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若行义 圆以用智
——谈紫砂作品《方圆》套壶的器象塑造与意蕴演绎

2022-10-19史银之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2年9期
关键词:方圆紫砂壶陶艺

史银之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据史料记载,宜兴紫砂始于明代。在数百年的历史演绎过程中,紫砂壶从纯粹是一种品茗茶器到被融入人文元素兼具了文化载体的功能,从本质上来讲体现的也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创新,更是基于现实需求的与时俱进,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茶文化不可避免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作为主要茶器品种的紫砂壶也必然会逐步与这种茶文化的大氛围互恰。

紫砂器型的传承并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始终是紫砂壶艺发展的核心,从本质上讲,一部宜兴紫砂史可以说总体上就是茶壶器型的演绎史。一些具有陶艺背景的制壶艺人更是把现代创意的理念带入紫砂壶艺创作中,创作出了一些具有意趣与文化深度的现代紫砂壶艺作品,由此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升了紫砂壶艺作品的人文高度。紫砂《方圆》套壶(见图1)就是这样的作品,其在设计中打破了传统紫砂壶艺中均齐、平衡及中庸的范式,而更强调现代陶艺视觉架构的意蕴表达,气畅神怡,朴散为器,从而使作品具有实用性的同时,更具独特的观赏性及人文底蕴。

图1 紫砂作品《方圆》套壶

一、紫砂作品《方圆》套壶的器象塑造

紫砂作品《方圆》套壶在大形态上打破了传统紫砂壶中均齐、平衡的结构特征,在构思与创作的过程中以“方圆相融”为主题,使方与圆两大元素同时贯穿于整套作品种。作品由一壶、四小杯、一公道杯组成,远远望去,高低错落,自成节奏,宏观上展现出特有的画面感。一壶多杯的设计也比较符合普通的使用习惯,更有实用性。从主题表达上来讲,最大程度地拓宽了演绎的物理空间。

茶壶是作品的主体,壶体稍扁,重心下压,更显沉稳。壶盖轻压壶口,盖与口紧密契合,又可相互通转自如,盖面弧度柔缓舒展,下与壶面相连自成一体,一灵巧圆珠轻落盖中央为壶钮。一小型直流从壶肩部小心胥出,线条流畅,出水爽利,回看另一侧壶把却轰轰烈烈大方登场,点睛之处在于其通过切入半侧壶体,在形态上形成一个“大破”,视觉上是一种连续性的中断与突变,打破了传统壶体特有的平衡与圆满,很有视觉冲击力,并通过重建,在壶体上方围出了一个方形虚空间,其线条刚劲与挺拔,拿捏舒服的同时支撑起了作品的高度与气势,正是这“一破一围”,使得壶把的“方”自然地融入了壶体的“圆”中,形成了作品的视觉焦点,这是传统壶艺结构在现代陶艺语境下的创新。壶流、壶把的方正与壶体的圆润既反差又相恰,上下虚实相映、方圆相融,其线条、块面及空间架构所形成的节奏自有一种韵律,使作品形制刚柔相济,朴重又不失雅巧,把作品的俊逸大气展示得淋漓尽致。

公道杯与四个小杯子作为配角,其形态与风格、主体是一脉相承的,通过曲线与直线巧妙组合架构器型,方正的附件“把”与圆润的“体”结合的独特处理,形态上既对比又和谐,颇见用心,无不给人耳目一新的惊喜,壶与杯又彼此协调,统一于一个大的风格之中,共同架构着作品的器象形态。作品的另一个亮点是创造性地引入了漆艺点缀装饰,赋予作品流云飘逸的唯美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作品全手工成型,注重细节的塑造,整体骨肉亭匀、古朴素雅,紫泥色泽温润,营造出独特的器象风格。让我们感受到其中的紫砂艺术魅力和作者的思考与寄托。

二、紫砂作品《方圆》套壶的意蕴演绎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方圆”二字不仅指物象的形态,也可延伸为天与地,所谓“天方地圆”。从哲学的角度来讲,“方圆”更上升为一种处世的人生态度与智慧:人生在世,应当有方的坚守、圆的变通,思方行圆才止于至善。

紫砂作品《方圆》套壶通过同时引入“方”与“圆”两大元素,并使其和谐自然地融于一体,通过引入现代陶艺语言创新性地塑造作品器象,展现出“方圆相融,刚柔相济”的意境,恰到好处地演绎了“方若行义,圆以用智”的主题意蕴。

三、结语

作品《方圆》套壶通过引入现代陶艺理念,打破了紫砂壶架构上固有的传统范式,作了创新尝试,在构思与创作的过程中以“方若行义,圆以用智”为主题,使方与圆两大元素同时贯穿于整套作品中,通过方圆并济的器象塑造寄予深厚的人文哲理,引人深思。作品不仅具有实用性,而且通过强调视觉架构在新人文语境下的个性化应用,以技塑器,以艺铸道,诗性化地留下了作品特有的技艺与人文印记。

猜你喜欢

方圆紫砂壶陶艺
十月打了霜
八月十五雁门开
大禹治水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疯狂”的陶艺
方圆十四行(外一首)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
当代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