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宋书论中“骨气”范畴的审美内涵及其嬗变

2022-10-19

中华书画家 2022年10期
关键词:欧阳询骨气范畴

□ 吴 倩

[唐]怀素 苦笋帖 25.1×12cm 绢本 上海博物馆藏

“骨气”范畴发端于传统相术与人物品鉴,在魏晋时期开始与文学、绘画、书法等发生密切的联系。魏晋六朝书论中的“骨气”植根于人,经历了由人到书的衍化,是人的觉醒和精神升华的产物,亦是魏晋风度的重要象征。“骨气”由技法上升到审美,又与“力”“体”“势”“意”“神韵”等美学概念相互关联,由形而下进乎形而上,涉及书法的笔法、结构、笔势、神采各个方面①。自唐代以后,“骨气”则更多是作为一个既定的书法批评术语,受到时代风气与文艺理论等多重因素影响,内涵不断地扩展丰富。本文将梳理唐宋书论中有关“骨气”的论述,对这一范畴的内涵及其嬗变做初步讨论。

一、“骨气”范畴在唐代书论中的深化

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走向成熟的时期,“尚法”不仅体现在书法创作所取得的成就上,书法理论也随之愈加重视对书法艺术语言的解析和对书写规律的总结。较之魏晋六朝,唐代书法文献中的“骨气”范畴在技法和审美两个方向都得到了深化。

初唐时期,政治上颁行了许多利于书法发展的举措,不仅将书法设置为教育机构国子监的教学内容之一,并且在铨选官员的“身”“言”“书”“判”考核标准中,“楷法遒美”也是重要内容。唐太宗本人也笃好书法,先学史陵,继而参学虞世南以上溯“二王”,又不遗余力搜访王羲之存世真迹,亲为《晋书》作《王羲之传论》。帝王的提倡与政策的落实,致使唐初形成了全面师法“二王”风尚和以晋人为指归的书法审美基调。这一时期对“骨气”的讨论,也主要继承了晋人重意尚韵的思想,以欧阳询、李世民、孙过庭为代表。

欧阳询楷、行俱工,延续梁陈风气,以劲健峻利为特色,实为“骨胜”之书,但又能够将险绝寓于平正之中,不失秀润,表现出融合南北书风的特点。其《八诀》体例仿《笔阵图》,先述对八个点画笔势的要求,后于总结中提出“肥则为钝,瘦则露骨”,以形质之“瘦”与书法之“骨”直接关联,比南朝梁萧衍的“肥瘦相和,骨力相称”更加简明。“骨”不仅与“肥瘦”相关,更可以与精神并举,落实在字形结构上。欧阳询称:“筋骨精神,随其大小。不可头轻尾重,无令左短右长,斜正如人,上称下载,东映西带,气宇融和,精神洒落。”②字形大小是影响筋骨精神表现的因素,只有结体法度协调,才能“气宇融和,精神洒落”。此外,欧阳询认为,书写的速度也是影响“骨气”显现的重要因素:“最不可忙,忙则失势;次不可缓,缓则骨痴。”③他对肥瘦、结体、缓疾的要求,一方面表明其对“骨气”书写境界的探寻,另一方面也是中和、和谐思想在其书论中的显现。

与欧阳询以形质为中心的讨论不同,李世民的“骨气”论则主要植根于他对魏晋书风的体悟。他在《王羲之传论》中讨论前朝书家的艺术成就时,批评王献之“字势疏瘦”“笔踪拘束”,又以“无骨”的春蚓秋蛇的意象比喻萧子云运笔软弱缓滞,无雄强劲健的丈夫之气④,惟有他“心慕手追”的王羲之书法达到了尽善尽美。通过李世民在《论书》中结合自身临古实践的表述,可知他追慕的即是“骨力”:

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形势,惟在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吾之所为,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⑤

“先作意”承王羲之“意在笔先”之论余绪,以“骨力”指作品的力度与精神,与前人所提倡的“有骨”一脉相承。从李世民《晋祠铭》《温泉铭》等传世作品来看,其用笔劲健沉雄,结体宽绰朴茂,力求表现“骨气”。他在理论中对“骨气”如何实现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以心为筋骨,心若不坚,则字无劲健也;以副毛为皮肤,副若不圆,则字无温润也。⑥

故其始学得其粗,未得其精,太缓者滞而无筋,太急者病而无骨。⑦

横毫侧管则钝慢而肉多,竖笔直锋则干枯而露骨。⑧

李世民认为,创作实践中的“骨气”关系到三个方面:首先,“筋骨”表现的是劲健之美,植根于书家的心志;其次,“太急者病而无骨”与欧阳询“缓则骨痴”看似相反,实际上皆是对书写节奏的强调;另外,中侧锋亦会影响“骨气”,李世民主张中侧互用,即中即侧,复归于中。李世民与虞世南常相与论书,虞世南与其关于“骨气”的立论与观念也近似。

[唐]欧阳询 卜商读书帖 25.2×16.5cm 纸本 故宫博物院藏

至唐开元、天宝之后,书法与绘画、雕塑、诗歌等艺术门类都有了长足发展,书家在各种书体领域取得了极高的艺术造诣,作为总结书写规律、指导书法实践、品评书家优劣的书法理论,也进一步走向深入与成熟。这一时期以张怀瓘为代表,其著述传世者有《书断》三卷、《书议》、《书估》、《文字论》、《六体书论》等等,其中关于“骨气”的阐述甚多。值得注意的是,他在《书断》中不仅肯定了王献之书法的价值,而且对于学王献之的孔琳之、萧子云等人的书法,亦以“筋骨”进行评述。对比李世民对王献之、萧子云的贬斥,张怀瓘的“骨气”论所包含的内容更加广阔。综观张怀瓘有关书法的阐说,“骨气”论在其书学理论体系中的价值,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北宋]黄庭坚 致无咎通判尺牍 30.8×64.7cm 纸本 1094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骨肉相称”早在南朝梁萧衍的书论中就已经有了充分的阐述,欧阳询将“骨肉”提升至“气宇融和,精神洒落”的境界。张怀瓘则首次将其具体到书法形质上的“圆转”“棱角”,说明筋骨外露、棱角过多皆是书之病。其后,韦续《唐人书评》中评李斯“骨气丰匀,方圆妙绝”,是张怀瓘这种观点的延续。

第四,以“肉”“骨”“神”贯通书画,成为张彦远“书画同源”论之先导:

由此可知,“骨气”不仅是张怀瓘品评书家所使用的范畴与准则,也是其书画审美的重要联结点。在张怀瓘的阐述中,“骨气”与形质相关,又成为作品中深层次“神采”“神韵”的基础,涉及形质与神韵,兼论创作与审美。

有关“骨气”的理论在唐代由六朝时期的重喻示转为重论理,审美内涵也发生了变化。观其大略,初唐时期的“骨气”强调刚健有力、平正冲和,至盛中唐以后发展出雄强、闲媚、瘦硬等等审美品格。唐代书论注重对书法艺术自身规律的探究,揭示了“骨气”与中侧锋、书写节奏、笔画形态的方圆、执笔方式及创作主体的心志、性情、天赋存在内在关联。

二、“骨气”范畴在宋代书论中的升华

“骨气”存于人,晋武帝与唐太宗同为君主,因而书法也有相似的“英伟气”。由此可知,他认为情性与环境、“骨气”密切相关。书家修炼气节、提升修养是获取“骨气”的基础。除“养气”外,苏轼还提出“熟”也是获取“骨气”“神气”的途径:

苏轼所谓“熟”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是“笔秃千管,墨磨万锭”的娴熟技巧;第二层是“精能之至,反造疏淡”的境界,这其中蕴含着苏轼对书法创作中“通变”规律的深刻认识,与他在文论中提倡“渐老渐熟,乃造平淡”是一致的。

[北宋]米芾 吴江舟中诗 31.3×559.8cm 纸本 梅多鲍利坦美术馆藏

综上所述,宋代的“骨气”论一方面推进了唐代对书法技法的探究,将“骨气”具体到单个点画上,又提出“骨气”寄托于毛笔的观点;另一方面则围绕创作主体的修养,表现出以“气”为主的观念,映射了此期“书如其人”思想对书学范畴内涵的影响。然与魏晋时期不同,魏晋六朝的“骨气”论多以人喻书,以人与书作平行的类比。宋代的“骨气”论则认为人的精神气韵尤其是学术与道德层面的修养,能够直接反映在书法作品中,秉承孟子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的思想,虽未明确提出“书如其人”“书卷气”等命题,然在苏轼与黄庭坚等人的书论中实已阐说详尽,他们的书论可视为“骨气”论的升华。宋代的“骨气”论还有一个特点,即是主张“骨气”或“气骨”可以通过学习魏晋六朝古法获得。不仅体现了当时复古的论书祈尚,同时又成为一种品评手段为后人所继承,后世书论中常用“晋人风骨”“晋人神骨”“平原风骨”“豫章风骨”等褒扬书家能得古人风格法度。

结语

“骨气”自魏晋以至六朝确立为书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在时代风气及审美趣尚的影响下,书法理论不断地对这一语汇的内涵做新的发挥与填充。唐宋时期“骨气”论,不仅审美内涵更加丰富,同时也开始自觉地从书法实践中探索“骨气”的生成途径,使得这一范畴的呈现更加可行,也更具有论理性。

注释:

①吴倩《魏晋书论中的“骨”说范畴衍化—兼论“骨”在唐宋以后之流变》,《中国书法·书学》2019年第10期。

②[唐]欧阳询《八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第98-99页。

③[唐]欧阳询《传授决》,《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05页。④[唐]李世民《王羲之传论》,《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22页。

⑤[唐]李世民《论书》,《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20页。

⑥[唐]李世民《指意》,《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20-121页。

⑦[唐]李世民《指意》,《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21页。

⑧[唐]李世民《指意》,《历代书法论文选》,第121页。

⑨[宋]米芾《书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15页。

⑩[唐]孙过庭《书谱》,《丛书集成初编》1622册,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5页。

猜你喜欢

欧阳询骨气范畴
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
书法家欧阳询貌不如字?
朽木颂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唐欧阳询《用笔论》
拓展延伸
富则讲脸面,穷则说骨气
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范畴观与认知语言学上的范畴等级结构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