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影响与应对
2022-10-20王璇
王 璇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北京 100081)
2019年1月1日起,财政部正式实施了新政府会计制度,这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产生巨大影响。本文首先介绍新制度的作用,然后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可能面临的挑战,并探讨了解决方案。
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作用
(一)确保会计核算信息质量
在传统的会计制度下,会计核算的质量信息主要依靠财务个人的核算能力,如果财务人员自身的能力不足,将会影响到会计核算质量的好坏。传统会计制度操作性比较弱,无法规范事业单位的核算流程。针对这个情况,为了促进了整个行政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我国提出了新政府会计制度。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操作性更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对财务会计流程进行规范。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台颠覆了传统的会计核算方法及模式,调整了政府会计工作的职能,并创新了会计核算环节,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质量。将原本较为分散的会计准则都综合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此来提高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并且有效提升了财务会计的功能,可以有效确保会计核算过程中的科学性,确保会计核算信息更加准确。
行政事业单位在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过程中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更加准确地处理会计核算数据与有关的其他数据。且新《政府会计制度》能够准确更准确、真实核算固定资产和非固定资产的情况,会计信息质量也得到了充分的制度保障。
(二)促进我国财务税收体制改革的进程
新《政府会计制度》引入了新的会计核算方法,为行政事业单位拓宽自身的税收范围提供了可能,但是行政事业单位想要推进财务核算工作,在传统的制度下是很难顺利推进的,所以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出现,不仅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处理带来了动力,还能让我国的财务税收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在内容上,新政府会计制度内容更加丰富详细。具体而言,新《政府会计制度》将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进行了有机结合,让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更加符合财税制度要求,从而将财务的管理制度也进行优化。双轨制完善并优化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大大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准确性。行政事业单位可以结合其自身的实际情况,重新调整会计科目及报表,可以更清晰地反映本单位的资产、负债况及收支,合理规划业务部门的事权及财权。正是因为新《政府会计制度》反映了单位准确的财务现状以及资金信息,会计核算工作得到极大优化,促进国家财政税收体制顺利改革且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得到切实推动。
(三)提升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新《政府会计制度》中更加规范的内容和更加广泛的要素,让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处理各项会计核算工作,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处理工作效率也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具体而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在内部建立起较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从而推动财务资金能够被高效地使用。在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推动下可以更加快速合理整理出行政事业单位里各种业务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情况,提高了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而与资产相关的各项会计核算工作都能得到高效的处理,财务信息的结果也更加准确和清晰,在准确的信息下做好内部的资源配置,从而提升整个财政体系的使用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单位绩效考评提供了参考,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目前执行的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使得资金的应用更加科学合理,极大地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政府会计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挑战
(一)缺乏配套的制度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实行收付实现制的会计核算方法,即通常对于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按照收付的时间来进行确定,这种制度的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没有繁琐的手续。在实操中通过收入和费用的期间确定归属期间,且以一个自然年度的现金流量收支计算这一期间收支情况,并没有以业务发生的实质进行核算,原先的会计核算制度未能适用新工作导致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方面,无法反映资金的动态轨迹。一年时间比较长,会计核算资金运动结果的真实性与客观性是需要探讨的。比如未完全明确收入和费用,今年的收入可能是上年或前些年应收却未实际到账的收入;同理,今年发生的费用支出也有可能是下年或者未来几年才可以需要确认支出。这样一来,今年的收入和支出不一定全部归属于今年,可能会出现会计核算的结余或结转信息无法真实、准确反映其实际收支等情况,那么会计核算的意义也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
另一方面,无法适应会计核算新内容的变化。收付实现制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法确定收支的真实性,如果受到一些人为因素影响则更加严重。某些行政事业单位为了保持今年的收支平衡,将上一年度收入或支出列入本年度,或把本年度收入或支出列入下一年度,在账面上反映的信息与实际情况是不一致的。如此一来,资产负债表的信息不够真实,未能向单位决策者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数据。
新会计制度所引入的权责发生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科目、会计分类和范围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为权责发生制的实际操作与运行奠定了基础,改变了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的核算原则。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情况来看,实施权责发生制的科室较多,因此必须要建立科学配套的制度体系来保障权责发生制能够切实进行,并对权责发生制的实施过程进行规范,这样才能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正常进行,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规范,为行政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其公共服务的目标创造了良好的内外部财务环境,保证权责发生制能够落到实处。
(二)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不高
新会计核算制度实施后,采用全新的平行记账方式依照“双报告”的制度进行报告编制工作,对财务人员是很大的挑战。
首先,相较于传统的收付实现制,需要使用全新的权责发生制来进行会计核算。与收付实现制不同,权责发生制的手续比较繁琐,不仅需要确认收入与支出的具体时间,还需要对债权债务和固定资金等进行核算,这些对于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如果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无法分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这两种方式之间的区别,那么在核算过程中无法对财务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判断,进而会使财务核算中出现与实际不符的情况。新会计核算制度正式落地实施后,很多行政事业单位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计提折旧,但财务人员在实际工作的操作期间依然会面对较大困惑,部分会计人员未能准确判断权责的发生归属,也无法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目前折旧状况,导致单位财务记录的账面价值与现实环境的实际不符。
其次,随着近年来行政单位实行机构改革、事业单位进行分类管理,单位的财务部门逐渐走向边缘化,财务人员严重断层,缺失有效的培训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拥有正式的编制对考取职称、晋升职级、岗位聘用失去动力,大多数已经失去了竞争与危机的意识,自身业务比较单一等多种原因导致其缺乏与新制度相匹配的职业技能。此外,自身的职业道德也是对财务会计从业人员的重要考验,一旦出现违法违规等系列暗箱操作,势必会影响会计核算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三)会计核算的信息化建设工作未完全到位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实施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体系涵盖的内容越来越多,不仅增加了会计科目,举例来说有公共基础设施、受托代理资产等新内容,还在财务预算管理中增加了平行记账方式,以满足当前新政策在实际应用中的需求。
行政事业单位不同的会计信息系统之间存在很大的区别,财务核算软件存在较大差异,无法使软件升级优化的目标得以快速实现,进而对财务软件的升级改造带来阻碍。在部分单位中还存在会计核算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的数据信息无法共享、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与政府财务报告的需求相矛盾等问题。新制度要求会计核算要更加深入且精准,辅助核算要更加完整,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借助科技实现智能化、信息化的方法进行会计信息记录,但目前财政、资产、预决算、绩效管理和评价、政府债务等信息与会计核算不能有效形成数据共享很多工作仍然需要依靠财务部门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能力进行判断并解决,导致财务人员不能直接依靠现有的财务信息数据处理日常业务,导致在实际工作中造成财务管理效率低下,难以对中高级管理层的合理决策提供科学、准确及有效的财务及其他相关信息。
三、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完善措施
(一)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非常关键的转型升级过渡期,行政事业单位也面临进一步的深化改革,要满足上层管理机制与实际业务本质所要求的权责发生制相一致是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目前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因此,引入权责发生制后,行政事业单位要针对实际工作情况制定并完善、优化甚至是变革单位内控制度,指导会计核算工作更好地开展,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业务活动的有序进行。
首先,按照最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文件规定要求,要将单位内部原来的财务管理制度为基础,合理进行调整。在调整制度的基础上,财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的过程中要注意精确区分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并努力把握其平衡点,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根据业务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充分融入会计管理角色内容。
其次,在目前双轨制进行会计核算的整体要求下,行政事业单位要及时、准确、科学地反映其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制度、科目相统一,确保会计信息核算的真实性。对拥有下级单位的行政主管部门而言,应确保在统一的会计核算期间所涉及的相关单位内部交易事项能够顺利合并、抵销。
最后,行政事业单位还要逐步建立健全业财融合机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与之相关部门的责任,推动财务和业务部门之间能形成良好的资源共享及交流沟通,优化内部环境,为完善会计核算体系奠定良好的内部环境基础,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
新政府会计制度和以往制度有着极大不同,更加完善、科学、系统。这在无形中加大了对财务人员的要求,财务人员的压力变得更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及时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全面素质,要从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两个方向进行培育。
首先,培训专业技能。行政事业单位要重视提升财务人员的个人水平,要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活动,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和能力。在传统收付实现制的影响下,很多财务人员的思维被固化,他们对于新政府会计制度中采用的权责发生制核算方式不熟悉,无法短期之内快速掌握,影响了核算质量。所以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根据最新出台的文件、规定及解释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业务交流培训,促进新《政府会计制度》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应用。此外,单位主管财务的领导也要高度重视新政府会计制度的重要性,重视财务工作,深入挖掘工作潜力激发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可以给财务人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彼此进行共同进步,从而完善会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促使会计人员化压力为动力,尽可能吸收最新理念、改进原先陈旧工作方法和思维模式,提升自身的综合全面能力水平。
其次,培育职业素养。除了专业的财务相关能力之外,行政单位及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还要有专业的职业素养。单位要加强对从业人员进行不间断的职业素养培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首先应该建立健全绩效考评和奖励办法,明确各自的岗位职责,确保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在不同岗位上认真履行既定工作任务。财务人员完成自身的工作之后,还要鼓励实现职业转型,从单纯的财务记录转型为财务管理,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得出高质量的会计信息。
(三)提高财务管理系统的信息一体化水平
根据积极推进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要求,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更新原有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使其能够实现“平行记账”的功能;科目设置受托代理资产、受托代理负债、预计负债等内容。开发不同系统的数据共享接口,实现所有系统数据可以同时共享。在此基础上,各单位开发并建设配套软件,充分整合各项资源,保证各个信息系统可以有效衔接。此外将单位的各项流程及内控制度应用于信息化系统,进一步推动绩效管理与业务、财务数据的互相衔接与共享,确保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整体自动化水平。
借助财务信息系统实现单位业务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相互牵制,加大各部门间的沟通协作,不仅可以提升财务监督管理效率,防止出现信息孤岛,还能方便管理层科学决策。
同时,应提高财务信息的安全性,针对进行一些机要信息和业务处理,需要合理设置分享门槛,安排核心人员掌握,有效规避财务风险。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情况和其他企业情况有着极大的不同,但是在财会管理上却很相似。都是采用传统的财会制度进行管理,而这显然不适应事业单位发展情况。针对事业单位情况,我国提出了新政府会计制度,这个制度的提出更加切合事业单位发展需要,不论是在信息质量上、财会管理上都更加科学合理,推动了事业单位的发展。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是一场重要变革,对财务人员是一项全新的挑战。单位的财务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财务制度管理知识。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采取多种不同的措施实现新制度的落地实施,积极开展职工培训,确保会计核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实现本单位预期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