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浅谈紫砂《相得益彰壶》中文化与艺术的关联

2022-10-19崔淑云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9期
关键词:壶把刻画紫砂壶

崔淑云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00

宜兴紫砂壶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极具文化内涵,紫砂艺术在我国陶瓷艺术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希望紫砂壶不仅仅是喝茶的器具,还希望紫砂壶能够承载着文化和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紫砂壶能够将众多的文化元素都融入其中,这就是紫砂壶独一无二的特点,现就以这把《相得益彰壶》(见图1)为例,展开对其造型特征和艺术内涵的详细论述。

图1

一、紫砂《相得益彰壶》的造型风格

紫砂壶造型的丰富性在世界陶瓷之林中独树一帜,数百年来,紫砂壶样式数不胜数,其精彩之处更是妙不可言。《相得益彰壶》以梅入壶,紫砂艺人通常以“岁寒三友”松、竹、梅为主题,创作出众多优秀的紫砂作品,其中梅也是众多文人墨客乐于歌颂的主题之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等众多脍炙人口的诗句都是对梅花的赞美,充分展现了梅花不屈不挠、坚韧不屈的高尚品格,在作品中梅树的形态、树干的疏密、梅花的状态都真实地刻画出来。

《相得益彰壶》古朴雅致、造型美观,泥色色泽温润,壶身为梅花桩的形状,壶把、壶嘴以及壶盖分别涉及了树枝、树瘤的形状,树干的纹理被刻画得惟妙惟肖,将整体的作品刻画得古色古香,富有韵味,壶身之中的梅花采用了贴花的刻画手法,为了将每一朵绽放的梅花刻画得入木三分,每一朵梅花都十分生动逼真,其中有几朵梅花从壶把处往外延伸至壶身,迎着风雪傲立绽放,这种傲然不屈的性格在壶器的刻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将梅花的精神完全表现出来。壶盖与壶身严丝合缝,壶钮的梅花元素与主题相呼应,保持了作品的完整性,拿捏得恰到好处。壶嘴设计成三弯流的造型,出水流畅,与壶身的连接处也有几朵绽放的梅花悄然绽放,壶把的树瘤刻画也是加深了作品梅花桩的主题刻画,细腻的红泥材质在阳光照射下闪着古朴的光泽,显得灵秀雅致、富有生机。《相得益彰壶》体现出独特的风格特点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将古朴厚重的文化气韵融入到紫砂壶的创作中,使整件作品都散发着艺术气息,以梅花为切入点,刻画出梅树的饱经风霜,却依旧傲立风雪的高贵品质,紫砂与梅花的结合就是顽强生命力的体现。

二、紫砂《相得益彰壶》的艺术关联

梅花是我国珍贵的花木之一,其生长习性深受大众的喜爱,是冬季生长苗木的不二之选,历史上文人墨客对于梅花的赞美更是不胜枚举,在腊月寒冬百花凋零的日子里,只有梅花依然傲立风雪,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品质,给人们精神上的鼓励,因此梅花格外受到大众的喜爱和赞美,紫砂艺人尤其喜欢以梅花为题进行创作,赋予作品不一样的精神品质。在中国陶瓷发展的历史中,紫砂壶也有着像梅花一样的品格,虽然经历坎坷,没有合适的生长环境,但是在种种苦难面前,紫砂壶并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茁壮成长,在众多陶瓷艺术品中脱颖而出、经久不衰。作品《相得益彰壶》中的相得益彰就是紫砂壶与梅花的相互呼应,紫砂壶的诞生以及发展始终与大自然中的元素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并且在造型设计中予以具体的表现。

《相得益彰壶》是具有艺术性的作品,令人回味无穷,其中蕴含着深刻的艺术内涵,梅花是坚贞顽强的代表,梅花也是众多文人墨客的审美标准,紫砂创作者将其融入到创作之中,给人一种高雅、纯洁的艺术形象,一件优秀的紫砂作品将艺术性和实用性结合在一起。自古以来,梅花就是高贵品格的代名词,其坚韧不屈的精神深受大家的喜爱,“梅花桩壶”意在表现出梅花的自然形态之美,在紫砂材质的衬托下有别于其他陶瓷品,梅花的精神气韵体现在壶器的刻画之中,把生动形象的线条纳入到严谨的结构中,体现出壶器的艺术之美。《相得益彰壶》是一件紫砂花货,立意新颖、设计独特,将梅花在风雪中傲然绽放的形态完全表现出来,充分展示了梅花之美,因此加强自身传统文化素质,并且在制壶的过程中加入其中,是紫砂壶经久不衰的生命力。

三、总结

紫砂壶艺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汇集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彰显出独特的文化魅力,一件优秀的紫砂作品应该是艺术与文化的完美结合,运用灵动的艺术语言诉说着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作为新时代的紫砂艺人,我们应该不断继承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更要不断创新,不断尝试,争取创造出更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为紫砂事业不断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壶把刻画紫砂壶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碧桃千秋 流韵四方
浅谈紫砂“龙跃神珠壶”的造型及其艺术价值
刻画人物如何『传神』
一粒珠
刻画细节,展现关爱
刻画细节,凸显人物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