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家周淑安成长经历与家庭关系影响考释
2022-10-20阮春黎
阮春黎
周淑安(1894年5月4日—1974年1月5日)出生于清末,留学于民初,任教于解放前后的中国,其半个多世纪的音乐生涯,足迹遍及国内外多个城市。作为一位女性音乐家,她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发轫之初的声乐、作曲、合唱指挥等方面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并开创了音乐史上的无数个“第一”。这些“第一”不仅凸显了周淑安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也彰显了中国近现代文明进程中女性的自我觉醒以及中国女性在音乐教育中的成长。作为一位开创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事业的女性音乐家,周淑安取得的成就并不亚于同时代的男性,堪称中国现代新女性之典范。
一、鼓岛习乐
厦门鼓浪屿是周淑安的生长之地,这个面积仅为1.88平方千米却闻名海内外的“音乐之岛”,走出了多位享誉国际的音乐家,除了周淑安,还有林俊卿、李嘉禄、殷承宗、许斐平等声乐家和钢琴家,他们在中国百年来的音乐发展史上都书写下了光辉的一笔。鼓浪屿为何被称为“音乐家的摇篮”,应从它的近代发展史开始探究。
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后,厦门成为五个通商口岸之一,随着国门的打开,英美传教士纷至沓来。最早可考的是1842年初,美国归正教传教士雅裨理和文惠廉乘英舰登上鼓浪屿,这个小岛逐渐成为近代英美教会在闽南的活动中心。伴随这些传教士传入小岛的还有包括西方音乐在内的新式教育。自1844年起,传教士们开始在鼓浪屿密集地开办起教会学校,吟唱圣诗是这些教会学校的必修课程之一。基督徒每星期做礼拜的固定程序总在唱赞美诗中开始和结束,信徒在牧师的带领下精神饱满地唱起赞美诗。岛上还有最具特色的“中国每月音乐会”,这是由各基督教会联合举办的活动,从1846年1月5日第一届音乐会起,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一都会举行一次。英国外交官赫伯特·艾伦·翟理斯(H.A.GILES)于1878年撰写的《鼓浪屿简史》中描述:“鼓浪屿最引以为豪的是有一座能容得下200多人的基督教新教礼拜堂。岛上各种教派的传教士们用它来做礼拜。每周日晚上六点举行英国教会式礼拜。边阿兰先生担任风琴的主要演奏者。”不可否认的是,在“西学”涌入中国的进程中,西方传教士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西洋音乐通过宗教这座桥梁逐渐渗透进鼓浪屿,并深刻地影响着这里的音乐历史与文化生态。
周淑安于1894年出生于鼓浪屿岛上的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此时距英美传教士登岛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小岛上早已是琴声袅袅、歌声飘扬。对于她的家庭来说,吟唱圣诗是日常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还在“咿呀”学语的周淑安跟着大人们一起哼唱圣诗,他父亲发现还未学会说话的她已经会哼曲,在家中年纪最小却最具音乐天赋。待她长到四岁时,一位名叫韦爱莉的牧师娘在岛上开办起了一所家庭式的幼稚园,这便是中国第一所幼儿园——怀德幼稚园的前身,该园采用西方教育理念进行启蒙教学,尤其注重幼儿的美育与劳动教育,以音乐、舞蹈和劳动促进儿童德、智、体的发展,幼童时期的周淑安在此接受了先进的西方启蒙教育。她曾在晚年的回忆录中提到自己在幼稚园里学会了许多有“动作”的歌曲,“像这样洗脸、洗衣服;农夫这样种田、播种……”在那个年代能够接受如此先进的音乐启蒙实属不易,童年的周淑安虽在一岁时就失去了母爱,然幸有音乐相伴,得以顺利成长。
鼓浪屿西乐之风盛行,当地人因与外国人接触较早,对新式教育十分接纳和包容。清政府自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后,又于1907年颁布了《女子小学章程》和《女子师范学章程》,新式教育开始在全国各地蹒跚起步,而鼓浪屿的新式教育体系却早已形成。1898年,华侨富商捐资兴办了与此前林立于小岛的教会学校完全不同教育体系的同文书院。1906年,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陈宝琛集结厦鼓名流、华侨们筹措资金,在鼓浪屿四枞松宫保地创办了中国人在厦门开办的第一所女校——厦门女子师范学校,当地人称“上女学”。这所学校与教会学校的课程体系完全不同,学校不仅敦聘了一批名儒硕彦来讲授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还高薪聘来了多名英国教师,开设了英文、数学、图画、音乐、体育、生理卫生等课程。因此,该校的学费比一般学校高出一倍以上,校服也十分讲究,是一所名副其实的贵族女校,吸引了外地的名门闺秀慕名而来。除了周淑安,学校还培养了林巧稚、黄萱、黄墨谷等知名女性。周淑安于1907年至1911年就读于此,并于毕业后留校任教一年。
周淑安的叔父周之祯是该校的校董之一,参与了该校的筹创工作。虽然后人对周之祯的评价褒贬不一,但他的确为厦门女师做了不少实事,不仅为学校聘来多名英籍教师,还在1911年该校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独自担负筹措经费之责,甚至把校舍迁至其居住的港仔后晃岩路37号家宅中。当时担任厦门女师校长的是“一位在福建办过教育的很有经验的英国姑娘”——教育家玛丽·卡琳小姐,她兼教英文、数学、音乐等课,周淑安的歌唱学习由此开启,其在1961年撰写的手稿《总结声乐教学经验》的文章中曾回忆并感慨于这位校长“教唱歌非常严格,音韵节奏稍有差错,就严加责备,直到完全正确为止”。玛丽·卡琳严谨的治学态度不仅练就了周淑安的音乐耳朵,且对她严谨求实的教学态度影响深远。周淑安与厦门女师的另一位音乐教师、来自英国牛津的安老师感情深厚,安老师是周淑安的钢琴启蒙老师,周在回忆录中提及“她的学问比校长高,音乐知识也深得多,这位老师帮助我进步很多,她今年(1958年)还住在牛津市”。安老师在中国任教不久由于健康原因便返回英国,周淑安一直和她保持联系,每年生日都会收到安老师寄来的贺卡。1920年,周淑安留美回国游历欧洲时还特意去英国看望了安老师。
二、父亲重教
周淑安的祖父虽然是一位商人,但他热爱音乐,据周淑安回忆,许多照片显示家中挂满琴、瑟等传统乐器。周淑安的父亲周之德(1956年2月12日—1940年3月23日)在鼓浪屿颇有名望,他九岁时便随父母从惠安迁居厦门,是清末民初闽南和闽西地区较有影响力的基督教牧师,也是英国伦敦会在厦门的第一位中国牧师。周之德除了传教布道,还在振兴教育、倡导女学、救治病患、普及卫生等方面做出了不少贡献。尤其在龙岩长汀,他是英国伦敦会在当地的最早布道者,主导创办了神道学院、福音医院、华英女校(后改为乐余女校)、中西中学、亚盛顿医馆等,长汀县至今仍保留着他所创办并以其名字命名的“捷三小学”。他喜欢著书作文,由其主编并于1934年由圣教书局出版的《闽南伦敦会基督教史》,记载了基督教英国伦敦会在闽南地区的早期活动情况,是一部由国人撰写的基督教在中国的早期地方传教史,为后人研究基督教在中国近现代的传播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他曾撰写发表文章数十篇,从内容可看出其是一位思想进步且颇具社会责任感的牧师。除了反映基督教教会境况的文章,他著有论及时政与战后民生的《新政初恍》《战区灾民痛苦之感想》,提倡发展学校教育的文章《振兴学校》,普及卫生知识的文章《说洁》等,内容涉及社会民生各个方面,尤其是教育与卫生,因此,他的儿女们不是行医便是从教。周之德与原配谢香枝(1856—1895年)育有二子四女,其中一位从医,三位从教,两位当了牧师娘,教当地人识字与唱歌。
周淑安的父亲与叔父都以牧师为职,因此,周家属于国外教会承认的基督教家庭。在当时,为了鼓励传教,国外教会组织一般会为基督教家庭在医疗与子女教育方面提供经费支持,其子女可在国内教会学校接受教育,教会还会为他们出具推荐信、提供费用资助出国留学。因此,周家的子女们在当时都享受到了较好的教育条件。周淑安的两位兄长均毕业于当时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而她与三姐入读上海贵族女校——中西女塾。周家六个子女有四个先后留美并入读名校,周淑安靠自己的实力通过考试,获得庚款留美资格,二哥周辨明与三姐周淑静也拿到了清华学校提供的留美津贴。
三、满门英杰
周家藏龙卧虎、人才辈出。周淑安在家排行最小,上有两兄三姊。大哥周森友是美国休斯顿卢善务大学医学博士,1917年学成后回上海创办爱仁医院,是我国最早一批糖尿病和传染病的医学专家,然而“未及四年,竟患不治之病,医药罔效,远尔谢世”。周森友英年早逝,除了留下了一批医学研究文章,也在社会公益音乐活动中留下足迹。例如,他曾参加上海孤儿院于1907年12月初六晚举办的筹款建屋音乐大会,与胡念劬共同表演男声独唱;1917年8月,在北京清华学校游美学生欢送大会上,他与夫人龚氏等人为大家奏琴唱歌。
比起大哥周森友,二哥周辨明与周淑安的交集更多,他比周淑安年长三岁,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国语罗马字拼音制度的创制者之一。他发明了“半周钥笔索引法”,运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对厦门语音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他曾与赵元任、林语堂、黎锦熙等人成立“竹林七人会”。周辨明熟谙英、法、德等多种语言,曾担任清华学校的英文教员,其同事回忆道:“英国大学生反映,周辨明的英语说得比伦敦人还标准。”在周淑安参加留美考试前,周辨明帮其辅导了英语和法语,使她顺利通过考试。在周淑安留美的第四年,周辨明也获得清华留美津贴,并入读周淑安所在的哈佛大学。在此期间兄妹俩活跃于留美中国学生联会,经常在中国游艺会上表演四重唱节目,受到留学生们的欢迎。周辨明是厦门大学创校元老,从1921年至1948年,他先后在此担任总务主任、文学院院长、教务长等职务,教授过高等几何学、英文、语言学等科目,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全才。他在文艺方面十分活跃,在厦大执教时,不仅经常登台表演,还常在全校大会上带领大家唱歌。周淑安于1926年至1927年被厦门大学聘为国乐学侣期间,与在此担任总务长以及音乐筹备委员会主任的周辨明一起组织了许多校园文艺活动。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时任教务长的周辨明被委派赴福建内地选址,因周父曾在长汀宣教布道近二十年,在当地建立了良好的人脉基础,教会的一些建筑物也可以用作校舍,遂选定长汀为厦大的新校址。
周家四位姊妹中,大姐周淑勤和二姐周淑俭都嫁与当地牧师当了牧师娘,二姐夫陈秋卿是鼓浪屿福音堂的第一位华人牧师,二姐周淑俭毕生致力于儿童音乐启蒙,对鼓浪屿儿童音乐教育功不可没。她在鼓浪屿成立了“幼徒会”,每逢周日大人们进教堂做礼拜时,她便组织随往的儿童教他们唱歌和弹琴,许多孩子的音乐之路由她开启。曾经是“幼徒会”成员的朱昭仪老先生生前曾回忆起周淑俭:“她也很会唱歌,他们这家人的音乐细胞很发达。她对鼓浪屿儿童的音乐启蒙功不可没。如果她像周淑安那样到美国留学,恐怕会超过妹妹的成就。”
周家出了两位画家,一位是三姐周淑静(?—1956年)。周淑静从中西女塾毕业后,与周淑安同年赴美留学,1919年肄业于著名的克利夫兰美术学院,主攻油画、色粉画,尤擅人物写生。她留美回国时曾引起不小轰动,1919年《妇女杂志》曾以一篇《女西洋画士回国》报道其回国后的动态:“上海社会颇重西洋画,而我国诸画家多以未得亲至西洋肄业专门大学为憾。兹有福建周淑静女士自厦门女子高等学校毕业后即于一九一四年赴美国克利扶轮美术专门学校肄习图画至今,夏始毕业,前月乘南京号海轮回国……上海各西洋画家闻之甚为欢迎,将组织研究会与女子交换知识云。”1920年,周美静担任上海美专西洋画主任教员,成为上海美专校史上第一位女先生。她经常与周淑安出席上海的一些公开活动,如1920年12月28日,姐妹俩共同出席清华同学会上海分会成立大会,周淑安还表演了独唱节目。
周家的另一位画家是享誉国际的中国油画界先驱——周廷旭(1903—1972年),他是周之祯的次子,周淑安的堂弟。周廷旭先后留学美、英、法等国,曾在美国与欧洲各国举办大型画展,是第一个因油画获得特纳金奖和皇家学院金奖的中国画家,也是第一个入选英国皇家艺术家协会的中国人。玛丽女王曾参观他于1929年在伦敦举办的个人画展。胡适曾在日记中提及周廷旭于1935年春在香港与宋子文的妻妹张贻如(RHODA)小姐结婚。周廷旭在国外的知名度远高于国内,2003年2月14日美国西雅图市佛莱艺术博物馆(Frye Art Museum)为纪念周廷旭诞辰百年特举办了名为“旭日之旅”的画展,当时的州长骆家辉签署文件,将每年2月14日定为全州的“周廷旭日”,以表达对周先生的尊敬。
周家还有一位十分杰出却不太为人所知的成员,在此前无人提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他是周淑安的大堂哥、伯父周火成的长子——周慕西(1879—1914年)。周慕西擅长语言学,精通英、德、希腊、希伯莱和拉丁语五种外语,主攻哲学和神学。周慕西是我国大学西方哲学专业的创建人,他先后留学英国和德国,1910年获柏林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首位在德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人。1911年,京师高等学堂高薪聘请周慕西回国任英德文教员。1912年,周慕西担任北京大学校预科学长(即院长)。然而,天妒英才,1914年,其不幸感染疟疾久治不愈,7月在英国伦敦医治无效身亡,年仅36岁。周慕西逝世后,其夫人、北京伦敦布道团医院的护士长伊丽莎白·弗洛伊德女士将其生前的西文藏书共1227册赠与北京大学校图书馆,周慕西因此成为向北京大学图书馆赠书第一人。同年,北京国民政府授予周慕西四等嘉禾勋章,以表彰其为人师表的业绩。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在回忆文《北大怀旧记》中提及自己当年报考北大哲学系是奔着周慕西先生去的,然而考取之后才得知周已去世,只留下一批赠书,“在那时候,他的这批书,也就是北大仅有的西洋哲学书了。”
四、眷侣相偕
周淑安在事业上的成功,也得益于丈夫胡宣明对她的支持。胡宣明不仅是周淑安的丈夫,作为中国现代第一位公共卫生专家,他理应获得更多人的关注。他出生于1887年,祖籍福建龙溪(今漳州市芗城区芝山镇人),从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于1910年获得第二批庚款留美资格,同批留美的还有赵元任和胡适。当时在各省选送加上京师报考的四百多名考生中,仅录用七十名,胡宣明名列第42(赵元任第2名,胡适第55名),成为庚款留美生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漳州人。胡宣明于1910—1915年入读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并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成为该校历史上获得博士学位的第一个中国人。二十世纪初的中国不仅医疗条件落后,且卫生状况极差,经常大规模暴发各种瘟疫。胡宣明深感中国卫生事业建设的紧迫性,在留学期间他便在《留美学生季报》民国四年春季第一号上发表《建立中华卫生局意见书》。回国后,他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公共卫生专家”,先后担任广州卫生教育联合会副总干事、广州市第一任卫生局长、中国卫生教育会总干事、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副教授、铁道部卫生署主任等职,编译、创作了《预防医药与卫生学原理》《摄生论》《中国卫生健康状况的再建设》等十余部著作,在普及卫生健康、防治疫病、促进中国卫生事业发展上做出了卓著的贡献。他与周淑安的两位兄长同为上海圣约翰大学的校友,与周辨明同班。周淑安在留美前便与胡宣明认识并在回国前与其订婚,赵元任在自传中透露:“我在哈佛最后两年最常见的女孩是周淑安,我也常常看到她的兄弟(英文名BENJAMIN),因为我们都对语音感兴趣。我跟淑安常常一块儿散步,一块儿弹钢琴二重奏(比如德沃夏克的《自新大陆》中广板的改编曲),分开的时候给她写很长的信。虽然我跟这些女朋友约会,一块儿玩,我从来没有认真地喜欢过谁,也许淑安是个例外,不过她和我1910年一块儿考取清华庚款留美的同学胡宣明订婚了,我就没再敢跟她走得太近。”
1920年10月30日,周淑安留美回国不到一个月后,便与胡宣明在上海结婚,当时的《申报》还特别报道了这则婚讯。
周淑安是位传统、贤淑的闽南女子,婚后的她和许多中国传统女性一样将名字冠以夫姓,在公开场合中常用“胡周淑安”或“胡宣明夫人”(MRS.S.M.WOO)之称谓。她追求着自己热爱的事业,学习、工作轨迹几乎与胡宣明相向平行。他俩先后考取庚款留美生资格先后留美;1921年,胡宣明任广州卫生局局长,周淑安便随他来到广州女子师范学校担任音乐教员,后年又一同返沪。1926年胡再度赴美学习公共卫生行政管理,并帮助周淑安联系了其所在城市的皮博迪音乐学院声乐系主任、意大利卓著的声乐专家米涅蒂(MINETTI),于是,1927年8月,刚从厦门大学离职的周淑安携幼子再度赴美与夫君团聚并跟随米涅蒂研修声乐一年。
回国后,二人在事业上都迈上新的台阶。周淑安受聘于成立不久的上海国立音专,成为第一任声乐组主任,胡宣明则担任铁道部卫生处处长。虽从事不同职业,二人但却彼此支持、配合默契。胡宣明不遗余力地在全国各大城市宣传卫生知识时,周淑安则以歌曲为工具,编写了大量倡导讲卫生、爱健康的歌曲,如教育儿童养成早睡早起好习惯的《卫生歌》(陈鹤琴作词),教育儿童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好习惯与使用个人碗筷、毛巾的歌曲《卫生习惯》。她和胡宣明共同创作了许多歌曲,如《惜时歌》《运动歌》等。“九·一八”事变后,上海民众开展了一系列抗日救国运动,胡宣明夫妻俩共同创作了抗日救亡运动歌曲《同胞们》,成为上海国立音专师生在校内外经常演唱的作品。193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周淑安编著的《舒伯脱模范歌曲集》,全套歌集共分四册,选编了24首舒伯特艺术歌曲,前三册作者由周淑安单独署名,而第四册则由胡宣明参与译配。与前三册不同,曲集的开篇对每一首作品进行了讲解和介绍,每首曲谱旋律声部的底下依然如同前三册标出德文与英文,而旋律上方则以配词的方式标注中文歌词,在胡宣明的协助下,歌曲的译配水平成熟了不少且使得教材更加实用。
五、结语
周淑安在音乐事业上的成功并非偶然。除了天资颖慧,其成长的音乐环境与家庭氛围都对她的成才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对周淑安这样一位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女性音乐家的研究,不应忽视其成长轨迹以及她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而应将碎片化的史料进行合理的整合与多侧面勾勒,如此才能全方位地展示一位音乐家的个性与风貌,凸显人物的真实性与鲜活的历史形象。
①见周淑安手稿《中国现代音乐活动回忆录》第2页,现存沈阳音乐学院档案室。
②见周淑安手稿《中国现代音乐活动回忆录》第3页,现存沈阳音乐学院档案室。
③节目单载于《女子世界》1907年第六期。
④《妇女杂志》1919年第五卷第十号。
⑤发表于《音乐月刊》1942年第一卷第二期,7-10页。
⑥发表于《音乐教育》1935年第三卷第二期,1-2页。
⑦最早发表于《儿童教育》1931年第四卷第四期,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