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一座『活的』古城,使其赓续绵延阮湧三:
2022-10-19陈佳慧
记者 陈佳慧
苏州市姑苏区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站执行主任,苏州市姑苏区片区规划师。阮湧三,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研究员,
对于成长在平江路边钮家巷的阮湧三来说,古城的保护工作,起始于城建测绘工作和之后古城区域性重建更新项目中担任的相关工作,更源自于对家乡姑苏的热爱。也正是这份机缘,让他与兄长阮仪三在保护古城的道路上相遇。
退休后,他应阮仪三延请在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发挥余热,援手组建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基金会和名城中心有关书文编辑等工作,2015年,又在姑苏区支持下共同建立了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站。谈及古城保护,他有着更多从宜居角度出发的见解。
去芜存菁,在微更新中保持古城的活力
谈及保护古城,阮湧三最反对的声音是“要像博物馆一样保护古城”。他认为,这正是古城保护者最忌讳的观点。
“博物馆是早开门,晚闭馆,陈列的都是不可变动的文物古董。但古城,是人们居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两者怎么能一样。”他说。尽管历史悠久的古城像一本厚重的古籍,但它也应该是“活着”的古城,应该是充满活力,并且不断“延年益寿”的百姓聚居城区。
正因如此,古城保护至少应该遵循高度、体量和风貌三个标准。在高度上,建房不应高过古城的视觉基准线。“苏州是很讲究视线走廊的,按总体规划要求,新建筑高度应控制在24米以下,要考量到古城的四个制高点,那就是北寺塔、双塔、瑞光塔和观前玄妙观三清殿屋顶。”阮湧三说。而在体量形制上,新建筑体量和块面都要小巧一些,尽量用两面坡式瓦顶,过于庞大的建筑体不适合古城。在城市色彩上,要保持粉墙黛瓦、黑白灰的姑苏古城原有的内敛色调。
对于当下提出改善古城街巷品质的“微更新”,阮湧三非常认同,并提出了去芜存菁的建议,即在更新中将一些影响古城风貌的违建和老宅内的搭建隔挡拆除,同时,运用现代的材料和手段,增加民居的舒适度。“国宝、省保、市保、控保建筑必须修旧如故,但还有其他大量的旧房危屋需要进行修缮翻新。在保护好文保建筑的同时,要以与时俱进的思维更新我们的民居,使其做到能满足老百姓对现代生活的需求,这很有必要。”他说。
更新民居,在新技术下让苏式建筑更宜居
可以用新型结构材料(如铝合金)替换稀缺的原木门窗,既可以解决木质门窗易变形腐朽的老大难问题,又能更好地密闭和采光;也可以采用新型的墙体结构和屋面铺装,但仍然以苏式民居建筑的风貌呈现……在民居的“微更新”中,阮湧三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他更希望能够建造出一批崭新的新苏式民居。
“我们现在看到的城区里的老宅,虽然古色古香,其实大多是清末民初的建筑。”他说,“这是为什么?首先是因为清代末期到新中国成立前,是一段动荡的岁月,人们并没有精力来翻修住房。老苏州说‘房子要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十年落架翻新,平时经常捉捉漏’,但我们有太长一段时间没有动过。其次,因为清代之后的民居也在不断翻新,早已‘更新’掉了大批明代甚至更早之前的民居房屋。所以,我们能否设计和建造一些既适合新时期人民群众生活需求而又不突破姑苏古城风貌的新苏式民居呢?”
在阮湧三看来,把房子再去刻意修成几落几进之类,在当代已无必要。如今既无大家族成员“群居”,也不会奴仆成群,现代民居能容纳四五口之家并有便利的水电气等生活条件足矣。当然也不能简单化地造一些成行成列的军营式小区,这可以解决当时住房拥挤的燃眉之急,但不是苏州民居风格。而苏式新民居所能反映的,应是21世纪苏州百姓的生活环境与民居风貌。在一两百年后,也许可以成为印刻着我们这个时代特色的历史遗产。
说到这里,阮湧三翻出了一张老同学在平江路附近建造的住宅照片。这是按照规划部门审批要求,在原房基地上新建的一幢坡顶两层楼的自住房,面积不大,但房间足够,同时增加了沿街底层车库,还有一个袖珍池园,整体保持着苏式建筑的传统风貌,既具有苏州传统文化气质,又不失日常居住舒适感。这是否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呢?
保护好古城,要在去芜存菁中保持其风貌与活力
统筹规划,在相辅相成中保留古城精神气
无论是去芜存菁的“微更新”,还是与时俱进地建造新民居,都离不开统筹规划与政策支持。2012年,保护区、姑苏区的成立正是很好的契机。“2012年成立的保护区、姑苏区,把古城区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功能提高了、细化了,增强了这个大苏州心脏的动力源,真是个有见地的决策。”阮湧三说,“激发古城生命力,比如迁出大人流集散的机构和单位,区域性地块的功能转换等都需要更高层面的统筹、规划、调配。如仍按照以前划分的几个城区,统筹难度就相对较大。成立保护区后,可以在更高层面上对古城的保护发展进行统一安排。所以我非常支持这个决策。我认为,有古城保护使命的各个城市,都应该像苏州一样,进行统筹规划,把古城圈起来,以保护带发展,以发展促保护。”
古城是苏州的根,更是苏州文化的基石。做好统筹,既是要保护好古城的硬件遗产,也是为了保护和传承好“软”遗产。后者是依附于“硬”遗产而存在的,比如昆曲、评弹、民间习俗等文化遗产,比如苏州人优雅、内敛、闲适且具有精神追求的性格。在通幽入胜的小巷中、在天人合一的园林里、在舒适而又古意盎然的民居内,才能传承苏州人的气质,苏州人的精气神。保护“活着的”古城,也就是要保护好这股依附于古城的“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