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2-10-18朱翠兰孙秋野
朱翠兰,孙秋野
(东北大学,辽宁沈阳 110819)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1]。2017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上全面推进。到2050年,我国将逐步完善以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在新时代背景下,“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向有机融合转变”[2],已经成为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这是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双创”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1 概念层面:从能力素质模型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统一
能力素质模型又称作“素质模型”“胜任素质模型”“胜任力模型”等,是指能够成功从事某一职业所要具备的能力素质的综合。1973年,美国的大卫·C·麦克利兰博士在《美国心理学家》杂志发表名为《Testing for Competency Rather Than Intelligence》的文章,被普遍认为是能力素质模型发展的开端。以此为基础,麦克利兰博士将能够直接影响工作业绩的个人条件和行为特征统称为能力素质,并将其划分为五个层次:知识、技能、自我概念(包括态度、价值观和自我形象等)、特质、动机,即冰山模型[3]。从近些年来的研究看,国内外学者对能力素质和能力素质模型的定义和构成维度有不同的观点,但核心观点均强调了知识、技能、价值观、思维方式以及个性、动机等基本构成要素,强调了后天培养对于人的能力素质提升的重要性。
培养专门人才是大学最早、最基本的功能。不管是中世纪大学还是近现代大学,其主要职能一直都是培养专门人才[4]。《辞海》也将专业教育称为“专门教育”,内涵解释为“用于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5]。从产生的历史起源看,专业教育的存在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专业领域对高级人才的需要,是应对社会分工的专门性教育,目标在于培养高级工程师、高级技能应用人才[6],这决定了专业教育在开展过程中更注重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强调拓展知识深度。而创新创业教育是随着知识经济兴起而出现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相对于知识和技能,其更关注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人格的培养[6]。因此,从概念层面探析,我们不难发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目标虽存在明显差别,但本质上都是培养人的能力素质的教育,这也为二者融合提供了前提与基础。
图1揭示了能力素质模型中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关系。每个人有拥有先天的特质,在学习中不断积累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实践活动将其升华为创新创业能力。在能力升华的过程中,知识与技能是先决条件,决定了创新创业的初期发展方向,并决定着个人的发展。而专业知识的积累有赖于专业教育,这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不仅以专业教育为基础和保障,还将成为专业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图1 基于能力素质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
1.1 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和保障
我国现阶段的高等教育仍然以专业教育为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专业就意味着职业领域的专长。现有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均依托专业教育,例如高层次创新项目均以专业方向为依据,高水平的竞赛活动均要求专业知识积累,深度的创业实践也依托某个具体行业。如果失去专业教育的根基,创新创业教育会成为无本之木,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创新创业知识的传承以及创新创业实践的开展都将难以维系,创新创业活动将失去针对性。
1.2 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作为传授系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但单纯的专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其知识结构和视野有很大的局限性。凭借实践性、前瞻性和跨学科性的天然优势,创新创业教育专注于学生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创新创业人格和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专业教育不局限于书本[7]。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中,学生可以学做结合、学思结合,边学习、边实践,实现教学内容的贯通与相融,让专业知识更易于接受和消化,保障学生在充分把握专业教育前沿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实现学科融合,进而专注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
2 问题层面:从产生背景看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分立
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关系出发,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需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贯穿于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但从高等教育现状来看,顺应工业经济时代解决经济体量问题诞生的专业教育仍占据主导地位。创新创业教育具有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推动发生的优势,我国高校在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综合改革过程中,也开展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大量探索,受到长期以来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张皮”、重理论传授轻实践教育等问题依旧突出,已成为“双创”教育进一步改革与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2.1 认识存在偏差:违背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初衷
理念是核心,理念要先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是由理念决定的[8]。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重视创新创业,但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积累和实践探索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仍缺乏深度的认知和把握,尤其在理念层面,部分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就业率的手段,视其为专业教育以外的“课余教育”“通识教育”,甚至将开设几门创新创业课程、组织几项创新创业竞赛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手段。这种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导致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流于形式,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系统锻炼,缺乏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全面培养,未能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真正融合,违背了大学生能力培养的初衷。
2.2 师资不足: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只有高水平教师的倾力投入,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动机与热情。但目前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师资多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的行政人员或学生辅导员等,他们的专业理论基础薄弱,无法对学科专业热点前沿准确把握,尤其在引导学生开展基于专业的创新创业活动方面具有难以克服的缺陷。与此同时,部分专业教师缺乏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思考和研究,对创新创业教育缺乏认同感,讲授创新创业课程、投身创新创业教育指导与实践的积极性并不高。且大部分创新创业教师缺乏社会项目经验和创业实践经历,在具体创新创业实践方面“先天不足”,传统的教学方法、形式与教学内容均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创新创业师资队伍无论从数量还是从质量上均出现“短板”,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3 课程流于形式:无法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当前,各高校普遍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相应的创新创业类课程,但是一些高校的课程设置往往脱离了能力培养的框架体系,与专业教育课程脱节;创新创业课程缺乏体系化设计,缺失相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标准,课程内容和模式均需要革新。一是课程大多以选修课形式开设,数量和规模均无法惠及全体学生;二是课程设置呈现出分散、零散的特点,缺乏系统性、逻辑性,学生选修课程过程中缺乏进阶课程指导;三是授课内容陈旧,没有直面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学方法大多沿袭了传统的专业课程授课模式,灌输式、知识讲授型课堂占据主导地位,缺乏基于体验和实践的互动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创新创业课程流于形式,制约了大学生基于专业开展的专业创新、专业创业。
2.4 实践脱离专业:阻碍了知识向能力的升华
实践是催生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有效载体。有针对性的、指导性较强的见习、实训等,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论结合实践,强化专业知识,深入理解教育、教学的目标和策略,而且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教学实践中的摸索与探讨以及专业教师的协助与指导,学生可以逐步获得实践能力[9]。目前,我国高校在实践层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教育方面仍缺乏顶层设计,专业性实践活动缺乏体系化构建,跨学科、跨专业团队建设缺乏有效机制引导,创新创业实验室、大学生创业基地等实践场地数量少、开放比例低,政府、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尚未形成,无法真正发挥各实践平台间资源共享、多维联动的作用。
3 路径层面:从改革举措看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具体路径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两者从背离分立到融合统一,“是互利共生的过程,不是将创新创业教育简单地与专业教育课程机械叠加”[10]。将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融入专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体系化构建。顺应新时期对于创新人才需求的定位,在能力培养的框架体系下,从理念、课程、师资、实践四个维度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教育,是破解高等教育发展问题、全面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
3.1 理念维度:将创新创业延伸专业教育各环节
在高等教育层面,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各自有着功能定位,各有所长,优势互补。我国高校正在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探索与实践,但受到传统理念的影响,仍存在“轻创新创业、重专业教育”的倾向,甚至存在“创新创业融合专业教育会挤占教育资源”的错误认知。为此,高校要以革新理念为先导,树立基于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在教育过程中坚持人才的专业化发展和创新创业素质全面培养的基本原则,持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构建符合学校发展实际和专业学科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框架;建立新的人才质量观,让专业人才培养不仅体现出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的“专业深度”,更要展现出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培育的“战略高度”,这是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入专业教育的根本所在。同时,各高校应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普及性和系统性,优化顶层设计,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在校园内构建“学校统一规划、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协同机制,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共识;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在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单独设置创新创业教育板块;探索建立学分转化与累计制度,将创新创业能力作为专业综合考核的重要评价指标。通过“培养目标导向、组织协同机制、评价考核引导”,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延伸到专业教育各环节,贯穿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
3.2 课程维度:推动课堂教学全面优化升级
课程建设是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最基本、最有效的载体、路径。当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全面融入专业教育,专业课程面临着从目标、内容、种类到模式的多维重构和优化升级。一是课程目标应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围绕影响创新创业的内在因素,从知识、技能、思维、意识、精神、品质多个层面,强化专业课程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要求。二是课程内容应体现学科渗透性和学术前瞻性,除了基本的专业理论和实践课程外,应当专门构建与增加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课程模块,开设综合性跨学科课程,以学术前沿引领学生开展探索性、研究性、创新性学习与实验,培养学生开拓、发展、创造的超前性思维。三是课程种类多样化,把握学生共性与差异,关注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探索构建集不同年级、不同发展阶段、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衔接贯通课程群,实现分层次教学,做到因材施教。目前,“选修+必修”的课程建设模式已成为主流。2021年3月,教育部将创业管理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这将为盘活优质创新创业课程带来新的契机。在此基础上,适应创新创业教育的更高要求,以互动式案例教学重构教学模式,探索开设创新创业辅修课程,打造高质、高效的创新创业教育“金课”,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放大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的耦合效应。
3.3 师资维度:打造“双创”专业化师资队伍
师者,教育之魂。专业理论知识渊博、创新创业能力突出、产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是高质量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前提。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市场价值的引领者。一方面,作为引领学生成长进步的灵魂人物,教师自身创新创业意识的觉醒迫在眉睫。高校教师应当顺应时代新要求,主动革新教学方法、形式与内容,在专业教育中自觉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将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创新创业精神的塑造、意识培养、能力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有机结合。另一方面,高校应当承担起高水平创新创业专业化师资队伍建设的职责与使命,以“自主培养+外部聘任+激励引导”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具备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能力的师资体系。“为专业课程教师提供创业教育学习和培训机会,已成为美国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领域之一。”[11]高校应当将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师资培养计划,选派学科专业教师外出交流,参与行业企业实践、创新创业培训等,提升专业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依托校企合作方式,聘请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知名企业家、行业协会人员等担任创新创业导师,弥补现有师资的不足,打造多源性师资队伍;改革教学评价与考核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纳入目标考核体系,与教师的业绩考核、岗位分级、职称评聘等制度挂钩,从制度层面引导和激励广大教师将创新创业素质和价值培养内化为专业教育要求。
3.4 实践维度:营造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
相对于专业教育以理论、方法传递为重心,创新创业更倾向于彰显实践、应用探索。以“实践活动+实践平台”的构建模式,引导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创新创业实践,有利于跨越理论和实践之间的“鸿沟”,让专业教育的成果进一步“孵化”,是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重要支撑。一方面要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搭建实践平台。高校需要优化配置资源,鼓励专业实验室、优质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向学生开放,引导学生在专业教育过程中思考、接触学科前沿与社会热点;加大资金投入,推动实验室硬件设施设备优化升级,引入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软件,建立专属化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为大学生参与实践训练、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条件;拓宽合作渠道,实现与企业、劳动与就业部门资源共享共建,协同打造专业实习实训、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拓展专业实习、实训和实践。另一方面围绕专业特色丰富多彩的创新创业活动,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鼓励学生基于专业开展科技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申报,激发大学生结合专业理论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想法,提升学生将理论概念转化为实践的能力;推动产学研协同育人,通过企业、社会实际项目反哺专业教学,使大学生在校期间尽可能多地接触切合市场实际情况的技术,让学生切实体会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组织学生进驻企业,熟悉行业需求,参加经营管理活动,引导和推动学生创新作品的孵化,加快高校创新创业成果向市场转化,以创新驱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