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识一场,万分荣幸
2022-10-19秦咩
【专栏:惊鸿似你】
秦咩,一个喜欢阅读、喜欢写字的人。感性又理智,热烈又矜持。
新书《我好像喜欢你》即将上市。
遇见便是上上签。
新浪微博:@秦小样sweety
我有过一个十分特别的男生朋友,他的名字叫小岩。
认识的时候,我们都差不多是二十岁,在一次台球球友聚会里,出于礼貌而交换了名字。
接触了差不多两个小时,他突然眯眼打量我:“红加黄性格?”
没头没尾,莫名其妙的一句话,我却听懂了。
我回他:“你也是?”
“幸会。”
“幸会。”
第一次见面,我们就敏锐而准确地判断出了对方性格,并几乎可以确认找到了与自己相似的人。
为这缘故,我们迅速丢掉了生人初见的尴尬,开始坦然地交流。
他向我介绍自己的工作,我对他讲我打球遇上的瓶颈。大半天的聚会,我们一直在聊天。
明明聊得兴致盎然,可最后我们都忍不住说:“算了,跟你聊天没意思。”
因为我们太像了,像到感觉是在和自己说话。
我们都是热情的红色性格偏多,加一点明媚忧伤的黄;亲和力十足,却又难以接近;看起来很暖,其实对谁都有距离。
正是清楚彼此这一点,所以我们连挣扎、尝试深交的机会都不给对方半分,而是口无遮拦,顺其自然。
通过几次交谈,我们越来越发现彼此身上的相似点。
我们有着相近的阅读习惯,相似的兴趣爱好,甚至对同一件事物的看法,都总是惊人相似。
时间一久,他再懒得打扮周正地出来见我,而是穿着骚气无比的粉色短裤浪上飞。我也懒得再精心梳妆,穿着我的葡萄拖鞋就出了门。
我们都有着表面安分而内心躁动的灵魂,我们都能一眼看穿对方各种成熟优雅的表演和伪装。
每一次相处,我们之间丝毫没有年轻男生与女生之间的,那种别样的情绪。暧昧的,委屈的,相互试探的,欲拒还迎的,千回百转的,柔肠百结的,这类让人怦然心跳的悸动,我们之间从来没有过。
我们并不会聊天到深夜,但说的每一句话,都直奔心坎。我们太清楚这类性格的人,我们姑且自嘲这种性格为“精神分裂”;我们太清楚这类人需要的是什么——从来就不是安慰,不是物质,不是惊喜,而是陪伴。
所以偶尔夜深,他由于某些现实原因夜不能寐时,会叫我出去打球。什么话也不说,我们就安安静静地打球,我安安靜静地陪着他,他就能冷静下来。
若是看到他的球能长台灌下,那就证明他已经恢复了七八分。
这样舒适的关系大约维持了一年,这一年我有过很多新朋友,而他身边也向来不缺少异性爱慕者。
那时候,我们心里都十分清楚,我们的友谊,不会长久。
关系一定会在任意一方有了对象之后终结,所以拉黑是必然的事情。
因为无论是哪一方的恋人,都绝对不会接受这样一个特殊朋友的存在,绝对不能忍受有一个异性,与自己的恋人有着相同的口味、品位以及让人瞠目结舌的默契。
而我们都做好了心理准备,有这一段的陪伴,就足够了。
后来,他调回北京去上班,临行前我们单挑了一次中式八球。
他打得比我好,让我后二球,赌注是他常用的那支白色毒药球杆。
那是他的心爱之物,既舍不得,又想找个借口送给我。我也知道他想留给我,但更不想夺人所爱,所以两个人打了一场最没有看点、毫无观赏性的假球。
后来他三比二胜出,却并没有显得很开心。直到要走了,他才开口说:“我就两句话对你说——好好过,再见。”
人们总是很难知道,在哪一次说了“再见”以后,就真的不会再见了。
但这一次,我们都清楚,这就是真正的再见。
我没有送他去车站,他也没有让我先走。我们就在球房里挥一挥手,拿着各自的球杆分道扬镳,如同之前那一年多每一次聚会结束时的场景一样,微笑着告别。
也没有人哭,没有必要哭。
至少我们都知道,这世界上,有过这样一个人,那么像你,那么理解过你,那么懂得过你那些隐藏在阳光下的躁动,就已经够了。
毕竟相识一场,已是万分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