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渝红色文化对打造成渝双城经济圈的现实价值

2022-10-21周娇凤

西部学刊 2022年15期
关键词:经济圈成渝红色

周娇凤

一、红色文化与川渝红色文化概念

(一)红色文化的概念

学术界最早开展红色文化相关理论的研究要从谭冬发等人提出广义和狭义“红色资源”概念说起。刘寿礼于2004年提出“红色文化”的概念,并从其生成时期、生成地点、生成内涵三个维度定义了红色文化。张寒梅引入政治学视野,认为红色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和风格,但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在中国,“红色”早已不是一种物理颜色,而是成为一种信仰,成为“革命”的代名词。魏本权采用概念史的方法研究了革命文化向红色文化的概念转化,认为两者都具有以革命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的内涵,但红色文化的外延比革命文化更广。杨海霞从红色文化的领导者、指导思想、理想目标和实践主体四个维度来把握其概念,认为“红色文化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共产主义为目标,以人民为主体,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开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影响人的思考模式和行为样式的抽象总和”。范方红从红色文化的形态构成上指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特殊意义的物化形态、精神形态和制度形态成果的总和。”

(二)川渝红色文化的概念

川渝是四川省和重庆市合称的简称,川渝红色文化是全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冠以地方之名,彰显区域特性。目前,学界对地方性红色文化相关课题已经展开了研究,但以川渝地区为整体地理单元来进行红色文化研究的较少,更多的是将四川和重庆作为独立的地区研究对象。孙和平从文化领导者、实践主体、时代背景和阶级属性四个方面来定义四川红色文化,认为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和四川人民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而共同创造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化。叶欣认为,四川是红军长征的文化圣地,是共和国将帅之乡和新时代抗震救灾精神诞生之地,四川红色文化集中体现了四川人民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抗震救灾的精神。王婧以重庆代表性红色精神——红岩精神和抗战精神来突出地域红色文化特色,认为重庆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其凝练的红色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崔利宾认为重庆红色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的地域性代表文化,是以红岩文化、抗战文化和新中国巴渝建设文化为核心的先进文化,集中体现为红岩精神、抗战精神的革命精神与成渝铁路精神、“三线建设”精神、三峡移民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精神。

二、川渝红色文化的构成形态

红色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泛,从其构成形态上来看包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和相互印证的物质、精神与制度三方面,构成了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川渝红色文化是中国红色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构成形态上与中国红色文化具有共性,即包括物质形态、精神形态与制度形态。

(一)物质形态

红色文化不仅是以观念形态而存在,还以观念形态形成的原体——“物存”,即物质而存在,并以红色物存来证明和反映红色文化。这也就是说红色文化首先是一种物质文化或器物文化,或者从构成形态上来说也可称为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川渝物质红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川渝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形成的各式各样的历史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抗战遗迹保护开发,发挥各类抗战纪念设施的作用,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在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中,红色资源可分为三大类型:遗址遗迹、历史文物、重要文艺作品,也可从组织机构、场地场所、设施设备、文本文献四种状态来解读。红色文化的物质形态通过形式多样的物化表象要素,以显性的形态表达历史文化、精神文化。在对川渝红色文化物质资源的保护与发掘中,如复原革命战争遗址场景、塑造革命英雄纪念碑、保存革命文献与文物、修建革命陈列馆和博物馆等一系列活动规划,都以川渝各个历史阶段的“物存”红色文化为基底,在建构多种多样的红色纪念场馆中,为成渝双城民众营造和建设一个纪念性的红色空间。

(二)精神形态

红色精神不是独立于物质文化而存在,而是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紧密相联。红色精神是从红色文化中高度凝练而来,集中显示出红色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所承载的主体精神状态和精神风貌的各种精神的总和。红色精神是更具高度化、核心化的精神文化,其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并发展至今,以爱国主义、革命斗争、艰苦奋斗、顾全大局的精神与意识为最鲜明的标志。二万五千里漫漫征程,铸就了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品质和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怀为精神内核的伟大长征精神丰碑;川陕苏区根据地建设孕育了集苏区精神和大巴山精神于一体的不胜不休、开拓进取的川陕苏区地域文化精神;战斗在国统区的中共南方局形成了以勇于斗争为本质特征的红岩精神;峥嵘岁月造就了“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三线建设”精神;改革开放新时期熔铸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长征精神、川陕苏区精神、红岩精神、“三线建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一系列精神理念绘制了川渝两地的红色精神谱系,在历史实践中形成的红色精神体系也必将在新时代吸纳现实因素而被赋予时代精神,为新成渝建设赋能。

(三)制度形态

红色制度文化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根据不同时期的实际情况和中心工作而形成的关于红色文化的一系列规范体系和行为模式,包括创建、保护、宣传红色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等,具体以理论、纲领、路线、方针和政策等形式呈现。川渝两地是红军长征经过的重要地区,是川陕苏区、湘鄂川黔根据地和中共中央南方局的所在地,中共领导川渝人民的革命斗争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和政策的引领,因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阶段产生了相应的红色制度文化。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湘鄂川黔根据地广泛印发、流传的《中国工农红军的任务和纪律》《湘鄂川黔边特区革命委员会纲领》《湘鄂川黔边特区革命委员会组织法草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司令部布告——宣传苏维埃要点》等珍贵文献。又如长征期间形成的《关于一、四方面军会合后战略方针的决定》《共产党中央为执行北上方针告同志书》等重要会议决议、文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指出:“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红色制度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制度文化,也应该包括制度的实行过程及结果。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在四川召开了包括会理会议、两河口会议、沙窝会议在内的14次政治局会议和重要会议,形成了一系列重要决议和作战方针,为长征胜利会师和北上抗日目标的实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川渝红色文化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现实意义

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川渝红色文化显示出超越历史印记的价值,着重体现在筑牢成渝双城情感认同共同体、促进文旅融合以及打造高品质文化宜居地方面的时代意义。

(一)筑牢双城经济圈情感认同共同体,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川渝红色文化是见证川渝人民从革命、建设、改革时期走到新时代的优秀文化,是川渝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是筑牢双城经济圈情感认同共同体的文化来源。这种历史集体记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个文化共享中的社会个体,并强化个人自我身份的认同,承载着同一社会群体中个体的精神信仰和文化情感。以川渝红色文化所凝结的红色精神谱系为思想底蕴,作为双城经济圈情感认同共同体内在贯穿的文化基因,这对川渝人民来说具有跨越特定时空和促进个人身份认同的价值和意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以历史文化和现实发展为社会基础而构建的,其中每个社会成员的情感倾向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波澜壮阔,参与者的后代有一些人成为海内外知名的企业家、实业家,他们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对先辈生活过、战斗过的革命热土念念不忘。因此,红色文化就成为吸引人才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充分开发、利用川渝红色文化有利于调动和吸引各种人才和投资者回报祖国和故乡热土的积极性。

区域经济学的精髓是“在集聚中走向平衡”,而无论是产业集聚还是各生产要素的集聚,最基础也是最需要的首先是人才集聚。人才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因此以红色文化为主线筑牢川渝文化共识,增强文化吸引力是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的客观需要。同时,川渝红色文化是区域内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教育资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凸显了地域性特征。川渝红色文化中经凝练而成的长征精神、川陕苏区精神、红岩精神、“三线建设”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系列红色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基础,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起着精神引领和行为导向作用,有利于培养有理想、有信念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共有共享的成渝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在精神文明形态上筑牢了“川渝一家亲”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有利于聚集一批投身成渝建设的有志青年,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打造提供智力支持。

(二)加快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结构升级的总体战略指向,并提出要促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红色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实现其产业化是获得经济、社会效益的基本路径,也是其文化资源属性的具体落实与体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在于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川渝地区历史底蕴浓厚,以新时代发展理念为指引,在历史中寻求适宜现实发展的文化资源,创造出兼具历史韵味与现实意义的发展模式,无论从产业结构发展转变还是社会效益来说,都将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是以红色资源为载体,在发挥其参观学习、旅行游览等教育作用基础上,以红色资源为核心发展关联产业,实现经济、文化价值开发与利用。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彰显,促进两者的融合发展既是实现川渝产业优化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各国现代经济和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着“路径依赖”现象,“当人们最初选择的制度变迁路径是正确的,那么沿着既定的路径,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变迁可能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并迅速优化之;反之,则有可能顺着最初选择的错误路径一直走下去,并造成制度被陷入无效率的状态中。”因此,在产业选择和布局中,成渝地区需要深入挖掘区域特色资源,综合考量产业发展前景,因势利导,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产业路径。川渝红色文化资源多在革命老区集中分布,多与绿色生态、民族文化等旅游景观相伴而生,是人文遗址和自然环境相结合的景观,既具有自然生态的形韵,又包含可知可感的红色精神和民族风情。可以说,川渝红色文化为成渝经济圈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珍贵的、独特的红色资源。产业是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结构优化的程度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促进红色文化、生态环境融合发展,形成经济圈内旅游的核心吸引力,夯实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有利于促进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同时,这也是成渝经济圈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主动从供给侧方面进行产业创新和改革,以适应消费者在旅游体验中更多对于文化盛宴的享受和精神洗礼的需求,实现供需在更高层次上的平衡,加快成渝经济圈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进程。

(三)打造高品质文化宜居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

推进成渝地区的发展,物质保障条件固不可少,但文化软实力方面的建设也不容忽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快速发展的轨道,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方面、各领域都取得了伟大成就,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的今天,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一路提升,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导下,生态环境安全、城市治理、教育资源公平性等问题也日益广受大众关注。特别是在信息化时代,受内外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一些网民更容易受到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的影响,在多元思想文化的冲击下,要坚定理想信念,动员全国各族人民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来,根本上要加强思想文化建设,牢固树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转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体现在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表现在对生态文明、精神文明、公平正义等的追求上。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精神文明需求,就需要从红色文化中汲取精神养料,构建以红色文化为底色的精神家园。绿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成渝地区生态文化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秉持生态文明理念,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实现融合发展是打造高品质文化宜居地,从而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求。

①三线建设:指的是自1964年起在我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

猜你喜欢

经济圈成渝红色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成渝双城到同城
基于Shift-share的成渝产业结构效益与竞争力研究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
成渝复线璧山段全线贯通
优势互补 整合资源 实现环渤海经济圈巨龙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