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
2022-10-18郑徽郝德伟
□文/郑徽 郝德伟
小麦是我国仅次于稻米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冬小麦主要分布在淮海地区和西北地区,其次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而在东北则以春小麦为主,为了确保粮食安全,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防治小麦病虫害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我国人口数量与日俱增,对小麦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小麦种植规模扩大,对小麦病虫害的防治难度也增加。专业人士需不断提高防治小麦病虫害的科技能力,才能应对出现的各种问题。
一、我国小麦病虫害发生的特点及现状
我国大部麦区春季(3~5月)气温偏高,江汉平原、黄淮南部、长江中下游、江淮大部等麦区雨水偏多,对赤霉病等病害发生有利;北方大部麦区降水较正常、气温偏高,有利于蚜虫繁殖危害。随着气温逐步升高和小麦生长较快,多种病虫害将进入发生危害盛期。西南和汉水流域小麦条锈病将进入发生高峰期,东部广大麦区麦蜘蛛、蚜虫、纹枯病、白粉病等危害加重。
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作物生产结构变化,粮食播种密度的增加,肥水条件的改善,土壤植被覆盖这一系列情况的出现,导致小麦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增加。农业部门应加强病虫调查监测,及时掌握发生动态,准确发布病虫情报,科学指导防治,为小麦高产提供技术支撑。
二、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发展策略
(一)综合防治措施
通过农业预防,可为粮食生长创造有利条件,重点是合理使用化学杀虫剂,控制病虫害繁殖。从田间生态系统的角度看,在小麦生长的中间阶段,特别是在干旱期,应加强对昆虫的观察,并及时进行监测,以防出现不可控制的因素,导致小麦减产的情况出现。病虫害防治应贯穿小麦生长的每个阶段,这是保证小麦产量的关键[1]。
(二)播种前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播种之前用药物对土地进行处理,用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亩用5~6斤拌15斤细沙或细土均匀撒在田间。可防治小麦吸浆虫、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此外,还可以使用土壤处理设备,这种方法毒性较小,效果好,而且没有残留物质,从而降低土壤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通过广泛的实践发现,药剂拌种对害虫有明显的预防作用。每亩用3%敌萎丹1袋(20克)加水150毫升,拌麦种15公斤,拌后堆闷3小时后播种,能有效防治小麦黑穗病、纹枯病、赤霉病、根腐病、全蚀病等病害。通过对种子的处理,在种子上覆盖一层保护层,从而对害虫产生一定的抵抗力,大大降低害虫危害程度,控制害虫的传播速度。研究人员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发现铁锈乳液油具有显著的抗病作用,也可以用在小麦生长过程中,有效地对抗小麦播种前的疾病[2]。
(三)小麦苗期病害及防治措施
小麦苗期病害主要有纹枯病、全蚀病、锈病,虫害主要有麦蜘蛛。
小麦纹枯病从小麦苗期至抽穗期均能发生。出苗后危害小麦的地下茎,出现褐色病斑。每亩可用20%井冈霉素40克对水50公斤顺垄喷洒防治。
小麦全蚀病病原菌在小麦苗期即能浸染,浸染病高峰期在出苗后的20~30天。每亩可用20%粉锈宁乳油120~200毫升对水40~50公斤顺垄喷洒幼苗,能显著降低小麦穗期的发病率。
小麦出苗后15~20天容易发生小麦锈病。当病叶率达到10%,应立即每亩使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5~20克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克对水50公斤进行喷雾防治,一定要防治彻底。
麦蜘蛛刺吸小麦汁液,为害小麦下部叶片,受害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以后随红蜘蛛增多,叶片出现红色斑块,受害叶片局部甚至全部卷缩,植株矮小,结实率降低,密度大时会造成植株枯死或不能抽穗。可选用效果好、使用方便、性质稳定、具有触杀、胃毒双重作用的阿维菌素防治,有利于杀死红蜘蛛。
(四)小麦穗期常见病及防治措施
在麦穗期,主要病害虫为赤霉病和吸浆虫。小麦吸浆虫发生在小麦孕穗期间,当每平方土壤样本(10厘米x20厘米)有4头以上的害虫时,可用对硫磷均匀地分散在山脊上,有毒土壤最好进行浇水,降低毒性。对硫磷、吡虫啉和氯菊酯等杀虫剂可用于在针刺期间控制昆虫。一种典型的气候病是小麦赤霉病,一般发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这种病可能会进行传播,特别在15℃以上的雨季更加严重。尽可能在扬花期就预防真菌霉菌,选择抗病品种,开花时要及时喷洒药剂,选择渗透性、持效性较好的药物。用药后遇到下雨,雨停后一天内或间歇期再用药。白粉病也是一种常见的小麦病,当白粉在叶片中的比例达到10%时,要用三氮杂卓、阿米唑、硝唑、乙醚等药用控制病害的发生。发病严重的地块,必须在7~10天后再喷洒药剂,以提高防治效果。
结束语:
病虫害是影响小麦品质和产量的主要因素,农民应给予更多的重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越来越有效,应在广大农民朋友中积极推广,确保农民对小麦生产各个阶段可能发生的各种病虫害有更深的了解,从而加以预防。这样才可以保障农民的辛勤劳动得到应有的收获,保障我国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最重要的是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