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考证『上瘾』的中年人

2022-10-19王敏

党员文摘 2022年19期
关键词:建造师弯路中年人

□王敏

流苏的证书

距离而立还有3年时,在南方某省会城市从事大健康行业的流苏,突然陷入“中年焦虑”。和大多数中年人一样,流苏的焦虑无外乎压力过大、职业发展遭遇瓶颈、对未来未知的恐惧这3点。

疯狂考证,是流苏走出舒适区的方式。但凡觉得跟工作沾点边或者稍微有些兴趣的证书,她都去考,单是2019年这一年,她就考下了八九个证书。

直到2022年,流苏的考证之路还未停止。

社交平台上,不少焦虑的中年人晒出的2022年完成事项中,“考证”二字赫然在列。

考证似乎有一种魔力,能赋予那些陷入焦虑的中年人暂时的新方向,给他们的世界带来一束光。但至于是治标还是治本,每个人内心的答案不同。

中年人考证“上瘾”

考证,似乎是焦虑中年人的救命稻草。

今年52岁的肖杰在度过30岁生日后曾一度沉迷考证,考证史已超过20年,手里的证书共有42个。

2005年至2007年,肖杰挑战过“3年考7证”,考下了注册税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这段考证的经历,让他从当时的职业迷茫中走了出来。也因此,在近几年他又重新开启了考证挑战。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1年考下10证,也是为了以后能创业做培训。

近4年时间,肖杰的考证路一年比一年疯狂。2018年5证、2019年7证、2020年9证,终于在2021年这一年拿下10证,完成挑战。这“10证”包括高级统计师、咨询工程师、二级建造师、二级造价师等,是参加了17场考试换来的。

“相比起‘灯红酒绿’的生活,我更愿意把时间放在学习上”,考证,俨然成了肖杰充实生活的一种方式。

考证之风,同时从一二线城市刮到了四五线小城。

2017年,36岁的凌韵在四线小城市从事行政工作,她感觉自己已经摸到职业天花板,想要转行做财务。

“我现在高龄转行财务,是不是晚了?”凌韵也有迟疑,但一想到未来职场至少还有20年,不转不行。于是,凌韵给自己制定了提升计划,坚定考证、转行。

此后几年里,凌韵三管齐下,一边照顾女儿完成小升初和中考、一边工作、一边考证,拿到了初级及中级会计职称、二级建造师等6个证书。“这些证,可能很多人觉得难度不大、含金量一般,但我过了35岁才重新捡起书本,吃了很大的苦头。”

“感觉自己考证上瘾了怎么办?”有很多备考的中年人在社交平台上说,每次考完之后,总感觉空落落的。

持续考证,成了一些中年人缓解焦虑、充实生活的方式。

中年人考证太拼了

对于有家庭、有工作的中年人来说,考证就意味着勤学苦练,是一场自我修行。但考证有多难,中年人就有多拼。他们一旦下定决心考证,自驱力可能比未经世事的年轻人更强。

肖杰复盘自己2021年的备考,自2月1日至12月4日,307天共学习了2616个小时,平均每天8.52个小时。一天学15个小时,也是常事。他备考时,只负责孩子的学习,其余时间都放在自己的事情上,妻子负责生活起居。

工作和家庭两点一线,几乎拒绝掉所有聚会,是包括肖杰在内,绝大多数中年备考人的状态。

凌韵也是如此,丈夫长期在外地工作,家庭没有后援,“工作、孩子、备考,每一个都不能落下”。每次在备考前一个月,凌韵就会进入突击状态,“每晚学习到凌晨2点,实在没时间给女儿做饭时,两个人就吃外卖”。

流苏的考友中,很多是在职妈妈,孩子还小,家里人也不支持考证,只能自己一个人强撑,每天凌晨三四点起来学习。“瓶颈就在那里摆着,别人不支持,难道你就不跳出来了吗?”流苏从心底里理解她们、佩服她们。

然而,考证是对毅力的考验,更是对钱包的考验。

凌韵5年备考6个证书,花了近3万元。她也说道,证书带来的收益,还不如学费高。但为了提升职业天花板,凌韵们不得不继续在考证上投入。

疯狂考证,有多大用

艰难的考证路上,总会有弯路。

有些弯路是主观原因造成的,比如备考规划制定失误。还有些弯路,是遇上了投机取巧割韭菜的机构。流苏提到,她有朋友去年想考健康管理师的证书,给一家机构交了5000元之后等着通知报名考试,却没了下文。

流苏自己也遇到过“骗子机构”,打着“考试包过还包工作”的旗号,直击中年人的就业压力焦虑,但钱一收走,就没有后续了。从那以后,流苏也长了心眼,只要付费考证,交钱之前,一定全面考察。

费时费力备考,拿下的证书,究竟有多大用处?

多位中年人承认,和职业相关的证书获取,总是会对升职加薪带来一定助力。

拿到中级会计职称的凌韵,成功从行政转行财务,两年时间,薪资翻倍。而且,她因为二级建造师做的副业,每年能增加两三万元的收入。2022年,她还计划前往上海,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但不得不承认,并不是所有的证书都能派上用场,也是公认的事实。

回过头看,流苏觉得,她拿到的那些证书中,“很多都没用,甚至有些证,考得有点可笑”。比如推拿师证书,流苏花了近3000元、有一个月的周末都在培训,但拿证之后,这几年一次也没用上。

肖杰也明确表示,不是所有的证书,都能化为“产能”。但30多岁就曾拼命“考证”,如今已经成了一种习惯,而证书是证明自己能力和态度的一种方式。今年52岁的他,还要再挑战10证,争取手中握着52个证书。他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努力到无能为力”。

人到中年,不是考证上瘾,而是对考证带来的成就感“上瘾”,也是一种应对不确定性的方式。在他们的理念里,未来是不确定的,但到手的证书,却是确定的事情。

猜你喜欢

建造师弯路中年人
由模仿而来的“小小建造师”
中年人如何笑傲职场
吉林省建造师资源配置分析
我们中年人才不过购物节
画与理
一级建造师考试现状分析与评价
走点“弯路”并非坏事
中年人保健与营养
弯路
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