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明代正统景泰之间的皇权嬗变
2022-10-19◎高婧
◎高 婧
(山西工商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0)
《明史》本纪十与十二为明英宗前后本纪,十一为景帝本纪,表明英宗的帝位曾经中断过。《明史·景帝本纪》中有“上皇居南宫”一句。上皇指的是太上皇,太上皇即退位的皇帝,或皇帝在世的父亲。南宫指的是明皇宫即故宫东南方向的一个偏远宫殿——洪庆宫。《明史》中的这位太上皇指的是明英宗朱祁镇,时任皇帝的则是其异母弟明代宗,即景泰皇帝朱祁钰。作为嫡长子的朱祁镇继承皇位后,为何会被异母弟朱祁钰废黜,同时以太上皇的名义迁居偏远鄙陋的南宫?本文将揭开《明史》中较为隐晦的一段历史,探究为何“上皇居南宫”。
一、明英宗与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名为朱祁镇,宣德二年(1427年)出生,是明宣宗朱瞻基的长子,其母为孙贵妃。宣德十年(1435年),38岁的宣宗英年早逝,年仅8岁的太子朱祁镇即位,改元正统,被称为正统皇帝,尊其祖母张氏为太皇太后,生母孙氏为皇太后。由于新皇年仅9岁,朝政掌握在太皇太后张氏手中 。
张氏重用仁宣以来的重臣,如被称为“三杨”的内阁辅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三杨在职期间,国家边防安定,大力整顿吏治,经济得到发展,使得正统初期的国力日益鼎盛。
正统五年(1440年)开始,作为朝廷支柱的太皇太后张氏和内阁辅臣三杨相继离世,朝政大权逐步被陪伴正统皇帝长大的司礼监秉笔太监王振掌握。之后,王振在朝堂上培植了自己的势力,兴风作浪只手遮天,使得正统朝的政局开始走下坡路。而逐渐掌权的天子正统皇帝,从少年天子成长为热血青年,受父辈横刀立马建功立业的影响,颇有横扫外敌定国安邦的雄心壮志,急于成就其雄伟的帝王梦想。于是,最接近皇权最善于影响摆布皇帝的王振,和急于建立功业的少年天子结合起来,将在明代中后期的朝政中掀起惊涛骇浪。
正统四年(1439年),元末以来退居草原的蒙古瓦剌部,由于游牧民族生产生活的不稳定性,在首领也先的带领下,经常帅骑兵南下,跨过长城,抢劫粮食财物,北部边民长期受到骚扰,苦不堪言。当时,瓦剌每年都会以朝贡的名义,向明廷朝贡一些特产和马匹,明廷按照贡使的数量,回赠给相应的赏赐。瓦剌从中察觉到有利可图,便经常增加和虚报贡使数量,以便获取更多的赏赐。明廷对瓦剌部的做法深感厌恶,多次劝告,但也先置若罔闻。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提供的朝贡人数竟高达两千余人。明廷无法容忍瓦剌的贪婪,坚决按照事先商定好的贡使数量给以赏赐。在明廷中央没有得到满足的也先,试图在边境挑起事端,以武力相威胁,使明廷妥协。见明廷毫无妥协态势,当年七月,也先率部大举南下,直击明廷。
交战的消息从边防传入中央,王振异常兴奋,他想通过此战的胜利,来达到自己树立威望于朝廷内外的愿望。然而,王振对于军事知识和瓦剌的军事实力毫无认知,他以为凭借皇帝的威望即可大败瓦剌。于是,王振利用他对正统帝的影响力,极力劝其御驾亲征。
王振的极力鼓动,挑起了正统帝秣马厉兵,横扫天下的兴致,认定此战是个大显身手、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很快宣布御驾亲征。
亲征的消息传到朝堂,引起了朝臣们的惶恐。吏部、兵部等大臣极力劝谏,认为朝廷备战不足,短时间内不宜立即出兵。在一片反对声中,英宗力排众议,下令调集50万精兵,立即出兵北伐。
匆促备战间,“天时地利人和”皆于明军不利。大军出发不久,遭遇长期的阴雨天气,道路泥泞,行军十分艰难。从小养尊处优的正统帝,经历一路的奔波与恐惧,最初对打仗的兴趣,被消磨殆尽,感觉异常辛苦,逐渐心生退意。听闻王振也在考虑撤军后,正统帝急忙下令撤军。
如若按照原定路线直接撤军,英宗与明军也不会遭遇被俘的耻辱。然而撤军途中,王振在虚荣心的驱使之下,让明军绕道经过其故乡,实现其衣锦还乡荣归故里的夙愿。按照改变后的撤军路线走了一段路程之后,王振又担心此时正值庄稼即将成熟之际,大军经过,必定会损毁乡民的庄稼,害怕遭到乡亲们的怨恨。于是,王振再次改变撤军路线,命令大军向宣府前进。来回改道,数十万大军往返奔波,苦不堪言,可是瓦剌军队已经尾随接近。就在大军即将陷入瓦剌大军的围追堵截的危急情况之下,王振却命令大军在土木堡修整,以等待运送私人财物的车队赶来。这一耽搁,导致包括正统帝在内的数十万大军及随军大臣全体被俘。
土木堡之役以及正统帝的被俘,成为明代政局由盛转衰的标志。改变了明成祖以来,明军对于蒙古以攻为守的边防策略,从此之后,明军对于北部边防的军事战略,基本处于防御状态,就此丧失了军事上的主动权。
二、于谦与北京保卫战
土木堡之役后,面对明军一击而溃的局面,也先想乘胜追击,一举进攻北京。
正统帝被俘的消息传入朝廷,举国震动,孙太后和百官聚哭于朝。当是时,全国精锐军力已全部丧于土木堡,京师留守只剩老弱病残不足10万人。在此局面之下,朝堂上分裂为两派,投降派主张迁都南京,以保存朝廷实力;面对投降派的逃跑行径,主战派礼部侍郎于谦严厉斥责道,北京是国家的根本,若迁都,国家大势和民心都会动摇,这就和当年宋廷南迁是同样的道理,直言要将主张南迁者立即问斩。
于谦义正词严的发言,得到群臣的响应和孙太后的支持。群臣商讨之后,一致推举正统帝的异母弟郕王朱祁钰,代理皇帝行监国之责,孙太后又命于谦代理兵部尚书,组织北京军民抵抗来犯的瓦剌军。
于谦临危受命,面对动荡的政局,他殚精竭虑,整顿内政,打击投降派,严惩王振余党,稳定人心;整饬军备,拔擢主战派官员,加强关隘防守,把军民从最初的惊慌失措转变为群情激昂、共赴国难的良好态势。
土木之役后,也先妄想“挟正统皇帝以令明廷”,所到之处要求守将打开城门,迎接皇帝,极大地扰乱了军心。于谦奏请郕王下令,边防守军务必严防死守,不得私自为正统皇帝及也先军队开城门,不得私下与皇帝会面,如有疏忽,军法处置。为打消也先部以皇帝为筹码勒索讹诈明廷的阴谋,坚定军民共同抗敌的信心,孙太后与一众朝臣一致决定,拥立郕王登基为新皇。
正统十四年十月,瓦剌以送还正统皇帝的名义,带着正统帝率领瓦剌大军跨过长城直击北京。于谦立即派兵遣将,列阵于九门外,身披甲胄,立于大军之前,以忠义激谕三军,军民振奋,勇气倍增,准备迎击瓦剌军。
十月十一日,也先大军抵达北京城下。原以为明军如土木之役时不堪一击,北京城旦夕可下;但到城下之后,瓦剌军看见守城军民严阵以待,瓦剌军气势受挫。在明军的严阵以待之下,瓦剌军连续5天激战,皆被击败,瓦剌军士气低下。自交战以来,于谦指挥得当,明军屡战屡胜,士气高涨。也先害怕深入作战,明军援军赶到断其归路,决定退兵。
随着也先率部北归,北京保卫战最终取得胜利。于谦在此次北京保卫战中指挥得当,身先士卒,力挽狂澜,救社稷于危难、民众于水火之中,成为明朝中期著名的民族英雄。
于谦组织的北京保卫战,是明代具有深远意义的重大转折,它的成功避免了明朝重蹈北宋灭亡的覆辙,使明中期的北部边防力量重新巩固与强大起来,同时也促使正统帝的顺利返朝。
三、景帝与迎还上皇
景帝朱祁钰,明宣宗朱瞻基的次子,英宗朱祁镇的异母弟,英宗即位后,被封为郕王。土木之变后英宗朱祁镇被俘,朱祁钰被立为监国,不久后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景泰,被称为景泰皇帝。景帝执政后,依靠于谦击退了瓦剌部的军事威胁,稳定了明中期的政局,使朝政重新回到正轨。
土木之变次年春,瓦剌部又侵扰边防,继而又被击败。从对明廷的一系列作战中,也先逐渐失望,而且明廷已立新皇,继续扣押太上皇已无利可图。也先改变策略,主动向明廷求和,以奉还太上皇为借口向明廷勒索巨额财物。
景泰元年五月,瓦剌向明廷求和,也先请求明廷派遣使臣到瓦剌谈判。景帝及明朝中央虽知晓也先的筹谋,但依然应邀派出使臣前往瓦剌和谈,使臣按景帝要求,在和谈过程中不提及迎还太上皇的要求,这使得也先无法借机要挟明廷。多次和谈交涉后,也先见明廷丝毫不在意被俘虏的太上皇,以为太上皇已无利用价值,于是也先主动提出,明廷于当年八月初五遣使迎回太上皇。
景泰元年八月,太上皇朱祁镇终于回到了阔别一年的北京城,而且明廷不费吹灰之力,更没有高昂的土地和财物等赎金作为交换。这与在迎还太上皇事件中,景帝的不合作,有重大的关系。在处理土木堡之变和保卫北京城战役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景帝朱祁钰,作为皇权的象征,凝聚了民心,最终领导军民走向胜利。时隔一年后,太上皇的回归,必将动摇景帝的皇位,不管是太上皇生母孙太后,还是太上皇的拥护者,都将对景帝心生芥蒂,这些都使景帝对太上皇的回归深感不安。
朱祁镇回京后,以太上皇的身份,被安置在故宫的一座偏远宫殿南宫,景帝派军队守卫南宫。自太上皇还朝,不时有官员请求景帝,于每月的初一、十五或重要节日,率领群臣到南宫朝觐太上皇。对此,景帝都不予理会或直接拒绝,严防太上皇与朝臣相互联系。
为巩固帝位,景帝开始考虑到更换太子。土木之变后,景帝仓皇继位,而当时的太子已立,为正统帝的儿子。随着景帝皇位的巩固,更由于正统帝的还朝,使得景帝认识到必须废掉正统帝太子,立自己的亲生儿子为太子,才能从根本上巩固自身的皇权,保障皇位的血脉传承,从而使朝臣们看清局势,稳定政局。于是,景帝下令废正统帝太子朱见深为沂王,改立景帝之子朱见济为皇太子。
然而,命运似乎没有眷顾景泰皇帝与他的太子。景泰四年,皇太子朱见济夭折,景帝痛失太子,而且他膝下再无其他儿子可立。从血统上考量,离皇位最近的选择,又回到景帝同父兄即当时幽闭南宫的太上皇和废太子朱见深身上。随即,一些大臣理所当然地提出复立故太子的主张,又有朝臣上疏,请求朔望日或节旦去南宫,朝见上皇。景帝因此大怒,将要求复立东宫的一干大臣投入牢狱。之后,景帝加深了对太上皇妄图复位的怀疑,对南宫的监管更加严密。
景帝下令加高南宫的宫墙,浇固南宫的门锁,伐去了靠墙的树木。沈德符所撰《万历野获编》中记载,此时身居南宫的太上皇,过着惶恐和拮据的生活,景帝日日提防,供给太上皇的笔纸十分有限,防止太上皇与外人谋议,同时,太上皇的饮食及日用,需要钱皇后做绣品换钱,以补贴太上皇的日常用度。
之后又有朝臣因请求朝见太上皇和复立东宫,而遭到景帝的打压,更有甚者被直接杖毙。在此高压之下,朝臣们有所忌讳,不敢再公开议论朝见太上皇及复立太子。然而,景帝病倒后,朝臣们再也无法按捺他们的想法,“夺门之变”随之而来。
四、“夺门之变”与于谦的悲剧
景泰七年年底,势单力薄的景帝病倒,石亨得知皇帝病入膏肓无法救治后,于景帝八年正月十七日夜,联合徐有贞、曹吉祥等率众打开禁锢的南宫宫门,抬着瑟瑟发抖的太上皇,夺下东华门,进入奉天殿,放置于龙椅之上。于是,太上皇朱祁镇成功复辟。
夺门之变的发生,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景帝病重不起,已经无法正常处理政事;其次是景帝一直以来对太监的严厉管制,引起了太监们的强烈不满,深受景帝打压的太监,纷纷希望太上皇复辟,于是在南宫复辟事件中,太监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复辟后的英宗,为保证其皇位的正统性,下诏处置土木之变后拥立景泰帝的一干大臣,首当其冲的就是于谦。
于谦的死,在于他性格刚直不阿,不甚圆滑。北京保卫战之后,于谦深受景帝的敬重和信任,对于恃功娇纵的石亨等将领,常出言指责,石亨等人对于谦十分忌恨。史料记载:“谦与中贵曹吉祥等共兵事,气陵之,故小人无不憾谦。”于是,当石亨与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密谋南宫复辟时,朝中没有一个人向于谦报告。
于谦的结局也与他没有处理好与太上皇生母皇太后孙氏的关系有关。景帝病重后,作为正统帝生母,孙太后希望儿子能复位,于是她派太监曹吉祥去试探当朝重臣于谦的态度,希望在正统复位上能得到于谦的支持。然而刚直的于谦却直言,正统帝作为失国之君,遭到了祖宗神灵的厌弃,很难再作为天下的表率,臣民也不会信服。同时于谦又指出,作为失国之君的儿子,废太子也不能继位。这样,于谦在景帝的继位人选上,与孙太后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孙太后发现寻求于谦帮助无果后,当此之时,石亨、徐有贞、曹吉祥密谋南宫复辟的计划,他们的行动得到了孙太后的默许和支持。
景帝病重、东宫虚位以及亲正统派太监与将领的合谋,促成了夺门之变的成功。兵部尚书于谦在土木之变后,力主拥立景帝,在北京保卫战中力挽狂澜,救明王朝于风雨飘摇之中,然而在英宗复辟后,于谦却不得不死,令人深感遗憾。
二十多岁的正统皇帝,想效法祖辈横刀立马,建功立业,颇有壮志雄心。正遇蒙古瓦剌部挑衅,受太监王振怂恿,英宗亲率数十万精锐部队北上亲征。败退后,被瓦剌部围困于土木堡,英宗被俘。危急时刻,太后任命朱祁钰监国后继位。为打破也先“挟正统皇帝以令明廷”的局面,景泰帝命于谦为兵部尚书,率守卫军保卫北京,最终取得了胜利。次年八月,英宗被释回京,居于南宫。众臣想拜见太上皇,皆不被景帝允许。后景帝太子早夭,景帝也病重,朝臣与宦官拥立英宗复位,拥立景帝的于谦被处死。于是《明史》中本纪出现了前后两篇《英宗本纪》,亦是“上皇居南宫”的史实本末。
①②张廷玉:《明史·卷十一》,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③张廷玉:《明史·卷一七〇》,中华书局1974年版。
④孙继宗、陈文、彭时等:《明英宗实录·卷一九四》,台湾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年版。
⑤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中华书局1980年版。
⑥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未·卷三五》,中华书局1977年版。
⑦焦竑:《国朝献征录·卷十》,广陵书社201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