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课程思政”背景下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与研究

2022-10-19夏道澄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活页课程思政思政

■ 张 曼,夏道澄

(扬州市职业大学,江苏 扬州 225009)

2019年4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明确提出要推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1]。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也是全面推进新时代教材体系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2]。高职课程尤其是专业课,必须以技术技能为主体,“课程思政”改革为载体,推进教材建设,以创新性学术研究启发教师思维,开拓教师视野,提高教师的学术素养,从而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最终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水平。“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应在课程体系中得以体现,在教材体系中得以落实。

一、新型活页式教材的特点

新型活页式教材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企业生产技术为基础,以“企业岗位要求、职业技术标准、工作过程、素质培养”为主体内容,以单个任务为单位组织,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技能相结合,然后以活页的形式将任务连贯起来,在培养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深层次加强教材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教材形式具有模块化、结构化、灵活性、多样性、重组性及趣味性等诸多符合教学和自主学习的特点[3]。

二、新型活页式教材的开发价值

(一)解决教学过程与企业工作过程不符的问题

很多高职院校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沿用了以“学科知识”分类的设置方法,经常将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分散在不同的课程中,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但是通用教材并未按照工作过程与自有条件进行合理匹配,导致高校教学体系与企业工作过程不对等,丢掉了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并且一些知识企业已经不再需要,学校还在继续讲授,这不符合企业岗位需求,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采用新型活页式教材,将该教材所涉及领域的内容全集与设备条件,按模块和任务进行编排,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与企业的工作过程,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重新进行组合,加入活页夹,进行项目化教学,如果后期需要调整,只需要“按需操作”即可调整。

(二)解决校企合作与教材建设的矛盾问题

职业教育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培育工匠精神。随着课程改革逐步深入,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的职业教育模式逐渐在职业学校广泛推广。此职业教育模式,就是学生在学校学习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在企业中跟随师傅学习先进的专业技术,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践技能。但目前由于企业实践发展迅速,新技术不断涌现,知识更新快速,而教材内容更新慢,导致选用教材不规范,无法达到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对课程资源的要求。而新型活页式教材,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灵活性特点,将大量的技术更新补充文件和信息化资源材料制作成活页,加入活页夹中,及时更新教材。

(三)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不能及时结合的问题

“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是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容易出现“两张皮”的问题。现行的很多专业教材并没有全面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适应“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展需求、充分反映行业的三新要求和企业对创新人才的新要求。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同时需要加强配套的教材体系建设,在“课程思政”改革中采用活页式教材编写模式,可以充分挖掘专业课的“思政点”,利用活页式教材的灵活性、重组性将“以德树人、课程思政”有机地融合进去,反映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并且体现教学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实现教材创新性、高质量以及教材编写的系统性[3]。

三、新型活页式教材的设计理念

(一)活页式教材与SPOC平台配套使用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教材应与数字平台学习紧密结合,形成相辅相成的联系,新型教材可以是活页式的教材、工作手册式的教材、校企合作的教材。为了顺应在线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相结合的改革方向,作为教学要素之一的教材也亟待转型升级。活页式教材与数字化教学资源配套使用,如SPOC、MOOC资源中的教学视频、三维动画、思维导图等,系统整理形成专业化的教学资源库。这些资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教学设计,可以在课前预习、课中教学、课后拓展中与活页式教材配套使用,依靠学校自身建立好的教学资源平台,通过反馈分析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此对教学过程、形式以及活页式教材的内容进行调整[4]。

(二)课程思政与教材设计的整体融合

新时代高职院校应加强教材建设与学科建设、教材建设与专业建设、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同步发展。而教材建设应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宗旨,以质量提升为内涵,从制度、师资、社会资源等方面入手,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教材建设体系[5],在教材编写的形式上,采用活页式,可以及时有效地将“思政内涵”融入到高校学生教育教学的全课程全过程中,充分发挥育人功能。

(三)活页式教材与“1+X”证书的课证融合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职业院校作为“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主体,推进“1+X”证书制度与“教师、教材、教法”改革相结合。高职教材尤其是专业课,必须以技术技能为主体,专业理论随技能项目走。教材采用新型活页式模式,将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与企业专业人员共同研制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等,加入活页式教材中,有效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教育模式和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

四、《LED封装与检测技术》理实一体活页式教材的开发思路

《LED封装与检测技术》教材的开发,是依据当地“国家级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第7个国家级光谷”的行业优势,依托校内“中央财政支持的光伏与LED照明实训基地”,以LED相关企业对高职学生的岗位需求为依托,以应用为导向,以实战促发展,与企业人员共同确定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标准,通过“三进”、轮岗轮训制度、组建教材研发团队、与企业人员联合开发和收集项目案例,然后将成熟的工程项目案例转化为教学案例进行开发的,并配套开发数字化资源。

(一)典型工作任务设计

教材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来源于企业工作岗位,要设计出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工作任务离不开到企业中进行实际调研。要选择行业中比较优秀的企业进行岗位设置与职业能力调研,最好是多选择几家,充分了解企业对人才类型和数量的需求、岗位设置、工作范围、岗位职责、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工作概要、工作环节与接口要求、工作任务内容及要素、知识要求、技能要求、职业道德与素养要求。通过企业职业岗位调研确定工作任务的具体工作过程[5],工作过程概括起来包含六个要素,如图1所示。

图1 工作过程六要素

(二)项目案例库的创建

1.实施“三个对接”,即专业对接企业、团队对接项目、学生对接岗位,整合学校现有资源,与企业共同搭建产教协同育人平台、技术技能平台[6];推行“三个进入”,升级人才培养方法,立德树人,筑就“大国工匠”成长之路,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依托产教协同育人平台、技术技能平台,组建高水平研发团队,以项目为纽带,开展技术应用攻关研究,将项目研究成果作为项目案例。

3.针对高端LED制造产业,开展产品设计、产品开发、工艺攻关、技术推广、技术创新工作,把项目成果作为项目案例库。

4.实施“三进一转化”,鼓励教师下企业、进现场,开展轮岗轮训,鼓励教师在技术技能平台或者企业中进行新技术、新标准、新规范相关研究,主动参与企业的相关技术创新工作,并收集企业的典型工程案例、真实案例,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进行项目研究,增加项目案例。

(三)教学案例库的创建

1.根据本专业学生的特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面向当地的LED产业的技术发展和进步,提取自己的特色,开展前沿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研究,并推广到企业应用,切实做到技术研发和应用水平大幅提升,编写“三新”内容融入教材中,构建教学案例库。

2.教师通过企业的轮岗轮训,参与企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研究,收集企业应用的成熟的典型生产案例(如果保密的,需要进行脱密处理),分类形成项目库、新技术库、新工艺库、新方法库等工程案例库,将工程案例库,按照教学要求,转为教学案例库。

(四)思政内容设计

在教材开发的过程中,结合课程本身特点(专业课)及课程所对应的专业特点、职业素养等相关要求,深度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将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与知识目标有机结合起来[7](如附表1所示)。如通过LED器件结构与芯片制造的学习,使学生深刻明白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并且明白只有掌握了核心科技,才能真正掌握话语权,国家的命运始终与我们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通过学习LED的发展史,使学生明白机遇与危机之间是并存的,培养学生永攀技术高峰、不怕困难的精神;通过Lamp-LED器件封装工艺的学习,强化学生的工程伦理教育,不断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通过LED器件和产品的光学、热学和电学性能检测的学习和结果分析,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科研型技术技能人才,使学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四有”青年。

附表1 主要知识模块思政元素融入示例

(五)新型活页式教材的结构设计

《LED封装与检测技术》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新型活页式理实一体教材,是以活页教材、活页笔记、功能插页、数字资源、实践训练五个方面为一体的模式进行开发设计[8]。活页式主体教材主要包括知识体系和任务书,首先根据课程的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结合企业中的“三新”遴选教学案例和确定以“项目+任务”的编写模式[9],然后确定教材编写体例和知识结构体系,编写教材提纲,最后结合思政内容并配套数字化资源,以学生为中心,将任务书与知识内容从学生的学习角度引入知识进行重新组织,开发活页式主体学材,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活页笔记用于学生记录学习过程、补充内容、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质疑,主要包含学习笔记、任务问题回答、任务完成过程、任务实际完成时间、任务实际完成结果。功能插页包括学生的学习总结、问题研讨、结论等;实践训练是指结合具体的工作任务、项目制作产品、设计方案、调研报告等。在活页式教材及相关数字资源开发完成后,要随着“三新”要求、岗位能力要求、学情的变化、培养目标的调整,活页式教材的内容也需要及时地调整和变化。

图2 活页式教材结构设计流程

活页式教材具有形式多样性、模块结构化、重组灵活性、趣味性等符合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通过企业调研,设计出符合企业岗位要求的典型工作任务,收集企业工程案例,编写教学案例,结合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并积极挖掘思政元素,配合数字化资源,开发并使用活页式教材。既在教材形式上发挥了活页夹的选择好、扩展好、记录性好、展开性好的优势,又可以在教材内容上解决教学与企业工作过程不符的问题、解决校企合作与教材建设的矛盾问题、解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不能及时结合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活页式教材的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在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活页课程思政思政
高职院校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研究
基于“1+X”证书的活页式教材开发设计——以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为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黑格尔:活页摘录法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承德市总探索建立机关“党建活页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