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城市化和郊区化已是过去时
2022-10-19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陆铭
人口离开大城市(特别是中心城区)这个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逆转了。
随着经济发展阶段提高,服务业在GDP和就业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城市、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市中心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当服务业占比越来越高的时候,人口的空间分布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答案是人口会越来越向城市集中,向大城市集中,向大城市的中心城区集中。
读者会问,不是说有“逆城市化”和“郊区化”现象吗?我们不妨把这两个概念梳理一下。
逆城市化。这个广为流传的概念只是个“传说”而已。世界上普遍出现的,是城市化水平(即一个国家中居住在城市的人口比率)越来越高。如果真有所谓的“逆城市化”,只有两种情况。第一,对一部分人群来讲,可能在人生的特定阶段,选择离开城市,回到农村,但这并不改变城市化的大趋势。第二,有些国家,在一段历史时期,是在政府政策的主导下推进了工业化,比如说苏联。苏联解体之后,这种“扭曲”出现了反弹,城市创造的就业短暂地萎缩,城市化率略有下降,但是,这种情况也不是常态。
郊区化。这个现象倒是曾经有过。在工业化时期,大量就业岗位就在城市郊区,住在郊区反而方便。特别是在小汽车和高速公路普及的特定历史时期里,人们的出行距离得以大幅提升。在大城市,随着城市不断扩大,人口不断增长,有一些居民会从城市的市中心搬迁到郊区。因为相对来说郊区房价低一点,居住的面积大一点。美国曾经出现过一股潮流,就是人们普遍希望住在郊区,有一幢大房子,借助汽车出行。而这时候,在美国的城市市中心,低收入者集聚,社区安全状况恶化,公共服务质量下降。这进一步促使一些中产阶级及以上的白人群体搬离城市中心,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城区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
但是伴随着郊区化的,是严重的城市低密度蔓延,城市运行的成本极高,以美国洛杉矶为代表的大城市低密度蔓延,就是这样的反面典型。即便如此,洛杉矶的市中心也是高楼林立的。
人口离开大城市(特别是其中心城区)这个现象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就已经逆转了。这和产业结构调整有关:越来越多的服务业,特别是以知识和信息为核心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集聚到中心城区。而此时,美国大城市(比如纽约中心城区)的犯罪率出现了大幅下降,不同族群的社区融合有所改善,于是人们又重新回到了城市的中心地区居住和工作。例如,纽约人口从1980年的707.16 万回升至2000年的800.83 万,2010年达到817.51 万,2017年达到862 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总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的趋势下,不管是东京都(相当于上海面积的1/3)还是东京圈(相当于上海加苏州的面积),人口仍然在正增长。
答案再清楚不过了——尽管很多人想把市中心的人口向外围疏解,但经济规律的作用是,新增的服务业就业和营收高度集中在市中心。
至于人们重回大城市中心的趋势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这并不取决于规划。如果说它有一个决定性因素,那只能是人们偏好的分布:有多少人喜欢住在市中心,喜欢就业方便且优质、多样化的生活,但住小房子;又有多少人选择远离市中心,但住大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