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之北,新老楼宇悄然发力
2022-10-19陶瑾
记者 陶瑾
“当初选址,我们去了高新区、工业园区考察,最终落户平江新城。因为这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而且楼宇载体充沛,环境好设施全。”江苏渟泓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郭峰春对记者说。
当我们想起一座城市,习惯用它的建筑来代表它。地处姑苏城北的平江新城(苏锦街道),是古城中的热力板块。辖区内楼宇经济繁盛,吸引着众多优质企业和人才深耕姑苏。在这里,老牌楼宇有实力有颜值,一如既往地释放强大“磁场”,新兴楼宇厚积薄发,勇于创新。锦绣新城的未来,不可限量。
出了苏州火车站,就业服务第一站
带上手机,背个包包,其他的我们搞定
如今的平江新城,吸引越来越多的“背包客”来到这片创业热土。在今年苏州市级领军人才评选中,平江新城推荐的工业互联网领域的钱胜前、节能环保领域的贾雅兰分别进入数字专项、青年专项的现场考察,新城的聚才引才能力可见一斑。
人才是当下提的最多的词。与人才息息相关的人力资源产业,愈发风生水起。眼下即将开业的苏州姑苏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将基于数字化人力资源技术,并与智能终端实时交互,实现对技能人才数据的信息采集分析,并协同政府职能部门监管,最终实现苏州市就业技能提升全覆盖。
“人就业难,人才就业不难。招人难,招人才难。我们建产业园的初衷,是为了拉动就业、培养人才、引进人才、创业孵化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金硕源集团董事长,苏州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冷忠权介绍,苏州姑苏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于去年10月启动建设,地处平江新城,即苏站路1388号。新城区位交通便捷,靠近苏州火车站,便于集散劳动力,将成为“背包客”出了火车站、就业服务的第一站。
“前期,我们调研了高新区、工业园区的人力资源产业园,年产值都在60亿元左右,苏州有人力资源行业7000多家,我认为姑苏区可以好好拓展现代服务业,于是金硕源集团投资改建了这个楼宇,想把人力资源行业集中起来。”冷忠权说。产业园规划土地面积约18000平方米,楼宇空间为负一层到五层,一层设有人力资源服务大厅和共享咖啡厅;二层设有服务业培训、直播带岗带货的现代服务业培训基地,提供VR场景化实训的智能制造实训基地;三层设有现代制造业培训基地、共享联合办公空间、健身基地;四、五层是人才公寓。
据悉,产业园通过“一平台五基地”的运营管理方式,从人力资源招聘、就业,到技能提升、再就业,打造高质量一站式人才服务。这些“背包客”到了苏州,来到产业园,可以享受吃、住、行、就业等服务,减少了他们的就业生活成本,也感受到苏州就业环境的美好温暖。
据冷忠权介绍,产业园目前已引进30多家培训机构,主要是配合国家紧缺工种的培训。另外也与全国各大职业院校合作,定向培养专业性技术人才。在他看来,未来人力资源行业的发展一定更加专业化、规模化、数字化。
国发大厦,像一艘扬帆启航的巨轮
典范地标“近水楼台还得月”
如果把城市比喻成一本书,那写字楼就是书的封面,城市的格局、气度都映射在封面上。地处姑苏区平江新城CBD商务区的国发大厦,于2010年由苏州国际发展集团投资建设,2015年落成启用,整体造型像一艘扬帆启航的巨轮。
国发大厦由南、北两栋写字楼构成,地下一层与轨交2号线、轨交6号线(在建)平河路站无缝衔接,员工上下班出行很方便。“国发集团隶属于苏州市财政局,旗下有银行、证券、信托、担保、基金等金融子公司。目前国发大厦北楼为国发集团及附属企业自用,国发大厦南楼为面向市场的写字楼,引进了金融、数字科技、互联网、房地产等总部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近百家。”国发大厦招商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发大厦由国资公司运营管理,是平城新城区域内的高端写字楼,多年来的品质和口碑较好,入驻企业相对稳定。
据悉,今年11月这里还将开放建成一个1700平方米的大食堂,位于地下一层,面向整个平江新城开放。今后大厦还会持续优化企业入驻后的服务,带给企业更多归属和快乐。
大厦南楼15层的江苏渟泓律师事务所,于2017年创办,从最初11人发展到今天50多人的团队,律所面积也从600平方米扩大至1200平方米。“选址平江新城,因为紧靠姑苏区政府,而且大厦外观独树一帜,视野好、配套全。”作为律所合伙人的律师郭峰春直言,自从入驻后,区政府的支持力度很大,律所承接了很多政府公益类项目。律所还成立了“泽恩继承服务所”公益组织,服务于平江新城社区60岁以上老人。作为一家综合型律所,渟泓对复杂疑难业务的处理有独到方法。苏州目前有400家律所,渟泓在硬件和人员规模上均排在前列。
记者还实地走访了苏州南洋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俞波介绍,公司成立于2005年,最早位于石路某科技园,但石路作为老城区的最大突出问题,就是交通拥挤,停车不便。综合考虑后,2018年搬到国发大厦。苏州南洋软件,隶属于上海仪电集团,最早是以软件代理销售为主营业务,目前主要面向外资、民营企业,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等服务。
平江新城究竟有多热
平江新城(苏锦街道),处于产业转型升级期,区位优势是最大的亮点,沪苏协同是最好的机遇。辖区现有各类载体33处,总面积超200万平方米。
楼宇经济与城市发展高度关联,楼宇经济越庞大越成熟,代表这个城市的发展越前端。“今年平江新城目标完成全口径税收亿元产业园协苏,全口径税收5000万元以上楼宇万融,亿元楼宇国发大厦和城市生活广场。”平江新城经发局负责人许月恒表示。去年一年,新城累计对接招商项目108个,落地重点招商项目55个,吸引了一批总部型、龙头型、税源型项目落地。今年上半年,新城新增注册企业621家,净增注册资本20.2亿元。下半年,将加快双招双引,“走出去、上云端”。这座新城尽显十足韧性与非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