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两新”团组织建设路径努力开拓社会化工作新局面
——以天津市和平区为例

2022-10-20董可亮

求知 2022年8期
关键词:两新和平区楼宇

董可亮

按照共青团中央印发的 《关于扩大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改革共青团基层组织的设置和运行机制,紧跟党建步伐,持续扩大“两新”组织、新兴青年群体团的组织覆盖。对此,近年来天津市和平区团委依托党建工作力量和工作成果,推动符合条件的已建党组织的“两新”组织建团,此项工作已初见成效,但距离广覆盖、常联系的要求仍存在提升空间,需要探索“两新”团组织建设路径,努力开拓社会化工作新局面。

一、“两新”团组织建设现状

目前,和平区已建立社会领域团支部405个,其中非公企业类型团支部370个、社会组织类型团支部35个,主要覆盖教育培训、医疗卫生、餐饮、文体娱乐、科技、销售等领域。结合和平区商务楼宇、文旅消费等产业布局情况及其特色,大力推动在企业集中、产业集聚的楼宇、商业综合体以及青年较为集中的区域开展团建工作;结合“青年之家”建设,联系青年组织,有效整合党政和社会资源,以“青年之家”建设覆盖新兴青年群体,实现团组织的广泛覆盖,从而提升服务功能。

1.以行业领域团组织为抓手,创新商圈建团模式。结合区域经济特点和产业模式特色,加强对商圈内从业青年的思想引领和组织管理,更好地服务青年消费群体,营造团组织广泛覆盖的优质营商环境。2021年7月,和平区团委创新在天河城商业综合体建立团工委,下设广购团支部、影城团支部以及联合团支部,覆盖商场内各商户企业内的团员青年,成为全市首家在商业综合体内建立的团组织,得到团中央、团市委的高度认可,并总结形成了天河城团组织模式,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在和平区团委的积极培育下,天河城商业综合体团工委从深化党建带团建入手,充分利用综合体内的优势资源,广泛开展了“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庆祝建党100周年”快闪活动、“党旗所指团旗所向筑津城天河城品牌”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大赛等教育实践活动;组织趣味运动会、爬楼比赛、达人才艺比赛、消防技能竞赛、青年交友、篮球赛等服务青年类活动以及关爱儿童、助力“双减”、扶贫助困等社会公益性活动;组建由青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组成的天河城志愿团队,与属地街道积极配合开展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活动,活动场次达40余次,参与人数达1000余人次。通过天河城商业综合体团工委的建立,探索出了一条以发挥产业优势、争取企业支持、属地积极配合、优化资源配置的行业领域建团新模式,让“两新”团组织真正发挥出引领青年的作用。

2.以商务楼宇为基础,整合资源精准服务。非公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的群体,商务楼宇又是非公企业办公的重要空间载体,是新兴的青年聚集地。和平区作为天津市中心城区,拥有丰富的楼宇资源,和平区团委坚持以楼宇团建工作为着力点,围绕“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工作思路,在前期调研和积极推动下,2019年在环球金融中心率先成立了环球金融中心团委,发挥楼宇党建工作优势,带动实现团组织的有效覆盖。和平区团委认真总结梳理楼宇团组织建设经验,先后在国际大厦、海航天津中心、创新大厦等大型楼宇建立团委,进一步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思想引领,做实做细“三会两制一课”、主题团日等团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特别是在2021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组织楼宇青年开展了主题宣讲、集体学习、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爱国影片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积极组织楼宇企业青年志愿者参加疫情防控工作,进一步丰富了实践教育形式,提升了青年凝聚力。与此同时,和平区团委针对楼宇商业模式特点和人员结构,联合区人社局等单位在楼宇企业开展多场招聘活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累计开展“团聚和平 梦想起航”青年专场招聘会3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2254个,拓宽青年就业渠道,更加细致全面地为青年解决就业难题;在楼宇内,依托楼宇团委常态化开展“和平夜话·话婚恋”主题活动,参加活动的青年达500余人次,让“两新”团组织真正发挥出服务青年的重要作用。

3.以“青年之家”为补充,实现共青团工作全覆盖。坚持以青年需求为导向,结合行业、地区及青年分布特点,在商业综合体、楼宇建立团组织的同时,对于暂时不具备条件但有青年人聚集的场所,以“青年之家”的形式进行覆盖,切实做到有青年人的地方就有共青团。团区委先后在银河公益社会组织、天河城广州书城、开心麻花剧场、零下舞度街舞俱乐部、友谊里社区、跃动篮球馆等青年人聚集的阵地完善建立 “青年之家”,目前已建立“青年之家”实体平台8个。同时,发挥各属地街道团工委团干部作用,组建了由团干部、团员青年、青少年事务社工等组成的工作队伍负责日常管理,切实保障 “青年之家”的规范化运营。2021年在“青年之家”组织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和区域青年篮球友谊赛等活动共计500余场,区住建委、区人民法院、区市场监管局、浦发银行浦安支行、新星小学等50多家共建单位团组织的团员青年1000余人次参加活动,增进了区域内各组织间的团员青年交流互动,有效满足了青年学习、交友、生活等方面的需求,让“两新”团组织真正发挥出凝聚青年的重要作用。

二、“两新”团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两新”团组织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也面临新挑战、新机遇。和平区在“两新”团组织建设中尽管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亟需在质与量上实现突破。

1.“两新”团组织建设管理有所欠缺。“两新”团组织建成后大部分还是依靠行政力量推动,组织化和社会化水平较低,自主发展空间不足,还停留在体制内的工作模式,较多重视机关事业单位领域的团建工作,忽视了新兴领域群体,严重削弱了团组织的地位。

2.“两新”团组织建团覆盖面不够广。由于“两新”企业具有从业人员分散、员工流动性大等特点,再加上党团组织隶属关系复杂,因此在推进建团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此外,企业往往将经济效益放在第一位,致使其在建立团组织方面配合度不高,团干部责任感不够强,在和企业沟通建团事宜时存在一定的阻碍。

3.与新兴领域青年联系服务不够密切。由于新兴领域青年群体思维更加开阔创新,但共青团在开展工作过程中没有经常性地走到新兴领域青年中去,也就无法了解到他们的真实想法,开展活动时常常缺乏对效果的重视和对活动的反馈,没有充分掌握青年群体的需求,降低了服务青年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加强“两新”团组织建设的对策

下一步,和平区将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工作实际,采取建立台账、分类施策、激发活力的工作方法,切实做到社会领域团组织应建尽建、建活用活。

1.摸清底数建立台账,确保覆盖全面。和平区团委主动对接区委组织部、民政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精准掌握“两新”组织数量、位置分布、实际规模、团员青年情况等,梳理出应建未建团组织的“两新”组织清单,建立工作台账,做好动态管理。对经过梳理后相对符合建团条件的“两新”组织和新兴领域青年群体聚集的“两新”组织进行重点摸排、深入推动,特别针对已建立党组织的190家 “两新”组织逐一走访了解,明确提出基层团建目标。加强对辖区内“两新”组织等重点单位党建带团建工作的一体化推动,着重在已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新兴领域单位建立共青团组织,以此引领凝聚青年,打造青少年工作特色亮点。

2.分类制定建团方案,确保目标实现。组织各街道团工委定期召开团建工作部署会,明确各街道“两新”组织团建目标,结合各街道实际情况逐一进行分析,在服务对接上下功夫,找准突破口和切入点,明确工作重点、难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避免出现“一刀切”地盲目武断否定建团标准的情况。同时,针对和平区实际情况制定出四个标准,即对于青联委员所在单位要率先建团;对于已建党组织非公企业要普遍建团;对于楼宇、商圈要整体化建团;对于新兴领域青年群体要实现团的工作力量覆盖。对于符合建团条件的要普遍建团,发挥龙头企业和重点行业的带动效应,抓大带小,对于尚不具备建团条件的企业,以社区联合建团等方式实现团的组织覆盖。

3.激发“两新”团组织活力,确保建强组织。抓好团干部配备,普遍从政治站位高、群众基础好的生产、经营、管理者中选配“两新”团组织负责人。针对规模较大、团员数量较多的“两新”组织,坚持按照组织隶属关系,从街道团工委选派专职团干部担任该组织的兼职团干部。指导“两新”团组织规范开展基础团务工作,统一配发团章、团徽、团旗等团务用品,指导“两新”团组织结合自身特点,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团的组织活动,突出主题、创新载体,打造有影响力的长效品牌工作项目。同时发挥 “青年文明号”“三创能手”等品牌工作效应,调动和激发团员青年干事创业的热情,助力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团员的先进性和示范作用。

4.进一步提升服务新兴领域青年工作质量。新兴领域青年群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动力,是共青团团结凝聚的关键力量。要主动联系服务新媒体从业青年、自由职业者、创业青年等,与新兴领域青年进行面对面座谈交流,通过倾听青年声音、了解青年困难、回应青年诉求的方式,畅通联系渠道,搭建资源互通平台,扩大工作覆盖面。要以“青”字号品牌建设为载体,坚持做深、做细联系服务新兴领域青年工作,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着眼新兴领域青年实际需求,开创服务新兴领域青年各项举措。强化新兴领域青年群体中青联委员的代言功能,推动“海河青听”走基层工作走深、走实,通过问卷调研、座谈交流和互动研讨等方式,准确把握新时代青年工作新特点,着力提高服务青年能力。

猜你喜欢

两新和平区楼宇
沈阳和平区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沈阳和平区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优化楼宇产业生态探索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
凝聚年轻活力,助推“两新”起飞
楼宇党建亮实招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
It Is Important to Protect Elephants
“两新”党建工作要解决关键问题
灵活推进县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点燃“两新”组织红色引擎
创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