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中英军从缅甸撤退至印度相关史实浅析
2022-10-20孙嘉楠
孙嘉楠
太平洋战争中英军从缅甸撤退至印度,是英军在东南亚战场溃败的标志性事件。英国防卫缅甸地区的军事力量在部署之初就难以保证这一地区的安全,在战争爆发后需要军事力量增援。英军驻缅甸地区军事实力不足,增援这一地区的部队被派往新加坡,是促使英军撤出缅甸的主要原因。1942年5月英军到达印度,在印度构建防御体系,并准备反攻。
一、英军从缅甸撤退的背景
缅甸处在英国本土与澳大利亚的航线上,是连接印度与马来亚和新加坡的要冲,是英国在远东地区重要的战略支点。1937年4月,缅甸脱离印度实现自治,但其国防仍处于英国的管理之下。缅甸独立后,其防卫力量由印度军队改变而来。缅甸的防卫力量有两个英国步兵营分别驻扎在眉苗(Maymyo)与曼德勒和仰光与明格拉东(Mingaladon),由一个工兵连、山地连和山炮连组成,1939年,在缅甸的步枪营增加了4个营。
1941年,英国国防部的参谋们在制定作战计划时,认为要抵挡日本的进攻,就要派兵增援缅甸,他们建议立即向缅甸增援7个步兵营、1个野战团、1个山地连、1个反坦克连、3个野战连和1个轻型坦克连。1941年2月,英国将印度的第13旅派至缅甸,将眉苗的驻军派至掸邦组建缅甸第1旅,并着手组建缅甸第2旅。1941年7月,缅甸第1师在同古(Toungoo)组建,由詹姆斯·布鲁斯·斯科特(J.BRUCE SCOTT)少将指挥,下辖缅甸第1旅、第2旅和印度第13旅,但该师缺少火炮、工兵、信号、医疗和运输部队,它下辖的3个旅也都没有接受过任何训练。
驻扎在缅甸的空军部队力量也很薄弱,1941年初,第60中队抵达仰光,该中队装备的是布伦海姆的轰炸机,但在同年年底被调往马来亚。在战争开始前,驻扎在缅甸的只有英国皇家空军的第67战斗机中队,有16架水牛飞机。1941年6月,装备P-40战斗机的3个美国志愿航空队在同古组建完毕。
1941年12月12日,日本空军空袭缅甸南部的维多利亚机场,英国即开始实施增援缅甸的计划。由于马来亚和新加坡方向的战事持续紧张,英军统帅部要求时任印度总司令的韦维尔(ARCHIBALD PERCIVAL WAVELL)将第45旅派往新加坡以增援第9师和第11师。同时,1942年1月起,韦维尔派遣第44旅和第53旅乘坐运输船增援新加坡。12月11日,在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三天后,英国军方再次提出了增援新加坡的问题。由于当时新加坡实际上是孤立的,所以支持改变兵力部署的理由比以前更强烈了。当晚,邱吉尔和军方负责人决定,缅甸的控制权应立即移交给印度总司令。12月21日,韦维尔接过了缅甸军队的控制权,并安排他在印度的参谋长赫顿(T.J.HUTTON)少将接管在缅甸的陆军部队的指挥权,以实施增援缅甸的计划。
邱吉尔告诉韦维尔将军,当时驻扎在开普敦的英国第18师将分配给他,以用于保卫印度和缅甸,他也可以保留以前计划用于增援伊拉克的第17印度师。他还将得到一个由反坦克炮和高射炮组成的“混合部队”,并被告知4个中队的战斗机将从中东转移到印度。后来,韦维尔得到了6个布伦海姆轰炸机中队将前往缅甸的许诺。他立即派出相当数量的参谋和技术专家增援缅甸陆军司令部,并准备派遣印度第17师第45旅。他曾在11月要求英国军方提供一些非洲部队,因为在意大利、东非的战役已经圆满结束,12月16日,他被告知可以提供两个旅的部队,第一个旅将在1月底准备出发。
12月21日,韦维尔达到仰光。由于英国军方已经将第18师第53旅调往马来亚,并命令他从第17师派遣第45旅前往新加坡,韦维尔不能指望英国第18师和印度第17师的全部兵力增援缅甸。此外,他还收到远东地区总司令要求增派第二个印度旅的请求。然而,韦维尔有理由希望对缅甸可用的增援部队,包括两个非洲旅会及时到达,因为远东司令部已经通知他,日军结束马来亚和菲律宾战役前不会进攻缅甸。次日,韦维尔认为,缅甸的防务重点在于防守仰光,这可以使缅甸不受空中、陆地和海上的攻击。为此,他需要两个轰炸机中队和两个战斗机中队、一个师司令部和两个步兵旅群、警报系统和高射炮的设备。
1942年1月1日,英国军方向政府通报了他们将向缅甸派遣增援部队的计划,2个师、6个轻型轰炸机中队和6个战斗机中队将到达缅甸;第17印度师和第14印度师(少一个旅)将分配给缅甸;在他们到达后,由印度总司令自行决定第34印度师和已经分配给印度的两个东非旅如何分配。
但最终增援缅甸的只有空军的6个轻型轰炸机中队和6个战斗机中队,陆军部队印度第17师的一个旅。虽然1942年初会有两个新的印度师挺进缅甸,但1月或2月所需的来自印度的大型增援只能是半训练、部分装备和匆忙集结的部队。这使得驻守缅甸的英国军队力量严重不足,难以抵挡日本陆军和空军的协同进攻。
1942年2月15日,驻守在新加坡的英国军队向攻击他们的日军投降。英联邦部队在为期十周战役中的伤亡总数为138,708人,其中有9万多人成为战俘。新加坡战役失败使英国军事实力难以保护其领地的情况暴露无遗,日本海军可以依据新加坡海军基地威胁印度洋和其沿岸的英国势力范围。丘吉尔在回忆这场惨败时说,“这是英国军事历史中可以循见的最大一次灾难”。
二、英军从缅甸撤退的过程
在马来亚和新加坡被日本攻击的情况下,英国原定增援缅甸的第18师和大部分空军力量都转场至新加坡,保卫缅甸的军队实力严重不足。日军将泰国作为前进基地,在太平洋战争开始1个月后即向缅甸发起进攻。在实力不足的情况下,英军只能选择向印度撤退,以保卫他们在印度的基地。
入侵缅甸的部队主要由日军第15军组成,下辖第33师团和第55师团,并由第3空军师团的第10空军旅团提供空中支援。1941年12月,日军第十五军进入曼谷,利用泰国的机场、铁路进行集结,为进攻缅甸做相应的准备。1941年12月23日,日本空军空袭了仰光,由此开启了对缅甸的攻击。
1941年12月31日,由印度向缅甸增援的第8印度师和第3印度防空连抵达仰光,并为仰光提供保护。同时,韦维尔将第7装甲旅从新加坡召回,并命令约翰·史密斯(JOHN SMYTH)指挥的第17师防卫仰光。次日,空军次帅史蒂文森(D.F.STEVENSON)被任命为在缅甸空军力量的总指挥,他认为英军和日军空中力量的实力差距很大。他估计,日军可以集中150架飞机,但英军只能集结35架飞机,而在随后的作战中,这一差距不断加大。据日后担任印度军司令的斯利姆(WILLIAM JOSEPH SLIM)将军估计,3月时英军和日军分别有45和400架飞机。
日军首先进攻的是萨尔温江西岸的毛淡棉,这座城市是韦维尔计划中防线的重点,他希望通过地形和攻势将日军阻挡在缅甸以外。日军派出小股部队穿越丛林,快速包抄至毛淡棉后方。1月31日,防守毛淡棉的缅甸第2旅撤出该市,这使得其防守的丹林沙林地区落入日军的控制之下。毛淡棉是仰光防卫的屏障,其陷落使得仰光难以收到空袭预警,也失去了战略缓冲。这次撤退是英军从缅甸撤退的开始,也是防卫缅甸英军实力不够的缩影。英军由此一路撤退,直至退入印度。
锡唐河是缅甸南部临近泰国的地区,也是与缅甸中部和沿海地区的分界线,而锡唐桥则是连接缅甸各地区的通道,日军若进攻仰光必定需要夺下这一战略要冲。在这一地区驻守的是从碧琳河向仰光撤退的印度第17步兵师,师长史密斯少将建议继续向仰光撤退以保存其麾下的部队,但在撤退的过程中,该师在锡唐桥上推进缓慢。2月21日,载有第7装甲旅的轮船到达缅甸,他们虽然没赶上锡唐河战役,但掩护了第17师的撤退。但在2月24日统计撤退的力量时,该师只剩80位军官和3335名士兵,余下1420支步枪和一百余只自动火器。虽然锡塘桥在此时已经被炸毁,但日军通向仰光的大门依然洞开。
2月25日和26日,日军先后出动170架次各型战机对仰光进行空袭,但由于日军寄希望于完整占领仰光,未对该市进行更大规模的轰炸。2月28日,缅甸军队参谋长赫顿命令前去增援的印度第63旅原路返回,并下令所有部队撤出仰光。当日下午,韦维尔命令推迟炸毁仰光的城市和所属设施。3月5日,新任英国缅甸军队总指挥亚历山大(HAROLD ALEXANDER)到达仰光,他撤销了赫顿先前命令防守仰光东北部勃固的第48旅撤回仰光的决定,并命令第17师协同防守那里,以保证尽可能延长控制仰光的时间。
3月6日,由于担心仰光守军的退路被日军截断,亚历山大命令英军于次日撤出勃固,沿公路退至离仰光20英里的莱古。3月7日,亚历山大命令守军炸毁仰光所有的炼油厂和储油罐,向北沿公路撤退至卑谬(Prome),同时命令在莱古的第17师和第7装甲旅提供策应,共同打通通往卑谬的公路。3月8日,日军第215联队进入被英军放弃的仰光。日军以数量较少的部队实现了其初步的作战目的,由此可以通过仰光这一港口向前线运输作战物资。
4月底时,在缅甸作战的缅甸军团有6500名士兵、22000名印度和廓尔喀士兵,还有4000名缅甸军人,他们计划从钦敦江山谷撤至印度。5月15日,先头部队开始进入印度阿萨姆邦,所有剩余人员于28日全部进入印度,由此英军结束了5个多月的战斗。在这次撤退途中,共有100多万人逃离缅甸,至少有10万人死于撤退的路上。斯利姆估计,缅甸军共伤亡约一万三千余人,他率领部队撤至印度时只携带了150门大炮中的38门,共有50辆卡车和30辆吉普车。
英军从缅甸撤军是出于实力上差距悬殊,英军参与美国、英国、荷兰和澳大利亚联合司令部,由韦维尔担任总司令。这个司令部所管辖的范围包括马来亚和新加坡、缅甸、菲律宾和印度,这一范围东起达尔文港直到印度的西面。在这一短暂生效的司令部中,日军各个击破上述地区的联军军队,使英军难以同时增援马来亚和缅甸,只有第7装甲旅等少数部队参加援助缅甸的行动。在日军强大的空中优势的打击下,完全依赖公路机动的英军难以抵挡具有顽强意志的日军对他们的包抄。大部分英军未曾在缅甸接受训练,他们是从其他战区调配过来的,难以与适应丛林作战的日军匹敌。
三、英军退入印度后的情况
在经过4个月的撤退后,驻扎在缅甸的英军最终退入印度。缅甸是印度的屏障,在缅甸大部分被日军占领后,印度开始积极防御和谋划反攻缅甸。印度在二战中是英国在远东最大的基地,英国依靠印度广阔的土地和巨量的人口,向其他地区提供兵员和物资补给。1940年起,英军在印度开始大量招募士兵,其部队人员数量由和平时期的20万人增加至90万人。
1941年底,印度已经向其他战场派去了30多万人,目的地有中东、伊拉克和马来亚。1942年,印度计划新组建4个步兵师和1个装甲师,并扩建基地、交通线和预备役部队。防卫印度边境的部队有15万人,在训练的有30万人,每个月可增加5万人。
1941年10月,印度各军的武器原不如其他战区部队的多,它们分配到了36%的野战火炮、23%的反坦克炮、19%的布伦式机枪、11%的迫击炮、4%的反坦克枪、25%的重型高射炮和300辆坦克中的82辆坦克。这些装备只有一小部分运达港口,这影响了部队的整顿和训练,也降低了部队的战斗力。
1942年时,在印度驻扎的部队大量增援其他地区,余下第14师(一个旅未到位)、第7师和第19师。在印度驻扎的空军部队兵力不足,221和224集群驻扎在加尔各答、225集群驻扎班加罗尔、222集群驻扎在科伦坡、223集群驻扎在白沙瓦。印度的机场数量和规模远远比不上其他战区,空军中队装备的飞机也难以与日军相匹敌。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英国在印度的防卫力量主要是应对来自西面的威胁,其机场也大多修建在西面。日军夺取马来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后,可以由海路在印度东面向这一地区发动进攻,日军若进犯印度,则必取道锡兰。此时,锡兰的防卫力量只有英国驻印度第70旅、2个印度旅和2个澳大利亚旅。在空军方面,由英国皇家空军222集群负责保卫,它下辖3个中队,分别是一个轰炸机中和两个战斗机中队。
1942年3月,印度和锡兰只拥有16个全天起降的机场。3月27日,韦维尔向英国军方提交了需要增加印度的空军部队的报告。这份报告提出,需要66个中队共计1060架飞机,才可以满足增援印度的防卫和反攻缅甸。为满足这一增援所需的飞机的起降,共计需要新建215个机场。由此,印度成为英国在远东的重要陆军和空军基地,为反攻缅甸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为了保卫印度东北部,英军重组了其部队,组建了东部军驻守孟加拉地区和阿萨姆邦,由布罗德(C.BROAD)将军指挥,下辖由不满员的印度第14师和第26师组成的第15兵团和英国第70师。由欧文(N.M.S IRWIN)将军指挥的第4兵团负责防卫印缅边境,下辖由缅甸撤退至印度的部队和印度第1旅和印度第49旅一个营。
英军从缅甸撤退这一事件是英国殖民统治在远东地区衰落的一个缩影。英军在太平洋战争开始之初先后丢失马来亚和新加坡、缅甸,暴露了英国不断衰落的军事实力,导致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缅甸在被日军占领后,由日军扶持出现了缅甸独立军,这支部队也反击英军的反攻,缅甸人民不认同英国的殖民统治。英军在退守印度后,巨大的压力使得印度的国大党不断煽动反对英国的统治。在反攻胜利占领缅甸后,英军随后不得不撤离缅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