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饮茶思源,茗壶雅韵
——漫谈紫砂壶作品《一品香茗》的艺术精神

2022-10-19王羲骥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9期
关键词:长兴紫砂壶紫砂

王羲骥

紫砂壶是中国传统的陶瓷艺术形式之一,除紫砂壶的诞生之地宜兴之外,浙江长兴也在紫砂壶制作方面颇具盛名。运用长兴紫砂陶土制成的紫砂壶别具风格,以朴素、率真为美。“20世纪50年代,宜兴的谈寅媛和制壶名家蒋蓉的两个弟弟蒋淦春、蒋淦勤以及邵大亨大师的后代邵全章应邀先后移居长兴。凭借着这‘人和’的机缘以及长兴优厚的天时地利条件、悠久的制窑历史和深远的饮茶文化,长兴紫砂工艺日精,生产日盛。追溯长兴紫砂工艺传承的谱系,我们可以看到宜居当地的宜兴艺人与本土长兴艺人的共同努力。”[1]

《一品香茗》从外观表现上看,属于紫砂壶花器一类。本文对这件作品的泥料、造型与装饰均进行了分析,以此探析艺术特征,解读这一主题最代表的艺术精神,也是对长兴紫砂壶工艺表现形式的介绍。

一、泥之色,木之型

紫砂泥性质优越,成色极佳,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与艺术价值。“优越的实用性能决定了紫砂成为中国茶具的百具之首。追本溯源,紫砂制品是生活日用器皿,即便它现在的艺术价值也是建立在确保具有实用功能基础上的。而正是在实用性能方面的优越性,使紫砂器皿成为中国茶具的百具之首。”[2]此壶选用原矿老青段制作,泥料的色彩是浅灰棕色,非常的干净,如汉白玉一般,高洁清雅,观感极佳。因为是泥,所以泥料有着朴素、自然的泥性,让人能够感觉到一种温度,很有长兴风格。泥料的质感本就非常优秀,创作者又运用精湛的工艺去调和并烧制,壶体的表面如玉般温润光滑,又可见那细细的砂质颗粒,于精美之中多了一份真实感,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紫砂泥的自然魅力。

花器是紫砂壶艺术三大类型之一,通常模仿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形态,具有生动的自然美,反映了紫砂壶创作者追求返璞归真的审美观念。作品以截断的茶树树桩为型,壶体稳定,壶盖与顶面嵌合完美,艺术表现简洁,工艺细致。壶嘴和壶把仿若真的从壶身上自然生长出来一般,与壶身形成了合适的角度,浑然天成。在壶的壶嘴、壶钮与壶把上,所打造出的立体的枝节图案和一些纹理,模仿的是茶树枝的样子,这样一来壶身就不是孤零零的树桩了,让每条枝干都更贴合自然茶树树枝造型,“树枝”的融入使作品充满生机,展示出自然的活力之美。这些装饰也显示出紫砂壶装饰工艺的细腻感与形象感,增强了作品的工艺价值。

二、泥之饰,花之态

《一品香茗》的壶身部分带有茶花装饰。在作品的壶身部分,创作者打造出了许多立体的树枝瘢痕形状,非常逼真,充分还原出自然老茶树树桩的特征。一条枝丫由壶把左侧生长而出,至壶身上,在树枝前端,是两片翠绿的茶叶,一朵小小的绿中透白的茶花。茶叶代表着树木的生机,而花苞则代表着新生的力量。壶中的装饰一是反映出紫砂泥种类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反映了创作者捏塑及雕刻工艺的极高水准,对表现作品的自然魅力具有关键的作用,同时为作品打造出芬芳的茶香。

三、茶之源,艺之心

《一品香茗》正反两面的茶叶枝头均有着一颗茶果,一颗茶果中的茶籽泫然欲出,另一颗则是茶籽已落地,开启新的生命之旅。茶果既是茶树的源头,又是茶树的延续。茶树孕育了茶叶、茶花,茶花结出茶果,茶果落入土地再生长成树,生生不息,源源不断。这是此壶重要的设计理念之一。另一方面,紫砂壶创作者充分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与文化,从中吸取养分以促成自身的发展,所以中国丰厚的历史是作品的另一源头。“茗”原指茶叶,也代表着中国的茶道文化,其中寄托着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正是有这种精神在其中,紫砂壶艺术才具有了隽永之美。

创作者选择茶树形态进行艺术表现,意在使人们能够摆脱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进入到宁静的自然世界之中,从那苍劲的茶树之中感受生命的坚强,从苍翠的茶叶中感受自信的魅力,从小小的茶花中感受生命的延续,循环反复的哲理。这丰富的内涵无疑大大提高了作品的艺术境界,每每看到此壶总能有新的感受,获得新的启发。

《一品香茗》以生动的自然形态体现出紫砂壶创作者对自然的热爱,那极为逼真的艺术设计显示出紫砂泥极强的可塑性和紫砂壶制作工艺的精细入微。作为纯手工艺术品,紫砂壶所承载和表现的是中国工匠精神,这也是紫砂壶艺术能够得以持久发展的重要之“源”。

四、结语

从自然中获取灵感,再以精湛的工艺表现自然,是紫砂壶艺术的独特之处。《一品香茗》中的两件作品同中有异,艺术个性鲜明。本文对这两件作品进行了分析,说明了两件作品的艺术特征,解读了“茗源”的中华民族精神内涵,指出了紫砂壶创作者应重视工匠精神,不懈探索,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长兴紫砂壶紫砂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无相
刘少白
对长兴茶文化旅游发展的探析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长兴推进林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省级试点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
润康妈妈秀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