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作品更深处漫溯
——《迟桂花》电影改编的实践探索
2022-10-21梅若淇
梅若淇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300)
一、引言
电影《金秋桂花迟》(1995)改编自郁达夫的短篇小说《迟桂花》(1932)。《迟桂花》是作者在年近不惑时创作的,被誉为郁达夫在艺术上最精致成熟的小说。在电影中,谢铁骊导演通过情节的创新、时空的多维、叙述视角与方式的转换、背景音乐与色调的加入以及留白的运用等多种手段,使文学与电影完美结合,铸造出银幕精品,让文学名著以影像化的形式为更多人所接受。电影《金秋桂花迟》对小说《迟桂花》的改编也堪称文学名著改编中成功实践的典范。
二、小说《迟桂花》改编成电影的实践探索
(一)原著与创新的超强兼容
从小说改编成电影的过程中,原著小说和根据小说改编的影片之间无疑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小说之所以成为经典本身就有着广泛的读者群体和较高的文学价值,改编成优秀的影片后会进一步促进小说的阅读量,提升小说的关注度。同样,由经典小说拍成优秀影片既会延伸小说的影响力,又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收入或荣誉等等,因此,两者在内容上必然有着一定的关联。原著《迟桂花》是以主人公翁则生给老朋友老郁写信开头的。翁则生出身于书香门第,曾和老郁一起留学日本,两人都是有志青年,后来翁则生家庭遭遇变故,自身也经历了身体健康问题及婚姻方面的挫折,只好回到家乡,身体痊愈之后在小学任教,最后在母亲的劝说下再一次结婚,并邀请老郁来翁家山参加婚礼。
但电影既是一种艺术工具,又是一种社会工具,所以在内容的呈现上,《金秋桂花迟》给了观众一个全新的视角,开始的镜头是主人公于文朴拎着行李,坐人力车去出租房,面对车夫脚受伤流血的状况,于文朴提出了他来拉车的要求,并对车夫说:“为什么我不能拉你?我们是平等的。”电影借助人物之间的对话向观众表明于文朴崇尚人人平等,反对等级观念的思想。这一情节的创新使人物形象带上了当时社会的文化特征,显得更加真实。
另一方面,小说用大量的篇幅叙述了老郁到翁家山参加婚礼期间邂逅了翁则生的妹妹翁则莲,老郁被翁则莲的热情大方所吸引,两人还一起游玩五云山,并结成兄妹。这一情节,也是整篇小说的高潮所在。
电影《金秋桂花迟》除了展现这一重要情节之外,还穿插了于文朴与烟厂女工陈二妹合租、于文朴在收到母亲病故的电报后赶回家与妻子许兰芝对话这两个主要场景。借助合租的场景一方面展现出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另一方面是对于文朴与陈二妹建立起的深厚友谊的歌颂,两人从完全不认识的陌生人、彼此存在戒备心,发展成为相识相知的知心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电影中二妹多次劝诫文朴戒烟,并给文朴买香蕉来缓解他写作的疲劳都是典型的体现。当电影将镜头切换到于文朴回家与妻子的对话画面时,则是为了揭示封建传统社会对妇女思想的禁锢。在于文朴询问:“那份电报,是你发的?”的时候,许兰芝回答“是妈让我做的”,当于文朴提道:“我长期在外面,你不仅独守空房,我妈还将所有怨气发泄在你身上,你不考虑回娘家?”许兰芝觉得回娘家不体面,打破了封建社会的传统,这之间的对话,充分展现出当时妇女思想的保守性。
可见,电影《金秋桂花迟》立足于原著,在原著的基础上对情节进行了改编与创新,原著的情节围绕郁先生、翁则生和翁则莲三个主要人物展开,电影在此基础上,增加了陈二妹、许兰芝、张迎梅等角色,围绕她们所展开的情节,不仅使得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同时每一个场景的出现都或多或少将人性的多面性和当时的社会生活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使人回味无穷!
(二)多维时空与情感的交互感应
小说是作家个人创作的产物,与作家的生活感悟和文字表达能力息息相关,而电影更注重完美的艺术性和观众的感受度,它又是集体劳动的结晶,所以两者在情感的表达上不一样。小说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叙事过程中往往会夹杂议论与抒情。叙事是议论和抒情的基础,如果缺失了这个基础,议论、抒情就变得空洞、乏味;议论和抒情是对叙事的升华,否则叙事将显得平淡肤浅,因此,夹叙夹议的小说,议论与抒情应恰到好处,从而使读者能够理解与品味作品所要表达的主旨。《迟桂花》属于典型的抒情类小说,迟桂花既是小说的题目,也是作品的一条主线,开得迟的桂花,它的香味也经得久一些,正如经典的作品一路行远。迟桂花是和谐与清新的音符,是青春与幸福的代言词。作者借助迟桂花,表达了对和谐宁静的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讴歌了像迟桂花一样天真、朴实、自然的人性之美。
电影因其视听语言的特殊性,加上电影的时光太狭窄,难以将抒情和议论运用到各个场景中。电影常借助时空的变化来实现情感的交互感应。《金秋桂花迟》通过对故事事件的重新安排和处理,向我们呈现了时空的多维性。这些时空本来是彼此独立的,但是电影通过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将彼此独立的场景通过剪辑、拼接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实现时空与时空之间的灵活变化以及人物间情感的交流。作品中有主人公于文朴和烟厂女工陈二妹在出租屋互帮互助的场景;有于文朴与母亲及妻子许兰芝在家中对话彼此间埋怨的场景;有于文朴和翁则生一家愉快交谈并与翁则莲在五云山畅游的场景;还有于文朴和众人参加翁则生婚礼的喜庆场景;最后有翁则莲离开翁家山到上海找于文朴并与张迎梅相遇,兄妹、姐妹相称自由喜悦的场景。导演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实现了不同时空之间的自由分切和组合。
著名电影理论家普多夫金曾说,在那些十分隐秘的但终于被发现出来的细节中,蕴含着一种明察秋毫的因素,正是这种具有创造性的因素,把彼此有价值地联系起来。电影中的一个动作不是一个连续的表演动作,通常是由许多不同片段组接而成,一部电影不是按顺序拍摄的,一个顺序的镜头也不一定是一次拍摄的,而是通过选择和综合、比较和对照,通过把不相衔接的空间整体连接在一起,让观众获得了一种具有电影特征的东西。这种时空的多维性和彼此间切换的自然性,是文学作品所无法做到的,但正是这种场景的精到处理,将文学语言演绎为电影语言,将文学形象转化为银幕形象,形成了全新的精美的电影艺术佳作。
(三)叙述视角与方式的灵活转换
小说的受众群体是读者,为了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作家常使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小说《迟桂花》就是将翁泽生的视角和“我”的视角相结合展开叙述的,具有亲切感。而电影为了更好地传播,它在叙述上会更照顾观众的情绪和直观感受,《金秋桂花迟》采用第三视角,突破了第一人称视角的局限性,将社会环境,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全方位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同样,在叙述方式上,小说和电影既可以以线性时间顺序安排情节,也可以按矛盾冲突的需要从中间开始叙述,还可以运用倒叙、插叙、梦幻、幻想等多种形式来推动情节、形成对比,或拓展心理、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等等,还可以采用直接叙述和间接叙述的形式。
在小说《迟桂花》中,作家对翁则莲婚姻生活的叙述是由其哥哥翁则生通过书信的方式向读者展现的,这是一种间接的叙述方式;而电影中,是于文朴和翁则莲一起爬五云山时,在两人彼此闲谈的过程中,翁则莲主动告诉于文朴的,采用的是直接叙述的方式,这有其特殊意义,在当时,一位年轻女性能主动讲述自己婚姻的不幸,充分表现出翁则莲内心的强大,同时也塑造了一个意识觉醒的新女性形象,为后来翁则莲大胆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奠定基础。
可以看出,谢导在叙述视角与方式的选择方面是别具匠心的,他的选择基于原著,又对原著进行了突破,实现了电影与名著在叙述视角与方式之间的灵活转换。通过不一样的叙述视角与方式,将更深层次、更多元化的主题演绎出来,既给观众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环境,又将具有反抗意识的人物形象呈现出来,这样的转换正如迟桂花,朴素而香味耐久。
(四)背景音乐与色调的和谐律动
小说与影视作品一个重要的区别还在于媒介语言形态的差异。小说中,作家内心的想法和情感的流露都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只要仔细揣摩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字就能把握主题思想。然而,电影不再以语言为唯一的和基本的元素,它是一种在观众面前演出的、诉诸视觉和听觉的、应用语言的艺术手段。像芭蕾舞一样,电影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动作和音乐;电影又像绘画一样,是两度空间的,由光和影,有时还由色彩所构成,这使它很难像书面语言那样展开描写并能直接深入人的意识和心理深层加以刻画。所以,若要在各个场景中表现出诸如平缓温和、曲折跌宕的艺术效果,可以借助背景音乐与色调来烘托。导演根据表现内容在镜头切换时或在镜头中间添加适当的声音与色调,来将一定的环境氛围、人物内心的变化展现出来,帮助观众根据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和色调明暗来把握每一个画面的特定内涵。
在电影《金秋桂花迟》中,谢导在影片的开始、中间和结尾部分分别加入了不同的背景音乐和色调。影片开始,于文朴刚入出租房,收拾好行李后,背景音乐比较缓慢,声音延长,音色凄凉,房间色调很暗,暗示当时于文朴内心的凄凉孤苦,奠定了哀伤的感情基调。影片中间,于文朴再次离家,他离家,是对旧社会落后婚姻习俗的批判,虽然他知道离开了家,他又会过上颠沛流离的生活,但他遵从了自己的内心,心情是轻松的,因此,离家这个场景的背景音乐就显得格外轻快,具有很强的跳跃性,给人一种愉悦之感。影片的结尾部分,呈现的是于文朴小说发表受到阻碍的场景,这时的背景音乐比较急促,节奏较快,能够带动观众的情绪,产生对于文朴命运的同情。
因此,虽然同为背景音乐,但是每一段音乐穿插在电影中位置的不同,就代表了导演想要传达的剧作内涵的不同。通过背景音乐和色调的加入,观影者根据特定的声音与恰到好处的色彩,结合人物画面,能清晰地感受主人公内心情感的变化,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成效彰显。
(五)精湛表演与“留白”的虚实结合
当然,优秀的作品离不开艺术家们的探索、创新精神和执着、高远的美学追求。影片画面唯美,呈现出一派油画般的静谧与安详。剧中翁则莲恍如清水芙蓉,让人神清气爽,她清脆爽朗的笑声,朴素纯洁的心灵映着满山的迟桂花,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灵魂洗礼。《金秋桂花迟》节奏平和,没有曲折反转或荡气回肠的故事情节,而是在淡泊宁静的叙事中让人走进普通人物的生活和思想中,把满山的迟桂花香酿成一贴贴慰藉人间的良药,首都文化界部分人士在观影结束后给予了高度好评。虽然郁达夫的作品在思想和感情上都很复杂和多面,但谢导却通过深刻地理解作品内涵,精耕细作,改编并拍摄出这样一部赢得观众认可的影片实为不易。
阅读一本小说的时间可以在几小时与几十小时之间,而一部电影放映的时间在一、两小时。更何况观众的年龄层次、文化层次、生活阅历参差不齐,因此,电影更须做到精炼、重质量,能照顾到观众的心理时间和感受。所以,一部影片的成功要求全体工作人员作出积极的贡献。导演是影片的创作者,他预先考虑整部影片,选择能赋予影片特定内涵和思想的各种元素,尤其是对演员的要求。关于谢导对演员的选择,当时的主演们都一致认为,要求严格细致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很显然,演员的精湛表演清楚地表明了导演对表演的看法和对剧本思想内容的挖掘和提升,使改编的作品更有成效。
另外,电影《金秋桂花迟》又善用“留白”,少笔墨,淡色彩,重想象,虚实结合。在电影的结尾,谢铁骊导演并没有直接展现于文朴参与革命,而是在于文朴得知创作的文稿不被同意出版之后,询问原因被告知“文稿内容中有鼓动革命之嫌”,后又发现原稿中有不少缺页,于文朴一声不吭地将文稿撕破,纸张从高处飘落结尾,此时“无声胜有声”,暗示着于文朴由一位怯懦软弱的知识分子向革命者的转换,预示着生活、时代的变化,饱含着时代的社会内容,在空白的“画外之旨”中赋予电影作品更深邃的意蕴,扣人心弦,发人深省。
《金秋桂花迟》为纪念郁达夫一百周年诞辰而作,从情节的创新、时空的多维、叙述视角与方式的转换、背景音乐与色调的加入以及“留白”的使用等几个维度看,它无疑是一部改编得很成功的影片,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它的成功得之于谢铁骊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积累、审美追求与小说《迟桂花》的思想交融和心灵遇合,它的成功实践对其他文学名著改编具有重大的借鉴与指导意义!
①郁达夫.郁达夫小说全集 [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13.2:3-5.
②陈二妹是郁达夫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中的人物形象,本片的改编不纯粹是严格按照小说原文来设计人物的,也加入了郁达夫其他小说中的人物。
③这段话出自郁达夫的另一篇小说《茑萝行》。
④(美)罗伯特.考克尔著,郭青春译.电影的形式与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8-39.
⑤李显杰.电影叙事学:理论和实例 [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10):58-59.
⑥(美)乔治.布鲁斯东著,高骏千译.从小说道电影[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8):1-3.
⑦张彬.影视创作中背景音乐的研究[J].网友世界.学术交流,2013(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