力、经济持续、经济稳定和经济开放五个维度选取11个评价指标,这11个指标与汝娜、张涛(2021)构建的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不完全一致,在遵循以下三个原则的基础之上有所取舍:第一是指标的可获得性,第二是指标的可持续性,第三是指标的多层次性。对于发展质量起促进作用还是抑制作用可以从这些指标的方向上判断得出,正方向表明经济效率、活力、持续、稳定以及开放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反之则反是,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表

该指标体系的构建能从五个方面综合反映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根据各省市五个方面数据的不同也能综合放映出不同省份之间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倾向的不同。

(2)熵权TOPSIS模型。熵权TOPSIS模型是一种组内评价方法,利用原始数据的信息反映出其结果与各种评价方案之间的差距,基于无量纲处理后的原始数据矩阵,采用余弦法找出有限方案中的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分别计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间的距离,获得各评价对象与最优方案的相对接近程度,以此作为评判优劣的依据。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同趋势化和无量纲化处理。

其中,=1,2,……,代表31个省(市、区),=1,2,……,10代表2010-2019年十年的时间序列时间,=1,2,……,为子指标即为上文的11个子指标。分别表示原始指标数值和标准化后的指标数值。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中的()*为由全国31个省(市、区)11个指标组成的矩阵。

其次,计算的信息熵和权重以及构建加权矩阵。

=*

最后,结合距离值计算得出综合得分值,其值域为(0,1),越大即趋向于1代表经济发展质量越高,反之则反是。

2.核心解释变量——产业升级(IUP)。

3.门限变量——金融深化(FIR、FIE、FIS)。

由于金融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考查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作用,将金融深化作为门限变量,进一步研究随着金融业的发展产业升级如何变动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何种影响。以金融深化中金融规模(FIR)、金融效率(FIE)和金融结构(FIS)作为门限变量。

金融规模(FIR),是从金融深化的规模即数量的角度来衡量的指标,选取金融相关率,从银行资产和负债业务的规模大小方面来衡量金融深化规模。FIR=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之和/GDP。指标越大表示金融深化规模越大,反之则越小。

金融效率(FIE),是从金融深化的效率即金融机构存款转化成贷款的效率来衡量的指标。FIE=金融机构存款余额/金融机构贷款余额。指标越大表示金融效率越高,反之则越低。

金融结构(FIS),是从金融深化的货币化程度、金融市场结构调整的角度来衡量的指标。FIS=M2/GDP。指标越大表示经济货币化程度越高,反之则越低。

4.控制变量。

除了金融深化和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外,结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新发展理念,考虑其他因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合宫汝娜、张涛(2021)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的另外两个方面,选取政府调控、城镇化、就业水平和教育水平作为社会层面的控制变量,选取绿色经济和生活环境作为生态层面的控制变量以构建计量模型。

变量说明见表2。

表2 变量说明一览表

表2 变量说明一览表(续)

(二)数据来源

选取2010-2019年十年间31个省市自治区(考虑数据的可得性和统一性,不包括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数据取自中经网统计数据库、wind数据库以及《中国统计年鉴》,个别省份、年份缺失的数据采取插值法、线性趋势法进行填充。变量描述性统计见表3。

表3 变量描述性统计

五、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

(一)模型设定

1.金融深化的中介效应模型设定。

为了研究产业升级、金融深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被解释变量,产业升级中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金融深化中的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结构作为解释变量,政府调控、城镇化、就业水平、教育水平、绿色经济为控制变量建立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模型(1)设定如下:

=++2+++++

(1)

在研究整体回归模型之前,考查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过程中是否会产生中介效应,即产业升级是否通过影响金融深化进而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存在金融深化的中介效应,则产业升级对金融深化的影响效果显著。构建产业升级对金融深化的回归模型,产业升级对金融规模、金融效率、金融结构的回归模型(2)设定如下:

(2)

2.金融深化的门限效应模型设定。

上文已经设定了产业升级通过影响金融深化进而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介效应模型,在引入了中介变量金融深化之后,进一步研究金融深化的变动对产业升级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果是否发生改变。模型(3)设定如下:

=++1(≤)+1(<≤)+1(>)+

(3)

其中,为不受门限值影响的控制变量,包括政府调控(gov)、城镇化(urb)、就业水平(emp)、教育水平(edu)、绿色经济(psd)、居住环境(dgh);为产业升级变量,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iup1)和产业结构高级化(iup2)。1()为示性函数:

(二)实证分析

1.金融深化的中介效应实证分析。

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为产业升级,在不考察其他影响因素条件下,首先研究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效应,其次分析金融深化是否作为中介变量对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产生中介效应,最后通过总体回归方程分析产业升级、金融深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关系。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产业升级、金融深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回归结果表

表4 产业升级、金融深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回归结果表(续)

表4中的第(1)列表示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情况下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从第(1)列结果得知,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第(2)-(4)列分别表示产业升级对金融深化中金融规模、金融效率与金融结构的影响,从第(2)-(4)列结果得出,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过程中中介效应显著,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对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影响显著,产业结构高级化对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影响显著。产业结构合理化趋于0、1之间,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越趋于0表示产业结构越合理,越趋于1表示产业结构越不合理,因此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越大即产业结构越不合理,其对金融规模产生促进作用,对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产生抑制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越大说明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越大,因此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越大,即产业升级越明显,其对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产生促进作用并且对前两者促进作用显著。第(5)列表示产业升级、金融深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回归结果,从第(5)列结果得出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为负值时表示产业结构不合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抑制作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产业结构越高级,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金融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积极作用;金融效率越高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越高;金融结构指标为负值时表示金融结构不稳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显著抑制作用,金融结构越不稳定,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越低。

2.金融深化的门限效应实证分析。

通过上文对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总效应中有一部分通过金融深化这一中介变量传导至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并且金融深化的中介效应显著。进一步研究随着金融不断发展,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是否发生改变。以金融深化中的金融规模、金融效率以及金融结构作为门限变量。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非线性关系检验表

表5中第(1)(4)列表示金融规模(fir)作为门限变量对产业升级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结果变动的分析,从第(1)列结果得知,随着金融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规模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显著存在单一门限,当金融规模超过1.8442时,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从显著促进变为促进效果减弱。从第(4)列结果得知,随着金融规模的不断扩大,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单一门限效应但不显著,当金融规模超过1.9743时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显著由促进变为抑制。表5中第(2)(5)列表示金融效率(fie)作为门限变量对产业升级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结果变动的分析,从第(2)列结果得知,随着金融效率的不断提升,金融效率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显著存在双重门限,当金融效率小于1.6761时,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超过第一个门限值1.6716之后,产业升级中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当金融效率进一步提升超过第二个门限值1.6943之后,产业升级中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效果显著减弱,甚至小于第一个门限值之前的促进效果。从第(5)列结果得知,随着金融效率的不断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单一门限效应但不显著,当金融效率超过1.7613时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抑制效果加强。表5中第(3)(6)列表示金融结构(fis)作为门限变量对产业升级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结果变动的分析,从第(3)列结果得知,随着金融结构的不断提升,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显著存在单一门限,当金融深化结构超过1.6569时,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果从不显著促进变为显著促进并且效果加强。从第(6)列结果得知,随着金融结构的不断提升,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双重门限效应但不显著,当金融结构小于1.9087时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显著,当金融结构超过1.9087时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果显著减弱,当金融结构超过2.0136时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果显著加强,甚至略高于第一门限值之前的效果。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保证回归结果的稳健性,将全国31个省份的全样本分区域划分为东部、中部以及西部三个子样本再次进行门限效应检验,进一步分析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的地区在金融深化不同的情况下,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变动情况,表6为分区域回归后的显著部分结果,可以看出金融深化在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过程中门限效应依然存在。

表6 分区域回归后的显著部分结果

表6 分区域回归后的显著部分结果(续)

由于不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金融深化带来的门限值与门限效应存在区别:表6第(1)(2)列表示东部地区金融规模(fir)和金融效率(fie)作为门限变量对产业升级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结果结果变动的分析,与全样本门限效应结果一致。从第(1)列得知,随着金融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单一门限,当金融规模超过1.8376时,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果显著减弱;从第(2)列得知,随着金融效率的不断提升,金融效率对产业升级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单一门限,当金融效率超过1.6569时,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表6中第(3)(4)列表示中部地区金融规模(fir)和金融效率(fie)作为门限变量对产业升级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结果结果变动的分析,从第(3)列得知,随着金融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单一门限,当金融规模超过2.2328时,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果显著增强;从第(4)列得知,随着金融效率的不断提升,金融效率对产业升级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单一门限,当金融效率超过1.6038时,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减弱。不同于全样本中的门限效应,说明中部地区金融深化水平处于规模促进加强以及效率促进减弱的阶段。表6中第(5)(6)列表示西部地区金融规模(fir)和金融结构(fis)作为门限变量对产业升级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结果结果变动的分析,与全样本门限效应一致。从第(5)列得知,随着金融规模的不断扩大,金融规模对产业升级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单一门限,当金融规模超过1.7736时,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果显著减弱;从第(6)列得知,随着金融结构的不断提升,货币经济化对产业升级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存在单一门限,当金融结构超过1.7613时,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显著增强。

六、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全国31个省(市、区)2010-2019年面板数据,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标的基础之上,运用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门限模型研究产业升级中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第一,按照全国经济发展阶段来看,在工业化主导阶段产业结构高级化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因素,此时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不显著,产业结构表现为第三产业比重的不断提升。随着工业化主导渐渐向服务业主导过渡,住房、医疗、教育、娱乐等现代服务业将进入较快发展时期,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逐渐显著,产业结构表现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加强,现代化程度加强。产业升级过程会推动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结构的不断发展,具体表现在产业结构高级化对金融规模和金融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当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产业结构高级化对金融深化的促进作用开始减弱,产业结构合理化发挥作用显著,产业结构越不合理,对金融效率、金融结构抑制作用越强。

要实现产业升级最终服务于实体经济就要增加消费并加强消费结构升级;要加强第三产业投资助力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业;增加高新技术与产品出口,提升国际竞争力。通过产业升级提升劳动生产率,通过金融深化提升资本生产率,最终加强产业升级在高级和合理两个方面的供需侧动力,形成国内大循环。与此同时扩大金融市场开放,国内外金融资本的不断积累,深化金融市场改革以及金融治理体系建设,形成良好的金融市场竞争机制与管理模式,实现金融效率最大化之前的金融规模不断扩大,实现产业升级在金融规模与金融效率影响下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的最大化,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

第二,按照区域划分来看,东部地区扩大金融规模只会抑制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金融规模已呈现出最大促进作用,提升金融效率才会加强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在现有的资本存量基础上,东部地区还没实现金融效率促进作用的最大化,此时追求资本存量的继续增加意义不大,要追求金融效率的提升,加强金融市场监管,积极促进金融市场化改革,培育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建设资本市场长效发展机制。中部地区扩大金融规模会加强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升金融效率反而减弱了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这说明中部地区资本存量的积累尚且不够,以至于在现有资本存量基础之上提升金融效率已经产生边际效应递减的效果。

要增加投资保持资本存量不断增长,同时政府要加强投资的引导和规划,避免低效率的投资,提高金融效率;西部地区扩大金融规模会减弱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加强金融结构反而会加强产业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及东部和中部地区,扩大金融规模为什么对产业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果不加强反而减弱呢?原因在于金融结构的不足,因此要加强流动性,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满足产业升级对货币供给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扩大金融规模和提升金融效率。

猜你喜欢

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升级
私募股权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在西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作用
OBTL模式下形成性评估在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冬奥会对张家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发展策略
城镇化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的差异研究
字词升级
企业文化对党建政工的促进作用解析
第九章 升级!我的宠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