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探究

2022-10-21

学周刊 2022年31期
关键词:核心作业素养

张 瑛

(甘肃省民勤县新民小学,甘肃民勤 733399)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需要全面渗透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其中具体提出需要运用多种评价方式体现出语文课程的评价功能,重视评价的交互性和多元化,这样才能够体现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综合性与整体性特征,借助于课程教学评价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是一种主要的课程评价方式,教师要利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来构建形成性评价、结果性评价,让学生通过完成语文作业,体现出语文学习进度与课堂学习需求,以此作为调整语文教学进度与方案的重要依据,挖掘学生的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认知自己,展现出语文作业设计的教育功能。同时,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工作中,教师要注重拓展课内语文教材内容,实现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延伸,让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同时,拓展自身的语文知识面,为之后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奠定稳固、扎实的基础。

一、基于核心素养导向重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必要性

(一)语文作业属于发展学生素养的价值链环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意识到小学语文作业和发展学生素养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作业本身就是一项教学活动,能够展现出扩充教学、继续提高的价值,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教师需要发挥语文作业反馈、补充、铺垫的作用,这些都和核心素养理念是一致的。同时,小学生通过完成语文作业能够让自身积累更多的学习资源,促进学习的个性化发展,挖掘学习潜力。学生通过解决问题能够培养情感、提升能力、巩固知识,从中查漏补缺,实现语文知识的深化与发展。目前小学语文作业内容具备一定的实践性、综合化特征,能够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成长,也是学生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可以全面渗透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二)语文作业能够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语文知识,还需要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文化素养、思维素养,这些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可以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实现,也能在语文作业设计中实现,展现出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同时,小学语文作业能够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更为关注学生的解题过程、完成过程,语文作业本身就涵盖了核心素养的内容。由此可见,语文作业能够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基于实践层面,当前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正在向着方法革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化发展,改变了以往作业内容、形式单一化的问题,不再把作业作为提升学生语文成绩的工具,而是更加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自主性学习能力、创造能力,这些都能够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三)语文作业属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在体现

作业是语文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发挥着关键的教育作用,在当前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工作中,教师需要注重主体参与、手段与方法创新、合理设定内容量,遵循语文核心素养标准和规律,改变传统语文作业设计知识灌输与传递的模式,借助于语文作业设计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同时,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蕴含的内容比较多,其中具体包含了文化、审美、思维、语言等内容。由此可见,语文作业就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内在体现,能让学生从中真正有所思考、提升、探究,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科能力,在巩固、复习所学语文知识的同时,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和常识,这些都能够体现语文核心素养理念。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现状

(一)作业量比较大,学生负担比较重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较为重视语文作业设计,认为通过语文作业设计能够让学生巩固、复习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作业量比较大、学生负担比较重的问题,根本无法展示出语文作业的教育辅助功能,学生缺乏自由发展、想象、操作的时间,无法丰富小学生的课外生活。通过实际调查可以发现,当前很多小学语文作业中的题型都较为重复,并且基础类的题型占据大部分比重,致使学生认为完成作业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学习任务,造成身体、心理方面的负担。同时,由于学生所面临的作业量比较大,很难保证充足的睡眠,不仅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还会影响学生第二天的上课状态,根本无法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作业形式较为机械,不利于培养学生学科思维

在小学语文课程活动中,存在作业形式较为机械的现状,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思维能力,无法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实际调查可以发现,当前的语文作业题型大多都是课后题形式、默写抄写形式,但是学生最不喜欢抄写类的语文作业,这种机械式的语文作业形式无法让学生形成探索、思考的学习习惯。同时,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期间,教师通常都是围绕教学大纲来设计语文题型,没有围绕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来设计语文作业,无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每一个学生之间的认知素养、学习能力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并且学生会阶段性地进步、成长,但是教师习惯于用统一的题型来布置语文作业,这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排斥心理,根本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导致部分学生无法跟上课堂教学进度。

(三)作业内容较为单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当前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作业内容较为单一的问题,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作业内容质量会影响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只有设定知识面广、内容较为丰富的语文作业,才能够锻炼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能力,但是如果语文作业内容质量比较低,不仅无法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还会增加学生的倦怠学习心理,打击了学生参与完成语文作业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当前教师的工作压力比较大,工作任务较为繁重,缺乏认真设计语文作业的意识,存在随堂练习、配套卷子、配套练习册的形式,虽然可以紧扣教学大纲、紧扣学习主题,但是无法满足学生的个体化学习差异,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除此之外,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期间,只是把作业内容局限在语文课本之中,缺乏延伸、拓展课本内容的意识,导致学生的语文知识面受限,不利于培养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

三、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明确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依据

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基于核心素养明确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依据,实现语文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的融合,利用语文作业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要把语文课程标准作为根本的作业设计导向,语文课程标准中包含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建议等,这些都可以作为语文作业设计的重要依据,体现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特征,让学生在完成语文作业的过程中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吸收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相互统一。无论是课前语文作业,还是课中语文作业、课后语文作业,教师一定要围绕教材知识设计语文作业,展示出作业的检验价值,检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成果。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深刻、全面挖掘文本知识中的人文价值与思想内涵,让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培养积极的情感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从中真正获得成长和提升。同时,教师可以把语文核心素养作为语文作业设计的价值诉求,把零散的语文知识融合在一起,把教学结构、教学内容作为语文作业设计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基于核心素养综合性与全面性导向设定出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语文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的审美体验、学习体验、情感体验。

(二)基于核心素养明确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原则

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工作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书本知识“搬运”的设计问题,基于核心素养明确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原则,在设计原则的引领之下,提高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质量与效率,真正帮助小学生成长与发展。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的时候一定要遵循统筹性原则,因为每一个学生之间的语文理解能力与学习进度都是不同的,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设计语文作业内容与形式,围绕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动机、个性差异、认知水平来明确语文作业设计流程。在语文核心素养中四个要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其中包含了语言构建和运用、文化传承和运用、审美鉴赏和创造、思维发展和提升,教师要把这些内容融合在一起来设计语文作业,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自身的文化归属感、审美素养,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同时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要遵循实践性原则,围绕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理念,在语文作业中体现课程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特征,实现文本知识和实践活动的融合,锻炼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学习习惯。

(三)基于核心素养明确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类型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要设定多元化的作业类型,增强语文作业的趣味性与多元化,让学生更加自主、积极地完成作业,达到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效果。教师要设定一些知识型的语文作业,让语文知识服务于小学生的成长,从中来理解文本知识中的含义、情感。通过抄写、背诵、默写字词句检验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果,引导学生掌握难点、重点语文学习内容。教师要借助于知识型语文作业提升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于文本知识的感悟与思考。同时,教师可以设定一些应用型的语文作业,改变以往机械记忆与复制的作业设计模式,把语文作业融入具体的情境中,体现出语文作业的情境性、灵活性、间接性特征,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核心素养。在应用型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要注重锻炼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抽象性思维能力,打破语文教材知识的局限性,让学生在应用文本知识的同时,感知文本知识中的和谐美、文字美、情感美,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师也可以设定一些能力型的作业,体现语文作业的综合化、个性化、贴近实践、贴近生活的特征,让学生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四)基于核心素养设计差异性的语文作业

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工作中,要想全面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需要基于核心素养设计差异性的语文作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自主完成语文作业,跟上语文教学进度,提高语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教师需要深入、全面挖掘文本内容,并且要了解学生的具体语文学习需求、困惑点、学习进度,以此作为语文作业设计目标、设计内容、设计形式的重要依据,为学生“量身定做”语文作业,满足不同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使学生能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巩固知识、提升素养,找到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和技巧,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语文作业设计活动中,这样才能够体现出语文核心素养中的“以人为本”,让学生成为语文教学工作的主人公。只有让学生投入到语文作业设计活动中,才能够了解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薄弱点,让学生之间相互布置作业,这样既能够巩固、复习语文知识,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增强语文作业内容的趣味化,端正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结语

在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工作中,教师需要围绕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进度、学习需求合理设定作业内容、形式,改变以往题海战术、知识灌输的作业布置形式,要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自主思考、全面探究、合作学习,让语文作业成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工具,全面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展现出语文作业的育人价值、审美价值,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

猜你喜欢

核心作业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作业
我想要自由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