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课堂,优化策略
——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2022-10-21王彪武

学周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物理学科

王彪武

(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与其他的学科相比,物理学科难度偏高,很多学生在这一门课程的学习中,常常面临着极强的畏难情绪、缺乏学习自信心和自主性等。从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来说,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等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致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不尽如人意,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唯有指向学科素养的要求,重新设计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设计,不断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教学随意性强。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唯有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工作,制订出可行性的课程计划,才能奠定课堂教学的基础。纵观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部分物理教师常常忽视教学计划的制订,常常是讲到哪里算哪里,想讲哪里就讲哪里。在这种随意性的教学下,弱化了物理学科的结构性。而学生在随意化的学习中,常常产生不知所以然的现象,严重阻碍了物理学科素养的落实。

第二,课堂教学“碎片化”。物理学科虽然涵盖了大量的知识点,但各个知识点之间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呈现出极强的衔接性、关联性。但在实际教学中,物理教师常常忽视光学、力学、电磁理论知识的内在联系,致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极强的“碎片化”。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致使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呈现出极强的碎片化,难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第三,忽视物理实验操作。与其他学科不同,物理这一学科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通过物理实验操作可最大限度唤醒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也可促使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对物理现象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物理规律等,促使学生在物理实验操作中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但物理教师受到应试教学理念的束缚,常常重视物理知识传授,紧紧围绕物理知识进行教学,以学生理解公式、熟记物理定理作为教学的中心,忽视了物理实验操作。如此,不仅制约了物理课堂教学质量,也阻碍了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落实。

第四,忽视物理学科与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在教学实践中,物理教师常常忽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过分集中在教材的理论知识中,忽视了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如此一来,由于物理教学人为地割裂了物理学科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弱化了学生的物理探究兴趣,也制约了物理知识在课堂上的应用,难以满足学科素养下的教学要求。

二、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和发展物理核心素养

(一)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目标

目前,由于初中物理教师对学科素养、物理教学内容、学情认知不够,导致其在开展课堂教学时,依然无法挣脱应试教学理念的束缚,致使其设计的教学目标无法满足学科素养下的课堂教学要求。基于此,为了促进物理学科素养的落实,必须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目标。

一方面,新课程背景下,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落伍,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形成新的教学观念。具体来说,教师应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将物理知识教学、文化教学、实践活动教学、能力和思维教学等诸多互动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从传统“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观念中解放出来,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尊重初中学生的学习需求,科学设计教学方案,优化课堂教学,旨在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质量;另外,面对新课改的要求,物理教师还应在日常教学之余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学识,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一方面,指向学科素养设计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课堂教学的最终归宿。尤其是在学科素养下,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之前,首先,应紧紧围绕物理学科素养,围绕物理知识、思维水平、研究精神、科学态度等,使得教学目标更加全面、客观,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其次,新课程背景下明确了初中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之前,还应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结合初中学生的物理知识掌握情况、认知思维发展规律、学习能力、生活经验等,设计出与其相契合的教学目标。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最大限度唤醒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其在探究中实现初中物理的高效学习;最后,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关注教学目标的循序渐进性。这主要是因为学习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为了提升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师必须结合教材内容、课程标准的目标顺序,对其进行调整、删减,确保教学目标的层次性、连贯性,使其与学生的背景知识、思维逻辑顺序相契合,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完成物理知识建构。

(二)主动探究,经历物理知识形成过程

面对学科素养下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在学习中掌握物理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指向物理课堂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以知识探究者的身份,在探究任务的引导下,通过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成知识的深度建构。同时,学生在这一探究过程中,自身的问题分析和解决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思维等也随之得以提升。例如,在“光的色彩颜色”教学中,以往教师基本上都是采用直接灌输的方式,将光源的概念、分类、三原色、光具备的能量等知识一一抛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由于学生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和探究,在被动接受的过程中,难以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基于此,为了促进学科素养的落实,教师就对传统的教学方案进行了优化和改进,先给学生播放了一段《红太阳》的音乐,并给学生呈现了一组图片,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对光源、不同光源发出的光不同进行初步的感知。如此,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充分借助了“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给学生设计出一系列的问题:“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有人说太阳光属于单色光,你的观点呢?思考一下,能够运用什么样的方法对这种说法进行验证?”在问题的引导下,初中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生活经验等,对其进行了猜想,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接着,通过物理实验对其进行验证,最终得出结论。如此一来,使得物理课堂教学更加有效、有针对性,学生也在探究中经历了物理知识的生成过程,促使其在知识构建中强化了学习能力。

(三)联系生活,知识迁移中促进思维能力发展

物理核心素养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还承担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等任务,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初中物理教师必须立足于物理学科的“生活化”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现象、生活素材,使得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完成物理知识的深度学习。同时,在生活化教学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师还应立足于物理学科的实践性,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真正还原物理知识的本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基于此,首先,初中物理教师应树立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将其融入课堂导入、重难点知识深化、知识应用的各个环节中,真正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以“杠杆”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在进行导入的时候,就从以往直接导入的方式下解放出来,结合这一节课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借助学生实际生活中常见的“剪刀”,引导学生运用剪刀进行剪纸。由于这一现象学生再熟悉不过,可极大唤醒其学习积极性,使其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经实践调查,通过生活情境在课堂导入中的应用,不仅丰富了课堂导入的手段,也极大地唤醒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其次,借助生活元素深化重难点知识。基于物理学科的特点,初中物理中存在大量的抽象性概念,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难度。以“压强”教学为例,按照教材上内容对“压强”概念进行介绍,常常是教师浪费了大量的口舌,学生仍似懂非懂。面对这一现象,初中物理教师就可借助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书包的袋子进行观察,思考为什么不用一根细长的书包带呢?在引导学生思考“你买了一个西瓜,如果用提手细长的塑料袋提回去,你会有什么感觉?”如此,可促使学生在生活场景的思考中,对“压强”这一概念形成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最后,结合物理学科素养下的要求,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下,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解答,最终实现物理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

(四)以问促探,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

初中物理学科素养下,应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使其形成必备的思维品质。基于此,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基础等巧妙设计探究问题。接着,将设计的物理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分析、探究,最终在探究中逐渐形成强烈的科学思维。基于物理学科素养下的教学必须坚持“开放性、探究性”的原则,科学设计探究性问题,确保学生在物理探究问题的引导下,实现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气体的压强”教学中,教师在强化学生思维时,就围绕“大气压应用”这一知识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设计出具有探究性、开放性的问题:“我们生活在大气层中,而大气压强就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能从生活中列举几个例子吗?”这一问题虽然指向教学内容,但又不局限于教材中,而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可极大地唤醒学生的思考欲望,促使学生在抽水机、钢笔吸墨水、喷泉等生活现象的探究中,完成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另外,基于物理学科素养下的要求,教师设计完物理探究问题之后,还应在课堂上给学生预留一定的思考、互动时间,以便于学生在“头脑风暴”中,拓展自身的思维广度和深度,真正促进物理学科素养的落实。

(五)优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有效的物理实验,可促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深化物理知识,提升学习效果;也可以促使学生在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现象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观察能力、思考和分析能力,并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科学的实验态度。基于此,教师必须重视物理实验教学,增加物理实验教学比重。同时,还应对当前的物理实验教学策略进行优化和改进,真正提升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首先,优化演示实验。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应充分抓住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生活中的物理实验材料、信息技术等,使得物理演示实验更加生动有趣,真正提升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大气压强”的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为了提升演示实验的乐趣,教师就借助生活中常见的塑料饮料瓶进行实验。引导学生在对物理实验现象的观察中,加深对物理实验的印象,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其次,引导学生分组实验。物理学科素养下,教师在优化实验教学时,还应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共同完成了实验探究学习。同时,学生在观察物理现象,思考和分析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实现了对物理知识的深度学习;最后,拓展物理课外实验。基于物理学科素养下的要求,教师在优化实验教学时,还应跳出物理教材内容的限制,结合教学进度、教学要求等,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实验。如:制作土电话、设计小孔照相机等,促使学生在课外实验中,促进知识、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核心素养下,要求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更加关注学科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应用性,旨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调查中发现,受到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的制约,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不甚理想,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质量。基于此,初中物理教师必须指向物理学科素养,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和调整教学目标、创新课堂教学过程、重视实验教学等,真正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旨在促进学科素养的落实。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物理学科
只因是物理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超学科”来啦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