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浅谈紫砂《清风和影壶》的文化内涵和造型艺术

2022-10-19邵立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9期
关键词:制壶清风紫砂壶

邵立平

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宜兴 214200

茶文化的历史已经不需要一一细数了,好的茶叶自然应该配上上好的茶器。紫砂壶从明清时期以来一直流传到现在,已经成为了中国传统茶器之一了,不仅是许多国内的爱茶人士人人都想拥有一把属于自己的好壶,就连外国友人们也都被紫砂魅力所深深吸引。在紫砂壶的创作中,“竹”的出场频率相对来说较高,这也正说明了紫砂壶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梅、兰、竹、菊自古以来被称为“花中四君子”,而松、竹、梅又被誉为“岁寒三友”,因此,人们常以这几种植物来表达一些美好的愿望和坚韧的品质,紫砂制壶艺人们将竹子的元素融于壶中,既有节节高升之意,也蕴含着匠人们的优秀品格和高尚情操。

一、紫砂《清风和影壶》的造型艺术

紫砂艺术自自然中提炼又以自然为归宿,因此紫砂壶的创作灵感出自世间百态,路边的一花一草、一人一木皆可入壶。紫砂壶的创作者皆是满怀着赤子之心去体会自然母亲的温度,在紫砂壶上以各种形式展现出来,这便是独到的思想与见解,化抽象为具象的实际应用,这必让一件件紫砂壶都蕴含着奇异的灵魂,这一点也是紫砂壶魅力大的原因之一,紫砂壶是珍贵的,它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和造型上的艺术底蕴更是珍贵,创作之路是艰辛且孤独的,再加上它的实用性、观赏性以及收藏价值,更是让人们对它爱不释手。《清风和影壶》(见图1)以竹为原型而创作,宜兴不但有着天下唯一的紫砂泥料之便利,更是有着名冠天下的秀丽竹影,万顷竹海随风漾起千里碧波,苍劲老竹扶持着新生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图1

观此《清风和影壶》,整把壶在设计上将光器的圆润饱满和花器的装饰艺术相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造型气质。整把壶的形态呈现为圆筒形,浑厚饱满;壶把上竹节造型线条清晰可见,显现出了竹子的坚韧有力;壶底有足圈,显得沉稳端庄,优美的曲率自壶底向上延展,漫过壶腹,渐至壶肩,婉转曲折,在展现出坚韧之感的同时又不失温婉大方;壶口平整圆滑与壶盖严丝合缝,展现出无穷的生命张力,尽显大家典范;壶钮以竹根的造型盘踞在壶盖之上,好似任由风吹雨打而屹立不倒,尽是彰显坚韧不拔的意志,竹叶的造型自壶把的根部向壶身之上贴塑,清瘦的竹叶尽显瘦弱之态,但是在这股清瘦之下隐隐蕴藏着惊人的意志;壶流与壶身的衔接浑然一体,好似本就是一体一般;壶身上镌刻着流传千年的佳句。

在紫砂创作时,制壶艺人们往往将许多自然元素融入壶中,再利用紫砂壶原料特有的可塑性和延展性,让呈现出来的作品造型丰富,文化意蕴浓厚。

二、紫砂《清风和影壶》的文化内涵

在古人心中,竹子便是君子的象征,是一种深刻在心底的道德精神标杆,这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是一种意味深远的文化传承。竹子之所以受欢迎,不单单是其重大的精神影响,更体现在其巨大的实用价值上,竹子在日常的生产活动中可以被制作成众多工具,为各类活动带来了巨大便利,也可以被塑造成乐器以作感情抒发之物。另外,竹子又被誉为“四君子”之一,象征着淡泊名利、孤高与正直,因此竹子的品质在人们的心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号,在此便可以体会到竹文化在中华民族众多文明浪潮中的重要地位,如今与紫砂文化的结合更将这种不朽意志再次具象为实体任人把玩,这便让两种文化实现双赢,同时宣扬竹文化与紫砂文化,这对于收藏者来说实在是一个绝好的体验。人们在欣赏《清风和影壶》时,便是如行云流水般让美好诞生在世人心间。

紫砂文化沿袭千年代代相传,在历史的浪潮里艰险地完成着传承与创新,在不断的开疆拓土中被打磨成傲然世间的艺术珍宝,让紫砂壶制作技艺演变成一门内涵深厚的传统,既承载了千年底蕴,又为后世添砖加瓦。

三、总结

从古至今,人们对于竹子的喜爱从未停止过,紫砂壶与竹文化的融合从造型上来说也是丰富多彩的,如路边的一花一草、一人一木,皆可入壶,除了本文所介绍的《清风和影壶》,还有“劲竹壶”、“竹节壶”,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制壶艺人们的眼光也在不断发展、不断提升,这样才能设计出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紫砂壶。紫砂壶是珍贵的,它所蕴含的文化意蕴和造型上的艺术底蕴更是珍贵,创作之路艰辛且孤独,正是艺人们的努力,才有那么多优秀的作品涌现。

猜你喜欢

制壶清风紫砂壶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9月,清风送爽 高远辽阔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
Ways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China’s rural area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